華文網

特斯拉的挑戰者昶洧再發續航650km純電SUV,ta是什麼來頭?

早在2015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即被外媒稱為特斯拉挑戰者的昶洧(chǎngwěi)便推出了一款驚豔的概念車:

如今,這款電動超跑的名字是TP-488c限量版,在昶洧的官網上可以預定,需要預付人民幣66,000元或是港幣78,000元訂金(可退還),而該車的售價令一般消費者難以高企,達到了人民幣129.8萬元(港幣156.3萬,新臺幣600萬)。

未來將推出一款量產車型,售價不超過60萬人民幣。

我想說的是,人家的調性擺在這兒了,你看都看不懂,念都念不出來的名字,以及我們大部分人買不起的限量版車價。

說了這麼多,昶洧又有了新動作,法蘭克福車展上,他們一如兩年前,發佈了一款全新車型:一款性能配置十分牛×的SUV車型。

我們簡單介紹前先展一眼該車此前的效果圖。

怎麼樣,鈦合金眼還好嗎?我反正是沒看出啥門道來,而現場拍攝圖片是這樣的:

1、前臉造型和TP-488c基本相同,回字波紋型的前臉造型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

2、尾部造型圓潤,依舊和電動超跑的設計一致,整體感較強。這裡可以插播一下他們的首席設計師資料;

以下是Mihai先生的官方簡介:

Mihai是Thunder Power的首席設計師。在和Zagato合作推出Thunder Power Sedan的基本雛形後,就由Mihai接手負責未來整體的設計方向。他在汽車產業長期擔任重要的設計職位,包括在專為全球頂尖超跑及房車提供獨特設計的公司Ares Performance擔任首席設計師,

也曾經是Lotus汽車及豐田汽車的設計總監。

Mihai畢業于歐洲設計大學杜林分校,專長為汽車設計。

3、內飾設計採用了目前概念車裡比較常用的貫通中控台設計,換擋區域則採用了液晶觸控與物理按鍵結合的設計方式。

這款SUV的其他已知參數必須驚人,這也是新晉造車企業一鳴驚人,打出名號的規範動作。

新車或將搭載電池容量為125kWh的電池組(可能依舊是高密度鋰電池),最高時速240km/h,續航里程650km,與TP-488c概念版相同,快充30分鐘後,續航可達300公里,電機方面,基本款車型最大功率可達200kW,未來該車會有多款電機選擇,屆時最大功率可達430kW。

目前這家二次推出亮眼車型的臺灣新能源汽車企業,對大部分人來說尚屬陌生,借這個機會,向大家簡單介紹。

昶洧,總部設立在中國香港,研發及生產則設立在中國贛州的生產基地,該生產基地已於2017年年初完工,與贛南產業投資基金共同投資數十億而成,而之所以選擇與該投資基金合作,一來可以獲得資金上的扶持,另一方面,未來,在工廠用地及汽車生產牌照的審批方面,會得到相當大的便利。

工程設計則像很多國內車企一樣,在時尚設計之都米蘭建立研發基地。

這家車企的主要高層領導介紹如下(介紹文字摘錄自Thunder Power官網):

沈瑋先生為集團最高領導人,任務為確保團隊運作的順暢,並為Thunder Power EV籌措資金。沈瑋投入高科技產業超過三十年,在管理、私募/創投基金投資、募資及會計方面都有豐富經驗。沈瑋有多項專長,具備南美以美大學的會計碩士學位、那布拉斯加大學的生化碩士學位,以及南加大的生化學士學位。他同時也是美國及香港的註冊會計師。

Peter是Thunder Power的首席技術顧問,監督集團的技術執行運作。他在汽車工業領域曾經在多個重要車廠及相關企業擔任經營管理職務,包括Lotus汽車集團、汽車設計公司Volpe S.p.A、Laraki汽車集團、義大利Scuderia車隊都曾經聘請他擔任技術總監一職。

Peter畢業於義大利帕多瓦大學,取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

葉秉森先生主管公司的每日運作狀況。他曾經擔任香港中南創發集團的副營運長一職,管理超過15000名員工的生產設備。 William管理廠房運作已經有超過25年的經驗,並且建立跨工業領域的不同生產線,包括金屬、塑膠、制模以及表面處理等。

葉秉森在國立交通大學取得管理碩士學位,大學則畢業于淡江大學物理系。

■邦點評:

昶洧這家企業目前擁有70多項已認可專利,350多項申請專利,加之與政府背景投資的合作,想必在量產化之路上會比互聯網造車企業要順利很多,究竟前景如何,目前言之過早,借用沈瑋解釋企業名稱的話:旭日永存,細水長流。這家企業需要細水長流,我們的關注也會隨時跟進,為大家解讀這家志存高遠的臺灣車企。

對大部分人來說尚屬陌生,借這個機會,向大家簡單介紹。

昶洧,總部設立在中國香港,研發及生產則設立在中國贛州的生產基地,該生產基地已於2017年年初完工,與贛南產業投資基金共同投資數十億而成,而之所以選擇與該投資基金合作,一來可以獲得資金上的扶持,另一方面,未來,在工廠用地及汽車生產牌照的審批方面,會得到相當大的便利。

工程設計則像很多國內車企一樣,在時尚設計之都米蘭建立研發基地。

這家車企的主要高層領導介紹如下(介紹文字摘錄自Thunder Power官網):

沈瑋先生為集團最高領導人,任務為確保團隊運作的順暢,並為Thunder Power EV籌措資金。沈瑋投入高科技產業超過三十年,在管理、私募/創投基金投資、募資及會計方面都有豐富經驗。沈瑋有多項專長,具備南美以美大學的會計碩士學位、那布拉斯加大學的生化碩士學位,以及南加大的生化學士學位。他同時也是美國及香港的註冊會計師。

Peter是Thunder Power的首席技術顧問,監督集團的技術執行運作。他在汽車工業領域曾經在多個重要車廠及相關企業擔任經營管理職務,包括Lotus汽車集團、汽車設計公司Volpe S.p.A、Laraki汽車集團、義大利Scuderia車隊都曾經聘請他擔任技術總監一職。

Peter畢業於義大利帕多瓦大學,取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

葉秉森先生主管公司的每日運作狀況。他曾經擔任香港中南創發集團的副營運長一職,管理超過15000名員工的生產設備。 William管理廠房運作已經有超過25年的經驗,並且建立跨工業領域的不同生產線,包括金屬、塑膠、制模以及表面處理等。

葉秉森在國立交通大學取得管理碩士學位,大學則畢業于淡江大學物理系。

■邦點評:

昶洧這家企業目前擁有70多項已認可專利,350多項申請專利,加之與政府背景投資的合作,想必在量產化之路上會比互聯網造車企業要順利很多,究竟前景如何,目前言之過早,借用沈瑋解釋企業名稱的話:旭日永存,細水長流。這家企業需要細水長流,我們的關注也會隨時跟進,為大家解讀這家志存高遠的臺灣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