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說在迪拜真正有錢的不是玩豪車的那夥,而是玩馬的那群人

有一天在迪拜酒店與迪拜馬幫幫主馬寧海聊天,他跟我說:“別看迪拜豪車遍地,感覺他們都很有錢,但實際上,在迪拜,真正有錢的人都在玩馬,也只有有錢人才敢玩馬。”我問為啥?馬幫主說養馬的成本遠遠比豪車貴,

只要到“迪拜太子杯馬術耐力賽(dubai crown prince endurance cup)”現場看看就能體會得到。

2017年3月18日當地時間淩晨5:00,準時從下榻的Jumeirah Creekside Hotel出發,驅車60多公里到達比賽現場時,來自世界各地約323名頂級騎師早早就已經在這裡集結,開始做賽前熱身。

迪拜太子杯(也有說“王儲杯”)馬術耐力賽(dubai crown prince endurance cup)是由DUBAI Equestian Club主辦的世界級馬術賽事,在世界上的號召力與獎項毫不遜色與其他馬術賽事。這次耐力賽一共120公里,只要完成比賽就可拿到高達10萬迪拉姆(約合18萬人民幣)的獎金,冠亞季軍更是有巨額獎金和豪車相贈,據說本次冠軍獎品是50萬迪拉姆(約合90萬人民幣)加路虎越野車一部。

受邀騎師的比賽馬匹由迪拜酋長免費提供,每匹駿馬都屬於酋長自己的馬匹,萬中選一的良駒,身價不菲,隨便一匹就高達幾百萬美元,一些純種馬更是高達千萬美元。如果參賽騎師想帶自己的馬匹來參賽,

組委會還會派專機負責馬匹的接送。當然受邀參賽的騎手及其助理的往返機票和酒店住宿費用都由主辦方來支付。

停放在現場的獎品:路虎及尼桑越野車。清一色的白色,或許這與當地阿拉伯人喜歡白色,視白色為乾淨、聖潔有關。


當地時間早上7點比賽正式開始,119KM的耐力賽共分為四段,每段中間休息30分鐘左右。我跟了第1賽段和第3賽段,這也讓我感受到了賽馬的激烈和比賽過程的艱險。這次比賽有兩個中國籍騎師受邀參與,一個是迪拜馬幫的馬寧海,一個是中國華夏馬會的隋博。

當時沙漠裡的氣溫高達35℃,馬在賽道裡跑,而賽道外,一輛輛後勤保障車也在飛馳,務必趕在馬匹必經的路前方,然後等待騎師騎馬過來,並遞水給騎師。 一輛輛後勤保障車猶如進行一場拉力賽,飛馳揚起的沙塵,與馬蹄飛奔後揚起的沙塵,遮天蔽日。

保障車裡裝滿了冰鎮飲用水,這是用來給騎師、賽馬降溫,並飲用的。

代表中國出賽的中國騎手,華夏馬會會長隋博

後勤人員隨時要給己隊的騎師遞上開了瓶蓋的飲用水。這遞水可不是什麼輕鬆活,為確保騎師和馬匹在前進過程中隨時有水供應,後勤人員在遞水時還必須跟著馬跑,才能將水順利遞給騎師。

這個精幹的後勤小夥子叫王佳龍,一直負責開車、遞水,按他自己說的,做這些事都是迪拜馬幫內兄弟自願參與的,與金錢和利益無關。

三十幾度的高溫,必須隨時給馬降溫,才能保證騎師和馬匹都能順利完成比賽。

這種溫度對騎師也是種考驗,398號的中國華夏馬會會長隋博對我們說,當冰涼的水從頭上澆下時,暈沉沉的腦袋立刻清醒,那種感覺真的是非常的爽。

相比較而言,另一個中國籍的選手,399號的迪拜馬幫幫主馬寧海沒那麼幸運了,他騎的馬估計因為平時訓練不足,表現得很容易受驚,每次後援人員給騎手遞水降溫時,都很難靠近,在接近第二程比賽終點2公里處,馬匹再次在後援給它降溫澆水時急閃,馬寧海猝不及防,意外摔馬,而競賽所使用的馬匹也因為此次意外而出現腿部不適,到達終點後被判定為跛行,無法繼續比賽。

