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視野看渝北」重慶日報:渝北 創意文化創出文化新天地

【重慶日報】渝北 創意文化創出文化新天地

近幾年來,

渝北區在文化建設中叫響了一個新名詞:創意文化。

渝北為啥要叫響這個新名詞?因為從發達國家發展文化產業的成效與經驗來看,以文化創意為代表的新興業態,作為現代經濟中增長最快、最有前途的朝陽產業,為發展提供了新的經濟活力的契機,孕育著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渝北經濟發展基礎較好文化的發展也將伴隨經濟這一基礎,向更高的層次邁進。於是,創意文化便成了渝北文化發展新的方向,

並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要達到500億元以上,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00億以上的目標。

渝北的文化創意產業從哪些方面進行創意?

以文化與科技融合產業為重點,構建影視演藝、新聞出版、動漫遊戲、廣告會展、創意設計、體育、旅遊、休閒娛樂等多元文化產業格局。文化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

在具體產業上,渝北的創意文化重點放在高科技文化產業、文化創意設計產業、文化會展演藝產業、影視傳媒產業、文化休閒旅遊產業五大產業上。

渝北的創意文化,不僅把渝北的文化發展提升到大文化的概念上,也促進了渝北經濟的提檔升級。

今年上半年,渝北區新增文化創意企業33家,並成功引進英皇(香港)集團進來投建電影院、墨恪圖書銷售公司、星光斯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專案,引進中國龍穀——“渝閩台”耕讀文化旅遊休閒度假小鎮等項目。

渝北區的文化創意產業,正在加快發展速度。

1、文化要有創意 產業要重創新

“文化創意產業,要落腳在兩個點上:文化要有創意,產業要重創新。”渝北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說,這是創意文化產業的核心。

按照這樣的理念,渝北的創意文化產業堅持以文化與科技融合產業發展為重點,引進涵蓋晶片研發、軟體研發、資源製作和分發、硬體生產、人才培訓、行業認證、產品測試、應用體驗等領域的重點企業,

培育完整的文化與科技融合產業生態圈。

按照文化有創意,產業重創新的要求,到目前為止,渝北已先後建成數字影院13家、銀幕91張,票房收入占全市18%左右;先後引進了重慶廣告產業園、重慶新聞傳媒中心、重慶有線電視網路基地、重報集團大廈、重視傳媒製作及總部基地等8個市級重大產業專案,

投資總額達150億元;初步形成了廣電影視、數字出版、數碼動漫、數字院線、藝術培訓、印刷包裝、創意設計、文化休閒娛樂等門類齊全的產業業態,全區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均保持20%以上。

2、文化創意走廊科學佈局文化創新產業

渝北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上有一個大手筆:打造500億級的文化創意走廊,建設宜居宜業的文化創意生態城。

在這條走廊上,佈局了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骨幹品牌文化創意企業,同時將培育一批富有活力的文化創意小微企業,並建成一批重點園區和特色園區。

重慶創意產業園(廣告產業園)是文化創意走廊上的一個特色園區,目前,這個園區裡的建成面積達到24萬平方米,入駐企業200餘家,簽約並即將入駐的企業有100餘家。

渝北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在文化創意產業走廊上,已形成了三大核心區——以人和片區為核心載體,形成了互聯網路、文化軟體、數位出版、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產業區;以兩路、空港新城、龍溪片區為核心載體,形成了廣電、廣告會展、出版發行、文化休閒娛樂等文化產業中心區;以創新經濟走廊、空港工業園區等為依託,形成了印刷包裝、創意設計、軟體設計、諮詢策劃等特色文化產業集聚區。

在創意和創新上,渝北通過依託仙桃資料谷、重慶中央公園、重慶國博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平臺,引進了一大批研發、製造、體驗等國內外知名重大專案,並已開始形成生產力。

在這條文化創意走廊上,正在打造涵蓋內容創意、設計製作、行銷服務及其衍生產業在內的文化創意設計全產業鏈條,文化創意設計產業與現代高端裝備製造業深度融合,並建起長安汽車造型設計研究中心、恒通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汽車創意體驗中心等一批重點專案。

3、文化創意產業成渝北經濟新增長點

“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渝北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渝北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說,這重點體現在產業的快速發展上。

目前,渝北一批新興文化產業正在蓬勃興起。在廣播電視、娛樂、印刷包裝、出版發行等傳統文化行業穩步發展的基礎上,渝北的數字影院、文化創意、品牌策劃、數位內容、演藝會展、網路文化、新興媒體等新興文化行業已得到快速發展。如巨蟹數碼、帝華傳媒、狼蔔公司、東唐雕塑計、夢啟科技等創意文化企業,在業界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規模也越做越大。

