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創建丨無為打造鄉村文化牆 傳播文明新風尚助推鄉風文明

無為縣為了推進鄉村文明新風尚

各地積極打造鄉村文化牆

讓文明深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助力鄉村文明大提升

1

無為泥汊鎮鄉村文化牆:崇尚科學、宣導文明新風尚

近年來,

蕪湖無為縣泥汊鎮把文化牆作為弘揚先進文化的有效載體,在全鎮組織開展了“弘揚先進文化、美化農家牆壁”活動,該鎮充分利用駐村工作隊及鄉土文化人才,統一設計宣傳標語,創作特色牆語,打造文化長廊,在該鎮15個村居建立文化牆,用順口溜、漫畫、詩歌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農民樹立新風尚,使農家牆壁成為播撒農村文化知識的“文明使者”。

為了使農村“牆語”更有吸引力,防止“牆語”千篇一律,泥汊鎮機關幹部、駐村工作隊、各村黨支部積極納賢聚智,彙集典藏詞句,並把他們的智慧在牆壁上展現出來。這些標語和宣傳畫,有宣傳鄰里和諧的,有宣傳未成年人教育的,有宣導農民學文化的,有宣導科學種田及革除陋習的,

內容豐富多彩,圖文並茂。這是該鎮通過實施文化長廊建設,讓牆壁“文明說話”,以牆壁文化帶動農村文化教育的一個舉措。

2

泉塘鎮:鄉村公益文化牆宣導移風易俗,助推鄉風文明

為不斷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泉塘鎮以鄉村公益文化牆建設為抓手,在主幹道沿線、美麗鄉村、農家小院等處,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孝道美德、勤儉節約、村規民約、“三線三邊”等公益廣告宣傳。

鄉村公益文化牆,宣導移風易俗,助推鄉風文明。

該鎮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大力開展公益文化牆的建設。該鎮公益文化牆,因地制宜,立足鄉村實際,宣導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家庭和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婚育新風、鄰里和諧、村規民約、法律法規、富民計生、三線三邊等,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的文化牆,展現在鄉村醒目位置,讓來往市民駐足觀看。文字簡潔、形象生動的鄉村文化牆,

規範著村民的言行,淨化著群眾的心靈,讓文明之風刮進千家萬戶,弘揚道德正能量。

鄉村公益文化牆,講文明樹道德新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廣大市民的道德修養,潤德無聲,助推鄉風文明。

3

劉渡鎮:鄉村文化牆弘揚禮儀文明,培育鄉風文明

禮儀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國是禮儀之邦,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對民眾進行禮儀文化的教育。禮就是禮貌,要尊敬他人,有“不學禮,無以立”的說法,更認為“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認為人與禽獸的差別就在於人有禮儀之心,可見國人對禮儀文化的重視。

為弘揚傳統禮儀文化,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講文明樹新風”的社會氛圍,劉渡鎮大力宣傳禮儀文化,充分利用鄉村文化牆宣傳禮儀文化,號召民眾尊重他人,做一個文明有禮之人。在文化牆上用通俗的語言號召民眾要尊敬他人,道路上隨處可見的寫著“做謙恭有禮的劉渡人”的宣傳牌,政府門口滾動播出的文明禮儀內容,到處懸掛的橫幅,無不一一表示劉渡鎮對禮儀文化的重視。

講文明,樹新風,做一個文明有禮之人,既是政府對群眾的殷切期盼,也是弘揚傳統美德,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群眾的內在要求。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來源 | 無為發佈 無為週刊

為弘揚傳統禮儀文化,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講文明樹新風”的社會氛圍,劉渡鎮大力宣傳禮儀文化,充分利用鄉村文化牆宣傳禮儀文化,號召民眾尊重他人,做一個文明有禮之人。在文化牆上用通俗的語言號召民眾要尊敬他人,道路上隨處可見的寫著“做謙恭有禮的劉渡人”的宣傳牌,政府門口滾動播出的文明禮儀內容,到處懸掛的橫幅,無不一一表示劉渡鎮對禮儀文化的重視。

講文明,樹新風,做一個文明有禮之人,既是政府對群眾的殷切期盼,也是弘揚傳統美德,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群眾的內在要求。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來源 | 無為發佈 無為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