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老師請注意,鐵飯碗真的沒了!成都老師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上個月,小編在《2018年可能取消中小學教師編制,鐵飯碗說沒就沒了!作為老師的你慌了麼?》一文中曾猜測過,2017年高校和醫院取消編制,可能只是改革的試點,到了2018年可能將會推廣到中小學教師全面取消編制。

前幾天的一則新聞印證了小編的猜測,而且改革的步驟比小編預想的還要快——9月1日開學前的一周,濟南高新區發佈重磅消息:老師可以自願放棄“身份”實行崗位聘任,幹得好拿高薪,幹不好丟飯碗。

不到3天,濟南高新區34所學校中有33所學校的1700多名老師自願放棄編制納入濟南高新區基礎教育集團進行“崗位”管理,由“學校人”變為“集團人”。

小編整理了這次改革的核心要點,

它們也可能作為核心要素在下一波試點改革中推行。

改革的風已經吹過來了,老師們,你們準備好了麼?

“體制人”變身“集團人”,濟南1700名教師自願放棄編制

今年9月10日是第33個教師節,濟南高新區1700多名教師收到了一份最昂貴的“節日禮物”。他們放下教師編制,加入到基礎教育集團,成為了一名“集團人”。據悉,崗位聘任是濟南高新區為打造高新教育品牌而實行的一項重大教育系統改革,

這也是濟南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

幹得好拿高薪,幹不好丟飯碗!

開學前一周,濟南高新區的34所學校紛紛召開全體教師大會,宣佈《濟南高新區教育系統崗位聘任管理辦法(試行)》等3個檔,其中,大家熱議已久的“全員崗位聘任”詳細方案發放到每個教師的手中。

3天考慮期裡,全校教師自願申請比例達到80%及以上,學校便可申報進入崗位聘任管理體系。不到3天時間,高新區34所學校中,有33所學校遞交了申請,1700多名教師自願放棄編制,納入濟南高新區基礎教育集團進行“崗位”管理。

由“學校人”變為“集團人”

高新區34所學校中,唯一選擇留在“體制內”的是一所新劃歸濟南高新區的學校,這所學校的教師們對放棄“身份”有顧慮,

最後作出了這樣一個“安全”的選擇。這樣的選擇是被允許的,畢竟“自願”是這次改革的最大原則。

不合格者將被解聘

按照崗位聘任管理辦法,所有申報的學校,全體教職工全部納入濟南高新區基礎教育集團(以下簡稱“高新教育集團”)管理,“學校人”不存在了,只有“集團人”,教師由集團統一調配、統一安排。

沒有“身份”,人員如何管理?

高新教育集團根據進入崗位聘任管理體系的人員,

打破身份界限,實行企業化管理,原有身份由相關部門封存入檔。

實行檔案工資與實際薪酬相分離、幹部人事檔案管理與合同聘任管理相分離的“雙軌運行”管理。

在操作過程中,由高新教育集團與聘任人員簽訂聘任合同,期滿後合同自然解除,根據考核結果重新履行聘任程式。考核合格的,續聘;不合格的,解聘。

體制變活,解聘是一重大突破

據瞭解,這次改革不僅是教師,校長也一樣是一年一聘,不合格的照樣要“下崗”。

今年6月16日,濟南高新區將24所中小學的“一把手”崗位空出來,面向全國公開招聘,這在濟南教育界尚屬首次。這次共有104人報名,其中區內64人、區外40人,最終24人競聘成功。

而這24位校長中,只有4位是繼續留任。

“KPI”考核,優秀不優秀看分數

新體制下,無論是校長還是教師將按崗拿薪,並與學校教學品質進行捆綁評價——學校評價優秀,校長就優秀,教師的優秀比例也會高。

根據考核管理辦法,學校按學年度考核,教職工按月、學期和學年度進行考核。其中,學校的學年度“KPI”考核分值和每一個教職工息息相關。

70分以下為不合格,70-80分為基本合格,80100分為合格,100分及以上為優秀。學校考核為優秀的,校長為優秀,教職工優秀比例原則上不超過20%。學校考核合格的,校長為合格,教職工優秀比例不超過15%;學校基本合格及不合格的,教職工優秀比例不超過5%。

