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口服降糖藥的5大誤區,不認清,個個都要命!

相比運動治療、飲食治療、糖尿病教育等手段,口服降糖藥操作簡單,效果顯著,但也有部分糖尿病患者採用這種治療方式,降糖效果卻沒有立竿見影。

究其原因,是因為用藥不規範,

致使藥效沒有完全發揮。因此,糖尿病人降血糖,必須避開這幾個誤區。

糖尿病人常見的幾個用藥誤區

1、一患病就用藥

口服降糖藥的效果雖好,但不到必要時刻,醫生是不建議使用的。

早期的糖尿病通過長期的控制飲食、運動等非藥物途徑,通常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但如果堅持了一段時間,血糖仍不見好轉,才會考慮加用降糖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雖然辛苦,但副作用幾乎為零,而且也不花錢,所以,新糖尿病患者千萬別為了偷懶就選擇“捷徑”。

2、吃藥憑感覺

糖尿病人的血糖是否好轉,藥效是否發揮了,不能單憑自我感覺來判斷。

如果感覺好點,就不吃藥了,感覺差點,就換藥,這樣“任性”,再好的藥也沒辦法使血糖穩定。

是否換藥、停藥都要經過醫生的指導,

如果糖尿病人感覺不對勁,可以先和醫生溝通,不能擅做主張。

3、同類藥亂合用

降糖藥雖然多,但不亂,它是按類別分的,同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基本相似。

所以有的糖尿病人就誤以為,同類藥裡的兩種藥一起用,能得到1+1>2的效果,

其實正好相反。

同類藥合用,藥效超過糖尿病人的承受範圍,容易導致嚴重的低血糖,出現“矯枉過正”,對血糖穩定反而有害。

4、盲目從眾

醫生看病開藥,都是要先看診的,因為每個病人,即使患了同種病,但由於存在個體差異,其病情是不一樣的,治療的方案也不一樣。

所以,一個糖尿病患者用得好的藥,未必適合另一個糖尿病人,用藥必須符合自己的病情,不能盲目地跟著別人用藥。

別人用得再好再便宜的藥,不適合自己,都不是好藥;再多人用的藥,不適合自己,也不是好藥。

5、吃藥不複查

降糖藥治療不是一勞永逸的,有些磺脲類降糖藥物會發生“降糖藥物繼發性失效”,即藥效逐漸減弱。

如果糖尿病患者吃了藥後,不定期檢查,

藥物失效了也不會知道,那就等於白吃了,出現併發症才察覺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