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聚焦」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 “綠色風暴”席捲贛鄱大地

速讀

“村裡的河水更清了”“家門口的污染企業終於停產了”“空氣更清新了,

藍天常相伴”……談及生活環境的改善,群眾的感受最有發言權。

2016年11月17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饋了督察意見後,江西立即做出回應,緊盯中央環保督察組開出的“診斷書”,堅持問題導向,層層壓實責任,積極對症施策,集中挖除病灶,一場以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的“綠色風暴”席捲而來,綠色鋪就的贛鄱“底色”更加鮮明。

高位推動、密切協作:把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

這是一次全民總動員的環境保護大會戰,

規格之高、範圍之廣、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省委書記鹿心社先後赴宜春、新餘、鷹潭、萍鄉、九江、南昌等地調研時反復強調,必須把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重大發展問題來抓,採取有力措施抓好整改落實。省長劉奇赴吉安、撫州、上饒、南昌、景德鎮等地調研時指出,

各市黨政主要領導一定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工作,下決心抓整改見實效,愛惜政治生命,不留終身遺憾。

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整改工作,鹿心社、劉奇同志先後作出31次批示。省領導以上率下帶頭督導問題整改,帶動形成了全省各級黨政領導擼起袖子加油幹、卷起褲腿沉下去、親力親為抓整改之風,有力推動了問題整改落實。

對照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饋的意見,我省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逐個問題明確整改目標、時限、措施和責任單位、領導。各地各部門均對應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掛帥的整改工作機構,逐項分解任務、逐級壓實責任。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紀委監察廳、省環保廳、省國土資源廳、省農業廳、省水利廳等省直多個部門密切配合、同向發力,共同推動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落到實處。

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已經成為我省奮力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重要舉措之一,全省上下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必將推動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動真碰硬、逐項銷號:打響淨空淨水淨土保衛戰推動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我省把改善生態環境品質作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的落腳點,

依託正在全省開展的大氣、水、土壤(淨空、淨水、淨土)“三淨”專項行動,進行環境綜合治理。

——堅決扭轉空氣品質下滑態勢。省環保廳採取分片包乾方式推動各地嚴格落實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解決“四塵”“三煙”“三氣”等方面污染問題,已完成2373家加油站和23家儲油庫油氣回收治理,責令5521個建築工地揚塵整改,淘汰黃標車49727輛,淘汰率為96.43%。今年1至8月,我省PM10平均濃度已下降到70微克/立方米,比國家考核目標低了3.2微克/立方米,全省空氣品質已經向好。

——迅速遏制局部水質惡化趨勢。全省上下迅速採取措施,對水質嚴重惡化和降類斷面及上游污染源進行排查、分析、制訂方案,加強水污染綜合治理。1至8月,全省地表水達成率為88.2%,比1至7月上升1.1%;我省國家考核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為88.0%,高出國家對我省的考核目標值8個百分點。

——加快推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立江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協調小組,建立樂安省重金屬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制定《江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設置形成全省1758個點位的國控土壤環境品質監測網路,並於8月30日正式啟動土壤污染詳查工作。

在此基礎上,建立並實施了問題整改工作督導調度和銷號制度,採取定期調度、專項督察、明察暗訪等方式,實施掛賬督辦、專案盯辦,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均將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列入2017年督察工作要點,監督整改。

根據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饋意見梳理出的61個問題中,需2017年底前整改完成的問題有30個,我省已整改完成21個,其餘問題正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中央環保督察組移交的11個責任追究問題線索,已逐一厘清責任。

動員群眾、立足長遠:建立健全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

“反映了很多回,這次我家門口的露天燒烤店終於徹底關門了。”新余市民胡海升高興地說。為了推動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今年5月我省啟動第一批省級環保督察,派出3個督察組對新餘、九江、萍鄉開展了為期24天的環保督察,做到立查立改、即查即糾、查實即問責。督察組8月份已向3個設區市回饋了督察意見。同時,本月啟動了對宜春、鷹潭、吉安的環保督察工作。通過省級環保督察,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信訪問題得到了解決和答覆。

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今年5月以來,我省專門成立省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工作宣傳組,運用“一台、一報、一網”每週定期宣傳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成效,還把環境污染問題曝光納入其中,引起強烈反響,廣大群眾參與環保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猛藥治沉屙,良方促長效。

借助中央環保督察之勢,抓住生態環境問題根源,我省積極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今年先後制定出臺了《江西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試行)》等10余項法規政策、標準制度和規範方案,著力構建黨委政府主要負責、環保部門統籌協調、其他部門齊抓共管的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

“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有時間節點,但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將永不停歇、永不放鬆、永遠在路上。”省環保廳廳長陳小平如是說。

已完成2373家加油站和23家儲油庫油氣回收治理,責令5521個建築工地揚塵整改,淘汰黃標車49727輛,淘汰率為96.43%。今年1至8月,我省PM10平均濃度已下降到70微克/立方米,比國家考核目標低了3.2微克/立方米,全省空氣品質已經向好。

——迅速遏制局部水質惡化趨勢。全省上下迅速採取措施,對水質嚴重惡化和降類斷面及上游污染源進行排查、分析、制訂方案,加強水污染綜合治理。1至8月,全省地表水達成率為88.2%,比1至7月上升1.1%;我省國家考核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為88.0%,高出國家對我省的考核目標值8個百分點。

——加快推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立江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協調小組,建立樂安省重金屬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制定《江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設置形成全省1758個點位的國控土壤環境品質監測網路,並於8月30日正式啟動土壤污染詳查工作。

在此基礎上,建立並實施了問題整改工作督導調度和銷號制度,採取定期調度、專項督察、明察暗訪等方式,實施掛賬督辦、專案盯辦,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均將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列入2017年督察工作要點,監督整改。

根據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饋意見梳理出的61個問題中,需2017年底前整改完成的問題有30個,我省已整改完成21個,其餘問題正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中央環保督察組移交的11個責任追究問題線索,已逐一厘清責任。

動員群眾、立足長遠:建立健全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

“反映了很多回,這次我家門口的露天燒烤店終於徹底關門了。”新余市民胡海升高興地說。為了推動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今年5月我省啟動第一批省級環保督察,派出3個督察組對新餘、九江、萍鄉開展了為期24天的環保督察,做到立查立改、即查即糾、查實即問責。督察組8月份已向3個設區市回饋了督察意見。同時,本月啟動了對宜春、鷹潭、吉安的環保督察工作。通過省級環保督察,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信訪問題得到了解決和答覆。

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今年5月以來,我省專門成立省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工作宣傳組,運用“一台、一報、一網”每週定期宣傳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成效,還把環境污染問題曝光納入其中,引起強烈反響,廣大群眾參與環保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猛藥治沉屙,良方促長效。

借助中央環保督察之勢,抓住生態環境問題根源,我省積極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今年先後制定出臺了《江西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試行)》等10余項法規政策、標準制度和規範方案,著力構建黨委政府主要負責、環保部門統籌協調、其他部門齊抓共管的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

“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有時間節點,但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將永不停歇、永不放鬆、永遠在路上。”省環保廳廳長陳小平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