文化創意已為渝北集聚起一大批科技創新的企業,形成了大資料等新興產業。

在渝北仙桃資料穀內,有一家文化創意企業——科大訊飛重慶公司。這家公司開發出的“聽見”智慧語音轉換系統,可自動將聲音轉化成文字。

不僅這一個產品,這家公司還開發出了多款智慧型機器人,用於醫院導診、銀行導問、社區服務等領域。

近期,這家公司還將與長安汽車簽署戰略協定,雙方將聯合主攻車載語音智慧導航系統裡的技術應用和拓展。今後新上市的長安車型將搭載全新的車載語音交互系統。

今年,科大訊飛將與渝北區教委合作,試點推行大資料精准教學系統。利用這個系統,可以對試卷進行電子閱卷,所有教學場景還能實現伴隨式資料獲取、分析、整理和歸類,方便老師根據學生學習進度,提出個性化教學方案,實現因材施教。

文化創意下集聚來的一大批大資料、互聯網、設計諮詢等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渝北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正在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重慶日報】完成老伴遺願 九旬老黨員捐出2萬元黨員愛心款

近日,渝北區龍溪街道松樹橋社區的“黨員愛心基金”收到成立以來最大的一筆捐款——91歲老黨員李俊雄捐出2萬元黨員愛心款。老人說:“我入黨62年,對党有深厚的感情,是党培養了我。我的工作和生活是人民給的,待遇也是人民給的,我要盡力回饋給人民。”

李俊雄老人居住在花卉園近20年的老單體樓裡。幾張老舊的木質沙發、簡單的茶几、飯桌,牆面不少處已斑駁掉落……一走進老人家中,就能感受到他簡樸節約的生活。

眉發花白、滿面和藹的李俊雄穿著一件褪色襯衣,儘管已年過九旬,卻耳聰目明。他告訴重慶日報記者,捐愛心款這事已計畫很久了,“我老伴的黨齡比我還長兩年,她還在世時,我們就在商量,怎麼為社會做點貢獻。”

今年3月,老伴因病去世,他決定要完成她的遺願。

他想到了社區幫助困難群眾的“黨員愛心基金”,這個基金宣導社區黨員每月一元捐,他捐過幾次,但金額都不大。有了決斷,老人整理自己與老伴的多年積蓄12萬元,做好了分配:兩個兒子一人4萬元,剩下4萬元全數捐出來。

“我們接到李爺爺電話時,嚇了一跳!”松樹橋社區黨委書記林麗告訴記者,李俊雄老人並不富裕,兩個兒子也是工薪族,她勸老人留下這筆錢,自己養老用。

“我91歲,已接近人生終點。捐這錢,一是為我老伴完成遺願,二是當成我人生最後一件大事來辦。你們放心,我家裡已經做好了安排。”老人的反駁平靜而堅定,不容商榷。

社區仍反復做工作,幾經博弈,老人最終決定,留下2萬元養老,捐出2萬元黨員愛心款。第二天,他就揣著兩疊百元鈔票走進了社區。

自母親去世後,李俊雄的小兒子李堅就搬來與父親同住。

李堅和哥哥都已退休,每月退休工資3000元左右。李俊雄每月則有4000多元退休工資,除生活開支外,還得買藥控制冠心病和高血壓。

“夠用了,夠用了。”聽小兒子跟記者算生活賬,老人連忙打住。

李堅笑著說:“我們都支持爸爸的決定。”他告訴記者,父親常說:“把財富留給子女,對你們是錦上添花;捐贈給困難群眾,則是雪中送炭。”

在兒孫心中,李俊雄老人做好事捐錢從不皺眉頭,對自己卻十分吝嗇——每餐一葷一素,吃剩的飯菜,要留到下餐再吃,從不浪費一粒米、一片菜葉。“爸爸媽媽一直保持著革命年代那種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幾十年如一日粗茶淡飯,這份身教重于言傳,也是留給我們後代的寶貴財富。”

採訪中,老人還向重慶日報記者展示了一本書目,這是他整理的自己幾十年來的藏書,其中大多是歷史書籍和古典文學。老人按朝代年份、種類一一擬好,也全部捐給了社區圖書室。

對於李俊雄老人的愛心捐款,松樹橋社區表示,將專款專用、陽光透明,根據老人意願,全部用於幫扶轄區困難群眾。

同時將培育一批富有活力的文化創意小微企業,並建成一批重點園區和特色園區。

重慶創意產業園(廣告產業園)是文化創意走廊上的一個特色園區,目前,這個園區裡的建成面積達到24萬平方米,入駐企業200餘家,簽約並即將入駐的企業有100餘家。

渝北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在文化創意產業走廊上,已形成了三大核心區——以人和片區為核心載體,形成了互聯網路、文化軟體、數位出版、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產業區;以兩路、空港新城、龍溪片區為核心載體,形成了廣電、廣告會展、出版發行、文化休閒娛樂等文化產業中心區;以創新經濟走廊、空港工業園區等為依託,形成了印刷包裝、創意設計、軟體設計、諮詢策劃等特色文化產業集聚區。

在創意和創新上,渝北通過依託仙桃資料谷、重慶中央公園、重慶國博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平臺,引進了一大批研發、製造、體驗等國內外知名重大專案,並已開始形成生產力。

