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第二大零售商Costco又開了家天貓店 而且說將來會開實體店

2017年第三次傳出在上海開實體店的傳聞後,Costco證實了自己在中國開線下店的計畫,現在它正在主動地用更多的商品來摸清中國消費者的口味。

9月13日,Costco天貓官方旗艦店正式上線。

它和2014年開設的天貓國際店不同——之前是通過保稅區備貨再發給消費者,新店則走一般進口管道進入中國市場。由於保稅區限制,此前含酒精的飲料、行車儀這些小家電、還有售價高於2000元的消費電子產品都不能銷售。換句話說,在售商品品類將大大豐富。

目前這兩家店的運營方都是美國總部授權給Costco臺灣。而之所以要開兩家店,按照天貓國際總經理奧文的解釋是,貨品走一般進口之後,

它可以做大規模的承銷批發。而且,Costco在中國也有開線下店的計畫。通過整合線上市場,Costco可以發現自己的目標消費人群,並為對應的人群提供不同的商品。

此外,Costco天貓旗艦店還可以賣非進口的品牌。它可以選擇一些本土的品牌。比如Costco臺灣線下店就有不少銷量不錯的本土品牌商品。

Costco 被稱為“沃爾瑪唯一對手”,核心商業模式是“商品、平價、會員”。通過全球供應鏈整合能力保證商品,一直保持 4000 個左右精選 sku。 近 5 年整體毛利率一直保持在 11%上下,也就是”平價“,這遠低於中 國的大賣場與便利店,其利潤來源主要為會員年費。

據天貓披露的資訊,新開的Costco天貓旗艦店上線初期庫存有近300個品類的商品,會陸續擴展生鮮、家電、傢俱、生活用品、紅酒等優勢品類,

其中最受歡迎的自有品牌 Kirkland Signature 商品也會逐步擴展。而2014年開業的Costco天貓國際店已經上架近500個品類商品,包括食品、酒水、美妝個護、營養保健、服飾鞋包等多個品類。

另一方面,Costco也遭遇著自己的困境。Costco2017財年第二季度收入就不及預期,利潤和去年相比下滑了5.7%。儘管Costco總體營收較去年同期上漲5.7%,297.7億美元仍低於華爾街分析師們預期的298.6億美元。

這也讓Costco對於中國這樣的新興海外市場的擴張有了更大興趣。

除了Costco,天貓國際平臺中已有20餘家來自全球各地的超市入駐,來自德國的全球第三大超市巨頭麥德龍、最大平價超市 Aldi,英國第二大超市Sainsbury’s均在其中。

海外超市之所以選擇先在網上銷售,也是為了用較小的成本試水,為未來開設實體店做準備。但就目前來看,除了已經在中國擁有門店的麥德龍,Aldi和Sainsbury’s都沒有線上下開實體店的具體時間表。

就Costco來說,生鮮看上去是有可能最先被搬到線下實體零售的品類。天貓官方披露資訊裡寫道,“引進生鮮等優勢品類到中國市場一直是Costco最核心目標之一,最近Costco也關注到阿裡孵化出盒馬這樣的創新零售業態。”

不知道擁有兩家天貓店的Costco能不能表現得比它的海外同行更好,或者更快地開出線下實體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