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喇叭:喜迎十九大——重大工程碩果連連,科技創新實現新跨越!

點擊上方“龍廣聽友網” 可以訂閱哦!

距離萬眾矚目的十九大召開越來越近啦!小喇叭不禁想跟大家細數一下十八大以來各個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天眼”探空、“蛟龍”探海、高鐵疾馳、北斗組網……過去的五年中,

在國務院國資委、各級國資監管部門指導下,廣大國有企業尤其是央企通過砥礪奮進,在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建設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快來和小喇叭一睹為快吧!

“開天”篇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創新驅動戰略和製造強國戰略引領下,我國航空航太事業取得了快速發展。航空方面,C919大型客機成功實現首飛,開啟中國民航新時代,中俄遠端寬體客機項目合資公司掛牌成立,

項目研製正式啟動;航太方面,從“長征七號”到“長征五號”,中國運載火箭成功升級換代,“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匯對接,擎起邁向航太強國的中國力量。

民用飛機產業競爭力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商飛堅持自主研製、國際合作、國際標準技術路線,

強化專案管理,加強技術攻關,日夜奮戰,型號研製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ARJ21-700新支線飛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短航程新型渦扇支線飛機。2015年11月29日,ARJ21-700從上海飛往成都,正式交付給成都航空公司。ARJ21飛機投入商業運營,標誌著我國航線上首次擁有了自己的噴氣式支線客機。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客機。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成功首飛,這是中華民族百年“大飛機夢”的歷史性突破,它意味著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艱難探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具備了研製一款現代幹線飛機的核心能力。

這是我國航空工業的重大歷史性突破,也是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

運載火箭規模實現新跨越

2016年11月3日20點43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太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

長征五號作為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里程碑工程,是我國全新研製的一型大推力、高可靠、無毒無污染的新一代運載火箭,也是我國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大、技術跨度最大的一型運載火箭,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太空對接秘密武器升級

2017年4月22日12時23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研製的一款貨運飛船,也是中國首個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具有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功能。天舟一號任務則作為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收官之戰。

天舟一號為全密封貨運飛船,採用兩艙構型,由貨物艙和推進艙組成。全長10.6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品質為12.91噸,太陽帆板展開後最大寬度14.9米,物資運輸能力約6.5噸,推進劑補加能力約為2噸,具備獨立飛行3個月的能力。

“辟地”篇

通天攬月,辟地拓新。十八大以來,我國相繼經歷“天眼”探空、神舟飛天、“嫦娥”探月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洗禮和磨煉後,在通往世界科技強國的道路邁出了跨越性步伐。

全球首台永磁電機驅動盾構機在中國問世,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鐵C3 列控系統成功開發,世界上最長的沙漠戈壁高速公路建設畫上句號,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的動車組列車復興號駛出“中國速度”……中國重型裝備技術水準已經由跟蹤為主步入跟蹤和並跑、領跑並存的嶄新階段。大國重器,國企當先。凝望這段艱辛曲折的創新之路,企業以“興國為己任”譜寫一頁頁輝煌篇章。

搶佔“制高點”

成功打造掘進機、特種裝備、軌道設備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首台套產品上,企業自主研製開發一大批具有原創性、創新性、戰略性、顛覆性的國內和全球首台套產品。

中國,織就起世界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鐵之網。IGBT,被譽為“高鐵之芯”。2014年6月,由我國自主研製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8英寸IGBT晶片在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下線,預示著高鐵擁有了第一顆“中國心”,第一片8英寸晶圓被中國科技館永久收藏。

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成功自主開發了高速列車永磁同步牽引系統,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高鐵永磁牽引系統技術的國家之一。

創新“獨一無二”

2015年12月30日,全球第一條熱帶地區環島高鐵——海南環島高鐵全線貫通克服了高溫、高濕、強腐蝕等獨特的環境影響。自成功運營以來,海南西環鐵路在環保選線、防颱風、防高溫高濕、防侵蝕、防雷擊等多個方面為中國熱帶高鐵設計積累寶貴經驗,也為東南亞乃至全球熱帶海洋氣候建設運營高鐵提供了範本。

深耕全球

以自主創新為金字招牌,鐵建重工已經成功躍居行業全球領先地位。

• 2015年9月,伊朗客戶指定的協力廠商檢驗機構在鐵建重工長沙工廠順利完成DZ130盾構機工廠驗收。

• 2015年10月16日,中國和印尼正式簽署雅萬高鐵專案。此專案是中國高速鐵路從技術標準、勘察設計、工程施工、裝備製造,到物資供應、運營管理和人才培訓等全方位整體走出去的“第一單”,具有歷史性意義。