在這條文化創意走廊上,正在打造涵蓋內容創意、設計製作、行銷服務及其衍生產業在內的文化創意設計全產業鏈條,文化創意設計產業與現代高端裝備製造業深度融合,並建起長安汽車造型設計研究中心、恒通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汽車創意體驗中心等一批重點專案。

3、文化創意產業成渝北經濟新增長點

“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渝北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渝北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說,這重點體現在產業的快速發展上。

目前,渝北一批新興文化產業正在蓬勃興起。在廣播電視、娛樂、印刷包裝、出版發行等傳統文化行業穩步發展的基礎上,渝北的數字影院、文化創意、品牌策劃、數位內容、演藝會展、網路文化、新興媒體等新興文化行業已得到快速發展。如巨蟹數碼、帝華傳媒、狼蔔公司、東唐雕塑計、夢啟科技等創意文化企業,在業界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規模也越做越大。

文化創意已為渝北集聚起一大批科技創新的企業,形成了大資料等新興產業。

在渝北仙桃資料穀內,有一家文化創意企業——科大訊飛重慶公司。這家公司開發出的“聽見”智慧語音轉換系統,可自動將聲音轉化成文字。

不僅這一個產品,這家公司還開發出了多款智慧型機器人,用於醫院導診、銀行導問、社區服務等領域。

近期,這家公司還將與長安汽車簽署戰略協定,雙方將聯合主攻車載語音智慧導航系統裡的技術應用和拓展。今後新上市的長安車型將搭載全新的車載語音交互系統。

今年,科大訊飛將與渝北區教委合作,試點推行大資料精准教學系統。利用這個系統,可以對試卷進行電子閱卷,所有教學場景還能實現伴隨式資料獲取、分析、整理和歸類,方便老師根據學生學習進度,提出個性化教學方案,實現因材施教。

文化創意下集聚來的一大批大資料、互聯網、設計諮詢等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渝北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正在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重慶日報】完成老伴遺願 九旬老黨員捐出2萬元黨員愛心款

近日,渝北區龍溪街道松樹橋社區的“黨員愛心基金”收到成立以來最大的一筆捐款——91歲老黨員李俊雄捐出2萬元黨員愛心款。老人說:“我入黨62年,對党有深厚的感情,是党培養了我。我的工作和生活是人民給的,待遇也是人民給的,我要盡力回饋給人民。”

李俊雄老人居住在花卉園近20年的老單體樓裡。幾張老舊的木質沙發、簡單的茶几、飯桌,牆面不少處已斑駁掉落……一走進老人家中,就能感受到他簡樸節約的生活。

眉發花白、滿面和藹的李俊雄穿著一件褪色襯衣,儘管已年過九旬,卻耳聰目明。他告訴重慶日報記者,捐愛心款這事已計畫很久了,“我老伴的黨齡比我還長兩年,她還在世時,我們就在商量,怎麼為社會做點貢獻。”

今年3月,老伴因病去世,他決定要完成她的遺願。

他想到了社區幫助困難群眾的“黨員愛心基金”,這個基金宣導社區黨員每月一元捐,他捐過幾次,但金額都不大。有了決斷,老人整理自己與老伴的多年積蓄12萬元,做好了分配:兩個兒子一人4萬元,剩下4萬元全數捐出來。

“我們接到李爺爺電話時,嚇了一跳!”松樹橋社區黨委書記林麗告訴記者,李俊雄老人並不富裕,兩個兒子也是工薪族,她勸老人留下這筆錢,自己養老用。

“我91歲,已接近人生終點。捐這錢,一是為我老伴完成遺願,二是當成我人生最後一件大事來辦。你們放心,我家裡已經做好了安排。”老人的反駁平靜而堅定,不容商榷。

社區仍反復做工作,幾經博弈,老人最終決定,留下2萬元養老,捐出2萬元黨員愛心款。第二天,他就揣著兩疊百元鈔票走進了社區。

自母親去世後,李俊雄的小兒子李堅就搬來與父親同住。

李堅和哥哥都已退休,每月退休工資3000元左右。李俊雄每月則有4000多元退休工資,除生活開支外,還得買藥控制冠心病和高血壓。

“夠用了,夠用了。”聽小兒子跟記者算生活賬,老人連忙打住。

李堅笑著說:“我們都支持爸爸的決定。”他告訴記者,父親常說:“把財富留給子女,對你們是錦上添花;捐贈給困難群眾,則是雪中送炭。”

在兒孫心中,李俊雄老人做好事捐錢從不皺眉頭,對自己卻十分吝嗇——每餐一葷一素,吃剩的飯菜,要留到下餐再吃,從不浪費一粒米、一片菜葉。“爸爸媽媽一直保持著革命年代那種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幾十年如一日粗茶淡飯,這份身教重于言傳,也是留給我們後代的寶貴財富。”

採訪中,老人還向重慶日報記者展示了一本書目,這是他整理的自己幾十年來的藏書,其中大多是歷史書籍和古典文學。老人按朝代年份、種類一一擬好,也全部捐給了社區圖書室。

對於李俊雄老人的愛心捐款,松樹橋社區表示,將專款專用、陽光透明,根據老人意願,全部用於幫扶轄區困難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