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市場觀察」今年粳稻托市收購量預計仍將高於秈稻

在新粳稻批量上市前,短期秈稻市場走勢可能弱於粳稻,

但後期隨著粳稻集中上市,粳稻行情可能也將面臨走弱,而粳稻托市收購量預計仍將高於秈稻。

目前國內早稻收購已近尾聲,9月上旬早稻日均收購量已降至約7萬噸,與高峰期的日均近20萬噸相比出現大幅下降。與此同時,新季中稻的收穫及上市逐漸加快,新稻的供應壓力正持續增加。雖然國慶、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國內大米需求短期將有所提振,但持續增加的新稻供應壓力,

並不會因“雙節”的到來而有所減輕,後期中晚稻托市收購預計仍將啟動。

中稻上市增多 價格總體偏弱

進入9月中旬,繼早熟中稻收穫上市後,普通新季中秈稻也在陸續成熟並開始收穫,上市量持續增加。四川、湖北等地正逐漸進入中秈稻批量上市期,收購價格與8月底相比略有回穩。9月11日,三等中晚秈稻收購價:湖北荊州地區為2700元/噸,較上旬略漲40元/噸左右;黃岡市浠水縣2640元/噸,

上漲20元/噸;襄陽宜城市2680元/噸,較開秤價下跌120元/噸;隨州2720元/噸,當陽2660元/噸,均持平。安徽滁州市定遠縣直屬庫三等中晚秈稻倉前磅秤收購價2720元/噸,較9月上旬上漲20元/噸;安慶2500元/噸,宣城2720元/噸,持平。四川瀘州三等中晚秈稻收購價2660~2700元/噸,自貢2660~2720元/噸,穩中略有回升。

江西、湖南等地中稻也已陸續開秤收購。江西九江市、上饒市及宜春市糧庫三等中晚秈稻收購價均為2720元/噸,河南潢川縣2400~2420元/噸;湖南長沙三等中晚秈稻糧庫收購價2640元/噸,

張家界磅秤收購價2600~2660元/噸,均持平;株洲2600~2620元/噸,略漲;婁底、湘潭2600元/噸,益陽2560元/噸,均偏弱。

北方地區部分早熟粳稻品種目前也已進入成熟期,後期即將收穫上市。

隨著新季中晚稻的陸續收穫及上市,市場新稻供應壓力逐漸顯現。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稻穀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推進,雙季水稻種植面積逐年調減,中稻及一季稻種植面積不斷增加,

產量占稻穀總產的比重也持續提升,目前占比已近2/3。因此,中稻及一季稻上市壓力最大。隨著9月下旬的到來,預計新季中稻及一季稻將進入密集上市期,市場供應壓力還將進一步增大。

大米需求增加 交易相對活躍

還有半個月,我國傳統的國慶、中秋佳節就將到來,且今年國慶、中秋“雙節”重疊,將對我國的消費市場起到積極的拉動作用。隨著國慶、中秋“雙節”的臨近,

加上天氣逐漸轉涼和大中學校陸續開學,短期將刺激稻米需求逐漸增加。

由於前期經銷商庫存偏低,隨著大米需求的好轉,銷區大米備貨意願提升,大米走貨較前期有所加快,稻米市場走勢也相對堅挺,但粳秈米走勢略有差異。粳稻由於餘糧見底,新稻尚未上市,當前價格表現更為堅挺;而秈稻因南方中稻逐漸上市,供應持續改善,價格相對偏弱,導致近期粳秈價差有所擴大。

9月11日,黑龍江鶴崗部分大米加工企業2014年產出米率66%的圓粒稻收購價2960~3000元/噸,2016年產圓粒米出廠價4500元/噸,雙鴨山地區部分米企2016年產圓粒米出廠價4460~4500元/噸,均穩定。江蘇南京部分大米加工企業2016年產出米率68%粳稻收購價3140元/噸,鎮江地產普通粳米出廠價4300~4360元/噸,保持平穩。浙江杭州糧油批發市場黑龍江產一級圓粒晚粳米批發價5120元/噸,安徽產一級晚秈米4340元/噸,均與8月下旬持平。福建福州地區江蘇產一級粳米批發價4630元/噸,持平;普通晚秈米批發價4630元/噸左右,比前一周下降10元/噸。

雖然近期大米需求好轉,但中晚稻集中上市臨近,因此,近期大米市場預計難以走出趨勢性上漲行情。由於北方地區新粳稻上市還有一段時間,而南方地區中稻上市正方興未艾。近期粳秈稻穀供應壓力仍將有所差異,預計粳稻走勢短期仍將保持相對堅挺,秈米市場則可能繼續趨弱。

