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怕見陌生人,怕各種聚會,“社交恐懼症”是病嗎?

同樣是需要與人溝通一件事情,你更傾向於電話交流?當面交流?還是微信文字交流,或者電子郵件?看起來當面或者電話是更好的方式,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發自內心地覺得——最好不要!

很多人表示自己已經有了“電話恐懼症”,最怕電話鈴聲突然響起。而涵蓋更為廣泛的“社交恐懼症”也正在流行,“患者”們在網路上用包括段子、漫畫在內的五花八門的形式來表達自己有多麼不願意和人打交道,自稱“社恐”。

這些標籤化的表達有蔓延開的趨勢,所以,“社恐”是人群中一個性格偏內向的群體嗎?還是真的需要治療和干預的心理疾病?在網上自我傾吐的“社恐”患者們是在表達痛苦,

還是一種不無詼諧的自嘲?

今天,書評君稍微研究了一下“社恐”,在恐慌中對號入座的同時,趕緊又採訪了兩位心理學方向的專業人士。——如果你對這個話題有共鳴,不妨讀完了再決定治還是不治吧。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交流。

你是“社恐”患者嗎?

為什麼這麼多人聲稱自己“社恐”?

撰文 | 李妍

先做個測試,下面的這些症狀,你有嗎?

聽到電話鈴響,第一反應是緊張和煩躁;

想到有電話要打、有人需要聯繫,提前很久就心慌;

明明沒有事,還是拒絕了一場聚會約請,因為不知道去了說什麼;

參加了聚會之後,回家總感到疲憊不堪;

不管多久沒見的同學朋友,一般不主動聯繫任何一個;

非常害怕陌生人走過來跟自己閒談,哪怕他看上去很友善,自己更是不會主動做這種事;

臨出門前發現鄰居站在走廊,索性等一會兒,避免碰到;

路上遠遠看到認識的人,趁他沒看見自己,繞路避開。

如果其中有幾條,甚至全部都讓你心有戚戚、深感共鳴,那麼你或許也是如今在社交網路上頗為多見的“社恐”一員。

網上一度流傳一組名為“芬蘭人的夢魘”的漫畫,被眾多“社恐”患者視為知音。

認真地說,“社恐”不是玩笑,它真的可以是一種病症。定義為:“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患者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有一種顯著且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或難堪。

有些患者對參加聚會、打電話、到商店購物或詢問權威人士都感到困難。在心理學上被診斷為社交焦慮失協症。我和我的學生們互動得很好,一有人玩手機,我就停下來,盯著他,學生們就笑了。我不覺得社交焦慮必須要苦哈哈地去克服,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它是可以資源化的。一個人有一點怪,也並不是不可接受,瞭解了這樣的我,依然有很多人接納我,沒什麼不好。

對話

成熟是知道我並不那麼重要,

但也不會因此而難過

采寫 | 新京報記者 張暢

宮學萍,專欄作家,資深兒童心理學家。

新京報:如今“社交恐懼”似乎已經超越醫學上的定義,而變為一種集體體驗的投射或表達,怎麼樣去看待這件事?

宮學萍:人在很快樂的時候,一般是不表達的,也不會去反思、積累。通常我們都是不太爽的時候才去思考人生,從某種程度上,思想本來就是痛苦的呈現方式。只是這個時代自我表達的途徑越來越多,讓這種不開心的表達變多了。

人際關係也好,關注也好,都是中性詞彙。兩種情感的關注都會有,喜歡你,或者不喜歡你,都是一種關注,但兩者都體現了人類的本性——人類必須在群體中才能活下去人在關係中才會感受到生命的活力,這是本能。

一般覺得自己是社恐的人,本質上是嚮往關係的,包括嚮往親密關係。這是本能的需要。我們對世界、對人際關係、對人的看法,其實是基於我們對外界的想像。區別是,社恐的人頭腦中想像的人群,通常對他是挑剔的、嘲諷的。他在人群中能體會到的情感主要是恥感和羞怯感。

新京報:為什麼會有人把他人想像成這個樣子?

