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銀髮經濟”爆發!這家企業如何把老年人變為“流量入口”

對於社區來說,抓住“老和小”是電商無法覆蓋的“真空區”,

此時,實體零售業的“近場服務”優勢才能凸顯。

中國正邁入老齡化社會是不爭的事實,首都經貿大學教授陳立平透露:“2015年後,中國老齡化速度進一步加快”,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2.48億;2030年,將超過3億;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增至4.8億,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全球每4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

“全球人口發展趨勢表明,人口老齡化將重塑21世紀的世界”,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更光指出。陳立平教授則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中國未富先老,而老年人越來越多,也意味著社區店要更注重老年人的需求,因為老年人是社區商業真正的顧客。”

當然,要讓老年人在社區商業中成為消費主力的前提是居家養老模式形成規模,而這正是中國根深蒂固的傳統養老方式。“居家養老不僅僅是單一服務業態,更應該用平臺思維搭建養老的生態體系,

這樣的結構才更有意義。” 北京康壹科技創始人段然在接受品途商業評論採訪時表示。

智慧終端機成為養老的關鍵入口

在前不久結束的清華大學養老論壇上傳出消息,受根深蒂固的傳統養老觀念影響,加上目前養老機構不足,

“居家養老”模式還是目前中國養老的主管道,90%的老人將在自己的家中度過晚年。

目前,北京的“9064”養老模式就有推廣價值,即90%的老人是居家養老;6%的失能老人是社區養老,主要以社區托老所為主;只有2%—3%的老人能夠承受機構養老的成本,即養老院養老。

從這個角度來說,社區商業孕育著巨大商機,對於定位於老年人群體服務的康壹科技來說,“如何與老人近距離接觸並時刻保持資訊的傳遞才是決勝的關鍵”。

而這其中,智慧終端機成為了連接的關鍵和入口。

通過智慧終端機打開養老的連接方式,在段然看來是非常有價值的行為。早年間,段然曾在外經貿部EDI中心從事電子商務工作,那段經歷讓他學會用互聯網的方式思考問題。為了打通連結環節,2015年,康壹公司自主研發的智慧手環“康壹寶”定位在老人健康管理,為老人提供智慧設備及管理方案。

基於減少老人對科技產品使用的障礙性,這個手環只需老人帶上和摘下,剩下所有操作均由兒女們通過微信服務號,根據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遠端提醒。“我們團隊希望能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比如血氧、健康、睡眠監測。”段然說。

為了進一步打通與老人的連結場景,康壹科技發現,老人用在看電視的時間依然是最多的,這個場景也是最好的連結。2015年底,康壹的另一款產品康壹寶福鳥電視盒子問世,他希望通過適合居家老人、空巢老人使用。老人只需要將電視與福鳥盒子連接,就能夠輕鬆與子女視頻通話、流覽子女分享的照片,這些功能看上去與微信十分類似,但是不要忽視,通過電視的大螢幕對於視力逐漸下降的老人來講是剛性的需求。

與康壹生態鏈智慧健康硬體相連,還具有雲存儲、大資料分析的功能。目前,康壹控股正在積極與國內為老服務商、醫療服務商、老人內容商、購物平臺洽談合作,計畫將這些功能模組聚合到福鳥平臺上來。如果這些合作能順利完成,康壹福鳥的使用者通過電視,在家裡就能預約掛號、定制家政服務、流覽健康資訊。

2017年3月21日,與長虹合作的長虹康壹智慧孝芯電視正式發佈,可以說這是針對電視盒子的升級產品,也是段然理想的養老產業化的進一步升級,孝芯電視不僅介面簡單清晰、操作方便,在人性化和智慧化處理方面,一台手機可綁定多台“孝芯”電視,且可向多台同步分享。

孝芯電視主要技術均由康壹科技研發,而為了說服長虹能夠認可並投產,段然多次奔赴長虹所在地四川綿陽,據瞭解,目前孝芯電視已經賣出數十萬台,也就是說基於終端設備的養老生態系統正在形成。或者說康壹打造了基於養老的流量入口。

