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香港要建國際創科中心 馬化騰稱有“三張牌”可打

9月11日下午,香港X科技創業平臺(下稱“香港X”)發佈《跑贏智慧時代》香港科技創新創業白皮書。白皮書稱,香港要抓住機遇,應該把建設智慧時代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作為整體戰略目標。

香港應抓住機遇

白皮書提出,香港要以成為與矽谷媲美的世界創科中心為理想,通過科技創新生態圈的打造,來迎接智慧時代帶來的科技發展挑戰和大灣區協同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通過政府、企業、學校、民間組織和社會各界共同創新,大力培育和吸引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青年人才,

吸引世界大型科技企業來香港設立研發中心,並把香港創科能力和技術產品大力推廣至世界各地,從而使香港在保有金融、貿易、服務等傳統優勢地位的同時,把創新科技作為發展新動能,使香港煥發新魅力。

在解讀白皮書時,香港X聯合創始人、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稱,智慧技術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為香港經濟和科創產業的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

但這個機會非常短,香港應牢牢抓住智慧技術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會,勇於創新、大膽佈局,以前所未有的措施和力度來推動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實現香港創新科技的突破,為香港全球金融中心提供有力保障。香港要奮力成為大灣區發展的領頭羊,打造世界新矽谷。

白皮書進一步提出了四點戰略性建議:首先,

把建設智慧時代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上升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整體戰略目標,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牽頭推進政府各部門間的高效溝通與協作,對內面向全港市民大力推廣創新創業文化,對外積極展開城市行銷;其次,打造開放的創新科技生態系統,促進不同參與者之間的溝通合作,建議政府積極引進海內外具備創科基因的領先企業、智慧創新領域的世界級專家和海內外創業人才,
設立更多的政府引導基金,並推動更多風險投資關注、投資香港。

此外,香港還應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特定的智慧創新領域。白皮書建議香港重點發展大資料與人工智慧、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機器人技術以及生命科學與醫藥等五大領域;並展開與內地的戰略合作,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新矽谷,將香港的傳統創新模式與深圳的逆向創新模式互補,

打造“香港研發/孵化+深圳/珠三角智慧製造”產業鏈,同時,香港還可助力內地企業二次創新、開拓國際市場,並與粵、澳兩地聯動,集結三地“軟體、硬體、服務”三方面優勢。

香港特區政府從八方面支持科創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活動現場發表主旨演講中稱,目前香港研發開支占本地生產總值不到1%,只有0.73%,但是深圳卻占4%以上,香港是大大落後於形勢的。而站在特區政府的角度來說,應該從8個方面加倍努力,進一步為科技創新創業提供有力的條件與環境。

林鄭月娥稱,第一是增加研發的資源,除了香港特區政府大力投資在大學的研發開支外,也應該鼓勵企業投資;第二是彙聚科研人才,無論是香港本地人才還是吸引海內外的人才方面,香港特區政府都要扮演一個更積極的角色;第三是提供創投資金,她提到,香港特區政府很快將啟動一個20億元創新創投資金;第四是增加科研基礎建設,除了大型基建設施以外,香港特區政府也非常願意為青年人提供一些共用空間;第五是檢視現存的法律法規,打破一些局限科技發展的條例;第六,開放香港特區政府擁有的資料,為科研提供原材料;第七是香港特區政府要帶頭改變採購制度,希望多鼓勵香港本地科技創新;第八,在教育方面從基礎的教育做起,教育系統需要培養學生有創造力與好奇心。

林鄭月娥稱,香港特區政府必須要做一個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與業界多溝通,多互動,確保我們能與時並進,而香港政府也願意與大家同行,跑贏智能時代。

香港還有“三張牌”可以打

騰訊控股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香港X榮譽主席馬化騰稱,香港要發展科技,還有“三張牌”可以打。首先,他認為,香港應該把更多高科技人才和企業“引進來”,他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在這方面可以更大膽積極,給予更多政策吸引人才,甚至應該有問責機制,如果拿不下項目應該給予壓力。

而第二張牌是“長出來”,即要培育優質的環境,讓人才自我生存。以騰訊為例,如果在香港要招幾百人的科技工程師,其實並不容易,但如果香港特區政府可以給予一些政策引導,比如請一個本地科技人才可以配一個國外引進的人才。馬化騰希望,讓科技企業和人才進駐香港以後可以生存壯大,形成案例。

第三張牌是“合起來”,粵港澳大灣區的智慧製造,結合香港適合高端人才國際化的環境,合力的能量是很大的。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香港X主席沈南鵬在活動現場也認為,首先要思考香港本地人才怎麼能留下而不是選擇其他地方,這需要香港給創科更好的生態環境;第二是怎麼把世界上優秀人才吸引來香港發展,包括內地優才;除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也應該考慮在創科新環下,改進傳統的教育內容。

而站在特區政府的角度來說,應該從8個方面加倍努力,進一步為科技創新創業提供有力的條件與環境。

林鄭月娥稱,第一是增加研發的資源,除了香港特區政府大力投資在大學的研發開支外,也應該鼓勵企業投資;第二是彙聚科研人才,無論是香港本地人才還是吸引海內外的人才方面,香港特區政府都要扮演一個更積極的角色;第三是提供創投資金,她提到,香港特區政府很快將啟動一個20億元創新創投資金;第四是增加科研基礎建設,除了大型基建設施以外,香港特區政府也非常願意為青年人提供一些共用空間;第五是檢視現存的法律法規,打破一些局限科技發展的條例;第六,開放香港特區政府擁有的資料,為科研提供原材料;第七是香港特區政府要帶頭改變採購制度,希望多鼓勵香港本地科技創新;第八,在教育方面從基礎的教育做起,教育系統需要培養學生有創造力與好奇心。

林鄭月娥稱,香港特區政府必須要做一個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與業界多溝通,多互動,確保我們能與時並進,而香港政府也願意與大家同行,跑贏智能時代。

香港還有“三張牌”可以打

騰訊控股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香港X榮譽主席馬化騰稱,香港要發展科技,還有“三張牌”可以打。首先,他認為,香港應該把更多高科技人才和企業“引進來”,他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在這方面可以更大膽積極,給予更多政策吸引人才,甚至應該有問責機制,如果拿不下項目應該給予壓力。

而第二張牌是“長出來”,即要培育優質的環境,讓人才自我生存。以騰訊為例,如果在香港要招幾百人的科技工程師,其實並不容易,但如果香港特區政府可以給予一些政策引導,比如請一個本地科技人才可以配一個國外引進的人才。馬化騰希望,讓科技企業和人才進駐香港以後可以生存壯大,形成案例。

第三張牌是“合起來”,粵港澳大灣區的智慧製造,結合香港適合高端人才國際化的環境,合力的能量是很大的。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香港X主席沈南鵬在活動現場也認為,首先要思考香港本地人才怎麼能留下而不是選擇其他地方,這需要香港給創科更好的生態環境;第二是怎麼把世界上優秀人才吸引來香港發展,包括內地優才;除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也應該考慮在創科新環下,改進傳統的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