宮學萍: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是童年的產物,但並一定是因為家長做得有多壞,很多父母也是無意識的。比如,一些孩子在成長早期,被嚴格要求,不被肯定;比如有些媽媽會對孩子說,看你髒兮兮的,別人該笑話你了;比如,父母自身有一定的社恐傾向等等。但父母是無意識的,他們只是按照自己想像世界的方式活著,他們頭腦中的世界就是這樣的,這會在無形之中,進入孩子的世界中,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還有一部分社恐的孩子,在童年時有“缺陷”,比如長得特高、或者長得特矮,或者有口音,或者長得黑,天生頭髮自來卷等等。對於這些的評價,成年人會收斂,但是童年世界是非常殘忍的,這裡可能沒有惡意,但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成年以後,我們開始有了現實感。成熟的心靈知道,人是非常複雜的概念,人和人都是不一樣的。人越成熟,越能與真實的個體發生連結;相對而言,人的心智越低下,對他人就越容易刻版化。如果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比較多的挑剔、嘲笑、愚弄,他就會在和人打交道的時候,產生負性自動思維(負面的、不經思考的思維)。比如,一個人害怕出門,他就永遠不出門,很少去反思,到底在緊張什麼?

新京報:社恐的負面意義已經很明顯了,它是否具有正向意義呢?從心理醫生的角度,如何幫助他們去克服這種負性自動思維呢?

宮學萍:其實這種負性自動思維是一種最簡單的自我保護的方法,即回避讓你有恥感的體驗或環境,沒有人會去做完全對自己不好的事情,這是社恐的正向意義。

但社恐損失的是什麼呢?是修復童年形成的對於他人負性印象的機會。

通常在心理學上引導社恐,有兩條路:第一,告訴他一切只是想像,幫他去搜集產生恐懼的不同場景,幫他去分析具體情況,比如:你害怕去聚會,是因為害怕被人盯著看?但是你去聚會的時候,你會盯著誰看?你對那些有缺陷的人,會懷抱什麼態度?你會發現,很多人對他人還是寬容的。

第二,嘲笑你的人往往是面孔模糊的、大眾化的、有力地站在你頭腦裡的。有些人社恐了十年二十年,如果問他,你在人生中被嘲笑的幾率有多大,其實並沒有。心理醫生就是要幫他清晰化。很多人不知道你對現在的看法、解釋,是來源於過去的。心理諮詢就是要建立這個連接。

新京報:就像抑鬱症一樣,社會恐懼症這個詞好像已經大眾被濫用了。為什麼會這樣?

宮學萍:大家喜歡說自己是“社恐”,其實是自戀的一種表達方式。佛洛德時代的主題是性壓抑,卡倫·霍尼時代的主題是社會和個體衝突,而這個時代最主要的一種心理狀態則是自戀。在這個時代,我們都希望能成為舞臺中央的人,一旦這個願望破碎了,就容易對世界喪失信心。這就是這個時代自戀的程度——我就要站在舞臺中央,就要閃閃發光,但又生怕自己表演得不夠好。

人生就是笑笑別人,又被別人笑笑。這句話說得非常好。但現實的情況是,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舞臺上,每個舞臺都距離非常遙遠。當你不斷覺得別人在挑剔、欺負、嘲笑、忽視你,其實只是假設了你是全世界的中心。現實是,別人沒有工夫去理你。這種擔心,來源於青春期兒童的思維。當你慢慢知道,沒有那麼多人在關注你的時候,也會知道,沒有那麼多人在挑剔你。

新京報:但同時我們也會看到,現在一些三四十歲的人,依然在糾結沒人關注自己這件事。是不是我們的社會有偏低齡化的趨勢?