大米走貨加快 米企開機提升

由於大米需求增加、走貨加快,近期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也從低位有所回升。不過,因粳秈稻供求關係不同,南北大米加工企業的開機率仍有所差異。9月初,東北地區典型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為29%,與前一周持平,但略低於上年同期的32%。東北地區典型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東北地區市場粳稻糧源有限,而新稻尚未收穫,粳稻價格偏高,大米需求受到一定抑制,導致東北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整體低於上年同期。預計後期隨著新稻上市量增加,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將逐步回升。

與東北地區不同,南方地區新稻上市正逐漸增加。7月底新季早秈稻開始上市,8月底新中稻又陸續收穫上市,糧源供應逐漸增多,加上居民對新米的嘗新需求,使得南方部分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有所提升。9月上旬,湘贛地區典型大米加工企業(年產能3萬~6萬噸)開工率為37%,比上月同期提高7個百分點,已連續數周出現小幅回升,但仍低於去年同期的42%。

隨著後期新季中秈稻上市量的增加,後期開機率或將繼續提高。

企業採購增加 臨儲成交好轉

隨著大米備貨需求的增加,大米企業開機率提升,對稻穀的需求也開始好轉。加工企業除了從市場上採購原糧外,不足部分需要採購儲備稻穀等作為補充,刺激近期臨儲稻穀成交保持較高水準。8月份以來,臨儲稻穀成交量一直保持在單周60萬噸以上的較高水準。

9月8日,國家共投放2013年產最低收購價粳稻和中晚秈稻214萬噸,成交55萬噸,成交率25.71%,加上9月6日成交的近3年產最低收購價粳稻和中晚秈稻7.4萬噸,上周臨儲稻穀共成交62.4萬噸。截至9月8日,今年臨儲中晚稻成交達到791萬噸左右,比上年同期高100多萬噸。其中,2013年最低收購價中晚稻今年累計成交607萬噸,占比76.7%,是主要貢獻者;2014~2016年臨儲中晚稻成交184萬噸,占比23.3%。

雖然臨儲稻穀成交總體較高,但臨儲粳稻與臨儲秈稻的拍賣成交差異較大。9月8日實際投放2013年產最低收購價粳稻60萬噸,成交37.1萬噸,成交率61.7%;2013年產最低收購價中晚秈稻實際投放154萬噸,成交17.9萬噸,成交率11.65%。無論是絕對成交量還是成交率,臨儲粳稻均要大幅高於秈稻。

近期粳秈稻拍賣成交差異較大的主要原因:一是托市收購情況不同,市場餘糧差異較大,粳稻產量雖然只占稻穀總產量的1/3,但近年來臨儲收購的粳稻卻占了托市收購總量的2/3左右,僅黑龍江一省就占了托市收購總量的一半以上,臨儲粳稻大量收購導致市場粳稻糧源十分有限,需要從拍賣等管道來補充,而秈稻托市收購量相對較少,市場餘糧供應好於粳稻;二是目前早秈稻及中秈稻已上市,秈稻供應持續得到改善,而粳稻大量收穫還需半個月左右,遠水難解近渴;三是大量進口的低端大米也可以對秈米供應形成一定的補充,但對粳米供應的改善影響有限。

供應壓力巨大 托市仍將啟動

雖然國慶、中秋“雙節”即將到來對大米需求產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面對源源不斷的新中稻上市和後期的晚稻上市,大米需求仍顯相對不足,尤其是口糧需求仍在下降,節日效應減弱,季節性供應壓力難以避免,預計仍需要啟動托市收購來穩定稻米市場。同時,從總量上看,我國稻穀供應壓力依然巨大,不啟動托市收購將使部分糧農面臨賣糧難的困境。

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9月份預計,2017年全國稻穀播種面積為3003萬公頃,較上年略減0.42%;產量為2.07億噸,基本持平。預計2017/2018年度國內稻穀總消費為18560萬噸,較上年度略增0.26%。其中,食用消費為15680萬噸,略減20萬噸;飼料消費及損耗為1350萬噸,減少30萬噸;工業消費1400萬噸,增加100萬噸。

預計2017/2018年度進口大米折稻穀(大米進口量除以0.7)40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130萬噸;出口大米折稻穀10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30萬噸。預計2017/2018年度全國稻穀結餘量為244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142萬噸。

且不論我國超過億噸的臨儲稻穀庫存,僅從年度產需分析,2017/2018年度稻穀結餘雖較近幾年有所下降,但仍高達2440萬噸,占我國稻穀商品量的20%以上。若不啟動托市收購,將不利於農戶增收。因此,隨著後期中晚稻集中上市不斷臨近,國內中晚稻托市收購仍可能常態化啟動。

