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汀寨村小掃帚變成“致富寶” 紮出大市場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鮑福玉 通訊員 高歡歡

長汀寨村位於萊西市院上鎮東部,

有著五十多年的紮掃帚傳統。該村共176戶,其中從事掃帚編織的有70多戶,村莊全村一年能紮出3萬把左右的掃帚,產值約25萬元左右,是該村村民除了務農之外最大的經濟收入。

走進長汀寨村,記者發現幾乎家家戶戶都能看見成捆竹枝竹葉堆成的“小山”。

“竹枝毛料都是去年十月份從浙江運過來,已經提前烤好了,一捆100多塊錢。這些都是俺們村紮掃帚的基礎材料。”54歲的村民王成說。

“農閒時、陰天下雨就都在家紮掃帚,還有秋收後,冬天算是最忙的時候。”王成告訴記者,村民一年到頭沒有閑著的時候,除了伺候莊稼地,就是在家紮掃帚。王成紮掃帚的地方是一間十幾平米的舊房子,在這裡,記者看到幾十捆的竹枝毛料被一層層地摞起來,

各種切割好的竹枝鋪了一地,幾乎沒有落腳的地方。“紮掃帚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很講究技巧和經驗。”王成說,從清理毛料開始,劈竹子、在地上紮、綁上麻繩、用竹板夾定型,最後梳理枝葉,看似簡單的工序前前後後也有十多道,整套工序下來需要半個多小時的時間,王成一天能紮十個左右。

“掃帚不能紮得太松,否則使用的時候很容易散開,所以紮掃帚的多是男人,要有力氣才行。”王成邊說邊將大的竹枝揀出來,把上面的小枝劈下來,挑出來的竹枝放在一旁,“竹枝劈開後也分左右兩邊,同一個方向的捆在一起。不同方向的竹枝纏繞方式不一樣。”王成坐在小馬紮上,雙腿略向上彎曲,雙腳蹬地,

地面上有兩個紅色的圓弧形標準線。“紮掃帚有固定的重量和尺度。一把掃帚基本是四斤半左右,高度一米九五左右。”王成一邊說著,一邊從劈好的竹枝裡挑出十多根形態相似的,用雙手嫺熟地在地上拉、揉、絞、編、抓、綁,幾個動作乾脆俐落,好似在地上作畫,看似雜亂的竹毛條很快就有了掃帚的雛形。

“紮掃帚賺的是辛苦錢,只要夠勤快就有飯吃。”王成一邊紮著掃帚一邊給記者算著掃帚賬:“我們村農閒時幾乎家家戶戶都做掃帚,

一個熟練工一天能做30把。”他說,村民一年四季都可以紮制掃帚,一把掃帚純利潤在五六元錢,這樣熟練工一天下來至少掙150元錢。記者注意到,雖然王成戴著手套,但也早已磨破,粗糙的老手上滿是被竹枝戳傷的疤痕。“做掃帚兩天就會磨爛一副手套,太浪費。其實時間久了,手也就不疼了。”王成笑著說道。

村書記崔明海介紹,現在該村掃帚的年加工量在3萬把左右,客戶遍及周邊縣市,最遠賣到江浙一帶。“別看現在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掃帚真不少,但俺們村的這種老式掃帚很受歡迎。”崔明海告訴記者,要讓掃帚能賣出好價錢,必須抱團發展。現在村裡正在積極籌備成立掃帚專業合作社,將充分發揮合作社的帶動作用,採取“龍頭+農戶”的發展模式,在產品生產品質標準制定、引進和推廣掃帚新品種、擴大訂單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本地特色產業競爭力,最大限度地促進農民增收。

[編輯: 劉曉明]

村書記崔明海介紹,現在該村掃帚的年加工量在3萬把左右,客戶遍及周邊縣市,最遠賣到江浙一帶。“別看現在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掃帚真不少,但俺們村的這種老式掃帚很受歡迎。”崔明海告訴記者,要讓掃帚能賣出好價錢,必須抱團發展。現在村裡正在積極籌備成立掃帚專業合作社,將充分發揮合作社的帶動作用,採取“龍頭+農戶”的發展模式,在產品生產品質標準制定、引進和推廣掃帚新品種、擴大訂單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本地特色產業競爭力,最大限度地促進農民增收。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