宮學萍:成熟的心態會知道,在這個世界,我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我不會因此而感到難過。青春期,人人都想做閃亮的人、了不起的人,但是當你意識到你最終還是變成了一個普通人,也能享受作為普通人的小日子,就是很成熟的心靈了。敵意會不會對你的生活真實產生影響?一個成熟的人有足夠的理智去衡量這種敵意。比如,你的老闆好像不喜歡你,但是沒關係,把工作做好就行了。成熟的人永遠是在處理事情,而不是糾結於處理關係。去考慮真正現實的問題,其實可以過得很輕鬆。

25歲到35歲這個階段,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很難熬。因為我們的教育體系不太鼓勵人成熟,其實理論上18歲到25歲就應該做到的,但是很多人25歲走出校園以後,才會慢慢退出自我中心化。

新京報:很多人將社恐歸結為原生家庭的影響。原生家庭這個概念的引入,會不會讓一些問題過分簡單化?

宮學萍:人類喜歡把事情簡單歸因,因為簡單歸因可以簡單處理,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複雜因果。原生家庭的這個概念的興起,讓很多新一代的爹媽都不知道該怎麼當父母了。我們總喜歡把爹媽放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把自己性格的缺陷歸結為童年陰影,歸結為父母行為的影響,其實是過分高估了父母在家庭中的作用。一些事情,父母做了,也是無意識的,他們只是按照自己想像世界的方式活著而已。在現實中,爹媽也是人,完美的爹媽根本不存在。

對話

成熟是知道我並不那麼重要,

但也不會因此而難過

采寫 | 新京報記者 張暢

宮學萍,專欄作家,資深兒童心理學家。

新京報:如今“社交恐懼”似乎已經超越醫學上的定義,而變為一種集體體驗的投射或表達,怎麼樣去看待這件事?

宮學萍:人在很快樂的時候,一般是不表達的,也不會去反思、積累。通常我們都是不太爽的時候才去思考人生,從某種程度上,思想本來就是痛苦的呈現方式。只是這個時代自我表達的途徑越來越多,讓這種不開心的表達變多了。

人際關係也好,關注也好,都是中性詞彙。兩種情感的關注都會有,喜歡你,或者不喜歡你,都是一種關注,但兩者都體現了人類的本性——人類必須在群體中才能活下去人在關係中才會感受到生命的活力,這是本能。

一般覺得自己是社恐的人,本質上是嚮往關係的,包括嚮往親密關係。這是本能的需要。我們對世界、對人際關係、對人的看法,其實是基於我們對外界的想像。區別是,社恐的人頭腦中想像的人群,通常對他是挑剔的、嘲諷的。他在人群中能體會到的情感主要是恥感和羞怯感。

新京報:為什麼會有人把他人想像成這個樣子?

宮學萍: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是童年的產物,但並一定是因為家長做得有多壞,很多父母也是無意識的。比如,一些孩子在成長早期,被嚴格要求,不被肯定;比如有些媽媽會對孩子說,看你髒兮兮的,別人該笑話你了;比如,父母自身有一定的社恐傾向等等。但父母是無意識的,他們只是按照自己想像世界的方式活著,他們頭腦中的世界就是這樣的,這會在無形之中,進入孩子的世界中,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還有一部分社恐的孩子,在童年時有“缺陷”,比如長得特高、或者長得特矮,或者有口音,或者長得黑,天生頭髮自來卷等等。對於這些的評價,成年人會收斂,但是童年世界是非常殘忍的,這裡可能沒有惡意,但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成年以後,我們開始有了現實感。成熟的心靈知道,人是非常複雜的概念,人和人都是不一樣的。人越成熟,越能與真實的個體發生連結;相對而言,人的心智越低下,對他人就越容易刻版化。如果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比較多的挑剔、嘲笑、愚弄,他就會在和人打交道的時候,產生負性自動思維(負面的、不經思考的思維)。比如,一個人害怕出門,他就永遠不出門,很少去反思,到底在緊張什麼?

