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回歸大自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頭,真正的自然氧吧

漢江源頭甯強縣旅遊資源豐富,是羌氐族故里,主要景區有以漢水源森林公園、天湖、 草川子風光為主體的“漢水源自然生太風景區”;以漢水源頭、金牛古道、大魚洞、祥龍洞為主體的“大安金牛古溶洞峽谷文化景區;以嘉陵江沿岸三國唐宋遺址遺跡、白龍湖、青木川古鎮為主體的”青木川古鎮旅遊區“

漢江又名漢水,是長江的最大支流,發源於陝西省漢中市甯強縣。現代水文認為,漢江有三源 ,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帶河,均在秦嶺南麓甯強縣境內。

中源漾家河,發源于甯強縣境內大巴 山北坡五丁關———陳家大樑一帶的石鐘溝;南源玉帶河,發源于甯強縣西北箭竹嶺水池埡,境內幹流長87.5公里,流域1022.8平方公里,於炭場市附近與中源相匯,全長101km,流域面積831km2 ;北源沮水河 ,發源于西紫柏山,在沮水鋪與中源相匯 ,全長124km ,流域面積1717km2 ,三源相匯後為漢江。

漢江源頭風景區位于陝西省甯強縣漢源鎮馬家河村。從西安、成都、漢中高速可直達甯強縣城,風景區距縣城10公里,沿108國道可至。屬原始森林、瀑布、奇山、秀石構成的原生態自然景觀風景區,它是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

漢江源頭風景區氣候濕潤,空氣清新,自然生態環境良好,風光秀麗,動植物資源豐富,物種繁多,風土民情濃厚。這裡山峻穀狹,河水順山瀉下,濺珠噴雪,聲若琴築,形成了:三瀑、三潭的奇特景觀。溯源而上,兩岸悠悠青山掩映,飛瀑流泉高懸,奇峰怪石點綴,鳥語花香,泉水叮咚,是真正的自然氧吧。

漢江源頭原始資源保存完好,動植物資源豐富,物種繁多,列入國家保護的珍惜植物有銀杏、天麻、紅豆杉、香樟等10多種,有豹、白鶴、黃鸝等飛禽走獸200多種,具有較高科學價值。還 有海底生物歷經數億年地殼運動、地熱煎熬、高溫高壓而形成的遠古海洋生物化石。包括了珊瑚化石,三葉蟲化石、海百合化石,還有一種筆石的化石,

非常的豐富,反映了據現在四億三千萬年前後,這裡是一個廣闊的海洋環境。2011年6月18日,甯強縣新華書店職工在該單位院內魚池中發現大量疑似距今約6.5億年、被列為世界最高級別的“極危生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罕見桃花水母,間接證實了遠古漢江源頭為海洋的說法。

三千里漢水奔騰不息,哺育了豐饒富庶、人傑地靈、文化燦爛的漢水流域,這裡曾經-,無數英雄豪傑在這裡寫下了極其輝煌的歷史畫卷。近年來,吸引了全國各地溯古探源和生態觀光的遊客,是人們回歸大自然,休閒度假、觀光旅遊、科普探險的極好去處。

 三千里漢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頭,號稱中國的多瑙河。歷史上,先民將其與長江、淮河、黃河相提並論,稱之為“江淮河漢”。千百年來,其源頭卻令人迷惑,圍繞著中國早期經典《尚書》中《禹貢》裡的一段“嶓塚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的記載,古人甚至爭論了兩千多年。直到唐宋時期,陝西漢中嶓塚山之說才基本確立。

交通指南

景區位址:陝西省漢中市甯強縣漢源鎮馬家河村

乘車線路:甯強縣乘開往黃壩驛的班車,中途在馬家河下車可達。

自駕線路:漢中市 — 國道G108 — 經甯強縣 — 約13公里左右 — 見路標右轉至馬家河村可達

圖文來自網路

三千里漢水奔騰不息,哺育了豐饒富庶、人傑地靈、文化燦爛的漢水流域,這裡曾經-,無數英雄豪傑在這裡寫下了極其輝煌的歷史畫卷。近年來,吸引了全國各地溯古探源和生態觀光的遊客,是人們回歸大自然,休閒度假、觀光旅遊、科普探險的極好去處。

 三千里漢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頭,號稱中國的多瑙河。歷史上,先民將其與長江、淮河、黃河相提並論,稱之為“江淮河漢”。千百年來,其源頭卻令人迷惑,圍繞著中國早期經典《尚書》中《禹貢》裡的一段“嶓塚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的記載,古人甚至爭論了兩千多年。直到唐宋時期,陝西漢中嶓塚山之說才基本確立。

交通指南

景區位址:陝西省漢中市甯強縣漢源鎮馬家河村

乘車線路:甯強縣乘開往黃壩驛的班車,中途在馬家河下車可達。

自駕線路:漢中市 — 國道G108 — 經甯強縣 — 約13公里左右 — 見路標右轉至馬家河村可達

圖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