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聰明的媽媽會示弱—金牌製片人、 “金龜子”、音樂教授談育兒

2017年9月,《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黃石的孩子》等多部原創電影的金牌製片人袁梅的育兒新作《聰明的媽媽像傻瓜》上市,作者袁梅在“會示弱的媽媽不會差—袁梅新書《聰明的媽媽像傻瓜》分享會”首度分享了18年來與兒子共同成長的教子心得,

書中更多講述的不是媽媽如何教導孩子,而是孩子如何教導媽媽。袁梅認為:孩子終將獨立生活,我們擔負母親的責任,只是他成長的助推器。媽媽無須那麼完美,退一步,慢半拍,會給孩子提供更多成長的空間。”

“媽媽需要適度示弱”的觀點一出,顛覆了很多中國家庭媽媽們的認知。

9月14日,袁梅和她同樣身為媽媽的好友“金龜子”劉純燕和音樂學教授湯瓊就“媽媽如何學會在子女教育過程中學會適當示弱”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袁梅在現場還分享了自己的新作《聰明媽媽像傻瓜》中的教子心得,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兒童音樂教育專家周海巨集作為現場唯一一個男嘉賓,

從“爸爸”和“老師”的角度闡述了在家庭教育中學會“適度示弱”的好處。

《聰明的媽媽像傻瓜》記錄金牌製作人袁梅和兒子王爾清共同成長的故事,袁梅還總結出81條教養智慧,解決“孩子成績不好,媽媽怎麼辦?”“孩子沉迷早戀,媽媽怎麼辦?”“孩子青春叛逆,媽媽怎麼辦?”等諸多現代家庭中的常見教子難題。《聰明的媽媽像傻瓜》作者袁梅的兒子王爾清在“傻瓜”媽媽袁梅的陪伴下,

六歲學習鋼琴小提琴等樂器,七歲自學作曲,後師從著名作曲家王甯和秦文琛,曾舉辦個人專場交響音樂會,目前就讀於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袁梅:“示弱”的分寸很重要

“我開始向孩子‘示弱’也是由被動到主動逐步發展的。”《聰明的媽媽像傻瓜》作者袁梅說:“從王爾清會說話起,就開始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天地萬物,我完全沒有招架之功,於是承認自己的無知,然後和孩子一起去探討。

我發現,這樣會激發起孩子的好奇心,我們共同尋求一個求知通道,這是一個快樂而有趣的過程。”

逐漸,袁梅開始主動把“控制權”交給孩子,向孩子“示弱”,和他一起來選擇未來的路徑,告訴孩子,他未來自己的道路是由自己選擇的,他必須對自己負責任。(這有點狡猾。)

袁梅還特別補充道,“示弱”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媽媽必須保持有自己強的一面。讓孩子知道,一旦面臨具體的困境,

媽媽是他堅強的依靠,是幫助他抵禦外來傷害的第一道堤壩。媽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也是強的,具有好人品和好專業……但在很多方面,特別是一些具體的知識點上,可能真的是傻瓜一個呢。這樣其實也告訴孩子,人的認知的確是有局限的,需要不斷學習,需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強弱得當,鬆緊自如,分寸很重要。

在談到家長最核心的職責是什麼時,袁梅堅定的說:早期是陪伴和傾聽,還有就是觀察他的邏輯思維和基本方式,這時候需要家長能夠安靜下來真的去聽孩子說。我們孩子說的太多了,聽孩子說的太少了,聽他想的是什麼,他為什麼這麼想?傾聽和陪伴很重要,陪伴是無聲無息的過程,這時候家長需要把自己靜下來。我一直覺得這個時代太躁動,其實我寫這本書很重要的原因,是這麼多年跟我的同事、朋友們相處,看到他們成為孩子媽媽之後各種焦躁不安,缺乏安全感,我會跟他們有一些交流,他們都催我說把這些寫下來,催了大概有4、5年,才把這些東西陸陸續續的寫下來。

周海宏:適度示弱滿足孩子的成就需要

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兒童音樂教育專家周海巨集在活動中與大家分享了心理學上一個術語——“溝通邀請”,在親子關係中,可以通過語言和動作向對方尋求支持和理解。“邀請”本身就帶有極大的誠意,這不是一種強勢地交流方式,而有著一種誠懇的尊重的感覺,這種方式可以易於家長和孩子開展深度地溝通,並獲得意料之中的好結果。

