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景德鎮的每一段古弄,都藏有一段傳奇!你熟知的那個弄堂有著怎樣的故事?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文章,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景德鎮人再熟悉不過的里弄,小弄小巷四通八達,人們經常把它當作去某個地方的捷徑。

它歷經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不僅是城市的血脈,交通的網路,而且是景德鎮老百姓的居住場所,更是千年陶瓷歷史文化發展演化的重要舞臺。

你可知道

每一個里弄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

擁有著歲月的滄桑

也充滿著詩情畫意

來看看你所熟知的那個弄堂

有著怎樣精彩的傳奇吧

獨一無二的景德鎮里弄

景德鎮古弄堂之一藥王弄

藥王弄接迎祥弄

弄裡曾將藥王供

會館都昌何處尋

心思費盡也無用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枯樹弄

疾病偶流行

強說樹有精

問安興廟宇

求福乞神明

景德鎮古弄堂之三農旺弄

枯樹弄東龍王廟

曾經廟裡龍王笑

求安祈福靠蒼天

只會煩來隻會躁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觀音嶺

古鎮曾經廟宇多

觀音嶺上廟臨坡

東從枯樹橫街起

西至犁頭嘴上窩

景德鎮古弄之五單、雙柵門

明末清初匪盜勤

時間不定擾街民

柵門惟有石頭做

鐵壁銅牆防入侵

景德鎮老弄堂之六蓮花塘

東坡佛印會庭堅

月夜泛舟某一年

暢飲蓮塘雖佳話

幾人還憶舊時篇

景德鎮老弄堂之七

三閭廟碼頭偶寄

瀅瀅碧水湧如初

三閭碼頭渡已無

偶釣閑來終過客

千年還是俯山孤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龍珠閣

古鎮珠山千古吟

幾人還憶舊時音

今朝宮闕雖猶在

來日曇花何處尋

景德鎮古弄之九迎祥弄

遙思五代陰陽弄

輾轉多年都是痛

直到明中更迎祥

人丁興旺逐遺夢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義思井

雖然古跡已難聞

飲水不忘挖井人

莫看義思微善舉

也曾數載惠居民

景德鎮古弄之十一迎祥弄

遙思五代陰陽弄

輾轉多年都是痛

直到明中更迎祥

人丁興旺逐遺夢

景德鎮古弄堂十二之九皇宮

九黃嶺上九皇宮

黃姓道人展絕功

信手拈來能治病

仙風道骨有神通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三龍缸弄

龍缸弄裡制龍缸

六座民窯技藝強

窯裡有時來不急

廠東立即可幫忙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四湖口弄

明末清初湖口弄

當年會所已興隆

如今難覓昔時景

惟見殘陽一抹紅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五方家弄

方家上弄地頭高

不懼江河水浪淘

下弄西接江畔路

當年會館已雲消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六彭家弄

唐末許多彭姓來

宋時瓷業已花開

坯房到處人興旺

住戶居民一排排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七水府弄

昌江浪打兩堤邊

水府廟興一弄前

菩薩本為粗木做

何來神性佑安全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八畢家上弄

畢家上弄源于宋

兩戶人家筆業紅

生意興隆通四海

一時茂盛傲群雄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九畢家下弄

清朝瓷業許多行

釘釘雨靴也一方

菩薩令公無事事

奉新會館坐深堂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詹家弄

柴窯砌砌保吃穿

唐代首推當姓詹

宋末元初成鬧市

洪都書院也情牽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一福壽弄

此弄原型似壽房

棺材生意也曾忙

為圖吉利將名改

福壽之稱更久長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二五龍橋

五龍山上月當空

一曲流溪繞碧叢

庵裡和尚行善事

石橋修得萬年榮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三程家上巷

程氏興村早在秦

宋時此巷已聞名

祠堂戲院隨風逝

多少流光總駐停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四迎瑞弄

元末雖然弄已生

清清冷冷少行人

當年住戶今何在

迎瑞門庭把貌更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五程家下巷

會館臨江如過客

章山書院也雲煙

今時八小芬芳湧

勝過瓷坊數十間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六鄭家窪

今朝喜看鄭家窪

爽爽清清不是誇

又亂又髒難覓見

家家戶戶樂如花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七許家弄

清代康熙某一年

許家大舉向南遷

曾經庵裡青蓮坐

不是仙來也似仙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八醬油弄

醬油弄裡醬油行

數百年來醬溢香

此刻重游談舊事

幾人還憶賣油郎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九犁頭嘴

宋時已有犁頭嘴

東靠蔡家街末尾

西望五龍橋的頭

轉彎又羨江家美

景德鎮古弄之三十蔡家街

清末浮梁蔡姓來

沿途一路把門開

辛勤耕作成街市

百世流通總不衰

景德鎮古弄之三十一羅漢肚

古鎮幽尋羅漢肚

蓮花嶺北半邊塢

唐朝盛世移居來

一住千年幾百戶

景德鎮古弄之三十二木魚墩

偶然憶起木魚墩

多少遊人印象深

唯我重游新世界

一時尤顯格外親

景德鎮古弄堂之卅三蘇家畈

蘇家畈上碧雲天

一片蛙聲鬧雨田

偶有遊人尋棧宿

廣陽公所正炊煙

景德鎮古弄堂之卅四江家塢

江家塢裡慶新春

三十晚間罕夜行

除卻風雲為過客

左鄰右舍滿堂親

景德鎮古弄堂之卅五大小蘇家弄

大小蘇家兩弄連

和和睦睦一門歡

雖然樹大常分杈

協力同心解萬難

景德鎮古弄堂之卅六新老當鋪弄

元代中期當鋪興

財源廣進在於耕

你來我往爭相比

君子愛財各有經

景德鎮古弄堂之卅七東司嶺

東司嶺乃都司嶺

清代乾隆命此景

一晃廠西多少年

唯餘山色戀雲影

景德鎮古弄堂之卅八小南門

明代中期路必經

禦瓷方可渡邊停

山西會館今何在

贛劇京腔夢裡尋

景德鎮古弄堂卅九之葡萄架

風起一笑

傳說宋代一賢才

趕考進京等信來

欲報佳音尋住處

葡萄架下正門開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新安巷

明代徽商業已昌

新安書院遠名揚

如今偶憶昔時景

幾許遊人淚有殤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一百花圖

宋有文王八卦圖

牌坊聳立鎮邪汙

南山多少妖魔鬼

到此誰能不被誅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二百花弄

莫看寒門四壁清

