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中國製造打call!格力致力工業機器人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據相關研究表明,2017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62.8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將占到42.2億美元。而國產巨頭格力可謂是工業機器人生產領域當中的佼佼者,因為它一直將機器人定位為未來轉型的重要方向。
據悉,格力目前已在工業機器人、智慧AGV、注塑機械手等10多個領域進行投入,投資建設了智慧型機器人武漢生產基地,並於2017年計畫生產2500台套智慧型機器人。

不久前,格力電器所披露的2017年中報表明,2017年上半年格力電器智慧裝備業務實現營收9.62億元,

同比上年同期增長2765.27%。另外,從2013年格力智慧裝備起步至今,格力已經完成了內部生產線的自動化。直至 2016年,格力已經通過自主研發製造的智慧裝備,將整體的生產效率提升10.5%。

就目前情況來看,格力智慧裝備在數控機床領域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上月底結束的珠洽會上,格力就向行業展示了一款集高精度、高科技、高品質於一體的高性能機床。據業內相關人士介紹,

這款機床採用最佳化、高剛性的結構設計,三軸快移速度高達60M/min,加工精度達0.005mm,機床定位精度為5μm,重複定位精度為3μm,是解決葉輪、葉片、船用螺旋槳、重型發電機轉子、汽輪機轉子、大型柴油機曲軸等加工的手段。

格力之所以會如此注重工業機器人的研發,

是因為工業自動化是當今時代的發展趨勢。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Grabit公司利用靜電吸附力來讓機器操控物體。而就在不久前,Grabit公司就曾給耐克制鞋工廠提供了數台鞋面組裝機。據瞭解,這些機器就是利用靜電吸附力來工作的。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些組裝機的工作速度是工人的20倍。就目前情況來看,工人整理鞋面材料平均耗時為10至20分鐘。相比之下,這款機器人的速度優勢就相當明顯了。

除去意外因素,Grabit的機器人只需50到70秒鐘就能完成同樣的工作。由此推算,在八小時的輪班期間,一台由一個工人監控的機器人可以製作300到600雙鞋子。

據業內相關人士透露,到今年年底,中國和墨西哥的耐克工廠也會配備10多台這樣的機器。從當前耐克引進工業機器人的速度上看,耐克正試圖改變制鞋業對大量勞動力的依賴,並提升機器人在工業製造中的地位。

事實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人被應用到工業生產中。據相關調查得知,在201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為15.9萬台,而到了2016年,銷量達到29萬台。另外,工業機器人在中國的銷量也迅猛增長,預計2017~2020年,中國機器人年銷售量每年平均增長15%到25%。

事實證明,工業機器人確實在工業生產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編希望,我國的其他廠商能夠多向格力學習,加大工業機器人的研發與投入,為中國製造打call!

事實證明,工業機器人確實在工業生產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編希望,我國的其他廠商能夠多向格力學習,加大工業機器人的研發與投入,為中國製造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