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西安突然成了投資熱土?背後的原因首度曝光!

當前,西安正處在“一帶一路”倡議、自貿區、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大西安、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2021年舉辦全運會等等眾多黃金機遇疊加期。

中文名稱:西安市

英文名稱:Xi’an City

行政類別:省會、副省級城市

所屬地區:中國陝西省

下轄地區:十一區、二縣

代管區域:西鹹新區

市域面積:10752.2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945.21 萬人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 15. 5℃左右

城市市花:石榴花

城市市樹:國槐

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行政中心:西安市鳳城八路 109 號

➊ 歷史文化資源全國第一

西安是13朝古都,有1100年建都史,大唐長安,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100萬的國際化大都市,外國人就超過10萬,是當時的世界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漢唐時期,西安就處在了世界發展的“頂峰”。

我們說的“文化自信”,在西安就可以找到。要瞭解中國文化,西安非來不可!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正在逐步轉變為產業發展優勢、城市發展優勢。

➋ 國防科技資源全國第二

西安有100多家軍工單位,航空、航太、電子、兵器、雷達等領域具有國內一流甚至世界領先的生產研製水準。

西安聚集了國內航太1/3以上、兵器1/3以上、航空近1/4的科研單位、專業人才及生產力量,國防科技資源的富集,特別是軍民深度融合產業發展方面的合作機遇和空間很大。正在依託國家航空發展平臺,將國防科技優勢轉化為經濟勝勢。

➌ 科技人才資源全國第三

西安科技人才、科技力量、研發水平居大陸城市第三位。西安現有60多位院士,擁有各類科研及開發機構3000多個,有100多萬人的科技大軍,雄厚的科技人才、堅實的發展基礎,使西安擁有發展高端產業、新興產業的大好機遇和合作機會。

➍ 高校資源全國第四

西安擁有普通高等院校63所、軍事院校6所,僅次於北京、上海、武漢。研究生培養單位46家,在校大學生120萬人,每年畢業超過30萬人,還有各類中等職業學校260所。而且很大一批都留在西安發展,生活成本低,流動率小。密集的高校資源為企業提供豐富人才支撐,是企業獲得創新創業的動力源。

➎ 西安是中國地理中心

西安地處中國地理中心,西安也是全國授時中心,北京時間在這裡產生。西安是全國空間中心。中國的大地原點即地理中心,就在大西安範圍內(涇陽縣永樂鎮)。這使得西安到全國各大城市的平均距離最短、平均成本最低,2小時可覆蓋全國85%的地區。發展航空、高鐵、高速公路,特別是物流業,非常有優勢。

➏ 全國六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全國航空六大國際樞紐之一,西安鐵路樞紐是全國鐵路六大樞紐之一,西安公路樞紐是全國公路六大樞紐之一。

西安作為全國六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無論航空、鐵路、公路,還是國際陸港,都處於重要樞紐位置,能更好地把優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西安立體綜合交通體系的逐步建成,將有利於企業在國家中心城市的更大範圍集聚要素、彙聚資源、開拓市場。

➐ 吃、住、行、遊、購、娛、養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旅遊目的地,是境外旅客最想來的三個大陸城市之一,還是“亞洲十大美食城市”中唯一的中國大陸城市。目前,已有20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訪問過西安。

➑ 恢復“八水繞長安” 打造生態宜居之城

當前,西安正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落實“河長制”,再現“八水繞長安”盛景。

➒ 解民生“九難” 建設生活品質之城

目前,西安正在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著力解決減霾難、治堵難、治髒難、辦事難、就業難、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養老難等民生“九難”,提高居民幸福指數。

陝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

2017年4月1日,國家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正式落地揭牌,陝西成為西北唯一自貿試驗區,作為聯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樞紐和“向西開放”的戰略前沿,西安區域意義重大。

自貿區位置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西安國際港務區

◆西安滻灞生態區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灃東新城、秦漢新城)