其次,他還認為父母適當的示弱可以滿足孩子的兩個心理需求:一個是成就需要,人天生的有一種心理學叫成就需要,這個有兩個因素,一個因素就是他要探究世界、瞭解世界是怎麼回事,一旦瞭解了以後,他就會有成就感,就是好奇心。還有駕馭性成就,比如騎自行車,一旦會了就特別高興。實際上孩子打破沙鍋問到底是一種成就需要的驅動,這是人極為寶貴的一種本能。另一個是優勝需要,人有一種非常天然的需要叫優勝需要,這種優勝需要就是要戰勝他人這樣的一種需要,這是一種非常本能的生物的需要。因為生物界強者會擁有更多的生存資源,外界生存資源不足的時候就會發生競爭,我們發現語文好的孩子就願意使勁學語文,體育好的孩子就愛學體育,語文、數學、體育都不好,音樂好,就愛學音樂…從心理學原理來講,家長要利用了孩子的優勝需求,比如很多孩子願意跟父母比賽,如果父母稍微輸幾下,孩子來勁了,但是如果父母每次都贏孩子,孩子就不跟你比了。孩子還非常喜歡自己當小老師去指導別人,家長如果能向孩子請教孩子幾個問題,就能極大地滿足他的優勝需要,這就是人性的法則。

劉純燕:用真誠和孩子相處

談起做媽媽的智慧,金龜子劉純燕非常贊同老梅的觀點,她說:“老梅是我的好朋友,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有一套獨特的見解,而且非常有智慧。我們平常遇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會打電話來請教老梅。父母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更應該成為孩子成長的觀望者:學會觀察,學會鼓勵,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發現,自己決定,自己擔當。這樣做媽媽也會輕鬆不少!”

劉純燕還強調一點就是尊重,真的是特別特別尊重她。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得用心,真的是讓孩子感覺你是用心在跟她交流的。有時候家長特別忙,特別辛苦,回來有時候孩子跟你說的一些事情,尤其小時候,你就啊啊啊的過去了,她會想媽媽怎麼會這樣的敷衍我。從小我就特別的跟她摸爬滾打,有時候玩兒的比她還投入,她說媽媽你那樣真傻,怎麼那麼傻笑呢,就是我很用心,能夠讓她感受到我的誠意。而且慢慢等她青春期大一點的時候,我們要成為相互心目中的高手,一輩子的好朋友,很多事情你做我也做,我分享,我比你高明,我也不錯啊,就是互相崇拜,真的做到非常真誠的好朋友。

湯瓊:不要讓家長的欲望成為孩子的壓力

現在我知道很多家長並不花精力去陪伴孩子,比如他花錢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去,把他教育的權利用錢解決了,他說我花了那麼多錢我的孩子怎麼還這樣。我覺得每一個媽媽無論你的學識有多少,當然你需要努力,你要去讀書。我教育我們的學生也說,你不為別的,你多讀書,為你將來去培養你的孩子也是有用的。媽媽也要有智慧,但是這不是絕對的,任何一個人都讓你孩子看到別人的特長,包括你父母的優勢,不是說非要是博士你的孩子才能去崇拜你,你怎麼樣跟他溝通這個非常重要。

湯瓊在教育孩子問題上還有一個心得就是當家長的心態很重要。她說:其實我覺得做家長的就是把握一個度,你期望他是什麼,或者你示弱到一個什麼程度。我覺得有一件事情,我曾經跟一個朋友聊天的時候,他說他的兒子小的時候特別自豪,別人問他你爸爸是幹嗎的,那孩子特別自豪的跟別人說我爸爸是修馬桶的,其實他爸爸是特別特別牛的一個人,只是家裡馬桶壞了自己去修被孩子看到了。

所以當家長的心態很重要,一是你不要去跟別人比,另外一個就是盡心盡力的去陪伴你的孩子成長。我就覺得現在很多家長好像很辛苦,其實就是他忘了要孩子的初衷,每一個人在要孩子的時候,都不會想到我可能會生一個天才,如何讓孩子成名等等,我相信沒有一個媽媽是懷著這樣的心態去要這個孩子的。但是隨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的欲望就來了,欲望越多就會焦慮和辛苦。

