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歷史上戰鬥力最強的七大軍隊——“秦銳士”冠絕千古?

破陣子——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冷兵器時代,比起現代的各種高科技高殺傷的武器,古時候的戰鬥主要依靠將帥的智謀和士兵的戰鬥素養。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雖然儒學獨佔鰲頭,但孔子沒有完全束縛住炎黃的戰鬥血脈,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均有戰神名將出世,也有一支支在青史留名的悍勇軍隊。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中國歷史那些戰鬥力超強的七大軍隊排行榜,秦銳士能否天下無敵?

7、大明水師——明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戚繼光

大明水師傑出統帥——戚繼光、李如松

中國歷史上,大明立國近三百年,大明水師未遭遇一敗,可惜中國古代軍事重陸戰輕水戰,因此大明水師的光輝也就被淹沒了。事實上大明水師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強大的艦隊,鄭和下西洋大揚華夏國威。只可惜後來明朝實行海禁,

撤裁艦隊,倭寇橫行,但經過戚繼光整頓,大明水師重新爆發了戰力。

“萬曆三大征”中的第二征,平壤鏖戰,李如松率大明水師抗倭援朝。據《日本戰史》記載,平壤之役後,倭寇傷亡11300餘人,減員近三分之二,完全喪失了戰鬥力。據《朝鮮史》記載,此戰共殲滅日軍一萬餘人,燒殺溺斃無數,逃散者不及總數的十分之一。李如松憑此一戰,威名遠播明日朝三國。大明出兵的消息令倭寇聞風喪膽,

剩餘的倭寇紛紛爭相南逃,一路狂奔後撤了四百余裡,全沒有了“長驅直入大明國”的狂妄。

6、關寧鐵騎——明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袁崇煥

關甯鐵騎傑出統帥——袁崇煥

關寧鐵騎是中國歷史上一支戰鬥力非常強悍的騎兵部隊,

能與滿清的八旗軍正面交鋒。甯遠大戰中,一萬關寧鐵騎擋住十三萬滿清八旗兵。崇禎二年,皇太極避開關寧鐵騎,繞道蒙古草原,進攻北京。袁崇煥親率九千關寧鐵騎馳援京都。九千騎兵趕到薊州時,皇太極卻已繞開薊州向通州進發。袁崇煥又率領鐵騎來到通州,剛到又得知八旗軍已開往北京。就這樣,袁崇煥率關寧鐵騎追著八旗軍跑。
待趕到北京城下時,已是人困馬乏。皇太極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先把關寧鐵騎累垮,然後再在北京城下,當著明朝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全殲關寧鐵騎。

一邊是皇太極親自指揮的數萬八旗大軍,兵精糧足;另一邊,則是袁崇煥和他的疲憊之師關寧鐵騎,人數只有九千。可是袁崇煥贏了,皇太極再一次敗給了關寧鐵騎,就是這麼霸道。

5、北府兵——東晉

玄募驍勇之士,以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時號“北府兵”,敵人畏之。——《資治通鑒·晉紀》

北府兵傑出統帥——謝玄

北府兵是東晉謝玄組建訓練的軍隊。太元四年,前秦將領彭超等部進攻淮南,並包圍三阿。北府兵援救三阿,一戰告捷,迫使前秦兵向北退逃。

中國歷史上北府兵的巔峰之戰是淝水之戰,八萬北府兵擊敗八十萬前秦軍隊,創造了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這支軍隊有東晉最著名的戰略家謝安,又有東晉最著名的將領劉牢之,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據說捷報傳來的時候,謝安只是淡淡的說了句“小兒輩已破敵。”但回家的時候,卻因興奮過度連門檻都撞斷了。

4、背嵬軍——宋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嶽飛

背嵬軍傑出統帥——岳飛

嶽飛創建了一支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軍紀如山,戰力強悍的岳家軍,被金軍評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家軍就堪稱當時戰鬥力爆表的精銳部隊,而“背嵬軍”則是岳家軍中的精銳部隊,是精銳中的精銳。岳飛組建了三支強大的騎兵部隊,踏白軍、游奕軍和背嵬軍,其中背嵬軍戰鬥力最強。

嶽飛第四次北伐當屬他的巔峰一戰。岳家軍攻克鄭州、洛陽,後於郾城大破金軍,收復穎昌、臨潁,進軍朱仙鎮,使金軍一敗塗地。岳家軍的五百背嵬軍抵達朱仙鎮後,與金軍一次交鋒,十萬金軍就全線崩潰。就在這種情形下,秦檜暗中策劃岳飛撤軍。當岳家軍大軍兵鋒殺到朱仙鎮時,嶽飛在一天之內收到十二道班師詔書,命大軍即刻班師。如果岳武穆沒有被冤殺,相信有一天嶽飛終將率他的背嵬軍“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3、玄甲軍——唐