自貿區特點

◆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

◆“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

◆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

自貿區增值服務

◆一口受理並聯審批

◆一窗國地辦稅

◆一廳自助辦理

◆稅銀資訊互動

◆現代農業 ◆電子商務◆金融服務

◆現代物流◆國際貿易◆高端製造

外資企業入駐自貿區便利

◆對一般境外投資專案和設立企業實行備案制

◆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

◆對外商投資項目和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實行備案制

西安的產業佈局

新一代資訊技術

打造千億規模智慧終端機產業集群。加快西安工業雲、大資料服務平臺以及大中型企業雲等專案建設,大力發展雲計算服務,打造大西安大資料應用產業體系。加快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互聯網和寬頻光纖接入網建設,開發新業務、新應用,推動系統和終端升級換代。

高端裝備製造

提升高端裝備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裝備製造業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品牌化發展。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推動應用創新。推進“雲軌”生產基地、盾構機製造、工業機器人等專案建設,加快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打造 500 億輸變電產業集群和中西部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基地。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加快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推進重大專案建設,構建涵蓋整車製造、核心技術研發、關鍵零配件配套、售後服務等完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打造全國自主品牌重卡汽車基地和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基地。

航空航太

圍繞航空製造和航空服務,構建涵蓋整機製造、發動機研製、零部件加工、航空材料、航空維修與改裝、試飛試驗保障等完整產業鏈。推進大飛機、北斗導航等項目建設。引導民營企業進入航空轉包生產及航空配套服務等領域。推動衛星應用產業整體發展,構建大資料服務體系。

生物醫藥

重點在生物檢測試劑、化學藥物、現代中藥與生物藥、高性能醫學診療設備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形成新的增長點。加強小分子藥物研發,重點推進化學藥物新產品和新製劑的產業化。大力開展現代中藥創新,加快生物醫藥的研發,開發優勢產品,大力推動工程皮膚產業化專案。依託重點企業,瞄準國際先進水準,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

新材料

主要以高性能材料為重點,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大力發展複合、納米、智慧材料。依託龍頭企業,以超導材料、先進複合材料、增材製造 (3D 列印 ) 等為重點,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積極推進航空航太、軍工領域的新材料產業發展,重點發展以稀有金屬、電子資訊為主的特種功能材料以及以納米吸波、碳纖維、陶瓷基等為主的高性能複合材料。圍繞骨幹企業,加大高效光伏電池材料、電子單晶製備、鈦合金絲棒材等新材料和新工藝的研發,推進新材料產業化項目。

現代服務業

做優現代服務業,強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優化生活性服務業結構,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向便利化、精細化、高品質轉變,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市場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培育新興消費模式。實施服務業升級計畫,加快中省市級服務業試點聚集區建設,著力發展商貿、物流、會展、資訊服務及電子商務等5大重點服務業,加快培育研發設計、教育培訓、檢驗檢測、特色旅遊、家庭服務和健康服務等6大新興服務業。實施“物流業倍增計畫”和“電子商務倍增計畫”,推進現代服務貿易企業聚集區建設。

新興金融業

建設以高新科技金融區為核心—灃渭能源金融區—曲江滻灞文化金融、新金融試驗區為支撐的金融“金三角”,打造“金融增長極”,支援建設絲路金融創新試驗區,打造西部區域性金融中心。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大力發展融資租賃、科技金融、能源金融、文化金融、大資料金融等新興金融業態, 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準, 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文化產業

促進文化與生態、旅遊、科技、會展、金融、農業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圍繞“文化+人腦+電腦”,用更好的文化、創意、技術、模式和機制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突出抓好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國家數位出版地、國家廣告產業園和國家級西安印刷包裝產業基地建設,推進“十大文化產業園區”發展,創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加強文創產品開發,打造文創之城、設計之都。發揮西安文化大師、領軍人物的引領作用,實施 “名城、名家、名作”工程,做大做強文化品牌。 支援文化企業發展,培養、引進一批文化高端人才和創作團隊,加快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推動西安文藝創作從“高原”向“高峰”邁進。2020年,將建成全國文化產業基地、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城市,全國一流的現代文化產業高地,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8%以上。

