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暖新橙”服務隊溫暖鄰里心 幫扶鄰里

順義區有一支名為“暖新橙”的志願服務隊,他們身穿亮橙色馬甲,每日穿梭于社區,為百姓帶去便利和溫暖。這支由社區黨員、居民骨幹為主要成員的志願服務隊暖了鄰里的心。

“暖新橙”志願服務隊只是順義志願服務的一個縮影,據悉,順義區各鎮、街、村都有自己的黨員志願服務隊,其中頗具特色統一服裝“上崗”的有百餘個,他們的身影活躍在基層一線,成為構建文明和諧環境的重要力量。

“暖新橙”志願隊幫著清理地下室。

高彩芬義務給社區老人理髮。

張梅與老人一起包粽子。

“暖新橙”志願隊助力街道促提升

雙豐街道辦事處地處順義新城核心區,區域內社區新、居民新,所轄15個居委會中有10個都是2015年以後新建,整個區域的公共服務配套也正處於完善功能、提升品質的階段。

“暖新橙”志願隊就在這個街道應運而生。今年年初,街道工委、辦事處集結街居兩級和所屬15個社區的黨員、居民骨幹,成立了“雙豐街道綜合志願服務隊”,目的就是為推進社區協同治理,努力營造人人參與、共建共用的良好氛圍。

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中,“暖新橙”志願者配合街道辦15個社區黨組織,向居民發放宣傳材料、解答諮詢政策,針對違法建設、無證照經營、游商、消防、群租、非法幼稚園、違法建設拆除、環境保護等內容,

發揮人熟、地熟優勢,爭取居民及商戶的支持配合。

今年春天,順興社區“暖心橙”黨員志願者丁長勝及居民骨幹安維祜在與隊員日常巡查過程中,發現社區一處底商正在違法建設面積約150平方米的避風閣。丁長勝、安維祜主動勸說業主停止施工,並及時將情況上報街道。經過志願者的反復勸說,施工方實施了自拆。

截至8月底,

順義區整治無證無照經營4503戶,整治開牆打洞489處,整治占道經營3821起,棚戶區改造完成簽約1143戶,疏解一般製造業59家,整治群租房144處;整治城鄉結合部市級掛賬村4個,疏解市場3個,整治地下空間3處,疏解培訓機構3個,違法建設拆除261萬平方米,“散亂汙”企業治理完成462家。

“芬芳”愛心隊14年為居民義務理髮

順義馬坡花園一區居民高彩芬曾是一名教師, 2000年退休,“雖然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了,

但要在社區繼續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高彩芬說。2002年起,高彩芬開始義務為人理髮,2011年,雙豐街道以“芬芳”命名的愛心社區服務隊正式成立,高彩芬成了這支隊伍的帶頭人。一開始這個隊伍只有她一個人,而如今在她的帶動下,馬坡花園一區已有10余名義務理髮員。

十幾年來,“芬芳”愛心服務隊不僅為本社區居民理髮,還走出社區為其他社區有需要的居民理髮。高老師和她的這支隊伍平均每月為20多人理髮,14年來已為3300多人義務理髮。“芬芳”愛心服務隊也成為了街道社區的服務品牌,各項志願服務活動也隨之蓬勃開展起來。

曹相成、劉天玲是22號樓的一對空巢老人,二人還有一位90多歲的老母親。劉天玲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手腳關節嚴重變形,行動不便,高彩芬從2008年開始就經常去他們家,與曹相成一起照顧劉天玲和他的老母親,幫忙幹一些家務活、買一些日常用品、陪他們一起去醫院等,每個月都為一家人義務理髮。有時,曹相成外出,高彩芬便一個人照顧他的妻子和老母親,幾年來一直堅持,不曾間斷。

十餘年間,她義務為社區內外殘疾人等不方便出門行動的鄰里理髮、提供日常幫扶服務2000餘人次,她還用節省下來的退休金捐助困難的多殘家庭,成為了社區扶殘助殘志願服務領頭人,也成為了居民心中“最美最貼心的理髮師”。

