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不知道的歷史——居住在中國600年的溫姓、安姓菲律賓皇族後羿

蘇祿王陵園

從山東德州市解放中大道沿著共青團路向西大約100米,

有一條鋪著仿古青石板、兩邊載滿翠綠松柏的陵南路。這條路的終點是一座來自菲律賓古蘇祿國國王的陵墓,環繞陵墓周圍的村莊叫北營村。這個陵墓安葬著蘇祿國的一位國王和他的王妃及兩位王子,是中國境內僅有的兩位外國君主陵墓之一,也是我國唯一的駐有外國王室後裔守靈村落的異邦王陵。

蘇祿國東王墓

蘇祿國(約1450年——1915年)是古代存在於菲律賓群島上的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酋長國。地理位置除今天的蘇祿群島外,還包括馬來西亞和印尼部分領土。蘇祿國以制鹽、釀酒、織布、捕魚、采珠及商埠稅收為主要經濟來源。16世紀70年代末,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蘇祿,蘇祿人民開始了持續近3個世紀的反侵略鬥爭。

1899年,美國成為蘇祿的宗主國。1915年,美國迫使蘇祿首領素丹放棄世俗統治權,蘇祿成為菲律賓一部分,蘇祿國滅亡。

蘇祿國地理位置

那麼位於東南亞的海島國國王怎麼會葬於中國國土上呢?

明朝永樂年間(建都北京的朱棣皇帝年號),明成祖朱棣遣使出訪南洋15國,

自1405年以後,東南亞的麻六甲、三佛齊的國王曾先後朝拜中國。西元1417年,也即永樂十五年,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答剌同西王、峒王兩王攜帶眷屬及侍從340余人,“浮海朝貢,進金鏤表文”。經歷海上風浪,最終在福建泉州登陸,由鄭和專門迎接陪同,沿京杭運河直往北京。

340餘人的使團,攜帶大量的珍珠、寶石前來朝拜。明成祖朱棣龍顏大悅,給予蘇祿使團空前的禮遇。蘇祿使團在北京逗留27天,遊歷京城,瞭解風情。這也是世界中世紀史上一次重要的國際外交活動。

不幸的是1417年9月13日,歸國途中,蘇祿東王在滄州病逝,最終選址安葬於今山東德州北營村。明成祖朱棣給予厚葬,立碑撰文,以示哀悼。蘇祿東王去世以後,

除東王長子回國繼承王位,王妃葛木甯、次子安都魯、三子溫哈喇等十人按照中國傳統習俗留在德州守墓。由於蘇祿東王葬身之處並無村落,明朝從曆城遷來三戶回民負責王墓的祭祀、農田耕種以及其他的雜役。

守孝三年期滿,兩位王子逐漸適應了中原的生活,也放棄了回國耕海的想法,願意繼續留下生活,守護東王陵墓,遂以“安”、“溫”兩姓分別賜予子嗣。期間,王妃葛木甯於1424年回國,因對東王以及兩位王子的思念,於次年再次返回德州,再未離開。

後來,蘇祿東王后羿“安”、“溫”姓後人因“本國遠隔重洋”,要求加入中國國籍。1735年,雍正皇帝發佈永久執照,至此,蘇祿東王后羿就以華籍在德州安家落戶,與當地回、漢民族和睦相處,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據1990年人口普查,北營村有溫姓13戶68人,安姓53戶216人,總共66戶284人仍住在祖先安息之地。

歷史上,蘇祿王室對安葬在山東德州的蘇祿東王朝拜祭祀活動從來沒有中斷過,蘇祿東王陵園也見證了中菲兩國友好關係的發展。

歷史上曾記載:乾隆年間,蘇祿國正處於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中,當時的蘇祿國王做出了驚人的決定——請求將本國土地、丁戶納入中國版圖。當時清王朝褒華貶夷、閉關鎖國的觀念深入人心,乾隆皇帝以“已是宗屬關係,何必繁文縟節”加以拒絕。如若當時將蘇祿納入中國版圖,多了一塊海外“飛地”,那麼今天中國的南海還會這麼動盪嗎?

但歷史終歸是歷史,“讀史使人明智,鑒以前可知未來”,喜歡的請收藏轉發關注,有錯之處還請補充勘誤。

因對東王以及兩位王子的思念,於次年再次返回德州,再未離開。

後來,蘇祿東王后羿“安”、“溫”姓後人因“本國遠隔重洋”,要求加入中國國籍。1735年,雍正皇帝發佈永久執照,至此,蘇祿東王后羿就以華籍在德州安家落戶,與當地回、漢民族和睦相處,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據1990年人口普查,北營村有溫姓13戶68人,安姓53戶216人,總共66戶284人仍住在祖先安息之地。

歷史上,蘇祿王室對安葬在山東德州的蘇祿東王朝拜祭祀活動從來沒有中斷過,蘇祿東王陵園也見證了中菲兩國友好關係的發展。

歷史上曾記載:乾隆年間,蘇祿國正處於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中,當時的蘇祿國王做出了驚人的決定——請求將本國土地、丁戶納入中國版圖。當時清王朝褒華貶夷、閉關鎖國的觀念深入人心,乾隆皇帝以“已是宗屬關係,何必繁文縟節”加以拒絕。如若當時將蘇祿納入中國版圖,多了一塊海外“飛地”,那麼今天中國的南海還會這麼動盪嗎?

但歷史終歸是歷史,“讀史使人明智,鑒以前可知未來”,喜歡的請收藏轉發關注,有錯之處還請補充勘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