在賽道上,飲用水瓶隨處可見,在迪拜這個水資源極其貧乏的地方,像這樣每瓶1L的水最便宜折合人民幣也差不多要15元。

每隔幾公里,就有一個降溫點,放著很多放滿水的飲水盆和水桶,馬匹和騎師可以在這裡稍作降溫後繼續比賽。

馬匹在這種環境下進行119公里耐力賽,雖然分成4程,每程中間可以休息大約30分鐘,但高溫對於馬匹仍然是個極強的考驗,何況這些馬都價格不菲,為了避免萬一,每隔一段賽程就會有一部運馬專用槽車跟隨。

中國籍的後勤保障人員Maggie,本是女兒身,卻偏偏也喜歡上賽馬、泰拳和馬拉松等剛性運動。良好的身體素質,在整個賽程中一直堅持給騎師遞水,沒停歇過。她告訴我,在迪拜,不是所有人都能養得起馬,想要騎馬,可以到這裡的專業養馬場裡去租馬,每小時租金大約是100迪拉姆(折合人民幣大約190元),要想成為真正的騎師,就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而今她在迪拜馬術圈內,也是一個小有名氣的騎手。

比賽中的精彩及激烈先放一邊不說。在每段賽程結束,只要騎師一回場,十幾個己隊的後勤人員馬上迎上去,大家分工明確,卸馬鞍、牽馬、淋水、擦身...而降溫的水肯定是混合著冰塊的冰水。

然後有專門的獸醫檢查馬匹的身體狀況,隨時處理突發狀況。

給馬兒飼喂草料,阿聯酋以沙漠為主,本地草料供應遠遠供不上實際要求,所以這裡的草料主要還得依靠進口。

給馬匹配比的飼料。

經過清潔後的馬匹,後勤人員會給它們塗抹“白泥”,這白泥可以緩解受傷及消腫。

後勤人員會根據實際,只要需要,就會在塗抹完“白泥”後,再打上繃帶。

給馬身上塗抹去痛凝膠或運動油,再經過按摩,可以減少馬匹因運動產生的瘀傷、擦傷、撞傷、關節軟弱、疼痛和僵硬感。

當然給馬腿浸冰水始終是最佳的消腫、去疲勞方式。

也有這樣直接採用冰敷的。

馬匹在賽程中都會大量失水,為防止馬匹中暑、虛脫,中途休息時,後援人員就會給馬匹補充一定量的電解質和營養液。我當時開了個玩笑,為了拿到獎項,這營養液裡會不會摻和有興奮劑?他們馬上跟我說,這是絕對被禁止的,而且組辦方也會檢查得很嚴格。

迪拜國王的馬廄,因為內部不讓拍照,所以只能拍點外部的,可見馬廄的生活條件還算不錯。

雖然騎師們都很愛護馬,後勤保障人員也對馬兒照顧得特別周到,但始終還是無法避免一些意外的發生。這匹馬跑到終點後體力不支,腳步踉蹌,走起路來歪歪扭扭,隨時都要倒下,大家馬上合力,又牽又推又抬,把它拉回馬廄....

當時我問王佳龍,像這樣的比賽,會不會有馬匹因為意外而導致悲劇發生的。他告訴我,有時獎金多得非常有誘惑力,一些騎師就會孤注一擲,將馬的能力發揮到極致,而這樣的結果通常就是悲劇的伏筆,今年年初的迪拜國王杯,據說就有三匹馬因此夭折了。

最後一程比賽,華夏馬會會長隋博在離終點3公里處開始發力衝刺,與228號美國選手一起全速沖向終點,全場觀眾為此沸騰,最後隋博以一個馬身的優勢率先沖進旗門,以總排名第102名順利完賽。賽後大家為他潑水慶賀。

而迪拜馬幫幫主馬寧海因馬匹受驚,意外摔馬,失去了繼續比賽的能力,馬幫裡的成員馬上用中國最傳統的中醫理療方式為他按摩、針灸。後來馬幫裡面的一位叫“輪胎”的兄弟告訴我,幫主骨頭摔裂了,需要休養,但他又補充一句,幫主是運動健將,這都不是什麼問題...

