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作為春秋最後的霸主國家,越國為何不屬於戰國七雄之一?

關鍵字:四大強國、申不害變法、楚威王時代、美蘇冷戰

越國是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國家,在越王勾踐在位的後期,越國的國力達到了鼎盛時期。但是在進入戰國以後,越國卻如同那些打醬油國家一樣默默無聞。

越國曾經準備進攻楚國,但是被楚威王打殘。在此之後,越國政權分裂成了一個小國。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曾經不可一世的越國為何那麼快便衰敗了?

一、在戰國的初期,越國屬於四大強國之一

越國是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國家,

在勾踐在位的後期,越國進入了鼎盛時期。當時越國將首都遷移到了琅琊地區,這一舉動直接威脅了中原各國。在當時甚至有一些小國投靠了越國,越國甚至堪與晉國、楚國比肩。在戰國的初期,越國仍是四大強國。墨子認為楚國、魏國、齊國、越國為四大強國,墨子的評價在戰國初期確實正確。在戰國的初期,魏國處於一家獨大的位置。在商鞅變法之前,
秦國一直被魏國壓著打。至於越國雖然不再是老大,但也不是什麼國家都可以招惹的。但在戰國的歷史中,越國卻並不出彩。戰國七雄在選擇自己盟友時,甚至考慮了中山國和宋國,但都沒有考慮越國。在戰國時期,越國究竟怎麼了,以至於迅速的衰落?

首先是人才的匱乏,在戰國時期,越國迅速衰敗和自身有很大問題。在越王勾踐以後,越國再也沒有出現什麼雄才大略的君主。在那家天下的時代,君主的水準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而且越國連續發生了多次弑君事件,一系列的政治動盪造成了人心浮動。還有就是人才的匱乏,在戰國時期,各國籠絡了一些人才。例如蘇秦、商鞅、孫臏等大佬。但是由始至終,越國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人才。

上無賢君下無能臣,這樣的國家不衰敗才怪。所以在戰國初期,越國還是四大強國之一。但是到了戰國的中期,幾乎各國都不把越國當回事。越國曾經試圖進攻齊國和楚國,但最終被楚國一頓暴打。

二、地理位置偏遠,導致越國國力不足

越國之所以沒有成為列強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國力不足。不要看越國曾經是霸主國家,但吳越地區當時還是蠻荒地區。越國的國力根本無法與中原各國相比,越國無力發動大規模戰爭。就像當年的蘇聯,沒有那麼大的實力,偏支起了那麼大的場面。在戰國的中期,各國都在擴大自己的地盤,以求壯大自己的國力。秦國首先是吞併了陝北和巴蜀地區,趙國則吞併中山國和草原地區,燕國選擇向遼東發展。就連鄰居楚國也選擇向南方發展,但是越國沒有擴張的空間。越國的東邊是大海、西邊是楚國、北邊是齊國,當時越國絕對不會渡海征服日本。齊國和楚國都是強國,越國根本就吃不下這些國家。後來越王無疆進攻楚國,也是打算試一把,結果直接玩砸了。

沒有賢君良臣,沒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沒有雄厚的國力。這一系列因素,主動越國無法成為一個強悍的國家。如果越國保持低調,或許還能多支撐一段時間。不過越國選擇了主動挑戰楚國和齊國,偏偏是在楚國國力強盛時期。到了這一步,越國被暴打也是正常的事情。越王無疆戰死以後,越國分裂成了幾個小政權。這些政權最後被楚國一一消滅,那些殘餘力量則在浙江西部苦苦支撐。戰國時期的爭霸是人才、國力的較量,在這方面,越國沒有任何的優勢。魏國也是一個奇葩的國家,戰國時期的大部分人才都是魏國人。但魏國都沒有留住,以至於便宜了周邊各國。

燕國選擇向遼東發展。就連鄰居楚國也選擇向南方發展,但是越國沒有擴張的空間。越國的東邊是大海、西邊是楚國、北邊是齊國,當時越國絕對不會渡海征服日本。齊國和楚國都是強國,越國根本就吃不下這些國家。後來越王無疆進攻楚國,也是打算試一把,結果直接玩砸了。

沒有賢君良臣,沒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沒有雄厚的國力。這一系列因素,主動越國無法成為一個強悍的國家。如果越國保持低調,或許還能多支撐一段時間。不過越國選擇了主動挑戰楚國和齊國,偏偏是在楚國國力強盛時期。到了這一步,越國被暴打也是正常的事情。越王無疆戰死以後,越國分裂成了幾個小政權。這些政權最後被楚國一一消滅,那些殘餘力量則在浙江西部苦苦支撐。戰國時期的爭霸是人才、國力的較量,在這方面,越國沒有任何的優勢。魏國也是一個奇葩的國家,戰國時期的大部分人才都是魏國人。但魏國都沒有留住,以至於便宜了周邊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