“KPI考核是個發展性評價指標,共有11項內容,其中有關鍵性指標、特色指標、其他指標、加分指標和否決指標,每一項還分支出一級和二級具體化的指標,讓考核更具有操作性。

據瞭解,在關鍵指標中包含了學生滿意度這一項,突出了學生在學校辦學中的地位。而且考核由協力廠商來完成,學校左右不了考核分值,完全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

另外,考核是一年一考核,今年優秀,並不代表明年就優秀,有升有降。

以崗定資,績效和職稱不再掛鉤

“分數”決定工資和績效,工資和績效的比例,今年是6:4,未來三至五年將達到5:5,這讓能力的作用更加突顯,而且,績效獎勵和教師的職稱沒有一點關係,完全看工作量和工作品質,破解了長期以來教師職稱評審的困擾。

學校和教職工進行雙向選擇

據介紹,聘任教師學年考核區級優秀每次記2分,校級優秀每次記1.5分,合格記1分。然後再根據不同崗位基本工資晉升積分的要求,達到相應的積分便可晉升1個薪級

因為學校考核的優秀和合格沒有比例限制,上不封頂,這就最大限度調動了學校及老師工作的積極性,讓體制“活”起來。

-------------------------------------------------------------------------------------------------------

早些時候,高校和醫院取消了編制,現在中學也開始進行取消編制的改革試點了,濟南已經在行動,成都還會遠嗎?成都的老師們,你們準備好了沒?

如果下一個改革點是成都,那對於這種改革,你是支持,還是反對?

據瞭解,這次改革不僅是教師,校長也一樣是一年一聘,不合格的照樣要“下崗”。

今年6月16日,濟南高新區將24所中小學的“一把手”崗位空出來,面向全國公開招聘,這在濟南教育界尚屬首次。這次共有104人報名,其中區內64人、區外40人,最終24人競聘成功。

而這24位校長中,只有4位是繼續留任。

“KPI”考核,優秀不優秀看分數

新體制下,無論是校長還是教師將按崗拿薪,並與學校教學品質進行捆綁評價——學校評價優秀,校長就優秀,教師的優秀比例也會高。

根據考核管理辦法,學校按學年度考核,教職工按月、學期和學年度進行考核。其中,學校的學年度“KPI”考核分值和每一個教職工息息相關。

70分以下為不合格,70-80分為基本合格,80100分為合格,100分及以上為優秀。學校考核為優秀的,校長為優秀,教職工優秀比例原則上不超過20%。學校考核合格的,校長為合格,教職工優秀比例不超過15%;學校基本合格及不合格的,教職工優秀比例不超過5%。

“KPI考核是個發展性評價指標,共有11項內容,其中有關鍵性指標、特色指標、其他指標、加分指標和否決指標,每一項還分支出一級和二級具體化的指標,讓考核更具有操作性。

據瞭解,在關鍵指標中包含了學生滿意度這一項,突出了學生在學校辦學中的地位。而且考核由協力廠商來完成,學校左右不了考核分值,完全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

另外,考核是一年一考核,今年優秀,並不代表明年就優秀,有升有降。

以崗定資,績效和職稱不再掛鉤

“分數”決定工資和績效,工資和績效的比例,今年是6:4,未來三至五年將達到5:5,這讓能力的作用更加突顯,而且,績效獎勵和教師的職稱沒有一點關係,完全看工作量和工作品質,破解了長期以來教師職稱評審的困擾。

學校和教職工進行雙向選擇

據介紹,聘任教師學年考核區級優秀每次記2分,校級優秀每次記1.5分,合格記1分。然後再根據不同崗位基本工資晉升積分的要求,達到相應的積分便可晉升1個薪級

因為學校考核的優秀和合格沒有比例限制,上不封頂,這就最大限度調動了學校及老師工作的積極性,讓體制“活”起來。

-------------------------------------------------------------------------------------------------------

早些時候,高校和醫院取消了編制,現在中學也開始進行取消編制的改革試點了,濟南已經在行動,成都還會遠嗎?成都的老師們,你們準備好了沒?

如果下一個改革點是成都,那對於這種改革,你是支持,還是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