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蒙牛2016年收入537.8億 特侖蘇單品貢獻110億

繼光明乳業(600597.SH)之後,蒙牛乳業(02319.HK)也於3月29日深夜在聯交所公佈了截止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業績公告,引發資本市場熱議。

公告顯示,蒙牛2016年全年實現收入537.8億元,同比增長9.7%;本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為負數,接近-7.51億元,2015年則為正數,在23.67億元左右。

何故?

《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注意到,蒙牛虧損並非因為自身業務,主要因為計提旗下子公司雅士利國際(01230.HK)的商譽減值和出售庫存大包粉導致的一次性虧損。

據網易財經等多家媒體報導,

如果不含雅士利國際及商譽減值,蒙牛2016年本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約為16.869億元。

基於此,在公佈財報之時,蒙牛方面宣佈,擬按每股0.089元對股東進行分紅,總分紅金額在3.49億元左右。

特侖蘇突破110億

2016年,中國乳製品行業有所恢復,乳製品產量保持增長,價格相對穩定,光明乳業、澳優乳業、飛鶴乳業、君樂寶等乳製品加工企業的業績全部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與此同時,乳業消費者升級趨勢明顯,

高端UHT奶及優酪乳等高附加值品類的消費規模逐步增長,伊利股份旗下安慕希、蒙牛乳業旗下純甄、君樂寶旗下開啡爾等高端常溫優酪乳相繼崛起。

乳業高級研究員宋亮等行業人士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隨著中國居民消費水準、品牌意識及健康意識提升,

伴隨乳企產品結構及策略升級,未來消費升級將進一步帶動行業增長。

據悉,高端產品,特別是高端UHT奶喝低溫品類消費將維持較高增速並佔據液態奶產品主要份額;另外,乳酪等新興乳品有望成為行業新亮點。

2016年,蒙牛自身業務發展良好,增幅超過行業的平均水準,實現了基礎白奶、特侖蘇、純甄、冠益乳等多個產品均高於行業增長,

冰品亦出現逆勢增長,其中特侖蘇單品收入突破110億元。

蒙牛相關負責人表示,蒙牛自身業務的增長是因為公司去年不斷加大市場建設、強化管道管控等進行主動調整取得的結果。

另外,一項重大收購於近期完成。

3月21日,現代牧業與蒙牛聯合發佈公告,

公告稱,截止到要約最後時間,蒙牛與一致行動人共持3,755,769,412股現代牧業股份,約占現代牧業已發行股份的61.3%,蒙牛達成進一步對於現代牧業的絕對控股。

基於此,現代牧業董事會進行了全面改組,於旭波不再為現代牧業董事會主席,而盧敏放獲委任為董事會主席;同時,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副總裁兼運營總經理韓春林決定留在現代牧業的原始職位。

公開資料顯示,現代牧業仍是中國最大的乳牛畜牧公司,目前在國內有26個牧場,擁有的乳牛數量近23萬頭,並成為首批通過優質乳工程驗收的牧業公司。

蒙牛乳業在公告中稱,增持現代牧業的目的是為了加強蒙牛于高端乳製品市場的定位,支持發展低溫乳製品,成為綜合市場領先公司,擁有卓著能力控制整條價值鏈並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益。

第一階段架構調整已經完成

在盧敏放接任總裁職務之後,蒙牛乳業對內進行了組織構架調整,即將原核心業務板塊分成常溫和低溫,冰品和奶粉等獨立事業部。

業界人士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新事業部制將對蒙牛形成以消費者及市場為導向的組織模式,通過集團集中採購、奶源統一管理等方式,整體運營效率將大大提升,每一個業務單元也將更加聚焦、更均衡發展。

投資者不禁要問,進展如何?

在今年的博鼇亞洲論壇上,盧敏放對外透露,從去年12月開始的蒙牛乳業組織架構調整第一階段在今年2月底已經完成。

“第二階段我預計大概在2、3個月之內完成,這個階段完成以後,基本上蒙牛乳業的整體組織架構和創新流程都完成了相應的梳理。之後,我們從職能上將進行第三個階段的調整,那就是提升蒙牛乳業總部和各事業部的職能能力,將它每一塊地方的能力打造好,但這是一個比較持續的過程”。盧敏放稱。

