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楊過對南宋的貢獻,金庸在小說神雕俠侶中借他人之口說出來了

楊過對南宋的貢獻,金庸在小說中借他人之口,仔細看的話,他已經把道理說出來了的:

守大宋江山,無論歷史上看,還是《神雕俠侶》中敘述,均不在襄樊,而在臨安。

小說中,楊過在臨安,已經為大宋做了相當多的俠義之大事,忠臣守四川,反被奸人陷害,於是楊過殺了奸臣陳大方,後來奸臣還有丁大全,楊過審了丁大全,後來發現皇帝是奸臣那邊的,即便殺了丁大全,還有個賈似道呢。小說中說,只有楊過當宰相有用,呵呵,我覺得除非楊過當皇帝才有用,

金庸恐怕不想寫穿越小說,改變歷史。

襄陽已經有了個郭靖,靠大俠能守住,郭靖就能守住,靠大俠守不住襄陽,加一個大俠楊過,還是守不住襄陽。守住襄陽,只能靠大宋朝廷自己。

正史上,宋朝廷犯的戰略性錯誤:

1、湖安撫制置使呂文德(賈似道的人)犯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嚴重失誤,他竟然允許蒙古軍在樊城外置榷場。於是蒙軍很快的就進築起了堡壘,

一下子就斷絕了襄樊的糧道。等到呂文德明白過來,知道自己誤事了,又氣又急,一病不起。直到病死。

2、襄樊被圍,宋朝廷明確知道襄樊的戰略重要性,在襄樊被圍的幾年間,不惜代價解圍。 但因蒙作戰堅決,宋指揮協調不暢,5年間8次15萬水兵為主的救援通通失敗。原因是賈似道怕離京後京城有變,失去權利,一邊假惺惺的想親臨襄樊,一邊又不敢去,瞻前顧後,終於把襄樊丟了。

3、宋內鬥,將水軍將領劉整逼降蒙古了,而劉整本來是抗蒙名將孟珙的人, 孟珙死後,劉整和呂文德、賈似道有隙, 賈似道為了排除異己,在各路武將中推行所謂的“打算法”,即派遣官會計查核各地軍費,凡在戰爭中支取官府錢物用於軍需者,一律加以侵盜掩匿的罪名治罪。大將多獲罪,趙葵、史岩之、杜庶等名將均因此罷官,還被勒令賠償。劉整嚇得投降了蒙古,而且投降得很徹底,

攻襄樊滅南宋就是劉整獻上的戰略。

這些都不是大俠楊過能解決的,也不是郭靖能解決的。南宋朝廷自己的問題。

以下是《神雕俠侶》原文:

第三十三回 風陵夜話

一個四川口音的客人忽然歎道:"其實守城的好官各地都有,只是朝廷忠奸不分,往往奸臣享盡榮華富貴,忠臣卻含冤而死。前朝的岳爺爺不必說了,比如我們四川,朝廷就屈殺了好幾位守土的大忠臣。"那湖北人道:"那是誰啊?倒要請教。

"那四川人道:"蒙古韃子攻打四川十多年,全賴余玠余大帥守禦,全川百姓都當他萬家生佛一般。那知皇上聽信了奸臣丁大全的話,說余大帥甚麼擅權,又是甚麼跋扈,賜下藥酒,逼得他自殺了,換了一個懦弱無能的奸党來做元帥。後來韃子一攻,川北當場便守不住。陣前兵將是余大帥的舊部,大家一樣拼命死戰。但那元帥只會奉承上司,一到打仗,調兵遣將甚麼都不在行,自然抵擋不住了。丁大全、陳大方這夥奸黨庇護那狗屁元帥,反冤枉力戰不屈的王惟忠將軍通敵,竟將他全家逮京,把王將軍斬首了。"他說到這裡,聲音竟有些嗚咽,眾人同聲歎息。

那廣東客人憤憤的道:"國家大事,便壞在這些奸臣手裡。聽說朝中三犬,這奸臣丁大全便是其中之一了。"一個白淨面皮的少年一直在旁聽著,默不作聲,這時插口道:"不錯,朝中奸臣以丁大全、陳大方、胡大昌三人居首。臨安人給他們名字那個''大''字之旁都加上一點,稱之為丁犬全、陳犬方,胡犬昌。"眾人聽到這裡都笑了起來。

那四川人道:"聽老弟口音,是京都臨安人氏了。"那少年道:"正是。"那四川人道:"然則王惟忠將軍受刑是的情狀,老弟可曾聽人說起過?"那少年道:"小弟還是親眼看見呢。王將軍臨死時臉色兀自不變,威風凜凜,罵丁大全和陳大方禍國殃民,而且還有一件異事。"眾人齊問:"甚麼異事?"