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餘騎,皆皁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資治通鑒·唐紀》

玄甲軍傑出統帥——李靖

玄甲軍是從李世民所統帥騎兵中選拔出來的精銳。李世民曾用一千玄甲兵大破王世充,斬俘六千餘人。在虎牢關之戰中,竇建德率領精銳主力十余萬人前來支援王世充。三千五百名玄甲兵為前鋒增援虎牢關,結果大破竇建德十餘萬眾。

李世民登基後,拆分玄甲軍。一部分成為皇宮近衛部隊,玄甲軍的主要部分,交給了李靖統領。貞觀四年,李靖奉命北征突厥,他率三千唐朝鐵騎,冒著北方嚴寒,奔襲惡陽嶺。突厥頡利可汗根本想不到唐軍會突然出現在家門口,朝野上下無不大驚失色。但他們認為唐軍太弱,李靖決不敢孤軍深入,但李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定襄,頡利可汗倉皇逃跑。定襄之戰令突厥膽顫心驚,奠定了北征突厥勝利的基礎。李靖率領的這三千大唐鐵騎,應該就是“玄甲軍”。

2、大漢鐵軍——漢

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漢使傅介子

大漢鐵軍傑出統帥——衛青、霍去病

漢朝初立時,多年戰亂經濟凋敝。北方的匈奴,兵強馬壯,多次侵犯漢朝邊境。漢高祖曾親率大軍北伐,卻差點全軍覆滅,後無力北征,遂採取和親政策。高祖死後,漢朝歷經四朝,繼續維持和親政策,另一方面則厲兵秣馬,訓練組建大漢鐵軍。等漢武帝即位後,武帝一改委屈求全政策,決心以武力征服匈奴,面對朝中大臣的勸諫,武帝語:“寇可往,吾亦可往!”

武帝針對匈奴的兩次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中,衛青堪稱大漢國柱,統領全域。霍去病則一種近乎開掛的姿態橫掃匈奴,霍去病率漢軍多次孤軍深入,縱橫匈奴境內兩千餘裡,殺敵十余萬,在茫茫大漠中四處追殺匈奴。封狼居胥,飲馬瀚海,西歸大河,列郡祁連,落日長河,茫茫大漠,孤軍縱橫——當之無愧的千古“冠軍侯”。

匈奴被漢軍打跑了,但當年匈奴人橫行歐洲,十三國聯軍不能擋,西羅馬帝國迅速滅亡。歐洲人把匈奴騎兵奉為“上帝之鞭”,不知他們要是能遇見衛青、霍去病以及大漢鐵軍,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1、秦銳士——秦

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敵秦之銳士。——《荀子.議兵》

秦銳士傑出統帥——白起

當時吳起組建訓練的魏武卒天下無敵,五萬“魏武卒”在陰晉之戰中擊敗五十萬秦軍,大大壓制了秦國東進以圖天下的步伐,為了跨過這道鐵關,秦軍開始組建精銳士卒——秦銳士。通過商鞅變法,秦國制定了“軍功爵制”,不論普通百姓還是貴族子弟都得憑藉戰場上的軍功才能獲得升遷。秦軍戰士如果戰死,家人將受到撫恤獎賞,如果投敵或逃跑,家人將被株連責罰。大秦殺神白起就是秦銳士千人長幹起來的,但是秦銳士的數量很少,二十萬秦新軍裡面,只選出1600人,足矣看出秦銳士戰鬥力的強大。中國歷史上秦軍吞六合掃八荒,一統天下,河套會戰一戰打的匈奴十年不敢南下牧馬。

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時號“北府兵”,敵人畏之。——《資治通鑒·晉紀》

北府兵傑出統帥——謝玄

北府兵是東晉謝玄組建訓練的軍隊。太元四年,前秦將領彭超等部進攻淮南,並包圍三阿。北府兵援救三阿,一戰告捷,迫使前秦兵向北退逃。

中國歷史上北府兵的巔峰之戰是淝水之戰,八萬北府兵擊敗八十萬前秦軍隊,創造了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這支軍隊有東晉最著名的戰略家謝安,又有東晉最著名的將領劉牢之,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據說捷報傳來的時候,謝安只是淡淡的說了句“小兒輩已破敵。”但回家的時候,卻因興奮過度連門檻都撞斷了。