按照“終端+內容+服務+金融+社群”的生態發展規劃,基於智慧電視打造的終端規模化後,內容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段然單獨成立了文化公司,除常規的電視節目播出外,還與互聯網資訊平臺、雜誌、音訊視頻製作公司等合作,共同推出資料的積累分析,製作老人喜愛的節目,增加黏性,而同時終端場景的其他業態例如老年購物商城、廣告行銷等也會適時推出。

段然希望康壹能夠重構老齡產業管道,利用在老齡產業強大的資源整合優勢,打通線上線下資源。

憑藉資料積累和分析能力,康壹還可以向政府和養老機構,提供智慧養老資訊解決方案,目前康壹正在和北京豐台區開展養老項目的合作。

實體門店的價值

除了“近場服務”是社區商業關鍵點外,線上線下通路的貫通、進行資源配置也是社區商業的精髓。

“老年人在兩個方面的消費非常捨得,一個是給子女的消費,另一個就是健康消費。”段然說。他還說了另一個現狀,很多社區有存在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銷售門店,這些門店通過一些免費手段吸引老人前去體驗,藉以銷售產品。這種行銷方式並無問題,問題是這種服務是否正規,其監管難度很大。

針對這些問題,康壹成立了康喜到家社區連鎖店,其目的就是為了建立正規、合規的,根植于社區,將健康管理,康養服務與養老服務跨界整合線下門店。康喜到家主要提供艾灸、疼痛理療、健康調理等老人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務,其相應的檢測結果也會即時傳送到雲端,方便老人子女掌握資訊和資料的積累。

段然還打通了另一個場景“老人+孩子”,目前中國老人最大的喜好就是照看第三代,這是中國民俗文化的累計,也是閒居在家老人最大的愛好和生活動力,在康喜到家,在不斷推出針對老人健康的服務外,也會推出針對兒童成長的健康項目——小兒推拿,“爺孫一起來”段然相信這將會給連鎖店的發展帶來強力的刺激。

養老系統服務中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人才的培養,例如健康理療師、家政服務員等,對於人才體系的打造將是段然的下一個目標,基於多年來的職業教育培訓經驗,段然希望通過教育模式的優化和市場的影響,能夠有更多的人加入的養老服務體系中來。

關於線下養老服務的另一個內容,段然將其歸納為“康壹眾聯”整合線下多樣化服務,開設養老驛站。例如日間照料、助餐服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家政服務等。他希望通過共用的模式,整合更多的資源。

社區和居家養老連鎖機構,康壹模式的精髓就在於打通線上線下資源,構建內容、運營、多維互動管道,實現共用使用者、共用資料、共用運營。而從康喜到家的效果看,目前在北京、河北已佈局8店家,並均實現盈利,今年計畫擴展到300家,並引入更多服務專案。

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袁昕認為,“智慧養老”或許是破解居家養老中老人與親人、老人與社區連接的難題,“解決老人的問題,首先是解決定位問題,智慧化手環裡嵌入SIM卡,包括智障老人在內的定位都能解決,不管他走到哪裡,通過App端都能看到老人當前的位置。”

袁昕表示,科技助力養老及老年健康,需要的不僅是智慧產品,更重要的還是智慧平臺——運用科技將線上與線下資源整合起來,更多協力廠商資源的介入讓智慧平臺更強大,通過穿戴式智慧設備,提供養老服務與親情陪伴的綜合服務。

除了可穿戴設備、電視盒子、社區門店是針對老年人群體的流量入口外,還有什麼可以作為流量入口的?

他希望通過適合居家老人、空巢老人使用。老人只需要將電視與福鳥盒子連接,就能夠輕鬆與子女視頻通話、流覽子女分享的照片,這些功能看上去與微信十分類似,但是不要忽視,通過電視的大螢幕對於視力逐漸下降的老人來講是剛性的需求。

與康壹生態鏈智慧健康硬體相連,還具有雲存儲、大資料分析的功能。目前,康壹控股正在積極與國內為老服務商、醫療服務商、老人內容商、購物平臺洽談合作,計畫將這些功能模組聚合到福鳥平臺上來。如果這些合作能順利完成,康壹福鳥的使用者通過電視,在家裡就能預約掛號、定制家政服務、流覽健康資訊。

