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是隨州話像四川話還是四川話像隨州話?看完這個自己會有答案

位於鄂東北的隨州市是個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在湖北省的地級市中,

個頭不算大,人口不算多,但要論起文化底蘊來,不僅在湖北省絕對是“拿蓓兒玩”(No.1),即使在全國排起座次來,也要坐到很靠前的位置。

炎黃二帝是炎黃子孫的人文始祖,排序第一的炎帝就誕生在隨州,這樣算來至少有一半的文化元素與這片土地有淵源;周王朝分封天下,此地得以分封建國,國君還獲得了“侯爵”的封號,而鄰居楚國的國君才弄了頂“子爵”的帽子,

比“侯爵”整整低了兩大等級,要是像現在這樣按級別排座位,開起會來隨侯完全可以坐在主席臺上,而楚王只能待在台下面;這個國名也有超高的文化含量,“隨”就是順應發展規律的意思,亦即“順勢而為”,它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七卦的卦名,並且是個大吉大利之卦,意思是只要能做到“隨”,就不會有任何兇險,這也是周文王在監獄裡悟出的人生智慧和哲學精髓,可見周成王當年對隨國這塊風水寶地是多麼的上心;擂鼓墩編鐘的驚豔亮相,
毫無爭議地征服了世界,把人類音樂中音階的完美史一下子提前了數百年,讓咱們中國人心中有了滿滿的文化自信。

在漢語的語言文字中也記錄著隨州人的貢獻,有很多成語記錄著隨州故事。使用頻率甚高的成語“南轅北轍”於春秋時期誕生在隨國,其中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成語“隋珠彈雀”也是因為“隋侯珠”的超高價值而流傳後世,

不僅具有經濟學價值,更有“知恩圖報”、動物保護等方面的人文價值。

“綠林好漢”不僅記錄著東漢初年那段歷史,還把2000前的隨州“聲音”記錄了下來,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特批這裡的“綠”字仍然讀“隨州音”,因為大洪山當年就叫“綠林山”,

當然,這個讀音還保留在其他地名中,如中朝邊境那條著名的河流“鴨綠江”的“綠”,也讀“錄”。不僅如此,還有很多地方至今仍然跟隨州人一樣頑固地堅持把“綠”念“錄”,如安徽黃梅戲《天仙配》中的唱詞“綠水青山帶笑顏”中的“綠”,正宗唱腔念“錄”,四川重慶一帶把羞辱男人的“綠帽子”中的“綠”也仍然讀“錄”,還有與“錄”字有關的那些字,逯、祿、碌、淥、録、籙、琭等等,都念“錄”,這充分說明此字自古以來正確的讀音就是今天的“隨州音”。
所以,我很納悶,為什麼會把最常用的“綠”字讀成“驢”呢?不符合常理呀,這中間肯定有貓膩。

古今中外能夠改變常用字讀音的不是政治家就是音樂家,就以上所列證據,足以證明明清兩朝不會改,明朝朱元璋是安徽人,清朝努爾哈赤是遼東半島人,他倆老家人都始終念“錄”,所以,絕對不會在這個字的讀音上去瞎折騰。再上溯一下,唐朝皇帝倒是有重大作案嫌疑,特別是那個唐明皇李隆基,既霸道也懂音樂,成天跟楊貴妃在KTV裡“卡拉OK”,說不定美人的小嘴偶爾把“綠”唱成了“驢”,他一高興就拍了板,於是,西北那邊的詩人和歌唱家率先把它唱成“驢”了——這只是散咵,千萬別當真。

說起四川重慶一帶跟隨州一樣也把“綠”讀“錄”,我就有故事可講了。

大約三年前,國家關工委在重慶的分支機搆派人來隨州聯繫工作,談完正事,幾個隨州人在一旁閒聊,兩位客人聽了一會突然感慨道:“你們隨州方言跟咱們重慶方言差不多!”

當時也就一笑而過,沒想那麼多,事後也就漸漸淡忘了。直到有一天,跟一位研究訓詁學的學者聊天,他說隨州方言有鮮明的地域特點,與東西南北四周的方言都不搭界,江漢平原及京山、鐘祥是楚音系,棗陽、宜城、信陽是豫音系,廣水、安陸受鄂東黃麻等地的方言影響比較大,只有隨州方言在湖北獨樹一幟,但非常接近四川、重慶的方言,讓人覺得有點奇怪。

經他這麼一說,我也覺得挺奇怪的,然後就在網上查資料,把隨州方言與四川、重慶的方言仔細對照,看看相似度究竟有多高。這一對照果然有驚人的發現,特別是重慶方言,跟咱們隨州方言簡直是太像了!好多日常用語的DNA圖譜幾乎一模一樣。

