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萬塊錢遊半個地球,我想分享一些國外騎行經驗(下)

五、累

騎自行車累嗎?廢話,當然累得不要不要的,你看哪個運動員比賽到最後不是精疲力盡的嗎?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村上春樹在《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裡說過,“痛楚難以避免,

而磨難可以選擇。”你可以選擇你的旅行方式,我們選擇了自行車,自然也選擇了“磨難”,通過每一天的“磨難”,讓我感悟人活著真好。

當你有氣無力爬上山頂,眼前霍然開朗,累會消失于壯美的大自然中;當你在炎熱烈日沙漠中踽踽獨行,好心的司機遞來一瓶礦泉水,之前的詛咒立馬變成上天的恩賜;當你懷疑山窮水盡時,異鄉人或同胞們拋來橄欖枝,能讓你熱淚盈眶。

相對於身體上的累,你精神上獲得的快樂無窮無盡。

六、自行車和裝備

愛好騎自行車的人都想擁有自己的得意座駕,長途騎行更是如此,如何打造自己的座駕和配置合適的裝備往往花費大量的精力。關於長途自行車我推薦《關於旅行車的種種》這篇文章(美騎編輯強勢插入:關於旅行車還推薦由美騎圖書主編的《單車旅行》,

這是一本極度全面的自行車旅行指南),配置真正適合自己的長途旅行車。目前國內也有像開朗LKLM、不死騎Boskey、黑雪Blacksnow等等可供選擇。

我並不能告訴你什麼最好,那要取決於你自己騎行距離、路況和自身經濟情況等等因素而定。花點時間,花點心思,會讓你騎得更舒服,畢竟自行車是你每天的伴侶。還要學些修車技能,

最基本的是補胎和調刹車,準備修車工具和配件。

裝備見仁見智,不要局限自己的思想。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看似非常的詩與遠方,但不負責任未能準備好就出發很可能讓你飲痛而歸。

七、同伴

長途旅行中,真正適合自己的同伴少之又少,

堪比尋找男女朋友,需要在一次次的經歷中磨合、互相謙讓、妥協。最重要的是你得自己有能力完成行程,而不是成為別人的負擔。說起來輕鬆容易,但面對每天不同的環境實際相處下來能走到最後的寥寥無幾。不要強求,適合就一起走一段,不行就友好分開。

我的原則是隨緣,相聚再分開,都是對方的風景

八、孤獨寂寞

孤獨是長途旅行者形影不離的東西,隨著時間和距離的推移,脫離人類社會越來越遠,孤獨寂寞會不斷啃食你的內心。如果你有男(女)朋友或許同伴,那麼恭喜你,你是幸運的。我所知道的大部分長途騎行者都是獨來獨往,孤獨寂寞早已植入他們內心,他們有各種排遣的方式。

對我而言,孤獨沒有那麼可怕,本身我的性格如此,獨處能讓我更冷靜地思考。實在寂寞了,越來越發達的網路或許能暫時拯救今天的你,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與其排遣孤獨寂寞,實際上長久旅行帶來的疲勞才是關鍵,你會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除了距離上的增長,你並未收穫什麼。如何緩解身體與心靈的疲勞是真正旅行者所面對最大的困難,也是我現在努力抗爭的物件。

九、語言

本人語言天賦實在差勁,但我碰見有些騎行者一點英語都不行的照樣每天騎行在路上。依靠字典,依靠身體語言,和當地人也其樂融融。

當然會英語能讓你與人交流溝通更舒暢,更深入。中國人普遍口語比較差勁,畢竟沒有那個環境,但等你出去了以後,敢於出口,自然而然能和人交流。

人與人之間最常說的是三句話,“你好”,“謝謝”,“再見”,每到一個國家,學會這三句,加上你迷人的微笑,足矣。有些國家普通人英語水準也很糟糕,甚至不會,那麼善用肢體語言,善用手機,你只需要搞明白“多少錢”這個問題即可。

