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歲、7歲、13歲、16歲,孩子人生的4次轉折期!爸媽到底該怎麼教

有研究稱,孩子的大腦在10幾歲的時候,就接近發育成熟了。

這就意味著,10幾歲的孩子在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上,已經慢慢穩固下來,不太會輕易改變。

但是在此之前,孩子會經歷3個行為習慣、性格特徵的轉折期,這是大腦和身體的快速發育所致。這4個轉折期,一般就發生在3歲、7歲、13歲、16歲左右。

這3個年齡段左右的孩子,很容易讓家長感覺“不乖”“調皮”,但實際上,這僅僅是孩子成長的“副作用”而已。

如果家長能瞭解孩子“不乖”“調皮”背後隱藏的心理需求和渴望,

尊重孩子的成長,就能免去很多煩惱。

所以說,在孩子一生最重要的4個轉折期,一定要這麼管!

一、1至3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多有任性、發脾氣、不願上幼稚園、膽小、多動等問題;

二、3至7歲(學齡前)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常見問題是不適應學校生活,

上課坐不住,愛做小動作等,學習成績家長還算滿意;

三、8至12歲(三年級)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習障礙問題最突出,一些早期問題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了這個階段,他們的學習成績開始下降,不守紀律,經常遲到甚至翹課,上課故意搗亂,作業不認真寫;8、9歲時存在問題的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的學習開始跟不上,出現厭學情緒、迷戀網路、打架、早戀、翹課問題;

四、13至18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這個時期是孩子各種心理問題的高發期,除了以前表現出的學習問題外,又開始出現和老師、家長的對抗現象,同時,由於他們與異性同學的交往、與社會交往頻繁而出現“性”方面的問題。

不知道各位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孩子如果在某一個階段的問題沒有解決,將會遺留到下一個階段去,這樣一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們的問題會越積越多,養成習慣就會積重難返,最後極有可能出現孩子放棄學業,離家出走,早戀、網癮,處理問題極端,人格偏執等問題。到那時候,家長後悔晚矣。

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用的解決方法:

1、3歲左右小寶寶,這個敏感的時期問題在於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像之前一樣做一個隻會乖乖吃吃睡睡的孩子,有的時候孩子表達不清自己的想法,就會很急躁會哭會鬧。我們需要做的是引導孩子,比較好的方式就是把孩子當夥伴,陪伴孩子完成一個又一個新的命題。

面對孩子不能太強權,也不能過於溺愛,孩子更需要的是一種靈活的愛。

2、7歲左右的孩子剛好處於幼升小的階段,十分愛玩,精力充沛。首先家長應該接納這種小孩子的天性,教會孩子如何平衡學業與業餘的生活。

3、10歲左右的孩子一般在上小學三年級,所面臨的問題大多是在學校遇到的問題,學業上的還有與同學相處方面遇到的問題,家長應該多和孩子溝通,與孩子一起出謀劃策,這樣有利於親子關係的促進。

4、13歲-18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已經開始往大人的方向上轉變了,他需要尊重,需要一點屬於自己的空間和秘密,需要家長民主地對待。而這時候,如果家長繼續用管小孩子的那一套來約束他、控制他,他肯定會抵觸、抗拒,產生叛逆心理。

當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時,家長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通過對孩子的理解、尊重,來贏得孩子的認可。一旦孩子感受到了你的理解尊重,學習、生活上的問題就太好解決了,否則非得跟孩子鬧得不可開交。

十分愛玩,精力充沛。首先家長應該接納這種小孩子的天性,教會孩子如何平衡學業與業餘的生活。

3、10歲左右的孩子一般在上小學三年級,所面臨的問題大多是在學校遇到的問題,學業上的還有與同學相處方面遇到的問題,家長應該多和孩子溝通,與孩子一起出謀劃策,這樣有利於親子關係的促進。

4、13歲-18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已經開始往大人的方向上轉變了,他需要尊重,需要一點屬於自己的空間和秘密,需要家長民主地對待。而這時候,如果家長繼續用管小孩子的那一套來約束他、控制他,他肯定會抵觸、抗拒,產生叛逆心理。

當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時,家長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通過對孩子的理解、尊重,來贏得孩子的認可。一旦孩子感受到了你的理解尊重,學習、生活上的問題就太好解決了,否則非得跟孩子鬧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