“80後義工社”帶動社區公益活動

“80後義工社”創辦人是1985年出生的張梅,她曾經是一名專業跆拳道運動員。2009年,張梅家中發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社區黨總支和居委會給予了她極大的幫助和關愛。正是因為這場變故,她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她的號召下,2011年3月,“80後義工社”成立,張梅的“公益服務”之路也從此開啟。

起初的半年,她把從身邊居民生活中收集到的亟待解決的小問題匯總起來,自己出資設計並製作了“便民服務掛袋”,送到了石園北三社區1700多戶居民的家中。這次公益行動,讓石園北三社區的大多數居民都認識了她。從此,大夥兒不叫她名字,改叫她“閨女”。

張梅帶領“義工社”積極針對各類人群的不同需求開展公益服務。針對老年人,開展“便民小掛袋,方便你我她”、“用我們的技術回報社區”、“安裝燃氣報警器”、“讓空巢充滿愛”、“親情速遞”等服務。針對社區內流動青年、失業青年,定期開展免費創業就業方面的培訓活動。針對單親兒童、流動兒童,開展“雛鷹起飛活動”、“洋村學堂”等社區公益服務活動。針對社區內的家庭、婚姻、子女等問題,開展婚姻家庭輔導進社區,為新居民主動提供城市融入、就業幫扶,婚姻家庭輔導及心理諮詢情緒疏導等服務。免費向社區居民提供婚前婚後的諮詢輔導、婚姻評估、婚姻危機及情緒支援等方面的專業指導。

如今,“80後義工社”已經從最初僅有的8名義工,發展成為擁有20餘名專職義工、300餘名骨幹義工和2000餘名註冊義工的大家庭。“義工社”累計開展公益服務500餘次,先後服務過500多個家庭和600多名社區居民。

“百米服務圈”改了環境暖了民心

“四大工程”、“私人訂制”、“樓棟熟人圈”、“百米服務圈”、“三螺旋”等等這些都是順義旺泉街道宏城花園社區的為民服務品牌專案,這些項目的帶頭人是社區黨總支書記兼居委會主任李霞。

在李霞的帶領下,宏城花園社區組建了一批實幹為民的黨員志願服務隊伍,隊伍吸納了社區87名熱心公益、基礎較好的黨員骨幹為基礎服務團隊,全天候零距離為民服務。除此之外,隊伍還吸納了以社區警務工作站和保安隊為主的“專業型”成員,完成對社區突發情況的處理。同時通過“樓棟熟人圈”活動,由“熟人介紹熟人”,吸納普通熱心居民作為“草根型”志願者參與到志願隊伍中來。

“居民提出什麼意見和建議,我們就努力解決,每半年還會以問卷形式面向居民徵集服務。”李霞舉例說,在之前一次意見回饋中,50%以上的居民反映社區技防設施老化、路面破損、停車位緊張。

李霞主動作為,說服開發商投入了3000萬元,實施了11項改造工程。改造後,社區綠化面積增加到3.6萬平方米,車位增至680個,居民有了650平方米的活動中心,老百姓的心和她更貼近了。“改的是環境,暖的是民心。”李霞說。

一系列舉措,讓李霞所在的社區先後榮獲全國優秀科普示範社區、首都花園式社區、北京市先進居委會等市級以上榮譽30余項。

北京晨報記者 鄒樂 順義區委宣傳部供圖

14年來已為3300多人義務理髮。“芬芳”愛心服務隊也成為了街道社區的服務品牌,各項志願服務活動也隨之蓬勃開展起來。

曹相成、劉天玲是22號樓的一對空巢老人,二人還有一位90多歲的老母親。劉天玲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手腳關節嚴重變形,行動不便,高彩芬從2008年開始就經常去他們家,與曹相成一起照顧劉天玲和他的老母親,幫忙幹一些家務活、買一些日常用品、陪他們一起去醫院等,每個月都為一家人義務理髮。有時,曹相成外出,高彩芬便一個人照顧他的妻子和老母親,幾年來一直堅持,不曾間斷。