收穫時間不同 粳秈走勢各異

由於南方中晚秈稻收穫及上市日期早於粳稻,因此,隨著南方中晚稻大量上市,短期中晚秈稻走勢將弱於粳稻。但中期來看,粳稻供應壓力要大於秈稻,因此,後期粳稻行情可能將弱於秈稻。主要原因是今年粳稻種植面積繼續增加,產量可能繼續增產,粳稻的供應壓力將顯著高於秈稻,尤其是東北地區的稻穀供應壓力仍將增大。

國家糧油資訊中心8月預計,2017年黑龍江省水稻總產量為2377萬噸,同比增加1.8%。因此,在新粳稻批量上市前,短期秈稻市場走勢可能弱於粳稻,但後期隨著粳稻集中上市,粳稻行情可能也將走弱,而粳稻托市收購量預計仍將高於秈稻。

資 料丨糧油市場報

編 輯丨武洋

統 籌丨郭清保

總值班丨姚大英

* 溫馨提醒 *

關愛糧油市場報,人人有責。凡“糧油市場報”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公眾號如需轉載本文,請後臺聯繫或留言取得授權。

歡迎來稿

①我們每天為你推送專業的糧油諮詢、獨家業內分析……輕鬆聊行情、專業有見地。

也歡迎各種形式生動活潑、觀點新穎獨特、說理深入淺出、文風質樸清新的文章踴躍來稿。

②喜歡看什麼,可第一時間後臺聯繫我們

③投稿郵箱:lyscbwx@qq.com

中國糧食行業第一媒體

讓您深入瞭解中國糧食經濟

新媒體業務電話:0371-68103765

9月11日,黑龍江鶴崗部分大米加工企業2014年產出米率66%的圓粒稻收購價2960~3000元/噸,2016年產圓粒米出廠價4500元/噸,雙鴨山地區部分米企2016年產圓粒米出廠價4460~4500元/噸,均穩定。江蘇南京部分大米加工企業2016年產出米率68%粳稻收購價3140元/噸,鎮江地產普通粳米出廠價4300~4360元/噸,保持平穩。浙江杭州糧油批發市場黑龍江產一級圓粒晚粳米批發價5120元/噸,安徽產一級晚秈米4340元/噸,均與8月下旬持平。福建福州地區江蘇產一級粳米批發價4630元/噸,持平;普通晚秈米批發價4630元/噸左右,比前一周下降10元/噸。

雖然近期大米需求好轉,但中晚稻集中上市臨近,因此,近期大米市場預計難以走出趨勢性上漲行情。由於北方地區新粳稻上市還有一段時間,而南方地區中稻上市正方興未艾。近期粳秈稻穀供應壓力仍將有所差異,預計粳稻走勢短期仍將保持相對堅挺,秈米市場則可能繼續趨弱。

大米走貨加快 米企開機提升

由於大米需求增加、走貨加快,近期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也從低位有所回升。不過,因粳秈稻供求關係不同,南北大米加工企業的開機率仍有所差異。9月初,東北地區典型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為29%,與前一周持平,但略低於上年同期的32%。東北地區典型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東北地區市場粳稻糧源有限,而新稻尚未收穫,粳稻價格偏高,大米需求受到一定抑制,導致東北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整體低於上年同期。預計後期隨著新稻上市量增加,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將逐步回升。

與東北地區不同,南方地區新稻上市正逐漸增加。7月底新季早秈稻開始上市,8月底新中稻又陸續收穫上市,糧源供應逐漸增多,加上居民對新米的嘗新需求,使得南方部分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有所提升。9月上旬,湘贛地區典型大米加工企業(年產能3萬~6萬噸)開工率為37%,比上月同期提高7個百分點,已連續數周出現小幅回升,但仍低於去年同期的42%。

隨著後期新季中秈稻上市量的增加,後期開機率或將繼續提高。

企業採購增加 臨儲成交好轉

隨著大米備貨需求的增加,大米企業開機率提升,對稻穀的需求也開始好轉。加工企業除了從市場上採購原糧外,不足部分需要採購儲備稻穀等作為補充,刺激近期臨儲稻穀成交保持較高水準。8月份以來,臨儲稻穀成交量一直保持在單周60萬噸以上的較高水準。

