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帥氣大學生去120抬擔架 患者家屬態度令他五味雜陳

在大學四年裡,我自己也數不清到底參加了多少次急救工作,

但每次參加“急救志願者”活動,我都會異常興奮。今天我又一次來到太原市急救中心。雖然這次我們只負責抬擔架,但120中心為每一位志願者配備了帶教老師,手把手教我們如何急救。

參與搶救的第一位病人是需要轉院的患者,當聯繫上其家屬說明相關情況後,

對方卻因顧慮收費拒絕使用120救護車,但沒過多久家屬又聯繫說要用車。那時候我就在想,金錢和生命比起來一文不值,為什麼那麼多病人一提到費用就敏感?一個人如果沒有了生命,有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反過來一想,可能這是一個特殊的家庭,有不得已的苦衷吧。

第二次是接一位發燒抽搐的小孩,一路上家長非常配合醫生護士的救治,小孩的病情也很快得到控制,我的心裡也非常高興。這一次的出診很順利,這樣的醫患關係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嗎?患者信任醫生,醫生服務患者。而且對於患者家屬來說,讓自己的的親人儘快擺脫病魔折磨才是最重要的吧。

第三次是接一位老奶奶轉院,可謂一波三折。老人之前在一所小醫院就診,120到達後,急救人員要和醫院的醫生做好交接工作。就在我們準備將病人轉移到擔架上時,老奶奶突然嘔出了黑色的嘔吐物。雖然我是一名醫學生,但當時著實嚇了一跳(因為我明白突然嘔吐可能有生命危險)。

之後醫生和護士便開始緊急救治,控制病情後我們準備將老奶奶抬下樓。但新的問題又來了,醫院的樓梯非常窄,擔架很難扭轉過來,不斷地來回旋轉調整位置。

雖然擔架將老奶奶固定得非常牢固,但我們儘量保證每走一步都很平穩,期間好幾次我都被擠到了牆上,

那時的我已顧不上自己的疼痛,只想著儘快將老奶奶送到醫院。其實這種老宅的樓梯窄是一個普遍問題,我只是隔一段時間來參加一次,而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要面對這樣的困難,其難度可想而知。

還記得我以前參加的一次救護,那是一棟新建的高檔社區,但是通道一樣很窄,竟然連擔架都無法通過。過去因為技術限制無法留出合適的消防通道,但是現在技術那麼好,設計者就不能在設計時計算好消防通道嗎?給居民們留出一條生命通道,這是對生命的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最後一次出診救治那位伯伯時,真正讓我理解到了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是多麼重要。當時我們到了患者家裡,看到伯伯的樣子,整個眼睛淤青,臉色不好。做完簡單的診治之後便想要將他運下去。但他家也是在那種老式住宅裡,搬運非常困難,而且在場的只有三個男生。護士姐姐提出希望找個男士幫忙,家屬剛開始還反駁,認為不需要。在護士姐姐的耐心勸說下,家屬終於答應找人幫忙。

由於院裡道路非常窄,救護車根本進不來,我們只能徒手將伯伯抬出去,然而就是這段看似不長的道路,我已累得滿頭大汗。走到一半時,我的手明顯支持不住,但是我沒有放鬆,每邁一步,我的腿都時刻準備著,手撐不住的時候就換用大腿撐住。就這樣,我們一步一步,堅持著將伯伯抬到了救護車上。

上車的時候我問了那位家屬:“累嗎?”他說:“真的好累,還好找了人幫忙。”其實我心裡也明白他很累,或許大多數人不會理解,只有當自己親身經歷過以後,才會真正感受到吧。

生命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沒有了生命,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那些遠大理想以及已經創造出來的成績,都會化為烏有。作為一名醫學生,以及未來的醫務工作者,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同時我也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呼籲身邊更多的人加入“急救志願者”這一既平凡卻又不平凡的行列中。

圖/文 山西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臨床學院 劉智

那是一棟新建的高檔社區,但是通道一樣很窄,竟然連擔架都無法通過。過去因為技術限制無法留出合適的消防通道,但是現在技術那麼好,設計者就不能在設計時計算好消防通道嗎?給居民們留出一條生命通道,這是對生命的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最後一次出診救治那位伯伯時,真正讓我理解到了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是多麼重要。當時我們到了患者家裡,看到伯伯的樣子,整個眼睛淤青,臉色不好。做完簡單的診治之後便想要將他運下去。但他家也是在那種老式住宅裡,搬運非常困難,而且在場的只有三個男生。護士姐姐提出希望找個男士幫忙,家屬剛開始還反駁,認為不需要。在護士姐姐的耐心勸說下,家屬終於答應找人幫忙。

由於院裡道路非常窄,救護車根本進不來,我們只能徒手將伯伯抬出去,然而就是這段看似不長的道路,我已累得滿頭大汗。走到一半時,我的手明顯支持不住,但是我沒有放鬆,每邁一步,我的腿都時刻準備著,手撐不住的時候就換用大腿撐住。就這樣,我們一步一步,堅持著將伯伯抬到了救護車上。

上車的時候我問了那位家屬:“累嗎?”他說:“真的好累,還好找了人幫忙。”其實我心裡也明白他很累,或許大多數人不會理解,只有當自己親身經歷過以後,才會真正感受到吧。

生命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沒有了生命,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那些遠大理想以及已經創造出來的成績,都會化為烏有。作為一名醫學生,以及未來的醫務工作者,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同時我也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呼籲身邊更多的人加入“急救志願者”這一既平凡卻又不平凡的行列中。

圖/文 山西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臨床學院 劉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