挑幾個最常見的例子說說。

介紹身體部位把膝蓋叫“磕膝頭”,把踝關節叫“螺絲骨”,把手肘叫“倒拐彎兒”,最雷人的是把臀部叫“坐墩兒”;常見動物名稱把青蛙叫“咳螞”,把跳蚤叫“虼蚤”,把蚯蚓叫“蟲鱔”;在日常生活用語中,把鞋子讀成“孩子”,把敲門讀成“靠門”,把解手讀成“改手”;還有一些形容詞、副詞、歇後語等,都有很多相同的,如把攪局的人說成“搞屎棒”,把給臉色看說成“垮起個臉”,把形容物品很短說成“短杵杵的”,把叮囑人認真嚴肅辦事說成“好生點兒”……

總之,兩地在使用這些方言時,讀音和語義至今仍然高度一致,不能說沒有一點因果關係。

什麼關係呢?我琢磨了好長時間,最後從都德的《最後一課》中得到了啟發。具體說是這段文字:

韓麥爾先生已經坐上椅子,像剛才對我說話那樣,又柔和又嚴肅地對我們說:“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新老師明天就到。今天是你們最後一堂法語課,我希望你們多多用心學習。”

統治者的語言就是標準語言——原來方言的改變與形成與政權更迭有極大的關係!英國統治印度190年,留下的最大文化遺產就是全民英語,日本殖民朝鮮半島50年,留下了日常用語“請多關照”。

按照這個思路去推理,四川方言與隨州方言之間也一定會與政治扯上關係。簡言之,在中國歷史進程中,要麼是四川人統治過隨州,要麼是隨州人統治過四川,二者必居其一。

想到這裡,事情真相就有點眉目了。1982年3月,重慶一個紡織廠搞基建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座皇帝墓,皇帝的朝服居然完好如新,經考古工作者認定,墓的主人公便是大夏國皇帝明玉珍,這是一位隨州土生土長、滿口隨州方言的隨州漢子。

明玉珍1331年生於隨縣柳林鎮的梅丘,1351年參加了元末的農民起義,在徐壽輝旗下打拼,兩年後積戰功官至元帥,六年後也就是1357年率數萬隨州子弟入蜀,成為了今天四川、重慶、貴州等地的軍政長官,也就是這片天地的最高統治者。

1360年起義軍內訌,陳友諒殺死了明玉珍的頂頭上司徐壽輝自己稱帝,明玉珍一怒之下宣佈脫離陳友諒,在重慶自立門戶,先稱隴蜀王,不久便自己當起了大老闆,國號大夏,以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紀年天統,成為了大夏國的開國皇帝。

皇帝是隨州人,成天說著隨州話,那些從隨州帶過去的幾萬弟兄自然也被安排到各地當領導,據《明史》記載,西南那邊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和農莊都分給了入川的隨州人,用今天的話來說,起碼鄉鎮長以上的幹部都由隨州人擔任了,其他人要想進步,博得領導的好感,就不得不下苦功夫學說隨州話,起碼要能聽懂領導的講話啊。

古今官場上的潛規則都是一致的——領導的手錶就是標準時間,領導的方言就是普通話,皇帝指著腳上邊的那個部位說“這叫螺絲骨”,誰還敢糾正說那是“踝關節”?除非想找死。

這個政權雖然存在時間不太長,也就十幾年的光景,但在語言方面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明玉珍的兒子明升向朱元璋投降後,他那一支血脈被禮送到朝鮮養老,但其政權體系卻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只是把大夏國朝廷改成了省衙門,把皇帝換成了“省長”而已,其他的官員也就改了改名稱,過去幹嘛還是幹嘛。也就是說數萬隨州人仍然在那裡當著領導,傳播著隨州文化,漸漸教會了當地人說隨州話。

試想,那些隨州哥兒們成為了貴族後可是要娶老婆的,最低得娶一個吧,平均生三個孩子,一代下來就有幾十萬人說隨州話,600年的發展中,已經繁衍了幾十代。當然,這些人的語言也會受到當地方言的影響,在這個相互同化和異化的過程中,形成了今天的“四川話”。

這就是今天四川、重慶、貴州等地的方言有點像隨州話的根本原因。

是隨州話像四川話,還是四川話像隨州話,你有答案嗎?是隨州人請快轉。

唐朝皇帝倒是有重大作案嫌疑,特別是那個唐明皇李隆基,既霸道也懂音樂,成天跟楊貴妃在KTV裡“卡拉OK”,說不定美人的小嘴偶爾把“綠”唱成了“驢”,他一高興就拍了板,於是,西北那邊的詩人和歌唱家率先把它唱成“驢”了——這只是散咵,千萬別當真。

說起四川重慶一帶跟隨州一樣也把“綠”讀“錄”,我就有故事可講了。

大約三年前,國家關工委在重慶的分支機搆派人來隨州聯繫工作,談完正事,幾個隨州人在一旁閒聊,兩位客人聽了一會突然感慨道:“你們隨州方言跟咱們重慶方言差不多!”