9月8日,國家共投放2013年產最低收購價粳稻和中晚秈稻214萬噸,成交55萬噸,成交率25.71%,加上9月6日成交的近3年產最低收購價粳稻和中晚秈稻7.4萬噸,上周臨儲稻穀共成交62.4萬噸。截至9月8日,今年臨儲中晚稻成交達到791萬噸左右,比上年同期高100多萬噸。其中,2013年最低收購價中晚稻今年累計成交607萬噸,占比76.7%,是主要貢獻者;2014~2016年臨儲中晚稻成交184萬噸,占比23.3%。

雖然臨儲稻穀成交總體較高,但臨儲粳稻與臨儲秈稻的拍賣成交差異較大。9月8日實際投放2013年產最低收購價粳稻60萬噸,成交37.1萬噸,成交率61.7%;2013年產最低收購價中晚秈稻實際投放154萬噸,成交17.9萬噸,成交率11.65%。無論是絕對成交量還是成交率,臨儲粳稻均要大幅高於秈稻。

近期粳秈稻拍賣成交差異較大的主要原因:一是托市收購情況不同,市場餘糧差異較大,粳稻產量雖然只占稻穀總產量的1/3,但近年來臨儲收購的粳稻卻占了托市收購總量的2/3左右,僅黑龍江一省就占了托市收購總量的一半以上,臨儲粳稻大量收購導致市場粳稻糧源十分有限,需要從拍賣等管道來補充,而秈稻托市收購量相對較少,市場餘糧供應好於粳稻;二是目前早秈稻及中秈稻已上市,秈稻供應持續得到改善,而粳稻大量收穫還需半個月左右,遠水難解近渴;三是大量進口的低端大米也可以對秈米供應形成一定的補充,但對粳米供應的改善影響有限。

供應壓力巨大 托市仍將啟動

雖然國慶、中秋“雙節”即將到來對大米需求產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面對源源不斷的新中稻上市和後期的晚稻上市,大米需求仍顯相對不足,尤其是口糧需求仍在下降,節日效應減弱,季節性供應壓力難以避免,預計仍需要啟動托市收購來穩定稻米市場。同時,從總量上看,我國稻穀供應壓力依然巨大,不啟動托市收購將使部分糧農面臨賣糧難的困境。

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9月份預計,2017年全國稻穀播種面積為3003萬公頃,較上年略減0.42%;產量為2.07億噸,基本持平。預計2017/2018年度國內稻穀總消費為18560萬噸,較上年度略增0.26%。其中,食用消費為15680萬噸,略減20萬噸;飼料消費及損耗為1350萬噸,減少30萬噸;工業消費1400萬噸,增加100萬噸。

預計2017/2018年度進口大米折稻穀(大米進口量除以0.7)40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130萬噸;出口大米折稻穀10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30萬噸。預計2017/2018年度全國稻穀結餘量為244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142萬噸。

且不論我國超過億噸的臨儲稻穀庫存,僅從年度產需分析,2017/2018年度稻穀結餘雖較近幾年有所下降,但仍高達2440萬噸,占我國稻穀商品量的20%以上。若不啟動托市收購,將不利於農戶增收。因此,隨著後期中晚稻集中上市不斷臨近,國內中晚稻托市收購仍可能常態化啟動。

收穫時間不同 粳秈走勢各異

由於南方中晚秈稻收穫及上市日期早於粳稻,因此,隨著南方中晚稻大量上市,短期中晚秈稻走勢將弱於粳稻。但中期來看,粳稻供應壓力要大於秈稻,因此,後期粳稻行情可能將弱於秈稻。主要原因是今年粳稻種植面積繼續增加,產量可能繼續增產,粳稻的供應壓力將顯著高於秈稻,尤其是東北地區的稻穀供應壓力仍將增大。

國家糧油資訊中心8月預計,2017年黑龍江省水稻總產量為2377萬噸,同比增加1.8%。因此,在新粳稻批量上市前,短期秈稻市場走勢可能弱於粳稻,但後期隨著粳稻集中上市,粳稻行情可能也將走弱,而粳稻托市收購量預計仍將高於秈稻。

資 料丨糧油市場報

編 輯丨武洋

統 籌丨郭清保

總值班丨姚大英

* 溫馨提醒 *

關愛糧油市場報,人人有責。凡“糧油市場報”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公眾號如需轉載本文,請後臺聯繫或留言取得授權。

歡迎來稿

①我們每天為你推送專業的糧油諮詢、獨家業內分析……輕鬆聊行情、專業有見地。

也歡迎各種形式生動活潑、觀點新穎獨特、說理深入淺出、文風質樸清新的文章踴躍來稿。

②喜歡看什麼,可第一時間後臺聯繫我們

③投稿郵箱:lyscbwx@qq.com

中國糧食行業第一媒體

讓您深入瞭解中國糧食經濟

新媒體業務電話:0371-6810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