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基層采風」商丘市睢陽區法學會“兩師一員”三步走,打造信訪新模式

為依法做好信訪工作,商丘市睢陽區法學會勇於創新,不斷整合司法行政和社會各方資源和力量,今年5月份,在信訪大廳設立法學會法律服務中心,引入協力廠商介入信訪工作新機制,

由“兩師一員”共同參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信訪工作、努力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全力打造信訪工作新模式。

由調解員、律師、心理諮詢師組成的“兩師一員”,是睢陽區法學會創新工作機制的一項新舉措,有效提高了信訪案件的化解效率和品質。

調解員是解決矛盾糾紛的有生力量,在法律服務中心,第一步是選擇有豐富工作經驗、思路清晰,善於解決問題的同志,同時,吸納社會上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幹部作為義務調解員,參與到矛盾糾紛的調解和信訪問題的化解;律師的參與,引入法治力量是解決信訪問題的第二步,充分發揮律師、法律專家的專業優勢,將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導入行政覆議、仲裁、訴訟等法律途徑加以解決,
切實加大信訪問題的調處力度。第三步,是心理諮詢師參與信訪工作,對信訪群眾給予人文關懷,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實現矛盾化解與法律服務及心理疏導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提高化解疑難信訪問題的水準,取得良好成效。

法律服務中心“兩師一員”助訪模式,在化解信訪問題時密切配合,各司其職,發揮優勢,共同參與信訪工作的有序推進。

信訪問題複雜多樣,處理起來非常棘手,信訪群眾在法律服務中心反映訴求時,心裡憋著一股氣,情緒容易激動。針對這些情況,圍繞來訪者的心理問題,進行必要的情緒疏導,穩定情緒,用真誠化解他們心中的這股氣,這樣有利於解開 “事結”,打開信訪人的“心結”,從而引導其理性表達訴求,為化解矛盾和信訪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調解員和律師的適時介入,從政策、法律的角度幫助信訪群眾依法分析問題癥結和利害關係,
為其指明方向,提供多個解決信訪問題的方案,促使疑難複雜信訪事項及時化解。

睢陽區古宋辦事處堤口村的梁某,因該區學校建設他家需要拆遷,400平方的房子要求補償100萬元,辦事處及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做其思想工作。

梁某抱著“信上不信下、信訪不信法”、“以訪施奪、以鬧取利”的觀念,多次赴京、省、市上三級信訪,每月的25號、15號(區委書記、區長)接待日必到。

為了順利推動專案建設,區信訪局會同心理諮詢師、律師共同對案件進行了重新梳理。針對梁某沒有法律依據和政策支持的過高訴求,先讓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疏導,讓他明白,只有合理要求才能得到解決,無理取鬧只能惡化關係、耗費時間和精力。然後工作人員堅守政策底線,多次與梁某約談,通過政策講解、心理開導,最後樑某同意了依照睢陽區大棚改徵收方案進行整體拆遷。

商丘市睢陽區閆集鎮洪莊村的張某(女)與叔伯兄弟于2007年6月因為糞坑等事情產生矛盾,直至兩家大打出手,雙方不相讓,經鎮、村兩級幹部多次調解協商,始終沒有達成一致意見。雙方多次向睢陽區人民法院、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為了解決兩家矛盾,鎮、村幫助張某解決了一處宅基地,並給予15000元的補償,事態暫時得到平息。但張某夫婦在新宅基地蓋好房子,並拿到15000元後,又於2011年3月以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不公為由,多次赴京、市、睢陽區政府、區法院、區信訪局上訪。

針對這種情況,信訪局採取心理諮詢師、律師和調解員共同參與接訪、疏導的“兩師一員”助訪模式,對疑難涉法涉訴信訪案件進行聯合“會診”,由接訪領導向她分析案情,心理諮詢師疏導心理,律師解讀法律。張某的認識由固執向融化發生了根本轉變,心裡的疙瘩一步步在解開,張某夫婦表示不再因此事上訪。

以上兩起信訪案件,是法律服務中心“兩師一員”助訪模式開啟以來,被成功化解的信訪積案,最終息訴罷訪。截止目前,“兩師一員”協作配合,共參與處理信訪問題30餘件(次),接待8批360餘名信訪人,協助現場辦結5件,轉批限期辦理案件25件,做到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有效化解了社會各類矛盾,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兩師一員”通過法律服務中心搭建的這個平臺,密切協作,有效銜接,化解社會矛盾、解決信訪問題,打造法治信訪、有序信訪,努力營造工作新局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然後工作人員堅守政策底線,多次與梁某約談,通過政策講解、心理開導,最後樑某同意了依照睢陽區大棚改徵收方案進行整體拆遷。

商丘市睢陽區閆集鎮洪莊村的張某(女)與叔伯兄弟于2007年6月因為糞坑等事情產生矛盾,直至兩家大打出手,雙方不相讓,經鎮、村兩級幹部多次調解協商,始終沒有達成一致意見。雙方多次向睢陽區人民法院、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為了解決兩家矛盾,鎮、村幫助張某解決了一處宅基地,並給予15000元的補償,事態暫時得到平息。但張某夫婦在新宅基地蓋好房子,並拿到15000元後,又於2011年3月以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不公為由,多次赴京、市、睢陽區政府、區法院、區信訪局上訪。

針對這種情況,信訪局採取心理諮詢師、律師和調解員共同參與接訪、疏導的“兩師一員”助訪模式,對疑難涉法涉訴信訪案件進行聯合“會診”,由接訪領導向她分析案情,心理諮詢師疏導心理,律師解讀法律。張某的認識由固執向融化發生了根本轉變,心裡的疙瘩一步步在解開,張某夫婦表示不再因此事上訪。

以上兩起信訪案件,是法律服務中心“兩師一員”助訪模式開啟以來,被成功化解的信訪積案,最終息訴罷訪。截止目前,“兩師一員”協作配合,共參與處理信訪問題30餘件(次),接待8批360餘名信訪人,協助現場辦結5件,轉批限期辦理案件25件,做到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有效化解了社會各類矛盾,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兩師一員”通過法律服務中心搭建的這個平臺,密切協作,有效銜接,化解社會矛盾、解決信訪問題,打造法治信訪、有序信訪,努力營造工作新局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