當時也就一笑而過,沒想那麼多,事後也就漸漸淡忘了。直到有一天,跟一位研究訓詁學的學者聊天,他說隨州方言有鮮明的地域特點,與東西南北四周的方言都不搭界,江漢平原及京山、鐘祥是楚音系,棗陽、宜城、信陽是豫音系,廣水、安陸受鄂東黃麻等地的方言影響比較大,只有隨州方言在湖北獨樹一幟,但非常接近四川、重慶的方言,讓人覺得有點奇怪。

經他這麼一說,我也覺得挺奇怪的,然後就在網上查資料,把隨州方言與四川、重慶的方言仔細對照,看看相似度究竟有多高。這一對照果然有驚人的發現,特別是重慶方言,跟咱們隨州方言簡直是太像了!好多日常用語的DNA圖譜幾乎一模一樣。

挑幾個最常見的例子說說。

介紹身體部位把膝蓋叫“磕膝頭”,把踝關節叫“螺絲骨”,把手肘叫“倒拐彎兒”,最雷人的是把臀部叫“坐墩兒”;常見動物名稱把青蛙叫“咳螞”,把跳蚤叫“虼蚤”,把蚯蚓叫“蟲鱔”;在日常生活用語中,把鞋子讀成“孩子”,把敲門讀成“靠門”,把解手讀成“改手”;還有一些形容詞、副詞、歇後語等,都有很多相同的,如把攪局的人說成“搞屎棒”,把給臉色看說成“垮起個臉”,把形容物品很短說成“短杵杵的”,把叮囑人認真嚴肅辦事說成“好生點兒”……

總之,兩地在使用這些方言時,讀音和語義至今仍然高度一致,不能說沒有一點因果關係。

什麼關係呢?我琢磨了好長時間,最後從都德的《最後一課》中得到了啟發。具體說是這段文字:

韓麥爾先生已經坐上椅子,像剛才對我說話那樣,又柔和又嚴肅地對我們說:“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新老師明天就到。今天是你們最後一堂法語課,我希望你們多多用心學習。”

統治者的語言就是標準語言——原來方言的改變與形成與政權更迭有極大的關係!英國統治印度190年,留下的最大文化遺產就是全民英語,日本殖民朝鮮半島50年,留下了日常用語“請多關照”。

按照這個思路去推理,四川方言與隨州方言之間也一定會與政治扯上關係。簡言之,在中國歷史進程中,要麼是四川人統治過隨州,要麼是隨州人統治過四川,二者必居其一。

想到這裡,事情真相就有點眉目了。1982年3月,重慶一個紡織廠搞基建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座皇帝墓,皇帝的朝服居然完好如新,經考古工作者認定,墓的主人公便是大夏國皇帝明玉珍,這是一位隨州土生土長、滿口隨州方言的隨州漢子。

明玉珍1331年生於隨縣柳林鎮的梅丘,1351年參加了元末的農民起義,在徐壽輝旗下打拼,兩年後積戰功官至元帥,六年後也就是1357年率數萬隨州子弟入蜀,成為了今天四川、重慶、貴州等地的軍政長官,也就是這片天地的最高統治者。

1360年起義軍內訌,陳友諒殺死了明玉珍的頂頭上司徐壽輝自己稱帝,明玉珍一怒之下宣佈脫離陳友諒,在重慶自立門戶,先稱隴蜀王,不久便自己當起了大老闆,國號大夏,以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紀年天統,成為了大夏國的開國皇帝。

皇帝是隨州人,成天說著隨州話,那些從隨州帶過去的幾萬弟兄自然也被安排到各地當領導,據《明史》記載,西南那邊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和農莊都分給了入川的隨州人,用今天的話來說,起碼鄉鎮長以上的幹部都由隨州人擔任了,其他人要想進步,博得領導的好感,就不得不下苦功夫學說隨州話,起碼要能聽懂領導的講話啊。

古今官場上的潛規則都是一致的——領導的手錶就是標準時間,領導的方言就是普通話,皇帝指著腳上邊的那個部位說“這叫螺絲骨”,誰還敢糾正說那是“踝關節”?除非想找死。

這個政權雖然存在時間不太長,也就十幾年的光景,但在語言方面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明玉珍的兒子明升向朱元璋投降後,他那一支血脈被禮送到朝鮮養老,但其政權體系卻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只是把大夏國朝廷改成了省衙門,把皇帝換成了“省長”而已,其他的官員也就改了改名稱,過去幹嘛還是幹嘛。也就是說數萬隨州人仍然在那裡當著領導,傳播著隨州文化,漸漸教會了當地人說隨州話。

試想,那些隨州哥兒們成為了貴族後可是要娶老婆的,最低得娶一個吧,平均生三個孩子,一代下來就有幾十萬人說隨州話,600年的發展中,已經繁衍了幾十代。當然,這些人的語言也會受到當地方言的影響,在這個相互同化和異化的過程中,形成了今天的“四川話”。

這就是今天四川、重慶、貴州等地的方言有點像隨州話的根本原因。

是隨州話像四川話,還是四川話像隨州話,你有答案嗎?是隨州人請快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