那少年道:"王將軍是陳大方一手謀害的。王將軍被綁赴刑場之時,在長街上高聲大叫,說死後決向玉皇大帝訴冤。王將軍死後第三天,那陳大方果在家中暴斃,他的首級卻高懸在臨安東門的鐘鼓樓簷角之上,在一根長竿上高高挑著。這地方猿猴也爬不上去,別說是人了,若不是玉皇大帝派的天神天將,卻是誰幹的呢?"眾人嘖嘖稱奇。那少年道:"此事臨安無人不曉,卻非我生安白造的。各位若到臨安去,一問便知。"

那四川人道:"這位老弟的話的確不錯。只不過殺陳大方的,並不是天神天將,卻是一位英雄豪傑。"那少年搖頭道:"想那陳大方是朝中大官,家將親兵,防衛何等周密,常人怎殺得了他?再說,要把這奸臣的首級高高挑在鐘樓的簷角之上,除非是生了翅膀,才有這等本領。"那四川人道:"本領非凡的奇人俠士,世上畢竟還是有的。但小弟若不是北眼目睹,可也真的難以相信。"那少年奇道:"你親眼見到他把陳大方的首級掛上高竿?你怎會親眼看見?"

那四川人微一遲疑,說道:"王惟忠將軍有個兒子,王將軍被逮時他逃走在外,朝中奸臣要斬草除根,派下軍馬追拿,那王將軍之子也是個軍官,雖會武藝,卻是寡不敵眾,眼見要被追兵逮住,卻來了一位救星,赤手空拳的將數十名軍馬打得落花流水。小王將軍便將父子衛國力戰、卻被奸臣陷害之情說了。那位大俠連夜趕赴臨安,想要搭救王將軍,但終於遲了兩日,王將軍已經被害。那大俠一怒之下,當晚便去割了陳大方的首級。那鐘樓簷角雖是猿猴所不能攀援,但那位大俠只輕輕一縱,就跳了上去。"

那廣東客人問道:"這位俠客是誰?怎生模樣?"那四川人道:"我不知這位俠客的姓名,只是見他少了一條右臂,相貌……相貌也很奇特,他騎一匹馬,牽一匹馬,另外那匹馬上帶著一頭模樣希奇古怪的大鳥……"他話未說完,一個神情粗豪的漢子大聲說道:"不錯,這便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神雕俠''!"

那四川人問道:"他叫作''神雕俠''?"那漢子道:"是啊,這位大俠行俠仗義,好打抱不平,可是從來不肯說自己姓名,江湖上朋友見他和一頭怪鳥形影不離,便送了一個外號,叫作''神雕大俠''。他說''大俠''兩字決不敢當,旁人只好叫他作''神雕俠'',其實憑他的所作所為,稱一聲''大俠''又有甚麼當不起呢?他要是當不起,誰還當得起?"

那美貌少婦突然插口道:"你是大俠,我也是大俠,哼,大俠也未免太多啦。"

那四川人凜然道:"這位奶奶說那裡話來?江湖上的事兒小人雖然不懂,但那位神雕大俠為了救王將軍之命,從江西趕到臨安,四日四夜,目不交睫,沒睡上半個時辰。他和王將軍素不相識,只是憐他盡忠報國,卻被奸臣陷害,便這等奮不顧身的幹冒大險,為王將軍伸冤存孤,你說該不該稱他一聲大俠呢?"

