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豪賭成功的魏派VV7,給國內的汽車行業帶來了什麼?

從魏派VV7到魏派VV5,“魏派”這個品牌的建立以及相關車型的投放可以說冒著極大的風險,因為之前自主豪華這個細分市場完全是一個空白,魏派VV7從上市沒幾個月到現在,已經維持在了7000左右的銷量,

在它上市之前,少有人能想到中國自主企業也能做豪華品牌,也幾乎沒有人能想到17~18萬的SUV就能做到50~60萬的豪華程度。另一方面,對於任意一家大型公司來說:“不改變是等死,創新則是找死”,所幸這次魏建軍豪賭成功了。

從4月份上市到現在的8月,

幾乎每個月都有2000輛左右的銷量增加,現在實際情況是魏派VV7已經供不應求了,從訂車到真正提車要長達一個月之久,這已足見其熱銷程度了。這個成績已經讓還沒有上市的領克感覺如芒刺背。在自主品牌紛紛轉變旗下SUV產品風格,一股腦倒向去造那些城市大七座SUV時,VV7卻逆勢而為,在“創新裡找死”,其實對於長城來說無疑是多研發幾款哈弗H6的不同版本才顯得比較靠譜。

魏派VV7在上海車展亮相的時候,就用無可挑剔的奢華內飾吸引了廣大想要買豪華SUV卻預算不足的潛在使用者的眼球。VV7雖然是其在哈弗H7的基礎上改進的產品,但是兩者的定位卻完全不同——無可挑剔的內外設計,令人難以抗拒的售價,以及超高的科技和安全配置。

一直以來國內自主企業想要去賣一輛有溢價車型的時候,總愛綁著“情懷”進行捆綁銷售,不管到底有沒有底蘊或者意義,都要強行“煽情一把”給賣的貴找藉口。VV7顯然並不適合這個套路,拋開“豪華級別SUV”不談,單看空間尺寸和配置,魏派VV7已經完全夠得上這個價格,也許魏派深知國人根本無力用高售價去承擔國產自主的豪華品牌。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消費心理,

當消費者揣著十幾萬走進4S店,發現店內放著一輛尺寸空前,軸距2950mm,氣質明顯有別於其他本來想去看的合資品牌產品的時候,幾乎很難抑制掏腰包的衝動。

當然VV7並不完美,它的缺點一樣很致命,接近2噸的整備品質,使得VV7在燃油經濟性上不佳,可以說都沒達到這個級別普通國產自主SUV的油耗水準。

這個缺點是非常大的硬傷,同時這個缺點也被很多人放大。

但除此之外魏派VV7實在沒有太多硬傷了,拿18.88萬的旗艦型來說。其有著21寸的超大輪轂、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主動刹車/安全系統、全景攝像頭、全景天窗、電動尾門、全液晶儀錶盤、電動座椅記憶、前排座椅加熱、通風、按摩、燕飛利仕音響、流媒體後視鏡、感應雨刷以及後視鏡記憶這些真正頂配豪華級別車才有的配置。想想這個不到20萬的價格,再想想本來想買的合資品牌汽車,對於魏派VV7的高油耗似乎也不能多說什麼了,當然是原諒他啦!

到了這裡你可以發現,其實魏派對於絕大多數的中國買車消費者的思維把握的十分精准,到了一個新層次,這並不是說魏派VV7的燃油經濟性差不是一個致命傷,而是說魏派對於消費者購車的心理有著新的理解,我想絕大多數真正去坐過、開過魏派VV7的消費者都會認為這是一款“瑕不掩瑜”的產品。

拋開傳統輿論上的買車一定要看三大件和燃油經濟性不談,絕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買車也就圖一個看著舒服、坐著舒服以及有一定的面子。更多的消費者買車也只是衝動消費,而不是所謂的一筆一劃的去對比三大件、去看哪款車到底省多少油亦或者是這個車有沒有推背感。計算太多有時候反而會讓你越來越不想買這款產品,畢竟沒有完美的產品。

細思恐極的是,如今魏派VV7以及VV5的售價已經直接給國內還想自立門戶、搞自主豪華(或者高端)品牌汽車的車企定了一個門檻。你們可以搞豪華(高端)品牌,但是不能再像之前的觀致或者寶沃一樣,亂定價試圖用情懷或者逼格來給自己的溢價找理由了。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真的是產品對得起這個價格,在將來自主品牌也能衝擊30萬這個國產品牌價格的天花板,不是嗎?

買車用車,有問必答

關注微信公眾號:車評家

小編已排好隊,等你勾搭

想想這個不到20萬的價格,再想想本來想買的合資品牌汽車,對於魏派VV7的高油耗似乎也不能多說什麼了,當然是原諒他啦!

到了這裡你可以發現,其實魏派對於絕大多數的中國買車消費者的思維把握的十分精准,到了一個新層次,這並不是說魏派VV7的燃油經濟性差不是一個致命傷,而是說魏派對於消費者購車的心理有著新的理解,我想絕大多數真正去坐過、開過魏派VV7的消費者都會認為這是一款“瑕不掩瑜”的產品。

拋開傳統輿論上的買車一定要看三大件和燃油經濟性不談,絕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買車也就圖一個看著舒服、坐著舒服以及有一定的面子。更多的消費者買車也只是衝動消費,而不是所謂的一筆一劃的去對比三大件、去看哪款車到底省多少油亦或者是這個車有沒有推背感。計算太多有時候反而會讓你越來越不想買這款產品,畢竟沒有完美的產品。

細思恐極的是,如今魏派VV7以及VV5的售價已經直接給國內還想自立門戶、搞自主豪華(或者高端)品牌汽車的車企定了一個門檻。你們可以搞豪華(高端)品牌,但是不能再像之前的觀致或者寶沃一樣,亂定價試圖用情懷或者逼格來給自己的溢價找理由了。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真的是產品對得起這個價格,在將來自主品牌也能衝擊30萬這個國產品牌價格的天花板,不是嗎?

買車用車,有問必答

關注微信公眾號:車評家

小編已排好隊,等你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