旅遊產業

以建設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為目標,突出西安古都歷史文化魅力和自然山水特色,完成大西安全域旅遊規劃,實施“大旅遊”戰略。對照國際標準,完善旅遊綜合服務設施,加快旅遊大資料中心和遊客接待中心、集散中心、自駕車營地建設,持續整治旅遊市場環境,培育引進一批品牌旅行社,加強與絲路沿線國家、地區旅遊合作,全面提升西安旅遊發展品質和國際競爭力。以旅遊帶動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實現餐飲、商貿、娛樂、住宿等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加快完善購物、美食、休閒、文化等設施功能,完善旅遊公共服務功能。

特色商圈

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服務業,加快特色商圈建設,進一步鞏固西安區域性商貿中心地位。分別打造西鹹、鐘樓、 滻灞三個百億級商圈。穩步提升鐘樓商圈,在現有基礎上向高端優質邁進;著力打造西咸商圈,積極推動大專案落地;發展壯大滻灞商圈,加快絲路會展中心、體育中心建設,吸引大企業投資建設。注重品牌引進,打造具有強大吸引力,輻射西北、影響全國的著名商圈。

特色小鎮

扎實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努力打造30—50個 “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特色小鎮,發展特色經濟。加快國家級小鎮建設,啟動一批市級特色小鎮建設,使特色小鎮建設成為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成為帶動民營經濟、區縣板塊突破發展的重要動能。

PPP 項目

2017年是我市“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的開局之年,是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打造“品質西安”的關鍵之年,是加快“追趕超越”的重要之年。截至5月25日,PPP項目總投資1533.36億元,涵蓋交通設施、水利設施、市政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和其他領域等六大類。其中,交通設施類,共13個專案,總投資約972.9億元;水利設施類,共2個項目,總投資約25.8億元;市政設施類,共11個項目,總投資約89.1億元;公共服務類,共11個項目,總投資約76.3億元;生態環境類,共9個項目,總投資約106.5億元;其他領域共7個項目,總投資約262.8億元。

鐵 路

經西安有隴海、包西等10條普速鐵路和鄭西、西寶、大西3條高速鐵路,西安鐵路營業里程460公里。線路輻射周邊8個省區市,是進出西北、西南地區的咽喉要道,在全國路網中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作用。

西安北站是國家大型高鐵樞紐,2016年發送旅客1383萬人,到達1423萬人。正在建設的新築鐵路綜合物流中心是國家一級物流基地,建成後將滿足2025年700萬噸、2035年930萬噸貨運量,形成以運輸物流、貿易服務為主的國家級綜合物流樞紐,實現國內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物資的快速集散中轉站。

預計“十三五”末,我市鐵路網總規模753公里,高速鐵路通行里程346公里。

公 路

西安地處中國中原和西部區域的結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華北和華東各地市的必經之路。在全國區域經濟佈局上,西安作為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隴海蘭新鐵路沿線經濟帶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橋頭堡,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略地位,是全國幹線公路網中最大的節點城市之一。

公路建設形成了一個以西安為中心,9條國家高速交會,貫通陝西、輻射周邊省市的高等級“米”字形輻射狀幹線公路系統,有6條國道幹線通過。繞城高速、機場新線建成,二環路、三環路全面貫通。市區與所轄區縣全部開通高速公路。

航 空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國內幹線重要的航空港、國際定期航班機場,中國民用航空局規劃建設的六個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國內十大機場之一。

目前已開通連接國內外171個城市的313條航線,其中國際(地區)航線45條,覆蓋16個國家的35個城市,形成了“貫通絲路、通達日韓、覆蓋東南亞、連接歐美澳”的國際航線網路。2016年旅客輸送量3699萬人次,其中國際旅客195.4萬人次;貨郵輸送量23.4萬噸。

地 鐵

西安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已通車運營,實現運營總里程91.16公里;1號線二期和4、5號線正在加快推進,6、9號線已開工建設。

