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容整形有風險,那些美容院“暴力”你真的瞭解嗎?

閱讀本文,大約需要50秒

重點:近期,美容行業消費糾紛出現增高趨勢,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成都市工商局、市消協鄭重提示廣大消費者“愛美之心人皆有 美容消費要理性”!

鼻子不夠高,

花錢去隆了,結果因為擤一把鼻涕,劉小姐把鼻子給擤歪了。去整容機構討說法無果,除了發朋友圈聲討,劉小姐不知如何是好。

當時是拉我上去免費領洗面乳,結果往我臉上塗了什麼東西就說我臉起痘痘了有什麼問題,需要幾百塊處理……

‘週期短、手續少、不抵押。’這家美容院每給我介紹一個美容專案都會推銷他們的“美容貸”業務,到底是美容院還是貸款公司……

瞧瞧,這都是些什麼事兒啊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近年來美容行業發展迅猛

但隨之而來消費糾紛和服務品質方面

問題投訴也逐漸增多

美容行業究竟常有哪些消費陷阱

這些“套路”和陷阱,防著!

(點擊上方連結查看)

消費者應如何維護合法權益呢?

成都市工商局 & 成都市消協

聯合發佈美容行業消費提示

美容整形有風險

消費者選擇要謹慎

廣大消費者應該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在關注外在美的同時更關注身心健康,真正做到內外兼修的美,不輕易接受美容整形服務;確需美容整形時,不輕信美容整形機構的宣傳廣告內容,要選擇正規、口碑好的美容整形機構。要查驗確認美容整形機構的營業執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以及醫師資格證、醫師執業證、醫師職業資格證等;務必與美容整形機構簽訂美容協定,明確美容專案、內容、權利、義務避免責任不清造成糾紛並索取、留存發票及相關憑證。

美容整形消費要科學理性

量力而行

消費者要瞭解美容具有一定風險,不可盲目輕信美容機構打出的“無疤痕”、“無痛苦”、“無任何副作用”等宣傳語。謹慎對待美容服務和美容產品功效的宣傳,不被類似“一針瘦身”、“煥然一新”以及“高科技”、“最新生物技術”、“神奇功效”等宣傳語所迷惑。

美容整形消費要科學理性,要充分考慮個人和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不盲目聽信商家的花言巧語。對商家推薦的非銀行機構官方手機APP辦理的美容個人信貸,要根據實際情況謹慎辦理或者不辦理,避免因一時衝動引起資產受損或引發信貸糾紛導致信用受損,甚至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美容消費遇糾紛

及時投訴維護合法權益

消費者如果在接受美容整形服務時遇到消費糾紛,要及時撥打12345市長熱線投訴,也可以向衛計委、工商(市場監管)、消費者協會等部門投訴或向人民法院起訴,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其他成都人還在關心

■ 申請換發新版營業執照(多證合一)流程詳解!

Wechat-ID:CDSGSXZGLJ

美容消費遇糾紛

及時投訴維護合法權益

消費者如果在接受美容整形服務時遇到消費糾紛,要及時撥打12345市長熱線投訴,也可以向衛計委、工商(市場監管)、消費者協會等部門投訴或向人民法院起訴,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其他成都人還在關心

■ 申請換發新版營業執照(多證合一)流程詳解!

Wechat-ID:CDSGSXZG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