• 由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中土集團分段實施EPC總承包的亞吉鐵路,是非洲第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和最長距離的電氣化鐵路,也是中國企業在非洲建成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

“翻江”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綜合交通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其中,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達到2221個,內河航道總里程12.7萬公里,其中高等級航道1.21萬公里。

長江口疏浚

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複雜的水運工程,也是世界上巨型複雜河口航道治理的成功典範。

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建成,將進一步加快長江“黃金水道”向內河的延伸,南京以下內河港口將比肩沿海港口,與國際貿易實現無縫銜接,5萬噸級船舶可直達南京,第五和第六代大型遠洋集裝箱船和10萬噸級散貨船可乘潮通過,使國際遠洋運輸向長江深入約400公里。工程完工後,每年可節約運輸費、中轉費等直接物流成本近90億元,直接拉動新增GDP約215億元。

深水建港

上海港是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集裝箱輸送量從2010年度開始連續七年排名世界第一。上海港洋山港區是中國第一座海島型深水集裝箱港區,也是上海港的核心組成部分,集裝箱輸送量占比上海港40%以上,是上海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支撐點。

“智造”新港區

永不停步的創新是建築企業取勝之道。自動化碼頭,是港口業發展的新趨勢。建成後的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將全面實現港口“智慧裝卸”、“零排放”和“無人碼頭”,不僅能有效減少人工作業的失誤率,較傳統碼頭更為安全、高效、和可靠。港區內集裝箱的裝卸、調運、運輸等環節均採用無人工操控的自動化運作,而中建港務承建的83.3米中控塔將成為整個自動化碼頭運營的“指揮中樞”。

“倒海”篇

21世紀的海洋,中國猶如一枚巨星冉冉升起。以深水、綠色、安全為特徵的海洋科技,是爭奪海洋強國的制高點。

探秘深海

經過6年精心研究、設計和建造,我國首次自主設計建造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正式建成。“海洋石油981”最大作業水深3000米,鑽井深度可達10000米,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石油鑽井平臺技術的最高水準,填補了我國在深水鑽井平臺設備設計建造方面的空白。

2016年6月,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下稱中船重工)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載人深潛最大深度成功達到了7062米,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同類載人潛水器下潛深度最大的國家,同時湧現出“潛龍”號系列AUV、“海龍”號ROV、“海馬”號ROV等一大批深海探測裝備。

造福於民

2017年7月9日下午,位於我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天然氣水合物(下稱可燃冰)試采現場正式關井。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參與了可燃冰開採實驗專案,並承擔了該專案的工程設計、試采作業及施工作業,累計參與采氣超過30萬方,取得持續采氣時間最長、采量最大、氣流穩定、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還創造了采氣時間和采氣總量兩項世界紀錄。

海陸相通

海洋開發,依託于海洋工程建設力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洋山島,本是東海之上的一座普通小島,而在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旗下中建港務建設有限公司的百變魔術手下,此處躍身成為世界最大的海島型人工深水港洋山深水港。

就施工難度而言,港珠澳大橋與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項“世界工程奇跡”,是在50米海底、數萬噸水壓下,由33根180米長、重7.4萬噸巨龍般的沉管組成的海底隧道,與東西兩座海上人工島,溝通起這個世界最大的跨海集群工程。

注:本文資料來源於《國資報告》雜誌

2017年4月22日12時23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研製的一款貨運飛船,也是中國首個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具有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功能。天舟一號任務則作為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收官之戰。

天舟一號為全密封貨運飛船,採用兩艙構型,由貨物艙和推進艙組成。全長10.6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品質為12.91噸,太陽帆板展開後最大寬度14.9米,物資運輸能力約6.5噸,推進劑補加能力約為2噸,具備獨立飛行3個月的能力。

“辟地”篇

通天攬月,辟地拓新。十八大以來,我國相繼經歷“天眼”探空、神舟飛天、“嫦娥”探月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洗禮和磨煉後,在通往世界科技強國的道路邁出了跨越性步伐。

全球首台永磁電機驅動盾構機在中國問世,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鐵C3 列控系統成功開發,世界上最長的沙漠戈壁高速公路建設畫上句號,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的動車組列車復興號駛出“中國速度”……中國重型裝備技術水準已經由跟蹤為主步入跟蹤和並跑、領跑並存的嶄新階段。大國重器,國企當先。凝望這段艱辛曲折的創新之路,企業以“興國為己任”譜寫一頁頁輝煌篇章。

搶佔“制高點”

成功打造掘進機、特種裝備、軌道設備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首台套產品上,企業自主研製開發一大批具有原創性、創新性、戰略性、顛覆性的國內和全球首台套產品。

