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諸葛亮滿腹韜略,為什麼跟了弱小異常的劉備?後者一句話堪稱利器

諸葛亮神機妙算滿腹韜略,在劉備最弱小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出山援助他,最終在幫助劉備三分天下,成就了一番霸業。後期劉備一意孤行出征東吳,結果被打得大敗,白帝城病死後,

諸葛亮又盡心輔佐劉禪。為了蜀漢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終病倒在五丈原。

作為智慧的化身,尤其受到《三國演義》的薰陶,諸葛亮早已作為聰明忠心的代名詞深入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那麼為什麼如此滿腹謀略的諸葛亮沒有跟隨強大的曹操或者穩定發展的孫權,

而是偏偏選擇了當時最弱小的劉備呢?

最直觀的因素,就是劉備心誠。諸葛亮常常自為管仲、樂毅,胸有大志,在徐庶試探,司馬徽引薦,的前提下,劉備三顧茅廬顯露出自己的真心。劉備的政治能力和籠括人心的手段使用的酣暢淋漓。同諸葛亮交談了好久,最後來了一句“向先生這樣的人不能出山,是漢室的不幸,是黎民百姓的不幸啊”。這句話意味深長,

首先肯定了諸葛亮的才能,再者表明了自己是從百姓和大漢朝的角度考慮,更加觸動了諸葛亮的內心。

孔明出山以前,經常出外雲遊,對天下當時的形勢勢比較瞭解,劉備雖然身單勢孤,卻是漢室後裔,匡扶漢室的旗號名正言順,曹操勢大手下文臣武將眾多,

去投曹老闆不會被重視。

荀彧 、荀攸、程昱等一大批人才都在曹操的帳下,諸葛亮去了,未必會受到重視,說不定還會被文臣排擠,而勢單力孤,但又名正言順的劉備就成了首選,偏偏劉備又三顧茅廬,更加給了諸葛亮投靠劉備的“藉口”。

幸運的是,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劉備的能力以及劉備集團大將的共同努力,蜀漢最終成為一方諸侯,三分了天下。而諸葛亮也成為一代名相,

名垂青史,這也算為諸葛亮選擇的回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