十、露營與飲食

露營的好處就是可以減少旅行費用,且不用費力尋找還得適應各式各樣糟糕的旅館。但如何選擇露營地就是個問題。

如果你在茫茫荒野,來自人的危險就被排除了,但你要小心兇猛的動物。只要你有些戶外知識,那麼我想你會愛上露營的,能伴隨漫天繁星入眠,能看著日落日出,甚至拉開帳篷就可能看見壯美的自然風光與野生動物。但要小心雨水,在某些地區雨季會讓人很頭疼,儘量選擇高地。在非洲,螞蟻也是一大殺手,我帳篷防潮墊就被咬穿過。

如果你在城鎮,請提前瞭解這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儘量去警察局求露營,不要隨意搭帳篷,嘈雜的環境會讓你難以入眠,也增加了來自人類的危險。

如果你在大都市,可以尋求Couchsurfing沙發客(提前尋找);又比如在美國的話,可以在一些公園露營,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當然,有時你也得住住旅館是不?

我個人腸胃不是非常好,與純牛奶和酒更是無緣,所以選擇自己做飯。一來比較省錢,二來不用適應各個國家的飲食與細菌。長途騎行,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我一直小心謹慎。避免今天胡吃海喝,明天饑腸轆轆。騎行這麼久以來,發燒感冒拉肚子屈指可數。當然,這個也是豐儉由人的。

旅行的方式有多重多樣,每個人都有不同。越寫越覺得每個問題都可以單獨拿出來寫一篇,但目前精力所限,就暫時寫到這裡,以後再慢慢道來。

對我而言,孤獨沒有那麼可怕,本身我的性格如此,獨處能讓我更冷靜地思考。實在寂寞了,越來越發達的網路或許能暫時拯救今天的你,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與其排遣孤獨寂寞,實際上長久旅行帶來的疲勞才是關鍵,你會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除了距離上的增長,你並未收穫什麼。如何緩解身體與心靈的疲勞是真正旅行者所面對最大的困難,也是我現在努力抗爭的物件。

九、語言

本人語言天賦實在差勁,但我碰見有些騎行者一點英語都不行的照樣每天騎行在路上。依靠字典,依靠身體語言,和當地人也其樂融融。

當然會英語能讓你與人交流溝通更舒暢,更深入。中國人普遍口語比較差勁,畢竟沒有那個環境,但等你出去了以後,敢於出口,自然而然能和人交流。

人與人之間最常說的是三句話,“你好”,“謝謝”,“再見”,每到一個國家,學會這三句,加上你迷人的微笑,足矣。有些國家普通人英語水準也很糟糕,甚至不會,那麼善用肢體語言,善用手機,你只需要搞明白“多少錢”這個問題即可。

十、露營與飲食

露營的好處就是可以減少旅行費用,且不用費力尋找還得適應各式各樣糟糕的旅館。但如何選擇露營地就是個問題。

如果你在茫茫荒野,來自人的危險就被排除了,但你要小心兇猛的動物。只要你有些戶外知識,那麼我想你會愛上露營的,能伴隨漫天繁星入眠,能看著日落日出,甚至拉開帳篷就可能看見壯美的自然風光與野生動物。但要小心雨水,在某些地區雨季會讓人很頭疼,儘量選擇高地。在非洲,螞蟻也是一大殺手,我帳篷防潮墊就被咬穿過。

如果你在城鎮,請提前瞭解這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儘量去警察局求露營,不要隨意搭帳篷,嘈雜的環境會讓你難以入眠,也增加了來自人類的危險。

如果你在大都市,可以尋求Couchsurfing沙發客(提前尋找);又比如在美國的話,可以在一些公園露營,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當然,有時你也得住住旅館是不?

我個人腸胃不是非常好,與純牛奶和酒更是無緣,所以選擇自己做飯。一來比較省錢,二來不用適應各個國家的飲食與細菌。長途騎行,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我一直小心謹慎。避免今天胡吃海喝,明天饑腸轆轆。騎行這麼久以來,發燒感冒拉肚子屈指可數。當然,這個也是豐儉由人的。

旅行的方式有多重多樣,每個人都有不同。越寫越覺得每個問題都可以單獨拿出來寫一篇,但目前精力所限,就暫時寫到這裡,以後再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