那少婦哼了一聲,待要駁斥,她身旁的文秀少女說道:"姊姊,這位英雄如此作為,那也當得起稱一聲''大俠''了。"她語言清脆,一入耳中,人人都覺說不出的舒服好聽。

那少女道:"你懂甚麼?"轉頭向那四川人道:"你怎能知道得這般清楚?還不是道聼塗説?江湖上的傳聞,十成中倒有九成靠不住。"

那四川人沉吟半晌,正色道:"小人姓王,王惟忠將軍便是先父。小人的性命是神雕大俠所救。小人身為欽犯,朝廷頒下海捕文書,要小人頭上的腦袋。但既涉及救命恩人的名聲,小人可不敢貪生怕死,隱瞞不說。"

眾人聽他這麼說,都是一呆。那廣東人大拇指一翹,大聲道:"小王將軍,你是個好漢子,有那個不要臉的膽敢去向官府出首告密,大夥兒給他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眾人轟然稱是。那美婦人聽他如此說,也已不能反駁。

那文秀少女望著忽暗忽明的火花,悠然出神,輕輕的道:"神雕大俠,神雕大俠……"轉頭向小王將軍道:"王大叔,這位神雕大俠武功既然這等高強,又怎地會少了一條手臂?"那美婦人神色大變,嘴唇微動,似要說話,卻又忍住。小王將軍搖頭道:"我連神雕大俠的姓名也問不到,他老人家的身世是更加不知了。"那美婦人哼了一聲,道:"你自然不知。"

那臨安少年道:"神雕俠誅殺奸臣,是小王將軍親眼目睹,那麼自然不是天神天將所為了。但奸臣丁大全一夜之間面皮變青,卻必是上天施罰之故。"那廣東人道:"他怎麼一夜之間面皮變青?這可真奇了。"那臨安少年道:"從前臨安人都叫丁大全為丁犬全,但現今卻叫作''丁青皮''。他本來白淨臉皮,忽然一夜之間變成了青色,而且從此不褪,憑他多麼高明的大夫也醫治不了。聽說皇上也曾問起,那奸臣奏道:他一心一意為皇上效力,憂心國事,數晚不睡,以致臉色發青。可是臨安城中個個都說,這奸相禍國殃民,玉皇大帝遣神將把他的臉皮打青了。"那廣東人笑著搖頭,道:"這可愈說愈奇了。"

那神情粗豪的漢子突然哈哈大笑,拍腿叫道:"這件事也是神雕俠幹的,嘿嘿,痛快痛快。"眾人忙問:"怎麼也是神雕俠幹的?"那大漢只是大笑,連稱:"痛快,痛快。"那廣東客人欲知詳情,命店小二打來兩斤白乾,請那大漢喝酒。

那大漢喝了一大碗白乾,意興更豪,大聲說道:"這件事不是兄弟吹牛,兄弟也有一點小小的功勞。那天晚上神雕俠突然來到臨安,叫我帶領夥伴,把臨安錢塘縣衙門中的孔目差役一起綁了,剝下他們的衣服,讓眾夥伴喬扮官役。大夥兒又驚又喜,不知神雕俠何以如此吩咐,但想來必有好戲,自然遵命辦理。到得三更過後,神雕俠到了錢塘縣衙門,他老人家穿起縣官服色,坐上正堂,驚堂木一拍,喝道:''帶犯官丁大全!''"他說到這裡,口沫橫飛,喝了一大口酒。

那廣東客人道:"老兄那時在臨安做何營生?"那漢子橫了他一眼,大聲道:"做甚麼營生?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做的是沒本錢買賣。"那廣東客人吃了一驚,不敢再問。

那大漢又道:"那時我聽到''丁大全''三字,心中一怔,尋思:''丁大全這狗官是當朝宰相啊,神雕俠怎地將他拿來了?''只見神雕俠又是一拍驚堂木,兩名漢子果然把一個身穿大臣服色的傢伙揪了上來。早一年丁大全到佑聖觀燒香,我在道觀外見過他的面目,這時一看,可不是丁大全是誰?他嚇得渾身發抖,想跪又不想跪。一名兄弟在他膝彎踢了一腳,他撲地便跪倒了,哈哈,痛快,痛快!神雕俠問道:''丁大全,他知罪了麼,''丁大全道:''不知。''神雕俠喝道:''你營私舞弊,屈殺忠良,殘害百姓,通敵誤國,種種奸惡情事,快快給我招來。''丁大全道:''你到底是甚麼人?劫侮大臣,可不知王法麼?''神雕俠道:''你還知道王法?左右,打他四十板再說!''大夥兒素來恨這奸相,這時候下板子時加倍出力,只打得這奸相暈去數次,連連求饒。神雕俠問他一句,他便答一句,再也不敢倔強。神雕俠命取過紙筆,叫他寫供狀。他稍一遲疑,神雕俠便喝令我們打他屁股,掌他嘴巴。"

