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烏魯木齊市兩級法院收案數量逐年持續增長

烏魯木齊市兩級法院收案數量逐年持續增長

—— “繁簡分流”破解“案多人少”

□《新疆法制報》記者 武運波 張秀 通訊員 徐莉 張俊 馬健

8月28日,七夕節。這一天,當大多數年輕人琢磨著怎麼“秀恩愛”的時候,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人民法院的法官們早已開啟一天忙碌的工作。

沙區法院作為全疆首批四家司法體制改革試點法院之一,截至8月底受理各類案件14597件,新收案件比去年同期增加2928件,增長幅度為28.84%,結案10971件,結案率為75.16%,結案數比去年同期增加2898件。

這意味著,今年沙區法院的法官辦案壓力更大,工作更辛苦。

七夕節當天,記者走進沙區法院,一睹法官忙碌工作的景象。

繁簡分流效率大增

“他寫下字據,承諾退還我租金和押金,誰知3天后就反悔了。”在沙區法院立案庭辦公區,吳某告訴法官。

吳某2015年11月承租牛某的一套房屋,約定租期為3年,每次提前交付半年房租。

今年7月,雙方協商提前解除協議,吳某同意支付半個月房租作為補償。

牛某為此寫下字條,承諾3天后退還吳某租房押金和租金共計6000元。然而3天后,牛某不願退錢了,原因是“吳某損壞了其房內物品”。

吳某多次討要無果,最終將牛某訴至沙區法院。

由於此案案情並不複雜,在立案法官的引導下,吳某選擇了小額速裁程式。

承辦法官接到材料後,當即給牛某打電話。

在法官耐心調解和溝通後,吳某與牛某達成調解,當場微信轉帳,

及時結案。

“鬧到了法院,本以為會大吵大鬧,沒想到通過法官做工作,他主動還錢。這麼快就解決了!”吳某高興得合不攏嘴。

“沙區法院推行案件繁簡分流機制後,辦案效率大增,贏得了當事人的讚譽。”沙區法院院長陳立娟說,往年無論複雜案件還是簡單案件,不分繁簡,都按同一程式分承辦人處理,其中大部分案件是簡單案件,複雜疑難案件比例較小,用以往的辦案模式往往耽誤了簡單案件的辦結時間,

也浪費了司法資源,同時沒有將法官從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辦理複雜疑難案件,勢必影響案件品質。

針對這種情況,沙區法院大力推行案件繁簡分流,明確簡單案件與複雜案件的區分標準和分流規則,將刑事“酒駕”案件和其他類型輕微刑事案件及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係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交由刑事速裁團隊、民事小額速裁團隊快速處理,

做到當天立案,當即處理,大幅度提高辦案效率,縮短審理週期,最終達到“繁案精審、簡案快辦”的目標。刑事速裁團隊做到兩日審結危險駕駛罪案件,當庭宣判率達到99.7%,大力推進簡易程式審理其他認罪刑事案件,適用率現已達92%以上;民事小額速裁團隊又下設熱力案件小組、物業案件小組、道路交通案件小組、人民調解糾紛訴調對接小組,將系列性、群體性或關聯性案件由同一庭室、同一專業小組審理,一般辦案週期20天審結,做到簡案快辦。針對疑難複雜及新類型案件,交由專業審判庭室(分家事、勞動爭議、不動產、民事等庭室)審理,做到繁案精審。對合議庭意見不統一的複雜案件,採取庭務會討論,仍不能形成一致意見的,提交法院組建的民事法官專業會議討論,仍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將專業會議討論結果提交審判委員會決議。

陳立娟說,不光案件分流,裁判文書也繁簡分流。沙區法院推行簡單案件簡化說理,對小額訴訟案件積極使用令狀式、要素式、表格式等格式化裁判文書;當庭即時履行的案件,記錄履行情況後,不再出具裁判文書;疑難複雜案件圍繞爭議焦點,詳盡說理。

據悉,2014年沙區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9842件,2015年共受理12535件,2016年共受理15623件,2017年上半年受理各類案件11224件,年底有望突破2萬件,這一連串數字背後,凝聚著沙區法院法官們辛勤的汗水。

改革激發幹警活力

8月27日一大早,沙區法院立案二庭庭長李強就從睡夢中醒來。

“滿腦子案子,總是自動醒來,躺在床上反復考慮。”李強說。

除了開會和下社區,每個工作日,李強都會提前趕到辦公室,抽出半小時安排當天的工作,理一理辦案思路。

當天,微信朋友圈裡隨處可見“秀恩愛”的帖子,李強卻毫不知情,跟往常一樣伏案工作。

李強說,自從當上法官後就很少再關注節假日,平時也很少刷朋友圈。

見到記者時,李強剛跟人民調解員談完幾起離婚案,匆匆趕回辦公室的他,額頭上還掛著汗水。

“除了基礎立案工作外,如今法院的訴前調解和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也歸立案庭管,法官直接給當事人做工作,案件流轉程式也更複雜,往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進行協調。”李強說,立案登記制推行以來,對當事人立案權益的保障更加充分,對法院立案工作人員的要求也更嚴格,明顯感覺到工作要求的提高和節奏的加快。

