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北京·社區樂跑賽,萬科發起專項獎勵孤獨症特教老師

9月9日,2017北京•社區樂跑賽再次為愛集結,近800名萬科業主及社會愛心人士在朝陽公園內,共同完成了3.5公里的愛心樂跑里程。他們用行動踐行“跑一步,愛滿分”的口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幫助那些來自“星星的孩子”。

愛的每一步,有你不孤獨

2013年起,萬科在全國42個城市開展孤獨症家庭關懷行動,結合“愛的每一步”社區樂跑賽,以逾千萬社區業主為主要宣導對象,呼籲公眾“平等對待不一樣的生命形態 ”。萬科公益基金會對業主籌集的報名費進行1:1等額配捐,

款項全部用於支援當地孤獨症機構(北京捐贈機構為北京市康納洲孤獨症家庭支援中心),用於兒童社區融入、特教能力提供及家長心理減壓。五年來, 全國80余場社區樂跑賽累計吸引6萬業主參賽,踐行“跑一步愛滿分”,約2萬孤獨症家庭直接受益,向逾千萬業主家庭普及孤獨症常識,舉辦140余場社區融合活動,吸引了5000余業主家庭參與親子融合行動。

據統計,我國孤獨症發生率大約為1%,至少有超過1000萬的孤獨症個體,其中0-14歲的少年兒童的數量超過200萬。然而, 孤獨症病因未明、沒有治療方法,目前全球公認最有效的方式是對孤獨症兒童進行及時的教育康復而。據公開報導,我國孤獨症特教老師缺口極大。能力要求高、待遇相對差、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使得既有特教老師職業倦怠感較強,同時難以吸引人才進入。

獻禮教師節—給孤獨症特教老師的禮物

教師節之際,萬科在北京、青島兩地首發“太陽行動”——全國孤獨症特教老師獎勵項目。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擔任指導單位,

萬科投入200萬專項資金,為孤獨症特教老師提供多層次支援體系:一是設立優秀特教獎勵金;二是為獲獎者提供訪學深造及培訓機會;三是支持創新專案。

“太陽行動”旨在獎勵擁有3年及以上特殊教育經驗,且孤獨症康復教育經歷在2年以上的在職優秀特教。每年獎勵20人,今年10月份將正式啟動申報。該獎項不只是現金獎勵,同時向公眾展示特教老師的風采和職業價值。

獎項評審委員會由孤獨症教育康復領域、診斷領域、高校及家長代表、發起方等組成。分別是: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主席溫洪、青島以琳孤獨症學校創辦人方靜、北大六院副院長及國際行為分析協會中國分會主席郭延慶教授、中山三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教授、喜禾爸爸蔡春豬等。

中國精協主席溫洪女士介紹了孤獨症特教的職業現狀:“孤獨症是一種發育障礙,這種疾病目前沒有治療手段,需要醫教結合,特殊教育是主流的干預手段,向孤獨症患者提供高品質康復服務是目前的重大挑戰。國內孤獨症特殊教育起步時間晚,高等教育相關專業匱乏,教師培訓成本高,不僅是資金成本,更是時間成本,一個孤獨症特教老師至少需要密集培訓1年才能獨立操作,還需加上層層督導體系,以便保障服務品質。特教培訓不僅需要數量,更是要保證專業度,亟需社會力量支援。”

萬科集團企業公民辦公室吳良女士告訴記者:“過去,愛的每一步號召當地社區業主的參與,每一個城市的款項將用於當地孤獨症機構,每家機構進行了豐富的探索,但這些機構又像一個個散落的點,因此萬科希望通過一個全國性的計畫,發揮自身的資源整合優勢,將行業從業者聚集起來,形成共同體,共用資源、互相支持;其次,我們發現,過去針對孩子、家長及特教的三個方向,其實是相互關聯的,且特教處於核心,譬如家長的心理減壓離不開特教老師的輔導支持,孩子的康復訓練和社區融入離不開特教的專業訓練和指導,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支持特教老師,更好的服務孤獨症家庭。“ “萬科是一個點,通過支持特教老師、帶動家長、引入社區支持,從而形成一個支援孩子的民間網路。”

中國精協主席溫洪女士介紹了孤獨症特教的職業現狀:“孤獨症是一種發育障礙,這種疾病目前沒有治療手段,需要醫教結合,特殊教育是主流的干預手段,向孤獨症患者提供高品質康復服務是目前的重大挑戰。國內孤獨症特殊教育起步時間晚,高等教育相關專業匱乏,教師培訓成本高,不僅是資金成本,更是時間成本,一個孤獨症特教老師至少需要密集培訓1年才能獨立操作,還需加上層層督導體系,以便保障服務品質。特教培訓不僅需要數量,更是要保證專業度,亟需社會力量支援。”

萬科集團企業公民辦公室吳良女士告訴記者:“過去,愛的每一步號召當地社區業主的參與,每一個城市的款項將用於當地孤獨症機構,每家機構進行了豐富的探索,但這些機構又像一個個散落的點,因此萬科希望通過一個全國性的計畫,發揮自身的資源整合優勢,將行業從業者聚集起來,形成共同體,共用資源、互相支持;其次,我們發現,過去針對孩子、家長及特教的三個方向,其實是相互關聯的,且特教處於核心,譬如家長的心理減壓離不開特教老師的輔導支持,孩子的康復訓練和社區融入離不開特教的專業訓練和指導,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支持特教老師,更好的服務孤獨症家庭。“ “萬科是一個點,通過支持特教老師、帶動家長、引入社區支持,從而形成一個支援孩子的民間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