目前,西安正著力打造高新技術、先進製造、商貿物流3大萬億級產業,資本、技術、人力、物流、資訊等生產要素在西安的高度聚集,必然能為企業提供更大發展空間。

國內外大咖對西安印象

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美光選擇在西安投資,但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西安的科技人才數量多、素質高、成本低、穩定性好。

—— 美國美光科技公司全球運營副總裁傑·霍金斯

從簽約到開工,這5個月的時間裡,非常驚訝陝西省、西安市政府熱情高效的服務, 所以如果給這些準備的程式打一個分數的話,一定給100分,如果滿分更多的話,可以給更多的分數。

—— 韓國三星電子首席執行官、副會長權五鉉

西安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西安是國家通信產業的重點發展區域之一,這裡有關通信和 IT 產業的人才濟濟,這些都是我們選擇西安的原因。但完善的通信產業基礎,以及眾多客戶是吸引高通公司的主要原因。

—— 美國高通公司全球運營總裁汪靜

比亞迪今後的發展還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比亞迪汽車將不斷做大做強,為促進西安經濟的快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比亞迪汽車總裁王傳福

西安的榮譽稱號

全國文明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

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

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

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

國際著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陝西自貿試驗區西安核心區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

中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

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

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西安地處中國地理中心,西安也是全國授時中心,北京時間在這裡產生。西安是全國空間中心。中國的大地原點即地理中心,就在大西安範圍內(涇陽縣永樂鎮)。這使得西安到全國各大城市的平均距離最短、平均成本最低,2小時可覆蓋全國85%的地區。發展航空、高鐵、高速公路,特別是物流業,非常有優勢。

➏ 全國六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全國航空六大國際樞紐之一,西安鐵路樞紐是全國鐵路六大樞紐之一,西安公路樞紐是全國公路六大樞紐之一。

西安作為全國六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無論航空、鐵路、公路,還是國際陸港,都處於重要樞紐位置,能更好地把優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西安立體綜合交通體系的逐步建成,將有利於企業在國家中心城市的更大範圍集聚要素、彙聚資源、開拓市場。

➐ 吃、住、行、遊、購、娛、養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旅遊目的地,是境外旅客最想來的三個大陸城市之一,還是“亞洲十大美食城市”中唯一的中國大陸城市。目前,已有20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訪問過西安。

➑ 恢復“八水繞長安” 打造生態宜居之城

當前,西安正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落實“河長制”,再現“八水繞長安”盛景。

➒ 解民生“九難” 建設生活品質之城

目前,西安正在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著力解決減霾難、治堵難、治髒難、辦事難、就業難、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養老難等民生“九難”,提高居民幸福指數。

陝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

2017年4月1日,國家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正式落地揭牌,陝西成為西北唯一自貿試驗區,作為聯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樞紐和“向西開放”的戰略前沿,西安區域意義重大。

自貿區位置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西安國際港務區

◆西安滻灞生態區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灃東新城、秦漢新城)

自貿區特點

◆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

◆“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

◆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

自貿區增值服務

◆一口受理並聯審批

◆一窗國地辦稅

◆一廳自助辦理

◆稅銀資訊互動

◆現代農業 ◆電子商務◆金融服務

◆現代物流◆國際貿易◆高端製造

外資企業入駐自貿區便利

◆對一般境外投資專案和設立企業實行備案制

◆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

◆對外商投資項目和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實行備案制

西安的產業佈局

新一代資訊技術

打造千億規模智慧終端機產業集群。加快西安工業雲、大資料服務平臺以及大中型企業雲等專案建設,大力發展雲計算服務,打造大西安大資料應用產業體系。加快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互聯網和寬頻光纖接入網建設,開發新業務、新應用,推動系統和終端升級換代。

高端裝備製造

提升高端裝備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裝備製造業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品牌化發展。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推動應用創新。推進“雲軌”生產基地、盾構機製造、工業機器人等專案建設,加快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打造 500 億輸變電產業集群和中西部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基地。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加快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推進重大專案建設,構建涵蓋整車製造、核心技術研發、關鍵零配件配套、售後服務等完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打造全國自主品牌重卡汽車基地和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基地。