據瞭解,沙區法院立案二庭(小額速裁庭)今年上半年收案2890件,結案2834件,結案率為97.93%,調撤率為84.64%,較去年同期多收案1347件,收案量較去年案件數量增加一倍還多,結案數也增加1232件,其中人民調解訴調對接小組、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小組上半年各自結案數達900件以上,每月平均結案數150件;物業小組、熱力小組上半年各自結案數達500件以上,每月平均結案數80件,起到了法院的解壓閥和調節器的積極作用。

這種情況下,李強自然比以前更加忙碌。

“累,不過很快樂。”李強這樣評價自己的工作狀態。

在李強看來,如今案子多了,當事人對法院的期望值更高了,客觀上要求他比以前付出更多努力,更加認真地辦好每一起案件。

李強說:“通過自身的努力,給當事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公平正義,這種成就感一直激勵著我”。

“我們進一步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完善案件繁簡分流和多元化糾紛化解工作機制,激發了幹警的活力,有效緩解法官辦案壓力,提高審判工作效率,實現‘繁出精品、簡出效率’,成效初顯。”陳立娟說,今年6月28日,該院在全國法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推進會上又被授予“全國法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示範法院”,這也是新疆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地方法院。

全面開創機制改革

“推進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是破解‘案多人少’矛盾的必由之路。”在近日烏魯木齊市召開的法院繁簡分流推進會上,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張永江說,當前,兩級法院案件數量持續增長,案多人少致使基層一線法官不堪重負,成了當前制約兩級法院工作的一個嚴重障礙。面對案件持續高位運行、人案矛盾日益加劇的嚴峻形勢,通過細化分流標準,完善程式銜接,促進簡案快審、難案精審,提升司法質效。

記者採訪獲悉,烏市各基層法院在保證案件品質的前提下,實行多重分流,都成立了小額訴裁法庭,主要受理訴訟標的額為1.9萬元以下及5萬元以下並經雙方當事人同意適用小額訴訟程式的案件,充分發揮民事簡易程式、小額訴訟程式、督促程式的作用,實現“簡案快辦、以簡化多”。

新市區人民法院今年將非訴執行案件劃歸小額速裁庭審理,實現簡案快審。烏魯木齊縣人民法院積極探索輕微刑事案件快審快結機制,在依法保障訴訟權利和案件品質的同時,縮短辦案週期,提高辦案效率。頭屯河區人民法院制定《案件分配規定》,明確案件分配許可權、原則和流程,根據案由、標的等要素,合理劃分各業務庭室辦理案件類型,力促立案登記繁簡有據、流轉有序。達阪城區人民法院、米東區人民法院根據各類案件的繁簡程式、難易程式、工作量等,明確了案件的分檔級別及標準件核算係數,改變了過去僅以案件個數核算工作量的做法,積極探索送達方式、履行方式、開庭方式的創新。

“員額制改革後,法官不增反減,審判資源相對稀缺。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通過內部協調,進行合理配置,提升人案配比科學性,科學界定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的職能定位,理順內部關係。推進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是優化審判資源的重要途徑,是提升審判質效的重要舉措。”張永江說,推進案件繁簡分流的目的之一,是尊重差異化的司法需求,讓願意調解、想要速裁的案件,迅速進入糾紛解決“快車道”,快速處理大批量、類型化的簡單案件,使法官騰出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相對複雜案件的處理上,進行精細化審判,提升審判品質。

一般辦案週期20天審結,做到簡案快辦。針對疑難複雜及新類型案件,交由專業審判庭室(分家事、勞動爭議、不動產、民事等庭室)審理,做到繁案精審。對合議庭意見不統一的複雜案件,採取庭務會討論,仍不能形成一致意見的,提交法院組建的民事法官專業會議討論,仍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將專業會議討論結果提交審判委員會決議。

陳立娟說,不光案件分流,裁判文書也繁簡分流。沙區法院推行簡單案件簡化說理,對小額訴訟案件積極使用令狀式、要素式、表格式等格式化裁判文書;當庭即時履行的案件,記錄履行情況後,不再出具裁判文書;疑難複雜案件圍繞爭議焦點,詳盡說理。

