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們關注手機的進步創新,但你關注了手機離不開的SIM卡嗎?

儘管手機行業現在發展的如此迅速,但手機脫離不開SIM卡,SIM卡來通實現通話、存儲使用者身份資料或是連接移動網路。相比那些顯而易見的噱頭創新,SIM卡的演變並非是人人都會關注到的。

一、什麼是SIM卡?

SIM卡全稱是使用者身份模組,英文命名為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主要作用是存儲使用者身份識別的資料、短信資料、電話號碼;實現2G、3G、4G網路的接入;管理用戶PIN碼、加密等等。

二、SIM卡的構成和儲存空間

1、SIM卡的存儲容量有8KB、16KB、32KB、64KB、甚至1MB等。多為16KB和32KB。主要作用是存儲使用者身份識別的資料、短信資料、電話號碼;實現2G、3G、4G網路的接入;管理用戶PIN碼、加密等等。

2、SIM卡本身也是有容量之分的,包括8KB、16KB、32KB、64KB、128KB甚至是512KB大容量SIM卡,容量可以用來存儲電話資訊、短信內容或是收藏運營商服務。

三、SIM卡的類型(蘋果引領的潮流)

1、mini SIM卡(標準卡)

我們身邊都伴隨著這種標準卡來使用,由於以前的手機都是支持開啟後蓋,因此更換這種SIM卡的方式非常簡單。

2、micro SIM卡(小卡)

003年開始,歐洲電信標準協會在mini SIM卡的基礎上開發出了尺寸更小的micro SIM卡,規格要比標準卡小52%,首次商用的機型為2010年推出的iPhone 4。由於iPhone 4產品本身算是智慧手機革命性的創新,

因此這款產品直接帶動了廠商與用戶的換卡熱潮。

3、nano SIM卡(微型卡)

2011年起,蘋果公司再次提出了nano SIM卡的概念,在當時符合標準的還有諾基亞與黑莓,區別在於後者想把SIM卡做成插拔的方式,類似於micro SD。考慮到蘋果的nano SIM卡相比之前的micro SIM卡改動最小,因此最終該標準被歐盟採納。首次商用的手機為2012年推出的iPhone 5。nano SIM卡比micro SIM卡小了整整1/3,比起標準SIM卡也小了將近60%。

三種SIM可以用不同的卡槽或者剪卡的方式自由變換

小編每天都會更新好的文章,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