十餘年間,她義務為社區內外殘疾人等不方便出門行動的鄰里理髮、提供日常幫扶服務2000餘人次,她還用節省下來的退休金捐助困難的多殘家庭,成為了社區扶殘助殘志願服務領頭人,也成為了居民心中“最美最貼心的理髮師”。

“80後義工社”帶動社區公益活動

“80後義工社”創辦人是1985年出生的張梅,她曾經是一名專業跆拳道運動員。2009年,張梅家中發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社區黨總支和居委會給予了她極大的幫助和關愛。正是因為這場變故,她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她的號召下,2011年3月,“80後義工社”成立,張梅的“公益服務”之路也從此開啟。

起初的半年,她把從身邊居民生活中收集到的亟待解決的小問題匯總起來,自己出資設計並製作了“便民服務掛袋”,送到了石園北三社區1700多戶居民的家中。這次公益行動,讓石園北三社區的大多數居民都認識了她。從此,大夥兒不叫她名字,改叫她“閨女”。

張梅帶領“義工社”積極針對各類人群的不同需求開展公益服務。針對老年人,開展“便民小掛袋,方便你我她”、“用我們的技術回報社區”、“安裝燃氣報警器”、“讓空巢充滿愛”、“親情速遞”等服務。針對社區內流動青年、失業青年,定期開展免費創業就業方面的培訓活動。針對單親兒童、流動兒童,開展“雛鷹起飛活動”、“洋村學堂”等社區公益服務活動。針對社區內的家庭、婚姻、子女等問題,開展婚姻家庭輔導進社區,為新居民主動提供城市融入、就業幫扶,婚姻家庭輔導及心理諮詢情緒疏導等服務。免費向社區居民提供婚前婚後的諮詢輔導、婚姻評估、婚姻危機及情緒支援等方面的專業指導。

如今,“80後義工社”已經從最初僅有的8名義工,發展成為擁有20餘名專職義工、300餘名骨幹義工和2000餘名註冊義工的大家庭。“義工社”累計開展公益服務500餘次,先後服務過500多個家庭和600多名社區居民。

“百米服務圈”改了環境暖了民心

“四大工程”、“私人訂制”、“樓棟熟人圈”、“百米服務圈”、“三螺旋”等等這些都是順義旺泉街道宏城花園社區的為民服務品牌專案,這些項目的帶頭人是社區黨總支書記兼居委會主任李霞。

在李霞的帶領下,宏城花園社區組建了一批實幹為民的黨員志願服務隊伍,隊伍吸納了社區87名熱心公益、基礎較好的黨員骨幹為基礎服務團隊,全天候零距離為民服務。除此之外,隊伍還吸納了以社區警務工作站和保安隊為主的“專業型”成員,完成對社區突發情況的處理。同時通過“樓棟熟人圈”活動,由“熟人介紹熟人”,吸納普通熱心居民作為“草根型”志願者參與到志願隊伍中來。

“居民提出什麼意見和建議,我們就努力解決,每半年還會以問卷形式面向居民徵集服務。”李霞舉例說,在之前一次意見回饋中,50%以上的居民反映社區技防設施老化、路面破損、停車位緊張。

李霞主動作為,說服開發商投入了3000萬元,實施了11項改造工程。改造後,社區綠化面積增加到3.6萬平方米,車位增至680個,居民有了650平方米的活動中心,老百姓的心和她更貼近了。“改的是環境,暖的是民心。”李霞說。

一系列舉措,讓李霞所在的社區先後榮獲全國優秀科普示範社區、首都花園式社區、北京市先進居委會等市級以上榮譽30余項。

北京晨報記者 鄒樂 順義區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