新京報:社恐的負面意義已經很明顯了,它是否具有正向意義呢?從心理醫生的角度,如何幫助他們去克服這種負性自動思維呢?

宮學萍:其實這種負性自動思維是一種最簡單的自我保護的方法,即回避讓你有恥感的體驗或環境,沒有人會去做完全對自己不好的事情,這是社恐的正向意義。

但社恐損失的是什麼呢?是修復童年形成的對於他人負性印象的機會。

通常在心理學上引導社恐,有兩條路:第一,告訴他一切只是想像,幫他去搜集產生恐懼的不同場景,幫他去分析具體情況,比如:你害怕去聚會,是因為害怕被人盯著看?但是你去聚會的時候,你會盯著誰看?你對那些有缺陷的人,會懷抱什麼態度?你會發現,很多人對他人還是寬容的。

第二,嘲笑你的人往往是面孔模糊的、大眾化的、有力地站在你頭腦裡的。有些人社恐了十年二十年,如果問他,你在人生中被嘲笑的幾率有多大,其實並沒有。心理醫生就是要幫他清晰化。很多人不知道你對現在的看法、解釋,是來源於過去的。心理諮詢就是要建立這個連接。

新京報:就像抑鬱症一樣,社會恐懼症這個詞好像已經大眾被濫用了。為什麼會這樣?

宮學萍:大家喜歡說自己是“社恐”,其實是自戀的一種表達方式。佛洛德時代的主題是性壓抑,卡倫·霍尼時代的主題是社會和個體衝突,而這個時代最主要的一種心理狀態則是自戀。在這個時代,我們都希望能成為舞臺中央的人,一旦這個願望破碎了,就容易對世界喪失信心。這就是這個時代自戀的程度——我就要站在舞臺中央,就要閃閃發光,但又生怕自己表演得不夠好。

人生就是笑笑別人,又被別人笑笑。這句話說得非常好。但現實的情況是,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舞臺上,每個舞臺都距離非常遙遠。當你不斷覺得別人在挑剔、欺負、嘲笑、忽視你,其實只是假設了你是全世界的中心。現實是,別人沒有工夫去理你。這種擔心,來源於青春期兒童的思維。當你慢慢知道,沒有那麼多人在關注你的時候,也會知道,沒有那麼多人在挑剔你。

新京報:但同時我們也會看到,現在一些三四十歲的人,依然在糾結沒人關注自己這件事。是不是我們的社會有偏低齡化的趨勢?

宮學萍:成熟的心態會知道,在這個世界,我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我不會因此而感到難過。青春期,人人都想做閃亮的人、了不起的人,但是當你意識到你最終還是變成了一個普通人,也能享受作為普通人的小日子,就是很成熟的心靈了。敵意會不會對你的生活真實產生影響?一個成熟的人有足夠的理智去衡量這種敵意。比如,你的老闆好像不喜歡你,但是沒關係,把工作做好就行了。成熟的人永遠是在處理事情,而不是糾結於處理關係。去考慮真正現實的問題,其實可以過得很輕鬆。

25歲到35歲這個階段,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很難熬。因為我們的教育體系不太鼓勵人成熟,其實理論上18歲到25歲就應該做到的,但是很多人25歲走出校園以後,才會慢慢退出自我中心化。

新京報:很多人將社恐歸結為原生家庭的影響。原生家庭這個概念的引入,會不會讓一些問題過分簡單化?

宮學萍:人類喜歡把事情簡單歸因,因為簡單歸因可以簡單處理,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複雜因果。原生家庭的這個概念的興起,讓很多新一代的爹媽都不知道該怎麼當父母了。我們總喜歡把爹媽放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把自己性格的缺陷歸結為童年陰影,歸結為父母行為的影響,其實是過分高估了父母在家庭中的作用。一些事情,父母做了,也是無意識的,他們只是按照自己想像世界的方式活著而已。在現實中,爹媽也是人,完美的爹媽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