據悉,2014年沙區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9842件,2015年共受理12535件,2016年共受理15623件,2017年上半年受理各類案件11224件,年底有望突破2萬件,這一連串數字背後,凝聚著沙區法院法官們辛勤的汗水。

改革激發幹警活力

8月27日一大早,沙區法院立案二庭庭長李強就從睡夢中醒來。

“滿腦子案子,總是自動醒來,躺在床上反復考慮。”李強說。

除了開會和下社區,每個工作日,李強都會提前趕到辦公室,抽出半小時安排當天的工作,理一理辦案思路。

當天,微信朋友圈裡隨處可見“秀恩愛”的帖子,李強卻毫不知情,跟往常一樣伏案工作。

李強說,自從當上法官後就很少再關注節假日,平時也很少刷朋友圈。

見到記者時,李強剛跟人民調解員談完幾起離婚案,匆匆趕回辦公室的他,額頭上還掛著汗水。

“除了基礎立案工作外,如今法院的訴前調解和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也歸立案庭管,法官直接給當事人做工作,案件流轉程式也更複雜,往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進行協調。”李強說,立案登記制推行以來,對當事人立案權益的保障更加充分,對法院立案工作人員的要求也更嚴格,明顯感覺到工作要求的提高和節奏的加快。

據瞭解,沙區法院立案二庭(小額速裁庭)今年上半年收案2890件,結案2834件,結案率為97.93%,調撤率為84.64%,較去年同期多收案1347件,收案量較去年案件數量增加一倍還多,結案數也增加1232件,其中人民調解訴調對接小組、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小組上半年各自結案數達900件以上,每月平均結案數150件;物業小組、熱力小組上半年各自結案數達500件以上,每月平均結案數80件,起到了法院的解壓閥和調節器的積極作用。

這種情況下,李強自然比以前更加忙碌。

“累,不過很快樂。”李強這樣評價自己的工作狀態。

在李強看來,如今案子多了,當事人對法院的期望值更高了,客觀上要求他比以前付出更多努力,更加認真地辦好每一起案件。

李強說:“通過自身的努力,給當事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公平正義,這種成就感一直激勵著我”。

“我們進一步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完善案件繁簡分流和多元化糾紛化解工作機制,激發了幹警的活力,有效緩解法官辦案壓力,提高審判工作效率,實現‘繁出精品、簡出效率’,成效初顯。”陳立娟說,今年6月28日,該院在全國法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推進會上又被授予“全國法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示範法院”,這也是新疆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地方法院。

全面開創機制改革

“推進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是破解‘案多人少’矛盾的必由之路。”在近日烏魯木齊市召開的法院繁簡分流推進會上,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張永江說,當前,兩級法院案件數量持續增長,案多人少致使基層一線法官不堪重負,成了當前制約兩級法院工作的一個嚴重障礙。面對案件持續高位運行、人案矛盾日益加劇的嚴峻形勢,通過細化分流標準,完善程式銜接,促進簡案快審、難案精審,提升司法質效。

記者採訪獲悉,烏市各基層法院在保證案件品質的前提下,實行多重分流,都成立了小額訴裁法庭,主要受理訴訟標的額為1.9萬元以下及5萬元以下並經雙方當事人同意適用小額訴訟程式的案件,充分發揮民事簡易程式、小額訴訟程式、督促程式的作用,實現“簡案快辦、以簡化多”。

新市區人民法院今年將非訴執行案件劃歸小額速裁庭審理,實現簡案快審。烏魯木齊縣人民法院積極探索輕微刑事案件快審快結機制,在依法保障訴訟權利和案件品質的同時,縮短辦案週期,提高辦案效率。頭屯河區人民法院制定《案件分配規定》,明確案件分配許可權、原則和流程,根據案由、標的等要素,合理劃分各業務庭室辦理案件類型,力促立案登記繁簡有據、流轉有序。達阪城區人民法院、米東區人民法院根據各類案件的繁簡程式、難易程式、工作量等,明確了案件的分檔級別及標準件核算係數,改變了過去僅以案件個數核算工作量的做法,積極探索送達方式、履行方式、開庭方式的創新。

“員額制改革後,法官不增反減,審判資源相對稀缺。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通過內部協調,進行合理配置,提升人案配比科學性,科學界定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的職能定位,理順內部關係。推進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是優化審判資源的重要途徑,是提升審判質效的重要舉措。”張永江說,推進案件繁簡分流的目的之一,是尊重差異化的司法需求,讓願意調解、想要速裁的案件,迅速進入糾紛解決“快車道”,快速處理大批量、類型化的簡單案件,使法官騰出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相對複雜案件的處理上,進行精細化審判,提升審判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