(本圖片由迪拜馬幫的大片張拍攝)

代表著榮譽的耐力賽的獎盃,但馬幫主告訴我,大部分騎師們都是沖著獎金來的,至於獎盃和汽車對他們並不具吸引力,很多獎項獲得者在賽後直接就把車子賤價賣掉,或直接送給自己的助理。

(本圖片由迪拜馬幫的大片張拍攝)

這次前來觀賽的阿聯酋酋長謝赫默罕默德,他的出現,對於大家來說並不稀奇,畢竟這是王子杯耐力賽,雖然規模上比不上國王杯,但依然代表著皇族的榮譽。而此次獲得大獎的五匹馬中,據說有三匹就是國王自己的馬。因為不懂得賽程安排,與國王、王子完美的錯過了。

(本圖片由迪拜馬幫的大片張拍攝)

迪拜王室成員大多喜歡馬術,其名下良駒無數,馬廄則遍佈世界各地,難怪有個朋友笑著說,參加迪拜賽馬,其實就是世界各地的騎師不遠千里來迪拜陪他們王室成員玩,反正馬是他們自己的,得了獎,按規定大部分獎金是屬於馬主的,也就是他們自己。他們自己玩也是玩,大家陪著他玩則樂趣更多,一不小心,騎師也能得到大獎。

原來跟豪車比起來,現在看來,在迪拜,玩馬的那群人才是真正的有錢人......

良駒的價值少則幾百萬美元,多則上千萬,這點與豪車不相上下;

馬匹每天都需要各種護理、飼喂,其費用絕對比豪車高得多;

馬匹參賽前還得經過練馬師的調教,其競賽生涯也有限,而豪車可以保值,使用壽命可以很長很長;

馬匹會有生病的時候,馬匹在比賽中難保不會出現意外;

馬匹在參加競賽時,需要動用的人力和財力更是不可小覷......

迪拜的世界我們不懂,迪拜的奢華我們更不懂。

洋光攝客:一個前新聞攝影工作者,與您分享旅途風景,人文趣事。

保障車裡裝滿了冰鎮飲用水,這是用來給騎師、賽馬降溫,並飲用的。

代表中國出賽的中國騎手,華夏馬會會長隋博

後勤人員隨時要給己隊的騎師遞上開了瓶蓋的飲用水。這遞水可不是什麼輕鬆活,為確保騎師和馬匹在前進過程中隨時有水供應,後勤人員在遞水時還必須跟著馬跑,才能將水順利遞給騎師。

這個精幹的後勤小夥子叫王佳龍,一直負責開車、遞水,按他自己說的,做這些事都是迪拜馬幫內兄弟自願參與的,與金錢和利益無關。

三十幾度的高溫,必須隨時給馬降溫,才能保證騎師和馬匹都能順利完成比賽。

這種溫度對騎師也是種考驗,398號的中國華夏馬會會長隋博對我們說,當冰涼的水從頭上澆下時,暈沉沉的腦袋立刻清醒,那種感覺真的是非常的爽。

相比較而言,另一個中國籍的選手,399號的迪拜馬幫幫主馬寧海沒那麼幸運了,他騎的馬估計因為平時訓練不足,表現得很容易受驚,每次後援人員給騎手遞水降溫時,都很難靠近,在接近第二程比賽終點2公里處,馬匹再次在後援給它降溫澆水時急閃,馬寧海猝不及防,意外摔馬,而競賽所使用的馬匹也因為此次意外而出現腿部不適,到達終點後被判定為跛行,無法繼續比賽。

在賽道上,飲用水瓶隨處可見,在迪拜這個水資源極其貧乏的地方,像這樣每瓶1L的水最便宜折合人民幣也差不多要15元。

每隔幾公里,就有一個降溫點,放著很多放滿水的飲水盆和水桶,馬匹和騎師可以在這裡稍作降溫後繼續比賽。

馬匹在這種環境下進行119公里耐力賽,雖然分成4程,每程中間可以休息大約30分鐘,但高溫對於馬匹仍然是個極強的考驗,何況這些馬都價格不菲,為了避免萬一,每隔一段賽程就會有一部運馬專用槽車跟隨。

中國籍的後勤保障人員Maggie,本是女兒身,卻偏偏也喜歡上賽馬、泰拳和馬拉松等剛性運動。良好的身體素質,在整個賽程中一直堅持給騎師遞水,沒停歇過。她告訴我,在迪拜,不是所有人都能養得起馬,想要騎馬,可以到這裡的專業養馬場裡去租馬,每小時租金大約是100迪拉姆(折合人民幣大約190元),要想成為真正的騎師,就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而今她在迪拜馬術圈內,也是一個小有名氣的騎手。

比賽中的精彩及激烈先放一邊不說。在每段賽程結束,只要騎師一回場,十幾個己隊的後勤人員馬上迎上去,大家分工明確,卸馬鞍、牽馬、淋水、擦身...而降溫的水肯定是混合著冰塊的冰水。