中國,織就起世界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鐵之網。IGBT,被譽為“高鐵之芯”。2014年6月,由我國自主研製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8英寸IGBT晶片在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下線,預示著高鐵擁有了第一顆“中國心”,第一片8英寸晶圓被中國科技館永久收藏。

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成功自主開發了高速列車永磁同步牽引系統,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高鐵永磁牽引系統技術的國家之一。

創新“獨一無二”

2015年12月30日,全球第一條熱帶地區環島高鐵——海南環島高鐵全線貫通克服了高溫、高濕、強腐蝕等獨特的環境影響。自成功運營以來,海南西環鐵路在環保選線、防颱風、防高溫高濕、防侵蝕、防雷擊等多個方面為中國熱帶高鐵設計積累寶貴經驗,也為東南亞乃至全球熱帶海洋氣候建設運營高鐵提供了範本。

深耕全球

以自主創新為金字招牌,鐵建重工已經成功躍居行業全球領先地位。

• 2015年9月,伊朗客戶指定的協力廠商檢驗機構在鐵建重工長沙工廠順利完成DZ130盾構機工廠驗收。

• 2015年10月16日,中國和印尼正式簽署雅萬高鐵專案。此專案是中國高速鐵路從技術標準、勘察設計、工程施工、裝備製造,到物資供應、運營管理和人才培訓等全方位整體走出去的“第一單”,具有歷史性意義。

• 由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中土集團分段實施EPC總承包的亞吉鐵路,是非洲第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和最長距離的電氣化鐵路,也是中國企業在非洲建成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

“翻江”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綜合交通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其中,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達到2221個,內河航道總里程12.7萬公里,其中高等級航道1.21萬公里。

長江口疏浚

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複雜的水運工程,也是世界上巨型複雜河口航道治理的成功典範。

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建成,將進一步加快長江“黃金水道”向內河的延伸,南京以下內河港口將比肩沿海港口,與國際貿易實現無縫銜接,5萬噸級船舶可直達南京,第五和第六代大型遠洋集裝箱船和10萬噸級散貨船可乘潮通過,使國際遠洋運輸向長江深入約400公里。工程完工後,每年可節約運輸費、中轉費等直接物流成本近90億元,直接拉動新增GDP約215億元。

深水建港

上海港是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集裝箱輸送量從2010年度開始連續七年排名世界第一。上海港洋山港區是中國第一座海島型深水集裝箱港區,也是上海港的核心組成部分,集裝箱輸送量占比上海港40%以上,是上海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支撐點。

“智造”新港區

永不停步的創新是建築企業取勝之道。自動化碼頭,是港口業發展的新趨勢。建成後的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將全面實現港口“智慧裝卸”、“零排放”和“無人碼頭”,不僅能有效減少人工作業的失誤率,較傳統碼頭更為安全、高效、和可靠。港區內集裝箱的裝卸、調運、運輸等環節均採用無人工操控的自動化運作,而中建港務承建的83.3米中控塔將成為整個自動化碼頭運營的“指揮中樞”。

“倒海”篇

21世紀的海洋,中國猶如一枚巨星冉冉升起。以深水、綠色、安全為特徵的海洋科技,是爭奪海洋強國的制高點。

探秘深海

經過6年精心研究、設計和建造,我國首次自主設計建造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正式建成。“海洋石油981”最大作業水深3000米,鑽井深度可達10000米,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石油鑽井平臺技術的最高水準,填補了我國在深水鑽井平臺設備設計建造方面的空白。

2016年6月,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下稱中船重工)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載人深潛最大深度成功達到了7062米,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同類載人潛水器下潛深度最大的國家,同時湧現出“潛龍”號系列AUV、“海龍”號ROV、“海馬”號ROV等一大批深海探測裝備。

造福於民

2017年7月9日下午,位於我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天然氣水合物(下稱可燃冰)試采現場正式關井。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參與了可燃冰開採實驗專案,並承擔了該專案的工程設計、試采作業及施工作業,累計參與采氣超過30萬方,取得持續采氣時間最長、采量最大、氣流穩定、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還創造了采氣時間和采氣總量兩項世界紀錄。

海陸相通

海洋開發,依託于海洋工程建設力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洋山島,本是東海之上的一座普通小島,而在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旗下中建港務建設有限公司的百變魔術手下,此處躍身成為世界最大的海島型人工深水港洋山深水港。

就施工難度而言,港珠澳大橋與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項“世界工程奇跡”,是在50米海底、數萬噸水壓下,由33根180米長、重7.4萬噸巨龍般的沉管組成的海底隧道,與東西兩座海上人工島,溝通起這個世界最大的跨海集群工程。

注:本文資料來源於《國資報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