當下社會,大多父母並不懂得示弱,不敢也不肯在孩子面前示弱,這在無形中成為親子溝通的一大阻力。大多中國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會放不下面子,他們沒有做好角色互換的心理準備,溝通方式還停留在父母強權的階段。許多父母骨子裡還是高姿態,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是以父母的身份姿態與孩子交流,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與孩子用平等的姿態來交流。當然也就不存在“溝通邀請”。

智慧教養小貼士:

學會示弱,讓孩子更強大!——袁梅

1. 學習中的“求教”比單純的示弱“我不知道”更好,更能激發起孩子的學習熱情。共同學習中,他的進步一定比你快,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得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2.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可以把自己的童年和孩子比。“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根本沒見過鋼琴呢”,“我到現在還不認識五線譜呢,你卻五歲就行了,你真棒!”……這樣,孩子並不會歧視你,只是有點“可憐”你,然後會主動地來幫助你。

3.告訴孩子你生活中的困境,和他一起討論解決方案,就像你和閨蜜們相處那樣。不管有無道理,都會讓你產生一種溫暖的感覺,也會讓他明白你的處理問題的路徑和世事的複雜多變,從而領略生活的甘辛。每每都會有驚喜,因為他大部分時間裡的確能幫到你。

4.“示弱”這件事沒有特別的規則,從你的愛心出發,從你對孩子的瞭解出發,有擔當有接受,承認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然後和孩子一起面對成長的風雨和雷暴,寵辱不驚,淡然面對。

發現你的閱讀!關注天鵝閱讀網微信公眾號:swanreads,精彩繼續!本文來源於天鵝閱讀網,版權及最終解釋權歸天鵝閱讀網,轉載請注明來源。

還有就是觀察他的邏輯思維和基本方式,這時候需要家長能夠安靜下來真的去聽孩子說。我們孩子說的太多了,聽孩子說的太少了,聽他想的是什麼,他為什麼這麼想?傾聽和陪伴很重要,陪伴是無聲無息的過程,這時候家長需要把自己靜下來。我一直覺得這個時代太躁動,其實我寫這本書很重要的原因,是這麼多年跟我的同事、朋友們相處,看到他們成為孩子媽媽之後各種焦躁不安,缺乏安全感,我會跟他們有一些交流,他們都催我說把這些寫下來,催了大概有4、5年,才把這些東西陸陸續續的寫下來。

周海宏:適度示弱滿足孩子的成就需要

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兒童音樂教育專家周海巨集在活動中與大家分享了心理學上一個術語——“溝通邀請”,在親子關係中,可以通過語言和動作向對方尋求支持和理解。“邀請”本身就帶有極大的誠意,這不是一種強勢地交流方式,而有著一種誠懇的尊重的感覺,這種方式可以易於家長和孩子開展深度地溝通,並獲得意料之中的好結果。

其次,他還認為父母適當的示弱可以滿足孩子的兩個心理需求:一個是成就需要,人天生的有一種心理學叫成就需要,這個有兩個因素,一個因素就是他要探究世界、瞭解世界是怎麼回事,一旦瞭解了以後,他就會有成就感,就是好奇心。還有駕馭性成就,比如騎自行車,一旦會了就特別高興。實際上孩子打破沙鍋問到底是一種成就需要的驅動,這是人極為寶貴的一種本能。另一個是優勝需要,人有一種非常天然的需要叫優勝需要,這種優勝需要就是要戰勝他人這樣的一種需要,這是一種非常本能的生物的需要。因為生物界強者會擁有更多的生存資源,外界生存資源不足的時候就會發生競爭,我們發現語文好的孩子就願意使勁學語文,體育好的孩子就愛學體育,語文、數學、體育都不好,音樂好,就愛學音樂…從心理學原理來講,家長要利用了孩子的優勝需求,比如很多孩子願意跟父母比賽,如果父母稍微輸幾下,孩子來勁了,但是如果父母每次都贏孩子,孩子就不跟你比了。孩子還非常喜歡自己當小老師去指導別人,家長如果能向孩子請教孩子幾個問題,就能極大地滿足他的優勝需要,這就是人性的法則。

劉純燕:用真誠和孩子相處

談起做媽媽的智慧,金龜子劉純燕非常贊同老梅的觀點,她說:“老梅是我的好朋友,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有一套獨特的見解,而且非常有智慧。我們平常遇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會打電話來請教老梅。父母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更應該成為孩子成長的觀望者:學會觀察,學會鼓勵,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發現,自己決定,自己擔當。這樣做媽媽也會輕鬆不少!”