航空航太

圍繞航空製造和航空服務,構建涵蓋整機製造、發動機研製、零部件加工、航空材料、航空維修與改裝、試飛試驗保障等完整產業鏈。推進大飛機、北斗導航等項目建設。引導民營企業進入航空轉包生產及航空配套服務等領域。推動衛星應用產業整體發展,構建大資料服務體系。

生物醫藥

重點在生物檢測試劑、化學藥物、現代中藥與生物藥、高性能醫學診療設備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形成新的增長點。加強小分子藥物研發,重點推進化學藥物新產品和新製劑的產業化。大力開展現代中藥創新,加快生物醫藥的研發,開發優勢產品,大力推動工程皮膚產業化專案。依託重點企業,瞄準國際先進水準,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

新材料

主要以高性能材料為重點,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大力發展複合、納米、智慧材料。依託龍頭企業,以超導材料、先進複合材料、增材製造 (3D 列印 ) 等為重點,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積極推進航空航太、軍工領域的新材料產業發展,重點發展以稀有金屬、電子資訊為主的特種功能材料以及以納米吸波、碳纖維、陶瓷基等為主的高性能複合材料。圍繞骨幹企業,加大高效光伏電池材料、電子單晶製備、鈦合金絲棒材等新材料和新工藝的研發,推進新材料產業化項目。

現代服務業

做優現代服務業,強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優化生活性服務業結構,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向便利化、精細化、高品質轉變,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市場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培育新興消費模式。實施服務業升級計畫,加快中省市級服務業試點聚集區建設,著力發展商貿、物流、會展、資訊服務及電子商務等5大重點服務業,加快培育研發設計、教育培訓、檢驗檢測、特色旅遊、家庭服務和健康服務等6大新興服務業。實施“物流業倍增計畫”和“電子商務倍增計畫”,推進現代服務貿易企業聚集區建設。

新興金融業

建設以高新科技金融區為核心—灃渭能源金融區—曲江滻灞文化金融、新金融試驗區為支撐的金融“金三角”,打造“金融增長極”,支援建設絲路金融創新試驗區,打造西部區域性金融中心。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大力發展融資租賃、科技金融、能源金融、文化金融、大資料金融等新興金融業態, 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準, 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文化產業

促進文化與生態、旅遊、科技、會展、金融、農業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圍繞“文化+人腦+電腦”,用更好的文化、創意、技術、模式和機制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突出抓好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國家數位出版地、國家廣告產業園和國家級西安印刷包裝產業基地建設,推進“十大文化產業園區”發展,創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加強文創產品開發,打造文創之城、設計之都。發揮西安文化大師、領軍人物的引領作用,實施 “名城、名家、名作”工程,做大做強文化品牌。 支援文化企業發展,培養、引進一批文化高端人才和創作團隊,加快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推動西安文藝創作從“高原”向“高峰”邁進。2020年,將建成全國文化產業基地、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城市,全國一流的現代文化產業高地,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8%以上。

旅遊產業

以建設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為目標,突出西安古都歷史文化魅力和自然山水特色,完成大西安全域旅遊規劃,實施“大旅遊”戰略。對照國際標準,完善旅遊綜合服務設施,加快旅遊大資料中心和遊客接待中心、集散中心、自駕車營地建設,持續整治旅遊市場環境,培育引進一批品牌旅行社,加強與絲路沿線國家、地區旅遊合作,全面提升西安旅遊發展品質和國際競爭力。以旅遊帶動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實現餐飲、商貿、娛樂、住宿等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加快完善購物、美食、休閒、文化等設施功能,完善旅遊公共服務功能。

特色商圈

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服務業,加快特色商圈建設,進一步鞏固西安區域性商貿中心地位。分別打造西鹹、鐘樓、 滻灞三個百億級商圈。穩步提升鐘樓商圈,在現有基礎上向高端優質邁進;著力打造西咸商圈,積極推動大專案落地;發展壯大滻灞商圈,加快絲路會展中心、體育中心建設,吸引大企業投資建設。注重品牌引進,打造具有強大吸引力,輻射西北、影響全國的著名商圈。