2017年3月21日,與長虹合作的長虹康壹智慧孝芯電視正式發佈,可以說這是針對電視盒子的升級產品,也是段然理想的養老產業化的進一步升級,孝芯電視不僅介面簡單清晰、操作方便,在人性化和智慧化處理方面,一台手機可綁定多台“孝芯”電視,且可向多台同步分享。

孝芯電視主要技術均由康壹科技研發,而為了說服長虹能夠認可並投產,段然多次奔赴長虹所在地四川綿陽,據瞭解,目前孝芯電視已經賣出數十萬台,也就是說基於終端設備的養老生態系統正在形成。或者說康壹打造了基於養老的流量入口。

按照“終端+內容+服務+金融+社群”的生態發展規劃,基於智慧電視打造的終端規模化後,內容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段然單獨成立了文化公司,除常規的電視節目播出外,還與互聯網資訊平臺、雜誌、音訊視頻製作公司等合作,共同推出資料的積累分析,製作老人喜愛的節目,增加黏性,而同時終端場景的其他業態例如老年購物商城、廣告行銷等也會適時推出。

段然希望康壹能夠重構老齡產業管道,利用在老齡產業強大的資源整合優勢,打通線上線下資源。

憑藉資料積累和分析能力,康壹還可以向政府和養老機構,提供智慧養老資訊解決方案,目前康壹正在和北京豐台區開展養老項目的合作。

實體門店的價值

除了“近場服務”是社區商業關鍵點外,線上線下通路的貫通、進行資源配置也是社區商業的精髓。

“老年人在兩個方面的消費非常捨得,一個是給子女的消費,另一個就是健康消費。”段然說。他還說了另一個現狀,很多社區有存在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銷售門店,這些門店通過一些免費手段吸引老人前去體驗,藉以銷售產品。這種行銷方式並無問題,問題是這種服務是否正規,其監管難度很大。

針對這些問題,康壹成立了康喜到家社區連鎖店,其目的就是為了建立正規、合規的,根植于社區,將健康管理,康養服務與養老服務跨界整合線下門店。康喜到家主要提供艾灸、疼痛理療、健康調理等老人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務,其相應的檢測結果也會即時傳送到雲端,方便老人子女掌握資訊和資料的積累。

段然還打通了另一個場景“老人+孩子”,目前中國老人最大的喜好就是照看第三代,這是中國民俗文化的累計,也是閒居在家老人最大的愛好和生活動力,在康喜到家,在不斷推出針對老人健康的服務外,也會推出針對兒童成長的健康項目——小兒推拿,“爺孫一起來”段然相信這將會給連鎖店的發展帶來強力的刺激。

養老系統服務中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人才的培養,例如健康理療師、家政服務員等,對於人才體系的打造將是段然的下一個目標,基於多年來的職業教育培訓經驗,段然希望通過教育模式的優化和市場的影響,能夠有更多的人加入的養老服務體系中來。

關於線下養老服務的另一個內容,段然將其歸納為“康壹眾聯”整合線下多樣化服務,開設養老驛站。例如日間照料、助餐服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家政服務等。他希望通過共用的模式,整合更多的資源。

社區和居家養老連鎖機構,康壹模式的精髓就在於打通線上線下資源,構建內容、運營、多維互動管道,實現共用使用者、共用資料、共用運營。而從康喜到家的效果看,目前在北京、河北已佈局8店家,並均實現盈利,今年計畫擴展到300家,並引入更多服務專案。

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袁昕認為,“智慧養老”或許是破解居家養老中老人與親人、老人與社區連接的難題,“解決老人的問題,首先是解決定位問題,智慧化手環裡嵌入SIM卡,包括智障老人在內的定位都能解決,不管他走到哪裡,通過App端都能看到老人當前的位置。”

袁昕表示,科技助力養老及老年健康,需要的不僅是智慧產品,更重要的還是智慧平臺——運用科技將線上與線下資源整合起來,更多協力廠商資源的介入讓智慧平臺更強大,通過穿戴式智慧設備,提供養老服務與親情陪伴的綜合服務。

除了可穿戴設備、電視盒子、社區門店是針對老年人群體的流量入口外,還有什麼可以作為流量入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