劉純燕還強調一點就是尊重,真的是特別特別尊重她。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得用心,真的是讓孩子感覺你是用心在跟她交流的。有時候家長特別忙,特別辛苦,回來有時候孩子跟你說的一些事情,尤其小時候,你就啊啊啊的過去了,她會想媽媽怎麼會這樣的敷衍我。從小我就特別的跟她摸爬滾打,有時候玩兒的比她還投入,她說媽媽你那樣真傻,怎麼那麼傻笑呢,就是我很用心,能夠讓她感受到我的誠意。而且慢慢等她青春期大一點的時候,我們要成為相互心目中的高手,一輩子的好朋友,很多事情你做我也做,我分享,我比你高明,我也不錯啊,就是互相崇拜,真的做到非常真誠的好朋友。

湯瓊:不要讓家長的欲望成為孩子的壓力

現在我知道很多家長並不花精力去陪伴孩子,比如他花錢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去,把他教育的權利用錢解決了,他說我花了那麼多錢我的孩子怎麼還這樣。我覺得每一個媽媽無論你的學識有多少,當然你需要努力,你要去讀書。我教育我們的學生也說,你不為別的,你多讀書,為你將來去培養你的孩子也是有用的。媽媽也要有智慧,但是這不是絕對的,任何一個人都讓你孩子看到別人的特長,包括你父母的優勢,不是說非要是博士你的孩子才能去崇拜你,你怎麼樣跟他溝通這個非常重要。

湯瓊在教育孩子問題上還有一個心得就是當家長的心態很重要。她說:其實我覺得做家長的就是把握一個度,你期望他是什麼,或者你示弱到一個什麼程度。我覺得有一件事情,我曾經跟一個朋友聊天的時候,他說他的兒子小的時候特別自豪,別人問他你爸爸是幹嗎的,那孩子特別自豪的跟別人說我爸爸是修馬桶的,其實他爸爸是特別特別牛的一個人,只是家裡馬桶壞了自己去修被孩子看到了。

所以當家長的心態很重要,一是你不要去跟別人比,另外一個就是盡心盡力的去陪伴你的孩子成長。我就覺得現在很多家長好像很辛苦,其實就是他忘了要孩子的初衷,每一個人在要孩子的時候,都不會想到我可能會生一個天才,如何讓孩子成名等等,我相信沒有一個媽媽是懷著這樣的心態去要這個孩子的。但是隨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的欲望就來了,欲望越多就會焦慮和辛苦。

當下社會,大多父母並不懂得示弱,不敢也不肯在孩子面前示弱,這在無形中成為親子溝通的一大阻力。大多中國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會放不下面子,他們沒有做好角色互換的心理準備,溝通方式還停留在父母強權的階段。許多父母骨子裡還是高姿態,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是以父母的身份姿態與孩子交流,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與孩子用平等的姿態來交流。當然也就不存在“溝通邀請”。

智慧教養小貼士:

學會示弱,讓孩子更強大!——袁梅

1. 學習中的“求教”比單純的示弱“我不知道”更好,更能激發起孩子的學習熱情。共同學習中,他的進步一定比你快,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得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2.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可以把自己的童年和孩子比。“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根本沒見過鋼琴呢”,“我到現在還不認識五線譜呢,你卻五歲就行了,你真棒!”……這樣,孩子並不會歧視你,只是有點“可憐”你,然後會主動地來幫助你。

3.告訴孩子你生活中的困境,和他一起討論解決方案,就像你和閨蜜們相處那樣。不管有無道理,都會讓你產生一種溫暖的感覺,也會讓他明白你的處理問題的路徑和世事的複雜多變,從而領略生活的甘辛。每每都會有驚喜,因為他大部分時間裡的確能幫到你。

4.“示弱”這件事沒有特別的規則,從你的愛心出發,從你對孩子的瞭解出發,有擔當有接受,承認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然後和孩子一起面對成長的風雨和雷暴,寵辱不驚,淡然面對。

發現你的閱讀!關注天鵝閱讀網微信公眾號:swanreads,精彩繼續!本文來源於天鵝閱讀網,版權及最終解釋權歸天鵝閱讀網,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