特色小鎮

扎實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努力打造30—50個 “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特色小鎮,發展特色經濟。加快國家級小鎮建設,啟動一批市級特色小鎮建設,使特色小鎮建設成為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成為帶動民營經濟、區縣板塊突破發展的重要動能。

PPP 項目

2017年是我市“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的開局之年,是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打造“品質西安”的關鍵之年,是加快“追趕超越”的重要之年。截至5月25日,PPP項目總投資1533.36億元,涵蓋交通設施、水利設施、市政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和其他領域等六大類。其中,交通設施類,共13個專案,總投資約972.9億元;水利設施類,共2個項目,總投資約25.8億元;市政設施類,共11個項目,總投資約89.1億元;公共服務類,共11個項目,總投資約76.3億元;生態環境類,共9個項目,總投資約106.5億元;其他領域共7個項目,總投資約262.8億元。

鐵 路

經西安有隴海、包西等10條普速鐵路和鄭西、西寶、大西3條高速鐵路,西安鐵路營業里程460公里。線路輻射周邊8個省區市,是進出西北、西南地區的咽喉要道,在全國路網中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作用。

西安北站是國家大型高鐵樞紐,2016年發送旅客1383萬人,到達1423萬人。正在建設的新築鐵路綜合物流中心是國家一級物流基地,建成後將滿足2025年700萬噸、2035年930萬噸貨運量,形成以運輸物流、貿易服務為主的國家級綜合物流樞紐,實現國內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物資的快速集散中轉站。

預計“十三五”末,我市鐵路網總規模753公里,高速鐵路通行里程346公里。

公 路

西安地處中國中原和西部區域的結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華北和華東各地市的必經之路。在全國區域經濟佈局上,西安作為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隴海蘭新鐵路沿線經濟帶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橋頭堡,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略地位,是全國幹線公路網中最大的節點城市之一。

公路建設形成了一個以西安為中心,9條國家高速交會,貫通陝西、輻射周邊省市的高等級“米”字形輻射狀幹線公路系統,有6條國道幹線通過。繞城高速、機場新線建成,二環路、三環路全面貫通。市區與所轄區縣全部開通高速公路。

航 空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國內幹線重要的航空港、國際定期航班機場,中國民用航空局規劃建設的六個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國內十大機場之一。

目前已開通連接國內外171個城市的313條航線,其中國際(地區)航線45條,覆蓋16個國家的35個城市,形成了“貫通絲路、通達日韓、覆蓋東南亞、連接歐美澳”的國際航線網路。2016年旅客輸送量3699萬人次,其中國際旅客195.4萬人次;貨郵輸送量23.4萬噸。

地 鐵

西安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已通車運營,實現運營總里程91.16公里;1號線二期和4、5號線正在加快推進,6、9號線已開工建設。

目前,西安正著力打造高新技術、先進製造、商貿物流3大萬億級產業,資本、技術、人力、物流、資訊等生產要素在西安的高度聚集,必然能為企業提供更大發展空間。

國內外大咖對西安印象

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美光選擇在西安投資,但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西安的科技人才數量多、素質高、成本低、穩定性好。

—— 美國美光科技公司全球運營副總裁傑·霍金斯

從簽約到開工,這5個月的時間裡,非常驚訝陝西省、西安市政府熱情高效的服務, 所以如果給這些準備的程式打一個分數的話,一定給100分,如果滿分更多的話,可以給更多的分數。

—— 韓國三星電子首席執行官、副會長權五鉉

西安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西安是國家通信產業的重點發展區域之一,這裡有關通信和 IT 產業的人才濟濟,這些都是我們選擇西安的原因。但完善的通信產業基礎,以及眾多客戶是吸引高通公司的主要原因。

—— 美國高通公司全球運營總裁汪靜

比亞迪今後的發展還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比亞迪汽車將不斷做大做強,為促進西安經濟的快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比亞迪汽車總裁王傳福

西安的榮譽稱號

全國文明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

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

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

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

國際著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陝西自貿試驗區西安核心區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

中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

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

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