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昔日拜仁核心竟枯坐板凳,我們卻為何如此欣賞他?

2010年3月,國際友誼賽,德國隊在家門口迎戰阿根廷。比賽本身波瀾不驚,阿根廷人在巴伐利亞1-0獲勝。不過,這場比賽值得玩味處卻不止於此。

賽後發佈會上,一名德國球員在採訪區躁動著。

彼時的他初入豪門,卻已然打進7球,成了隊內第二殺手。他在巴伐利亞生活了20年,但這卻是他頭一遭穿著國家隊球衣在家鄉父老面前表演。

“嘿,你小子在這幹什麼呢?下去!”他一愣,這才發現說出這話的人恰是對手主帥馬拉多納。許是他剛才太沒存在感罷,被球王誤以為是球童而趕下了台。

三個月後,阿根廷和德國又一次捉對廝殺,只不過這次結果殊異,德國隊四球痛毆阿根廷。

更令馬拉多納錯愕的是,三個月前那個被自己轟走的巴伐利亞男孩已然脫胎換骨。雖然這愣頭青在場上的大部分時候還是毫不起眼,但他仿佛從3月的比賽師夷長技了一般,簡潔高效地捅了潘帕斯雄鷹兩刀。

經此一役,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名字:湯瑪斯-穆勒。

七年過去,如今的穆勒早已名滿天下,但他的出場時間卻並沒有比七年前多太多。開季3輪,穆勒已經坐了一次冷板凳,另外兩次也是剛熱了個身就下了場(開季3場聯賽157分鐘)。

放到冠軍聯賽,穆勒也不過是在對陣安德萊赫特的比賽裡領命出場了13分鐘,十足的陪叨客。要知道,比賽當天還是穆勒的生日呢。

雖然穆勒是土生土長的巴伐利亞嫡系,雖然閑來無事時他也會和老婆出門踏青兼修身養性,但在枯坐替補席時的他也會偶爾地傲嬌一下:“當年曼聯對我也是窮追不捨喲……”

而現在,整個巴伐利亞的氣氛已然波雲詭譎了起來:裡貝裡當著安切洛蒂的面摔起了毛巾,場上的萊萬則是一副“我就是不傳你又能怎麼樣”的姿態。

平時拂袖不聞兩邊事的勒夫也來敲邊鼓:“這二貨在國家隊表現什麼樣你們心裡沒數?”

拜仁高層倒是嚴守陣線,堅定支持安切洛蒂。但對安切洛蒂,魯梅尼格們的心裡也沒底:

強如瓜迪奧拉,為了穆勒的相容也得量體裁衣,打起自己並不熟悉的442。剛到德國第二年,連德語都說不順溜的安切洛蒂,能壓的住這幫在危急存亡之秋時敢架空主教練的巴伐利亞硬漢?

翻開安切洛蒂的戰術板,承自皇馬的433雷打不動,且每個位置各司其職,無所逾越,邊鋒只能沿著邊線往返狂奔,中場三人組成鐵三角,中鋒制霸禁區。

但偏偏,球場上的穆勒還是個無拘無束的性子。他的跑位的確寫意,然而在安切洛蒂的眼裡卻是危險的溫床。

雖然有一個很德國的名字,但場上場下的穆勒卻很不德國。他是德國隊的頭號交際花,又是天生愛玩的性子,在鏡頭前的他完全不像是個喜怒不形於色的德國人,倒像個嘴裡上了發條的西班牙人。

在場上,他的風格也不似他的表情那般嚴整。他的個頭達到了186,但高而不笨,過於細密的肌肉甚至讓他顯得有點弱不禁風,可是在空中對抗方面他依舊能將你蹂☆禁☆躪。

穆勒很全面,傳射具精。

早年初涉足壇,還傾向於靠著一股子猛勁兒的抽射解決問題,射門方式類似于“大力出奇跡”的瓦爾迪。約摸10年後,他的射門自動改良成了內腳背平推——少了點兒生猛,但准度更甚。他的過人不多,卻實用,時不時地還能出其不意的以“狗刨式過人”一招制敵。

而且很可怕的,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他一直在進步,幾乎每一年他都能開發出一項新武器來——出道時搶點是看家本領,2011年改打中場後開發出了向前傳球的能力,2013年末禁區邊緣的掃射初見端倪,以及2014年開發出來了背身做球。

要知道,穆勒瘦高的身材還不夠給那些後防鐵衛們塞牙縫的,過高的重心實在難以維持身體平衡。而穆勒偏偏能靠著蜻蜓點水式的撞牆將禁區前的隊友聯動起來,再用靈動的跑位為隊友拉開空間。

而這,才是穆勒真正可怕的地方:極高的球商和強大的無球能力。

2011-12賽季歐冠決賽,安聯,挾主場之利的拜仁迎戰切爾西。藍軍將士用鐵血之軀擋著戈麥斯,左右兩邊張開大網等著羅本和裡貝裡,卻唯獨忘了中間的穆勒。

無拘無束的穆勒如同飛出籠的小鳥,身旁的切爾西糙漢們爭著想要抓住它,但卻更顯狼狽。

到了大場面的穆勒,自然而然地變成了德意志工業流水線上的非規格化產品——

羅本和裡貝裡囤積左側時,他乖乖的待在右路,讓阿什利科爾動彈不得;

