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所大學厲害了!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都向它致賀辭

9月13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開學典禮舉行。

新華社深圳9月13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分別向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開學典禮致賀辭。

習近平在賀辭中指出——

教育是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推動力,也是促進各國人民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近年來,中俄教育合作深入發展,兩國高等院校交流更加密切,為增進兩國和兩國人民相互瞭解和友誼、推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高水準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中俄聯合創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是我和普京總統達成的重要共識,

也是兩國人文合作深入發展的重要成果,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習近平強調——

希望中俄兩國教育主管部門和教育工作者發揮各自優勢,深挖合作潛力,加快完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各項建設,努力建設高水準大學、培養高素質人才,為深化中俄教育合作、增進兩國人民友誼作出貢獻。

普京在賀辭中表示——

教育合作一直是俄中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國高校直接交流逐年擴大,互換留學生交流實踐日趨完善,兩國中學生在對方國家療養營地度假已成為常態。我相信,在兩所知名大學基礎上創辦的俄中大學將進一步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和相互理解。該校畢業生不僅在俄中兩國、也將在世界受到歡迎。

首所中俄合作高校,2017年正式招收首屆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大有來頭!來看它的誕生記——

首所中俄合作高校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誕生記

莫斯科大學是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是優秀的理工類大學,兩校合作,優勢互補,可以順應中國教育部重點發展理、工、農、醫的中外合作辦學的部署,

創建一批新興交叉學科和專業。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胡海岩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是莫斯科大學建校260年來唯一一所與中國聯合建立的大學,是莫斯科大學的一個獨特項目,意義重大。

——莫斯科大學校長薩多夫尼奇

9月13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開學典禮上,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俄羅斯副總理戈洛傑茨的共同見證下,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大學實現了跨越近6000公里的歷史性“握手”,

由此揭開了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嶄新篇章。

9月1日,是俄羅斯傳統的“知識節”。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過渡校區的禮堂裡,113名2017級本科生創編了合唱、詩朗誦、戲劇等節目,用一場俄羅斯風味十足的慶祝活動迎接這一傳統節日。作為該校招收的首屆學生,他們已經在學校進行了一個月的俄語強化培訓,在他們面前是一條著眼于成為“科技文化行業的高端人才、專業技術領域的領軍人才、‘一帶一路’建設的緊缺人才”的成長路徑。

中外合作辦學重在優勢互補,各取所長。始建於1755年、誕生過十幾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莫斯科大學與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國內一流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在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的牽手之初,便被賦予深化中俄兩國戰略合作關係、促進兩國人文交流、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的使命。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創辦歷程

從一紙藍圖到如今的巍巍校園,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的創辦,見證了中俄兩國戰略合作關係、教育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也寄託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深圳渴望”——

從2013年底,莫斯科大學提出在中國境內聯合創建大學的建議,到選定北京理工大學為合作對象,再到次年春天深圳市人民政府和莫斯科大學、北理工三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給予土地、資金方面的全力支持,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的創建之路扎實穩健。

2014年5月20日,上海亞信峰會期間,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的共同見證下,時任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與俄羅斯教育科學部第一副部長特列季亞克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部關於北京理工大學與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合作舉辦“中俄大學”的諒解備忘錄》。

2015年8月,教育部正式發文批准籌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拉開了學校建設序幕。於是,從2016年5月新校址奠基,到2016年11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獲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成為國內第一所引進俄羅斯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俄合作大學,並於2017年正式招收首屆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該校2017級新生和主體結構全部封頂的永久校區工程一起,見證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從無到有的“深圳效率”。

培養國際型人才

紮根深圳、著眼未來,似乎從誕生之日起,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就承載著國家戰略和城市發展的寄望。如何在凝練學科專業特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有所作為?如何提高深圳教育國際化水準、為建設亞太地區重要的高教中心和人才高地培養國際型人才?

“目前學校設置的學科,大多數是針對深圳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而設置的,希望能夠有的放矢地為深圳城市未來發展輸送需要的人才。這也正是高校服務當地、服務城市的職責擔當。”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校長趙平說,學校將依託莫斯科大學實力雄厚的理科和北京理工大學強大的工程應用學科,在學科專業設置上文理工並重,注重服務於中俄兩國文化、教育和科技合作,兼顧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努力培養擁有扎實專業知識、深厚人文素養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為深圳市發展創新驅動和高新科技產業,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提供智力支援。(柴葳)

來源 | 綜合新華社、《中國教育報》報導

中外合作辦學重在優勢互補,各取所長。始建於1755年、誕生過十幾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莫斯科大學與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國內一流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在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的牽手之初,便被賦予深化中俄兩國戰略合作關係、促進兩國人文交流、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的使命。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創辦歷程

從一紙藍圖到如今的巍巍校園,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的創辦,見證了中俄兩國戰略合作關係、教育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也寄託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深圳渴望”——

從2013年底,莫斯科大學提出在中國境內聯合創建大學的建議,到選定北京理工大學為合作對象,再到次年春天深圳市人民政府和莫斯科大學、北理工三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給予土地、資金方面的全力支持,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的創建之路扎實穩健。

2014年5月20日,上海亞信峰會期間,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的共同見證下,時任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與俄羅斯教育科學部第一副部長特列季亞克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部關於北京理工大學與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合作舉辦“中俄大學”的諒解備忘錄》。

2015年8月,教育部正式發文批准籌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拉開了學校建設序幕。於是,從2016年5月新校址奠基,到2016年11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獲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成為國內第一所引進俄羅斯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俄合作大學,並於2017年正式招收首屆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該校2017級新生和主體結構全部封頂的永久校區工程一起,見證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從無到有的“深圳效率”。

培養國際型人才

紮根深圳、著眼未來,似乎從誕生之日起,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就承載著國家戰略和城市發展的寄望。如何在凝練學科專業特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有所作為?如何提高深圳教育國際化水準、為建設亞太地區重要的高教中心和人才高地培養國際型人才?

“目前學校設置的學科,大多數是針對深圳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而設置的,希望能夠有的放矢地為深圳城市未來發展輸送需要的人才。這也正是高校服務當地、服務城市的職責擔當。”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校長趙平說,學校將依託莫斯科大學實力雄厚的理科和北京理工大學強大的工程應用學科,在學科專業設置上文理工並重,注重服務於中俄兩國文化、教育和科技合作,兼顧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努力培養擁有扎實專業知識、深厚人文素養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為深圳市發展創新驅動和高新科技產業,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提供智力支援。(柴葳)

來源 | 綜合新華社、《中國教育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