2016年9月,盧敏放接替孫伊萍出任蒙牛乳業總裁,就在外界好奇這位乳業“老兵”會帶給蒙牛怎樣變革的時候,2016年12月,盧敏放通過一輪全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宣告了蒙牛乳業進入了盧敏放時代。

據瞭解,相比于孫伊萍時代的常溫乳製品、冰品及乳飲料、低溫乳製品三大品類管理系統,這次結構調整把本來與冰品歸為同一類的乳飲料劃分到常溫乳製品旗下,同時把之前統一劃歸到雅士利平臺下的多美滋等其他奶粉業務與雅士利共同剝離出來,成立新的獨立事業部。

對此,乳業高級研究員宋亮表示,盧敏放的調整將會對主業更加聚焦。一是突出低溫奶尤其是巴氏奶,巴氏奶和常溫奶是另一套操作體系,對生產和銷售人員也有另一套要求,可以說是獨立的體系。

另外,現在蒙牛乳業突出奶粉業務,將奶粉業務獨立拿出來,也會將母嬰系列產品放到這個體系中來發展。

盧敏放自己如何看待上述架構調整?

盧敏放向《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指出,在他看來,他所主導的蒙牛組織架構的改變,實際上就是讓蒙牛的每一個團隊都有能力發揮出他們的企業家精神。

業界是否看好?

宋亮對蒙牛一系列的改革表示看好,符合乳業現實發展的規律,無論是銷售規模還是業績,都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但效果究竟如何?

還有待市場和時間檢驗!

公開資料顯示,現代牧業仍是中國最大的乳牛畜牧公司,目前在國內有26個牧場,擁有的乳牛數量近23萬頭,並成為首批通過優質乳工程驗收的牧業公司。

蒙牛乳業在公告中稱,增持現代牧業的目的是為了加強蒙牛于高端乳製品市場的定位,支持發展低溫乳製品,成為綜合市場領先公司,擁有卓著能力控制整條價值鏈並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益。

第一階段架構調整已經完成

在盧敏放接任總裁職務之後,蒙牛乳業對內進行了組織構架調整,即將原核心業務板塊分成常溫和低溫,冰品和奶粉等獨立事業部。

業界人士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新事業部制將對蒙牛形成以消費者及市場為導向的組織模式,通過集團集中採購、奶源統一管理等方式,整體運營效率將大大提升,每一個業務單元也將更加聚焦、更均衡發展。

投資者不禁要問,進展如何?

在今年的博鼇亞洲論壇上,盧敏放對外透露,從去年12月開始的蒙牛乳業組織架構調整第一階段在今年2月底已經完成。

“第二階段我預計大概在2、3個月之內完成,這個階段完成以後,基本上蒙牛乳業的整體組織架構和創新流程都完成了相應的梳理。之後,我們從職能上將進行第三個階段的調整,那就是提升蒙牛乳業總部和各事業部的職能能力,將它每一塊地方的能力打造好,但這是一個比較持續的過程”。盧敏放稱。

2016年9月,盧敏放接替孫伊萍出任蒙牛乳業總裁,就在外界好奇這位乳業“老兵”會帶給蒙牛怎樣變革的時候,2016年12月,盧敏放通過一輪全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宣告了蒙牛乳業進入了盧敏放時代。

據瞭解,相比于孫伊萍時代的常溫乳製品、冰品及乳飲料、低溫乳製品三大品類管理系統,這次結構調整把本來與冰品歸為同一類的乳飲料劃分到常溫乳製品旗下,同時把之前統一劃歸到雅士利平臺下的多美滋等其他奶粉業務與雅士利共同剝離出來,成立新的獨立事業部。

對此,乳業高級研究員宋亮表示,盧敏放的調整將會對主業更加聚焦。一是突出低溫奶尤其是巴氏奶,巴氏奶和常溫奶是另一套操作體系,對生產和銷售人員也有另一套要求,可以說是獨立的體系。

另外,現在蒙牛乳業突出奶粉業務,將奶粉業務獨立拿出來,也會將母嬰系列產品放到這個體系中來發展。

盧敏放自己如何看待上述架構調整?

盧敏放向《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指出,在他看來,他所主導的蒙牛組織架構的改變,實際上就是讓蒙牛的每一個團隊都有能力發揮出他們的企業家精神。

業界是否看好?

宋亮對蒙牛一系列的改革表示看好,符合乳業現實發展的規律,無論是銷售規模還是業績,都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但效果究竟如何?

還有待市場和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