克羅斯在中路控球時,穆勒便像只蒼蠅般襲擾著大衛-路易士,逼著他斷了前壓的念頭;

左邊孔滕托一記貼地斬過來,穆勒又是從科爾身後倚住,不露聲色的搶到前面來,踏雪無痕的一記射門。

大衛-路易士和卡希爾面色陰沉。他們這時才發現:他們對於巴伐利亞小子的防守完全是錯位的。在八十分鐘後,他們對於穆勒開始了雙鬼拍門的嚴防死守。

而當主裁手錶的指針劃過83分鐘,覓得一線光明的穆勒迎著左側的一道弧線,繞過肉牆戈麥斯,當著路易士和卡希爾的面把球砸進球門。

兩分鐘後,穆勒被換下。後面的一切,我們就都知道了。

無球狀態下的穆勒,更像是紹爾和因紮吉的合體:靈動,迅捷,出球乾脆,幽靈般的跑位,如機器般精密的到位率,然後站在最正確的位置上,做最正確的選擇。

無球狀態下的他有無數種折磨對手的方式,比如在點球點附近標誌性的遊曳,比如那衝勁十足的搶點,比如那花樣百出卻又不甚協調的淩空抽射……

這一切恰似水一般流暢,而在一切化境過後,他依舊是那個不留痕跡的,微笑著的刺客。

只可惜,刺客本身雖了無形跡,但在安切洛蒂那泛著義大利風味的陽光下,他卻已然找不到位置,連遁行的機會都沒有了。

———————————————————

【更多精品原創,盡在肆客足球APP,歡迎下載!】

雖然有一個很德國的名字,但場上場下的穆勒卻很不德國。他是德國隊的頭號交際花,又是天生愛玩的性子,在鏡頭前的他完全不像是個喜怒不形於色的德國人,倒像個嘴裡上了發條的西班牙人。

在場上,他的風格也不似他的表情那般嚴整。他的個頭達到了186,但高而不笨,過於細密的肌肉甚至讓他顯得有點弱不禁風,可是在空中對抗方面他依舊能將你蹂☆禁☆躪。

穆勒很全面,傳射具精。

早年初涉足壇,還傾向於靠著一股子猛勁兒的抽射解決問題,射門方式類似于“大力出奇跡”的瓦爾迪。約摸10年後,他的射門自動改良成了內腳背平推——少了點兒生猛,但准度更甚。他的過人不多,卻實用,時不時地還能出其不意的以“狗刨式過人”一招制敵。

而且很可怕的,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他一直在進步,幾乎每一年他都能開發出一項新武器來——出道時搶點是看家本領,2011年改打中場後開發出了向前傳球的能力,2013年末禁區邊緣的掃射初見端倪,以及2014年開發出來了背身做球。

要知道,穆勒瘦高的身材還不夠給那些後防鐵衛們塞牙縫的,過高的重心實在難以維持身體平衡。而穆勒偏偏能靠著蜻蜓點水式的撞牆將禁區前的隊友聯動起來,再用靈動的跑位為隊友拉開空間。

而這,才是穆勒真正可怕的地方:極高的球商和強大的無球能力。

2011-12賽季歐冠決賽,安聯,挾主場之利的拜仁迎戰切爾西。藍軍將士用鐵血之軀擋著戈麥斯,左右兩邊張開大網等著羅本和裡貝裡,卻唯獨忘了中間的穆勒。

無拘無束的穆勒如同飛出籠的小鳥,身旁的切爾西糙漢們爭著想要抓住它,但卻更顯狼狽。

到了大場面的穆勒,自然而然地變成了德意志工業流水線上的非規格化產品——

羅本和裡貝裡囤積左側時,他乖乖的待在右路,讓阿什利科爾動彈不得;

克羅斯在中路控球時,穆勒便像只蒼蠅般襲擾著大衛-路易士,逼著他斷了前壓的念頭;

左邊孔滕托一記貼地斬過來,穆勒又是從科爾身後倚住,不露聲色的搶到前面來,踏雪無痕的一記射門。

大衛-路易士和卡希爾面色陰沉。他們這時才發現:他們對於巴伐利亞小子的防守完全是錯位的。在八十分鐘後,他們對於穆勒開始了雙鬼拍門的嚴防死守。

而當主裁手錶的指針劃過83分鐘,覓得一線光明的穆勒迎著左側的一道弧線,繞過肉牆戈麥斯,當著路易士和卡希爾的面把球砸進球門。

兩分鐘後,穆勒被換下。後面的一切,我們就都知道了。

無球狀態下的穆勒,更像是紹爾和因紮吉的合體:靈動,迅捷,出球乾脆,幽靈般的跑位,如機器般精密的到位率,然後站在最正確的位置上,做最正確的選擇。

無球狀態下的他有無數種折磨對手的方式,比如在點球點附近標誌性的遊曳,比如那衝勁十足的搶點,比如那花樣百出卻又不甚協調的淩空抽射……

這一切恰似水一般流暢,而在一切化境過後,他依舊是那個不留痕跡的,微笑著的刺客。

只可惜,刺客本身雖了無形跡,但在安切洛蒂那泛著義大利風味的陽光下,他卻已然找不到位置,連遁行的機會都沒有了。

———————————————————

【更多精品原創,盡在肆客足球APP,歡迎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