那文秀少女噗哧一笑,低聲道:"有趣,有趣!"

那大漢咕嘟喝了一大口酒,笑道:"是啊,原本有趣得很。那丁大全吃打不過,只得親筆招供,可是他拖拖捱捱,寫得極慢,神雕俠連聲催促,他總是不肯寫快。不久天色將明,衙門外人聲喧嘩,到了大批軍馬,想是風聲洩漏了出去。神雕俠怒起上來,喝道:''把他腦袋砍了!''跟著向我使個眼色。我知神雕俠輕易不肯傷人性命,於是拔出鋼刀,在丁大全頸中''刷''的一刀,這一刀下去時,鋼刀在半空中轉了個圈兒,砍在頭頸中的不是刀鋒,而是刀背。但這一下丁大全可嚇破了膽,只見他臉色突然轉藍,暈了過去。神雕刻俠哈哈大笑,說叫我們便穿著衙役衣服,從邊門溜走,各自回家。他老人家親自斷後,也沒交鋒打仗,大夥兒平平安安的退走,聽說神雕俠第二天親入皇宮,把丁大全的供狀交給皇帝老兒。但不知丁大全如何花言巧語,皇帝老兒竟信了他的,還是叫他做宰相做下去。"

小王將軍歎道:"主上若不昏庸無道,奸臣便不能作惡。去了個秦檜,來個韓佗胄;去了韓佗胄,來個史彌遠;去了史彌遠,又來丁大全。眼見賈似道日漸得勢,這又是個禍國殃民之徒。唉,奸臣一個接著一個,我大宋江山,眼見難保呢。"那大漢道:"【除非請神雕俠做宰相,那才能打退韃子,天下太平。】"

楊過當神雕大俠時,雖然不守城,但懲治很多朝廷裡禍國殃民的奸臣,穩定了臨安內政。攘外必先安,對南宋局勢穩定作用很大,功勞比並不比守城的郭靖低,甚至更大。

楊過當神雕大俠時,雖然不守城,但懲治很多朝廷裡禍國殃民的奸臣,穩定了臨安內政。攘外必先安,對南宋局勢穩定作用很大,功勞比並不比守城的郭靖低,甚至更大。

自蒙古和宋軍交鋒以來,【從未有如此大敗】,【而一國之主喪於城下,更軍心大沮】。蒙古大汗之位並非父死子襲,系由皇族王公、重臣大將會議擁立。【蒙哥既死,其弟七王子阿裡不哥在北方蒙古老家和林得王公擁戴而為大汗】。蒙古部族習慣,長子衝鋒陷陣作前鋒打仗,幼子看守老家,阿裡不哥並無多大本事,因看守老家,王公大將、後妃眷屬、積貯的牲口家產、後備部隊均受其統率,因之在大會中占了優勢。後來忽必烈領軍北歸,與阿裡不哥爭位,兄弟各率精兵互鬥。最後忽必烈得勝,【但蒙古軍已然大傷元氣,暫無力南攻,襄陽城得保太平】。直到一十三年後的宋度宗鹹淳九年,蒙古軍始再進攻襄陽。

楊過殺死了蒙古大汗,造成了蒙古內亂,保住了南宋十三年的和平。

楊過絕情穀事件後,當神雕大俠十幾年,懲治了很多朝中權奸,穩定了南宋政局,兼之又殺死了蒙哥,維護了南宋13年和平。

綜上:

楊過對南宋江山的貢獻有大概30年,時間上只比郭靖短五年,但他當神雕大俠時的貢獻度比郭靖大,殺死蒙古大汗保住的13年和平貢獻更大,楊過的品質勝過郭靖,總體也大於郭靖。

關於倚天屠龍計畫:

倚天劍屠龍刀都是楊過的玄鐵劍所鑄,黃衫女也是楊家後人,很明顯這個計畫是郭楊兩家合力實施的,郭家負責保管,楊家負責監督。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這個口號這麼霸氣,更像是西狂楊過的手筆。這個奇思妙想計畫很可能楊過和黃蓉想出來的,郭靖沒有這麼高的才智。

倚天屠龍計畫楊過的功勞也絕不遜于郭靖。

對國家功勞要看貢獻度,做了多少實事,而不是去死。以一死博忠名是不可取的。

郭靖全家殉難並不代表就比楊過功勞大。如果按照這種思維,一個連隊陣亡的將士都比郭家功勞大了。付出不等於功勞,當然不付出也不會有功勞,付出是功勞的基礎。

郭靖的功勞是對南宋和平做出的貢獻,而不是死。

亡國前你對國家沒盡到足夠的義務,即使你選擇自盡,不僅沒有功勞,還要承擔亡國的部分責任。

最鄙視的就是陸秀夫,明明指揮不當,死前逼全家自盡怕給自己留下黑點,做了一個背小皇帝的跳海的“殉國秀”,居然搖身一變,從亡國罪臣變成了青史留名的忠臣。

有人說他不投降,選擇殉國也算盡忠了,可問題是他在忽必烈眼中有用嗎?純粹浪費蒙古人的俸祿。他投降也難逃一死,反而留下駡名。

他做了個精打細算的“好買賣”。

看待楊過和郭靖對南宋的功勞要從理性分析上看,而不是情感:誰更讓人同情,誰就功勞大。

自然抵擋不住了。丁大全、陳大方這夥奸黨庇護那狗屁元帥,反冤枉力戰不屈的王惟忠將軍通敵,竟將他全家逮京,把王將軍斬首了。"他說到這裡,聲音竟有些嗚咽,眾人同聲歎息。

那廣東客人憤憤的道:"國家大事,便壞在這些奸臣手裡。聽說朝中三犬,這奸臣丁大全便是其中之一了。"一個白淨面皮的少年一直在旁聽著,默不作聲,這時插口道:"不錯,朝中奸臣以丁大全、陳大方、胡大昌三人居首。臨安人給他們名字那個''大''字之旁都加上一點,稱之為丁犬全、陳犬方,胡犬昌。"眾人聽到這裡都笑了起來。

那四川人道:"聽老弟口音,是京都臨安人氏了。"那少年道:"正是。"那四川人道:"然則王惟忠將軍受刑是的情狀,老弟可曾聽人說起過?"那少年道:"小弟還是親眼看見呢。王將軍臨死時臉色兀自不變,威風凜凜,罵丁大全和陳大方禍國殃民,而且還有一件異事。"眾人齊問:"甚麼異事?"

那少年道:"王將軍是陳大方一手謀害的。王將軍被綁赴刑場之時,在長街上高聲大叫,說死後決向玉皇大帝訴冤。王將軍死後第三天,那陳大方果在家中暴斃,他的首級卻高懸在臨安東門的鐘鼓樓簷角之上,在一根長竿上高高挑著。這地方猿猴也爬不上去,別說是人了,若不是玉皇大帝派的天神天將,卻是誰幹的呢?"眾人嘖嘖稱奇。那少年道:"此事臨安無人不曉,卻非我生安白造的。各位若到臨安去,一問便知。"

那四川人道:"這位老弟的話的確不錯。只不過殺陳大方的,並不是天神天將,卻是一位英雄豪傑。"那少年搖頭道:"想那陳大方是朝中大官,家將親兵,防衛何等周密,常人怎殺得了他?再說,要把這奸臣的首級高高挑在鐘樓的簷角之上,除非是生了翅膀,才有這等本領。"那四川人道:"本領非凡的奇人俠士,世上畢竟還是有的。但小弟若不是北眼目睹,可也真的難以相信。"那少年奇道:"你親眼見到他把陳大方的首級掛上高竿?你怎會親眼看見?"

