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水邊一常見草藥,臨床用於治療瘧疾、菌痢、慢性氣管炎效果顯著

民間用來治瘡瘍腫毒、蛇咬傷、瘧疾的一種常見野草,它的功效遠不止這些。它還能用於感冒風寒,寒熱頭痛,筋骨疼痛,咳嗽,黃疸,痢疾,跌打刀傷,乳糜尿,慢性氣管炎等。

水蜈蚣為莎草科植物,別名蜈蚣草、無頭厚香、金鈕草、散寒草、梳子草、耙齒草、瘧疾草、發汗草、散寒草、水香草。

多年生草本,地下莖橫走,根狀莖長而匍匐,外被膜質、紫褐色的鱗片,具多數節間,節間長約1.5釐米,每一節上長一稈(地上莖)。地上莖成列地散生,細弱,高7-25釐米,扁三棱柱狀,

平滑,基部不膨大,具4-5個圓筒狀葉鞘,最下麵2個葉鞘常為幹膜質,棕色,鞘口斜截形,頂端漸尖,上面2-3個葉鞘頂端具葉片。葉質軟而柔弱,短於或稍長於稈,線形,寬2-4毫米,平張,上部邊緣和背面中肋上具細刺,先端漸尖,基部葉鞘呈淡紫色。葉狀苞片3枚,於莖頂端向下散射。穗狀綠色花序單個,極少2或3個,球形或卵球形,長5-11毫米,寬4.5-10毫米,具極多數密生的小穗。小穗極多,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
扁形,長約3毫米,寬0.8-1毫米,具1朵花。鱗片膜質,長2.8-3毫米,下面鱗片短於上面的鱗片,白色,具鏽斑,少為麥稈黃色,背面的龍骨狀突起綠色,具刺,頂端延伸成外彎的短尖,脈5-7條;雄蕊3-1個,花藥線形;花柱細長,柱頭2,長不及花柱的1/2。小堅果褐色,倒卵狀長圓形,扁雙凸狀,長約為鱗片的1/2,表面具密的細點。花果期5-9月。

性味辛,平。

用於感冒風寒,寒熱頭痛,筋骨疼痛,咳嗽,瘧疾,黃疸,痢疾,瘡瘍腫毒,跌打刀傷。

民間使用:

1. 瘧疾、風濕骨痛、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氣滯腹痛:水蜈蚣一至二兩,煎服。

2. 百日咳,支氣管炎,咽喉腫痛:水蜈蚣一至二兩,

煎服。

3.瘡瘍腫毒:水蜈蚣全草、芭蕉根,搗爛敷患處。

4.治皮膚瘙癢:水蜈蚣煎水外洗。

5.治小兒口腔炎:水蜈蚣根莖一兩。水煎,沖蜂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