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鄭春影:中外化妝品牌之間的競爭,基本能打個平手了

導讀

“中國化妝品市場發展的初期,中國品牌還是‘學生’,到後來,中國品牌基本能和外資品牌打個平手。國貨在技術水準、產品品質和運作水準等方面,都做的越來越好了”。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影接受央視採訪時如是說。

CBO記者 何辰

中國的化妝品市場,在近十多年時間裡飛速發展,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化妝品市場。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龍頭欄目《經濟資訊聯播》近日播出的一期節目中,就聚焦了“本土化妝品品牌崛起”這一話題。

根據節目內容,進口品牌不斷撤離、隨著國際品牌在華數量的不斷減少,國內化妝品規模的持續高速增長,我國的化妝品市場正在逐漸呈現出新的格局:本土品牌的勢頭越來越強勁。

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化妝品市場中,較活躍的國外品牌有350多個,而本土品牌數量目前已超過800個。在國產品牌不斷推廣下,消費者的選擇也在慢慢改變。有消費者表示,之前只追求國外大牌,

但這兩年,國產品牌各方面的宣傳都做的很好,消費理念在轉變,開始支持國貨。

中國化妝品行業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為2735億元,近5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7.5%,已遠超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中國市場正在進行多元化的消費升級。

事實上,伽藍集團執行總裁劉玉亮博士曾在《中國化妝品行業的現狀與未來》報告中分析了本土化妝品品牌崛起的原因。

劉玉亮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化妝品行業進一步發展壯大,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本土品牌發展迅速,市場份額快速增長;技術投入加大,科技成果顯著。“化妝品產業在稅收、就業等方面的傑出貢獻,得到了許多地方政府的認可,使其加大了對當地化妝品行業的支持力度,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行業的良好發展”。

根據劉玉亮的報告,權威研究資料顯示,中國護膚品市場份額排名前10的市場佔有率從2007年的43%,提高到2014年的45.2%;本土品牌市場份額增長顯著。

智研諮詢發佈的《2017-2022年中國化妝品市場分析預測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也顯示,外資品牌極大地擠佔了本土品牌的市場空間,但也帶來了新鮮的產品體系、先進的行銷及管理經驗,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稚嫩的本土品牌逐漸成長起來,

湧現了不少優秀的國產品牌。

隨著市場份額的逐步擴大,本土化妝品企業逐漸加大科研投入,比如伽藍集團對於研發的投入已經超過了營收的5%,不斷創新研發、提升產品品質。同時,本土企業也加大了國際人才的引進力度,正在用產品而非行銷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據《化妝品財經線上》記者瞭解,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資生堂、愛茉莉太平洋等外資日化巨頭的科研人員已有不少受邀加入本土企業。

《化妝品財經線上》記者瞭解到,在科研方面,過去16年中,伽藍研發中心潛心研究東方肌膚,建立國際領先的護膚研究平臺,從基因組學到蛋白質組學,從2D細胞測試平臺到3D生物列印東方皮膚,再到人體臨床的功效性的研究,希望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真正安全有效的、且適合中國人的高品質產品。

在“2017中國化妝品產業鏈高峰論壇暨亞洲十國採購峰會”上,伽藍集團研發總監陸政政還首次發表了主題為“‘表觀遺傳學’與中國女性肌膚研究”的演講,旗幟鮮明地拋出了“中國品牌更懂中國消費者”這一觀點。

本土化妝品品牌正在崛起,真正優秀的中國化妝品品牌,會迎接越來越好的時代。

《化妝品財經線上》記者瞭解到,在科研方面,過去16年中,伽藍研發中心潛心研究東方肌膚,建立國際領先的護膚研究平臺,從基因組學到蛋白質組學,從2D細胞測試平臺到3D生物列印東方皮膚,再到人體臨床的功效性的研究,希望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真正安全有效的、且適合中國人的高品質產品。

在“2017中國化妝品產業鏈高峰論壇暨亞洲十國採購峰會”上,伽藍集團研發總監陸政政還首次發表了主題為“‘表觀遺傳學’與中國女性肌膚研究”的演講,旗幟鮮明地拋出了“中國品牌更懂中國消費者”這一觀點。

本土化妝品品牌正在崛起,真正優秀的中國化妝品品牌,會迎接越來越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