那四川人微一遲疑,說道:"王惟忠將軍有個兒子,王將軍被逮時他逃走在外,朝中奸臣要斬草除根,派下軍馬追拿,那王將軍之子也是個軍官,雖會武藝,卻是寡不敵眾,眼見要被追兵逮住,卻來了一位救星,赤手空拳的將數十名軍馬打得落花流水。小王將軍便將父子衛國力戰、卻被奸臣陷害之情說了。那位大俠連夜趕赴臨安,想要搭救王將軍,但終於遲了兩日,王將軍已經被害。那大俠一怒之下,當晚便去割了陳大方的首級。那鐘樓簷角雖是猿猴所不能攀援,但那位大俠只輕輕一縱,就跳了上去。"

那廣東客人問道:"這位俠客是誰?怎生模樣?"那四川人道:"我不知這位俠客的姓名,只是見他少了一條右臂,相貌……相貌也很奇特,他騎一匹馬,牽一匹馬,另外那匹馬上帶著一頭模樣希奇古怪的大鳥……"他話未說完,一個神情粗豪的漢子大聲說道:"不錯,這便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神雕俠''!"

那四川人問道:"他叫作''神雕俠''?"那漢子道:"是啊,這位大俠行俠仗義,好打抱不平,可是從來不肯說自己姓名,江湖上朋友見他和一頭怪鳥形影不離,便送了一個外號,叫作''神雕大俠''。他說''大俠''兩字決不敢當,旁人只好叫他作''神雕俠'',其實憑他的所作所為,稱一聲''大俠''又有甚麼當不起呢?他要是當不起,誰還當得起?"

那美貌少婦突然插口道:"你是大俠,我也是大俠,哼,大俠也未免太多啦。"

那四川人凜然道:"這位奶奶說那裡話來?江湖上的事兒小人雖然不懂,但那位神雕大俠為了救王將軍之命,從江西趕到臨安,四日四夜,目不交睫,沒睡上半個時辰。他和王將軍素不相識,只是憐他盡忠報國,卻被奸臣陷害,便這等奮不顧身的幹冒大險,為王將軍伸冤存孤,你說該不該稱他一聲大俠呢?"

那少婦哼了一聲,待要駁斥,她身旁的文秀少女說道:"姊姊,這位英雄如此作為,那也當得起稱一聲''大俠''了。"她語言清脆,一入耳中,人人都覺說不出的舒服好聽。

那少女道:"你懂甚麼?"轉頭向那四川人道:"你怎能知道得這般清楚?還不是道聼塗説?江湖上的傳聞,十成中倒有九成靠不住。"

那四川人沉吟半晌,正色道:"小人姓王,王惟忠將軍便是先父。小人的性命是神雕大俠所救。小人身為欽犯,朝廷頒下海捕文書,要小人頭上的腦袋。但既涉及救命恩人的名聲,小人可不敢貪生怕死,隱瞞不說。"

眾人聽他這麼說,都是一呆。那廣東人大拇指一翹,大聲道:"小王將軍,你是個好漢子,有那個不要臉的膽敢去向官府出首告密,大夥兒給他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眾人轟然稱是。那美婦人聽他如此說,也已不能反駁。

那文秀少女望著忽暗忽明的火花,悠然出神,輕輕的道:"神雕大俠,神雕大俠……"轉頭向小王將軍道:"王大叔,這位神雕大俠武功既然這等高強,又怎地會少了一條手臂?"那美婦人神色大變,嘴唇微動,似要說話,卻又忍住。小王將軍搖頭道:"我連神雕大俠的姓名也問不到,他老人家的身世是更加不知了。"那美婦人哼了一聲,道:"你自然不知。"

那臨安少年道:"神雕俠誅殺奸臣,是小王將軍親眼目睹,那麼自然不是天神天將所為了。但奸臣丁大全一夜之間面皮變青,卻必是上天施罰之故。"那廣東人道:"他怎麼一夜之間面皮變青?這可真奇了。"那臨安少年道:"從前臨安人都叫丁大全為丁犬全,但現今卻叫作''丁青皮''。他本來白淨臉皮,忽然一夜之間變成了青色,而且從此不褪,憑他多麼高明的大夫也醫治不了。聽說皇上也曾問起,那奸臣奏道:他一心一意為皇上效力,憂心國事,數晚不睡,以致臉色發青。可是臨安城中個個都說,這奸相禍國殃民,玉皇大帝遣神將把他的臉皮打青了。"那廣東人笑著搖頭,道:"這可愈說愈奇了。"