然後有專門的獸醫檢查馬匹的身體狀況,隨時處理突發狀況。

給馬兒飼喂草料,阿聯酋以沙漠為主,本地草料供應遠遠供不上實際要求,所以這裡的草料主要還得依靠進口。

給馬匹配比的飼料。

經過清潔後的馬匹,後勤人員會給它們塗抹“白泥”,這白泥可以緩解受傷及消腫。

後勤人員會根據實際,只要需要,就會在塗抹完“白泥”後,再打上繃帶。

給馬身上塗抹去痛凝膠或運動油,再經過按摩,可以減少馬匹因運動產生的瘀傷、擦傷、撞傷、關節軟弱、疼痛和僵硬感。

當然給馬腿浸冰水始終是最佳的消腫、去疲勞方式。

也有這樣直接採用冰敷的。

馬匹在賽程中都會大量失水,為防止馬匹中暑、虛脫,中途休息時,後援人員就會給馬匹補充一定量的電解質和營養液。我當時開了個玩笑,為了拿到獎項,這營養液裡會不會摻和有興奮劑?他們馬上跟我說,這是絕對被禁止的,而且組辦方也會檢查得很嚴格。

迪拜國王的馬廄,因為內部不讓拍照,所以只能拍點外部的,可見馬廄的生活條件還算不錯。

雖然騎師們都很愛護馬,後勤保障人員也對馬兒照顧得特別周到,但始終還是無法避免一些意外的發生。這匹馬跑到終點後體力不支,腳步踉蹌,走起路來歪歪扭扭,隨時都要倒下,大家馬上合力,又牽又推又抬,把它拉回馬廄....

當時我問王佳龍,像這樣的比賽,會不會有馬匹因為意外而導致悲劇發生的。他告訴我,有時獎金多得非常有誘惑力,一些騎師就會孤注一擲,將馬的能力發揮到極致,而這樣的結果通常就是悲劇的伏筆,今年年初的迪拜國王杯,據說就有三匹馬因此夭折了。

最後一程比賽,華夏馬會會長隋博在離終點3公里處開始發力衝刺,與228號美國選手一起全速沖向終點,全場觀眾為此沸騰,最後隋博以一個馬身的優勢率先沖進旗門,以總排名第102名順利完賽。賽後大家為他潑水慶賀。

而迪拜馬幫幫主馬寧海因馬匹受驚,意外摔馬,失去了繼續比賽的能力,馬幫裡的成員馬上用中國最傳統的中醫理療方式為他按摩、針灸。後來馬幫裡面的一位叫“輪胎”的兄弟告訴我,幫主骨頭摔裂了,需要休養,但他又補充一句,幫主是運動健將,這都不是什麼問題...

(本圖片由迪拜馬幫的大片張拍攝)

代表著榮譽的耐力賽的獎盃,但馬幫主告訴我,大部分騎師們都是沖著獎金來的,至於獎盃和汽車對他們並不具吸引力,很多獎項獲得者在賽後直接就把車子賤價賣掉,或直接送給自己的助理。

(本圖片由迪拜馬幫的大片張拍攝)

這次前來觀賽的阿聯酋酋長謝赫默罕默德,他的出現,對於大家來說並不稀奇,畢竟這是王子杯耐力賽,雖然規模上比不上國王杯,但依然代表著皇族的榮譽。而此次獲得大獎的五匹馬中,據說有三匹就是國王自己的馬。因為不懂得賽程安排,與國王、王子完美的錯過了。

(本圖片由迪拜馬幫的大片張拍攝)

迪拜王室成員大多喜歡馬術,其名下良駒無數,馬廄則遍佈世界各地,難怪有個朋友笑著說,參加迪拜賽馬,其實就是世界各地的騎師不遠千里來迪拜陪他們王室成員玩,反正馬是他們自己的,得了獎,按規定大部分獎金是屬於馬主的,也就是他們自己。他們自己玩也是玩,大家陪著他玩則樂趣更多,一不小心,騎師也能得到大獎。

原來跟豪車比起來,現在看來,在迪拜,玩馬的那群人才是真正的有錢人......

良駒的價值少則幾百萬美元,多則上千萬,這點與豪車不相上下;

馬匹每天都需要各種護理、飼喂,其費用絕對比豪車高得多;

馬匹參賽前還得經過練馬師的調教,其競賽生涯也有限,而豪車可以保值,使用壽命可以很長很長;

馬匹會有生病的時候,馬匹在比賽中難保不會出現意外;

馬匹在參加競賽時,需要動用的人力和財力更是不可小覷......

迪拜的世界我們不懂,迪拜的奢華我們更不懂。

洋光攝客:一個前新聞攝影工作者,與您分享旅途風景,人文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