4、背嵬軍——宋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嶽飛

背嵬軍傑出統帥——岳飛

嶽飛創建了一支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軍紀如山,戰力強悍的岳家軍,被金軍評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家軍就堪稱當時戰鬥力爆表的精銳部隊,而“背嵬軍”則是岳家軍中的精銳部隊,是精銳中的精銳。岳飛組建了三支強大的騎兵部隊,踏白軍、游奕軍和背嵬軍,其中背嵬軍戰鬥力最強。

嶽飛第四次北伐當屬他的巔峰一戰。岳家軍攻克鄭州、洛陽,後於郾城大破金軍,收復穎昌、臨潁,進軍朱仙鎮,使金軍一敗塗地。岳家軍的五百背嵬軍抵達朱仙鎮後,與金軍一次交鋒,十萬金軍就全線崩潰。就在這種情形下,秦檜暗中策劃岳飛撤軍。當岳家軍大軍兵鋒殺到朱仙鎮時,嶽飛在一天之內收到十二道班師詔書,命大軍即刻班師。如果岳武穆沒有被冤殺,相信有一天嶽飛終將率他的背嵬軍“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3、玄甲軍——唐

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餘騎,皆皁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資治通鑒·唐紀》

玄甲軍傑出統帥——李靖

玄甲軍是從李世民所統帥騎兵中選拔出來的精銳。李世民曾用一千玄甲兵大破王世充,斬俘六千餘人。在虎牢關之戰中,竇建德率領精銳主力十余萬人前來支援王世充。三千五百名玄甲兵為前鋒增援虎牢關,結果大破竇建德十餘萬眾。

李世民登基後,拆分玄甲軍。一部分成為皇宮近衛部隊,玄甲軍的主要部分,交給了李靖統領。貞觀四年,李靖奉命北征突厥,他率三千唐朝鐵騎,冒著北方嚴寒,奔襲惡陽嶺。突厥頡利可汗根本想不到唐軍會突然出現在家門口,朝野上下無不大驚失色。但他們認為唐軍太弱,李靖決不敢孤軍深入,但李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定襄,頡利可汗倉皇逃跑。定襄之戰令突厥膽顫心驚,奠定了北征突厥勝利的基礎。李靖率領的這三千大唐鐵騎,應該就是“玄甲軍”。

2、大漢鐵軍——漢

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漢使傅介子

大漢鐵軍傑出統帥——衛青、霍去病

漢朝初立時,多年戰亂經濟凋敝。北方的匈奴,兵強馬壯,多次侵犯漢朝邊境。漢高祖曾親率大軍北伐,卻差點全軍覆滅,後無力北征,遂採取和親政策。高祖死後,漢朝歷經四朝,繼續維持和親政策,另一方面則厲兵秣馬,訓練組建大漢鐵軍。等漢武帝即位後,武帝一改委屈求全政策,決心以武力征服匈奴,面對朝中大臣的勸諫,武帝語:“寇可往,吾亦可往!”

武帝針對匈奴的兩次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中,衛青堪稱大漢國柱,統領全域。霍去病則一種近乎開掛的姿態橫掃匈奴,霍去病率漢軍多次孤軍深入,縱橫匈奴境內兩千餘裡,殺敵十余萬,在茫茫大漠中四處追殺匈奴。封狼居胥,飲馬瀚海,西歸大河,列郡祁連,落日長河,茫茫大漠,孤軍縱橫——當之無愧的千古“冠軍侯”。

匈奴被漢軍打跑了,但當年匈奴人橫行歐洲,十三國聯軍不能擋,西羅馬帝國迅速滅亡。歐洲人把匈奴騎兵奉為“上帝之鞭”,不知他們要是能遇見衛青、霍去病以及大漢鐵軍,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1、秦銳士——秦

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敵秦之銳士。——《荀子.議兵》

秦銳士傑出統帥——白起

當時吳起組建訓練的魏武卒天下無敵,五萬“魏武卒”在陰晉之戰中擊敗五十萬秦軍,大大壓制了秦國東進以圖天下的步伐,為了跨過這道鐵關,秦軍開始組建精銳士卒——秦銳士。通過商鞅變法,秦國制定了“軍功爵制”,不論普通百姓還是貴族子弟都得憑藉戰場上的軍功才能獲得升遷。秦軍戰士如果戰死,家人將受到撫恤獎賞,如果投敵或逃跑,家人將被株連責罰。大秦殺神白起就是秦銳士千人長幹起來的,但是秦銳士的數量很少,二十萬秦新軍裡面,只選出1600人,足矣看出秦銳士戰鬥力的強大。中國歷史上秦軍吞六合掃八荒,一統天下,河套會戰一戰打的匈奴十年不敢南下牧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