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打破美國技術壁壘,華為推出首個5G商用網路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iPhone 8 的消息中時,一條德國電信發佈的消息,席捲並震驚了整個歐洲——中國華為,正式推出5G網路!

據報導,德國電信已經正式宣佈聯合華為公司推出全球首個5G商用網路。

這是全球第一個推出完整5G網路技術的政府和企業。

什麼是5G?

世界通訊技術先後經歷了2G、3G、4G幾個重要時代:

第一代是模擬技術;

第二代是2G,實現了語音的數位化;

第三代是3G,以多媒體通信為特徵;

第四代是4G,通信進入無線寬頻時代,速率大大提高。

第五代就是5G,最大特點就是實現了高頻傳播!

5G究竟有多快?

4G和5G相比,簡直就如同龜兔賽跑!

5G的網路傳輸速率將是4G峰值的100倍!

這意味著,在5G時代一部超高清畫質的電影1秒內就可以下載完成。

令人心痛的是:在通信技術的前面幾個階段裡,重要專利技術幾乎被美國的高通、愛立信壟斷,中國一直處於落後狀態!

現在華為打破了歐美國家長達20年的國際通訊技術大封鎖,也告訴世界,核心技術不再是西方的專利,核心標準也不再是西方企業大肆斂財的手段!

華為在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中取得新的突破,

C-Band社區下行峰值速率超過20Gbps。這是繼今年6月以來,華為再次刷新業界低頻峰值速率記錄。

華為在北京懷柔測試外場開展中國5G技術試驗

本次C-Band測試使用4.9GHz試驗頻段, 200MHz頻寬,通過5G NR新型空口、大規模多入多出天線及新型通道編碼Polar碼等技術,實現了連續廣覆蓋。

3.5GHz和4.9GHz試驗頻段的測試均為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技術方案驗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之前,華為已就ITU定義的三大典型場景在3.5GHz試驗頻段下進行了大量測試,此次4.9GHz測試與3.5GHz試驗頻段下的測試互為補充。

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是由IMT-2020(5G)推進組牽頭並組織實施,華為是首批加入IMT-2020(5G)工作組的廠商,目前已經在懷柔外場部署7個5G測試基站和30餘個5G測試終端,規模外場測試環境已經基本形成。

在去年結束的第一階段測試以及今年6月IMT-2020(5G)峰會第二階段測試成果彙報中,華為均率先完成相關測試內容並取得領先成果。華為將再接再厲,在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中再創佳績。

提到5G,不得不提華為稍早前誕生的“神器”——麒麟970晶片。

該晶片就配置了世界上首款准5G網路基帶,最高支援到LTE Cat.18,移動網路的傳送速率至少是高通晶片的兩倍!

麒麟970還包含了55億電晶體,差不多只有一個指甲蓋的大小。更高的集成度往往意味著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發熱量,足以跟世界上的頂尖晶片叫板。

由於5G的功耗將低於4G,從而帶來一系列新的無線產品,所以更多智慧家居設備和可穿戴計算設備,因此它還是世界首個AI晶片,是全球首款內置神經元網路單元(NPU)的人工智慧處理器。

比規模類似的CPU快25倍,同時功耗效率降低50倍。例如在NPU的加成下,拍攝1000張照片僅僅消耗手機0.19%的電量。

中國5G,正在制定世界標準!

除了華為之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也在5G領域佈局完成。早在去年中國移動就稱,已擁有基礎通信、物聯網、車聯網、虛擬實境/增強現實、雲端智慧型機器人、工業互聯網六大領域51家合作夥伴,建成首批4個開放實驗室。

在5G未來網路方面,中國聯通也在發展基於多級雲協同的5G網路架構,支持移動邊緣計算端到端服務解決方案。

華為也呼籲,各國政府和監管機構釋放更多通訊頻譜,建設無線千兆寬頻(Gigaband);同時全球應以開放合作的精神引導5G技術標準統一,以降低成本、實現全球無縫互聯互通。

按照業界預計,2020年5G將開始全球範圍內商用。

5G是未來的國之重器,豈能由他人掌控!

而現在中國通信核心技術終於第一次佔領至高點,終於完成了彎道超車!並且正在制定5G的世界標準!

曾經,我們國產手機的核心靈魂——晶片,一直被美國高通壟斷著。雖然中國每年生產全球77%的手機,但因為沒有自己的晶片,就沒有發言權、議價權,不得不向高通低頭支付高昂專利費。

然而,今天這一切徹底改變!

5G——WIFI將“消亡”?

如果我們用上了5G手機,那麼快的網路,就不會再每到一個地方就去尋找WIFI了,用戶可以無縫、平滑的在任意空間過渡,省去了切換網路、輸入密碼等繁瑣步驟,WiFi很可能“消亡”。

更重要的是,在5G時代華為很可能一統天下。因為在3G、4G時代,有美國、歐盟、中國等不同的網路制式,因此出現了各種不同制式的手機,給消費者造成一些困擾。為到了5G時代,消費者只需要一種制式的手機就可以包打天下了,這也就意味著華為很有可能獲得極高的國際地位!

這項核心技術的超越,將使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如虎添翼!

最高支援到LTE Cat.18,移動網路的傳送速率至少是高通晶片的兩倍!

麒麟970還包含了55億電晶體,差不多只有一個指甲蓋的大小。更高的集成度往往意味著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發熱量,足以跟世界上的頂尖晶片叫板。

由於5G的功耗將低於4G,從而帶來一系列新的無線產品,所以更多智慧家居設備和可穿戴計算設備,因此它還是世界首個AI晶片,是全球首款內置神經元網路單元(NPU)的人工智慧處理器。

比規模類似的CPU快25倍,同時功耗效率降低50倍。例如在NPU的加成下,拍攝1000張照片僅僅消耗手機0.19%的電量。

中國5G,正在制定世界標準!

除了華為之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也在5G領域佈局完成。早在去年中國移動就稱,已擁有基礎通信、物聯網、車聯網、虛擬實境/增強現實、雲端智慧型機器人、工業互聯網六大領域51家合作夥伴,建成首批4個開放實驗室。

在5G未來網路方面,中國聯通也在發展基於多級雲協同的5G網路架構,支持移動邊緣計算端到端服務解決方案。

華為也呼籲,各國政府和監管機構釋放更多通訊頻譜,建設無線千兆寬頻(Gigaband);同時全球應以開放合作的精神引導5G技術標準統一,以降低成本、實現全球無縫互聯互通。

按照業界預計,2020年5G將開始全球範圍內商用。

5G是未來的國之重器,豈能由他人掌控!

而現在中國通信核心技術終於第一次佔領至高點,終於完成了彎道超車!並且正在制定5G的世界標準!

曾經,我們國產手機的核心靈魂——晶片,一直被美國高通壟斷著。雖然中國每年生產全球77%的手機,但因為沒有自己的晶片,就沒有發言權、議價權,不得不向高通低頭支付高昂專利費。

然而,今天這一切徹底改變!

5G——WIFI將“消亡”?

如果我們用上了5G手機,那麼快的網路,就不會再每到一個地方就去尋找WIFI了,用戶可以無縫、平滑的在任意空間過渡,省去了切換網路、輸入密碼等繁瑣步驟,WiFi很可能“消亡”。

更重要的是,在5G時代華為很可能一統天下。因為在3G、4G時代,有美國、歐盟、中國等不同的網路制式,因此出現了各種不同制式的手機,給消費者造成一些困擾。為到了5G時代,消費者只需要一種制式的手機就可以包打天下了,這也就意味著華為很有可能獲得極高的國際地位!

這項核心技術的超越,將使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