那神情粗豪的漢子突然哈哈大笑,拍腿叫道:"這件事也是神雕俠幹的,嘿嘿,痛快痛快。"眾人忙問:"怎麼也是神雕俠幹的?"那大漢只是大笑,連稱:"痛快,痛快。"那廣東客人欲知詳情,命店小二打來兩斤白乾,請那大漢喝酒。

那大漢喝了一大碗白乾,意興更豪,大聲說道:"這件事不是兄弟吹牛,兄弟也有一點小小的功勞。那天晚上神雕俠突然來到臨安,叫我帶領夥伴,把臨安錢塘縣衙門中的孔目差役一起綁了,剝下他們的衣服,讓眾夥伴喬扮官役。大夥兒又驚又喜,不知神雕俠何以如此吩咐,但想來必有好戲,自然遵命辦理。到得三更過後,神雕俠到了錢塘縣衙門,他老人家穿起縣官服色,坐上正堂,驚堂木一拍,喝道:''帶犯官丁大全!''"他說到這裡,口沫橫飛,喝了一大口酒。

那廣東客人道:"老兄那時在臨安做何營生?"那漢子橫了他一眼,大聲道:"做甚麼營生?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做的是沒本錢買賣。"那廣東客人吃了一驚,不敢再問。

那大漢又道:"那時我聽到''丁大全''三字,心中一怔,尋思:''丁大全這狗官是當朝宰相啊,神雕俠怎地將他拿來了?''只見神雕俠又是一拍驚堂木,兩名漢子果然把一個身穿大臣服色的傢伙揪了上來。早一年丁大全到佑聖觀燒香,我在道觀外見過他的面目,這時一看,可不是丁大全是誰?他嚇得渾身發抖,想跪又不想跪。一名兄弟在他膝彎踢了一腳,他撲地便跪倒了,哈哈,痛快,痛快!神雕俠問道:''丁大全,他知罪了麼,''丁大全道:''不知。''神雕俠喝道:''你營私舞弊,屈殺忠良,殘害百姓,通敵誤國,種種奸惡情事,快快給我招來。''丁大全道:''你到底是甚麼人?劫侮大臣,可不知王法麼?''神雕俠道:''你還知道王法?左右,打他四十板再說!''大夥兒素來恨這奸相,這時候下板子時加倍出力,只打得這奸相暈去數次,連連求饒。神雕俠問他一句,他便答一句,再也不敢倔強。神雕俠命取過紙筆,叫他寫供狀。他稍一遲疑,神雕俠便喝令我們打他屁股,掌他嘴巴。"

那文秀少女噗哧一笑,低聲道:"有趣,有趣!"

那大漢咕嘟喝了一大口酒,笑道:"是啊,原本有趣得很。那丁大全吃打不過,只得親筆招供,可是他拖拖捱捱,寫得極慢,神雕俠連聲催促,他總是不肯寫快。不久天色將明,衙門外人聲喧嘩,到了大批軍馬,想是風聲洩漏了出去。神雕俠怒起上來,喝道:''把他腦袋砍了!''跟著向我使個眼色。我知神雕俠輕易不肯傷人性命,於是拔出鋼刀,在丁大全頸中''刷''的一刀,這一刀下去時,鋼刀在半空中轉了個圈兒,砍在頭頸中的不是刀鋒,而是刀背。但這一下丁大全可嚇破了膽,只見他臉色突然轉藍,暈了過去。神雕刻俠哈哈大笑,說叫我們便穿著衙役衣服,從邊門溜走,各自回家。他老人家親自斷後,也沒交鋒打仗,大夥兒平平安安的退走,聽說神雕俠第二天親入皇宮,把丁大全的供狀交給皇帝老兒。但不知丁大全如何花言巧語,皇帝老兒竟信了他的,還是叫他做宰相做下去。"

小王將軍歎道:"主上若不昏庸無道,奸臣便不能作惡。去了個秦檜,來個韓佗胄;去了韓佗胄,來個史彌遠;去了史彌遠,又來丁大全。眼見賈似道日漸得勢,這又是個禍國殃民之徒。唉,奸臣一個接著一個,我大宋江山,眼見難保呢。"那大漢道:"【除非請神雕俠做宰相,那才能打退韃子,天下太平。】"

楊過當神雕大俠時,雖然不守城,但懲治很多朝廷裡禍國殃民的奸臣,穩定了臨安內政。攘外必先安,對南宋局勢穩定作用很大,功勞比並不比守城的郭靖低,甚至更大。

楊過當神雕大俠時,雖然不守城,但懲治很多朝廷裡禍國殃民的奸臣,穩定了臨安內政。攘外必先安,對南宋局勢穩定作用很大,功勞比並不比守城的郭靖低,甚至更大。

自蒙古和宋軍交鋒以來,【從未有如此大敗】,【而一國之主喪於城下,更軍心大沮】。蒙古大汗之位並非父死子襲,系由皇族王公、重臣大將會議擁立。【蒙哥既死,其弟七王子阿裡不哥在北方蒙古老家和林得王公擁戴而為大汗】。蒙古部族習慣,長子衝鋒陷陣作前鋒打仗,幼子看守老家,阿裡不哥並無多大本事,因看守老家,王公大將、後妃眷屬、積貯的牲口家產、後備部隊均受其統率,因之在大會中占了優勢。後來忽必烈領軍北歸,與阿裡不哥爭位,兄弟各率精兵互鬥。最後忽必烈得勝,【但蒙古軍已然大傷元氣,暫無力南攻,襄陽城得保太平】。直到一十三年後的宋度宗鹹淳九年,蒙古軍始再進攻襄陽。

楊過殺死了蒙古大汗,造成了蒙古內亂,保住了南宋十三年的和平。

楊過絕情穀事件後,當神雕大俠十幾年,懲治了很多朝中權奸,穩定了南宋政局,兼之又殺死了蒙哥,維護了南宋13年和平。

綜上:

楊過對南宋江山的貢獻有大概30年,時間上只比郭靖短五年,但他當神雕大俠時的貢獻度比郭靖大,殺死蒙古大汗保住的13年和平貢獻更大,楊過的品質勝過郭靖,總體也大於郭靖。

關於倚天屠龍計畫:

倚天劍屠龍刀都是楊過的玄鐵劍所鑄,黃衫女也是楊家後人,很明顯這個計畫是郭楊兩家合力實施的,郭家負責保管,楊家負責監督。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這個口號這麼霸氣,更像是西狂楊過的手筆。這個奇思妙想計畫很可能楊過和黃蓉想出來的,郭靖沒有這麼高的才智。

倚天屠龍計畫楊過的功勞也絕不遜于郭靖。

對國家功勞要看貢獻度,做了多少實事,而不是去死。以一死博忠名是不可取的。

郭靖全家殉難並不代表就比楊過功勞大。如果按照這種思維,一個連隊陣亡的將士都比郭家功勞大了。付出不等於功勞,當然不付出也不會有功勞,付出是功勞的基礎。

郭靖的功勞是對南宋和平做出的貢獻,而不是死。

亡國前你對國家沒盡到足夠的義務,即使你選擇自盡,不僅沒有功勞,還要承擔亡國的部分責任。

最鄙視的就是陸秀夫,明明指揮不當,死前逼全家自盡怕給自己留下黑點,做了一個背小皇帝的跳海的“殉國秀”,居然搖身一變,從亡國罪臣變成了青史留名的忠臣。

有人說他不投降,選擇殉國也算盡忠了,可問題是他在忽必烈眼中有用嗎?純粹浪費蒙古人的俸祿。他投降也難逃一死,反而留下駡名。

他做了個精打細算的“好買賣”。

看待楊過和郭靖對南宋的功勞要從理性分析上看,而不是情感:誰更讓人同情,誰就功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