明朝此弄子頻生

多兒縱使難如願

前僕後來不絕耕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三溝沿上

元朝古鎮也輝煌

郊外溝沿起院牆

弄裡青石鋪路面

潺流一股暗通江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四朱氏弄

元朝朱氏把夫喪

努力更生獨自強

貞女如今雖作古

名留青史有餘芳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五青石街

青石板路出心裁

唐宋那年正鬧街

此刻重尋昨日夢

太多舊事已塵埃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六半邊街

唐宋時期街已鬧

明朝某日人失笑

半邊街道入昌江

後世誰知舊時貌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七劉家碼頭

劉家碼頭半邊街

滾滾財源岸上來

除運四方高嶺土

其它便是老窯柴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八大鏡頭

八字門東大井頭

一汪井水特清幽

只因別處同名忌

終是還稱大鏡頭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九油行弄

明末弋陽邵志明

二人兄弟苦經營

油坊開得風聲起

全靠善良好品行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沈家祠

沈家建祠在明初

獨佔鰲頭望四圖

三姓蘭朱還有李

當年自歎總不如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一櫪木嶺

遙思昨日太平軍

大馬嶺前演練勤

櫪木槽兒今不見

曇花何處再風雲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二藍家祠

宋朝名將道藍魁

文治武功千古垂

天光雲彩雖消逝

策馬揚鞭有一回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三晏公廟

石隸山前晏公廟

浮梁烈女恨元朝

為思亡父傾家產

樟樹旁邊幾夜熬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四韋陀橋

宋代遺存石板橋

明朝始叫韋陀橋

如今橋廟都消隱

只剩殘溪望遠桃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五上陳家弄

傳言古鎮在明朝

陳氏家族已富豪

生意遠播通四海

謙虛謹慎不招搖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六徐家街

徐人東晉已經商

一代尤超一代強

此戶不言承諾許

誰家還敢亂稱王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七上江家弄

宋末江家族已興

輝煌騰達在明清

莫瞧璀璨風雲去

此地依然百業崢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八裡市渡

宋朝始有李施渡

出自巾幗一婦儒

多少男兒當愧疚

枉稱豪傑大丈夫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九上姚家弄

宋代姚家米店開

祥雲瑞彩八方來

精誠所至通天地

不用投機苦斂財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上黃家弄

清末安徽黃姓來

三毛獨把院門開

祠堂建築雖花力

只願兒孫出棟才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一茶園塘

宋代窯前一口塘

槎柴無數等人扛

瓷坊生意成和敗

且看居民忙不忙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二求知弄(1)

廟供觀音在弄東

往來香客總匆匆

一心只為求兒至

任爾邪方通不通

(2)

青陽會館今何在

米店豬行已不開

此弄原為求子弄

遊人多少識由來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三旗杆弄

李施渡口一旗杆

無語江邊多少年

笑看花明還柳暗

唯余碧水未長眠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四玉字巷

宋時有巷形如玉

一直三橫弄相聚

古鎮奇葩總是多

不來景德難相遇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五篾絲弄

霍姓宋時做篾絲

一家獨秀正逢時

勤勞致富雖難得

溫飽問題可把持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六童家柵門

童家落戶在元朝

弄口柵門特別牢

北面緊鄰求子弄

西邊有座觀音橋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七太平巷

太平巷乃平安巷

三角坦挨巷口旁

昔日名稱荒廢掉

無非只是盼和祥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八十八拐

十八拐連聖節巷

轉彎抹角難相望

明時此地人雖多

攘攘熙熙卻通暢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九下姚家弄

明朝姚姓已從商

米店門開實在忙

莫看經營雖累苦

平平淡淡卻安康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石獅埠

元末商埠賣瓷獅

海北天南獨一枝

昔日門樓難覓得

空余雅興擺身姿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一上當鋪弄

明初此地當鋪開

一樣興榮聚有財

人善人逢接地氣

天長日久喜無災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二龍船弄

宋初已有五王廟

菩薩華光佑火燒

更是神龍常擺尾

年年正月鬧元宵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三朝陽巷

話說民國有姓張

曾經富賈在浮梁

偶來景德興房產

專豎門樓只向陽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四侯家弄

元代相傳有姓侯

一方獨霸總為頭

光陰荏苒風雲轉

幾許春光永駐留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五低頭弄

撫台大院弄低頭

陳氏當年何等牛

自打門坊拆去後

再談昨日已含羞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六羅家坦

羅家大院門前坦

南北朝時人跡罕

宋代柴行生意興

明清依舊盆箱滿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七掃帚弄

莫看微微條帚弄

也成生計把人供

許多百姓求存難

以此持家代耕種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八安全弄

安全弄裡不安全

元代火燒太可憐

直到明清成鬧市

瓷行興旺譜新篇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九吳家祠堂

元朝吳氏建祠堂

古鎮當年第一強

欲問吳家來哪裡

其實故地在浮梁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雷鋒寺

雷鋒寺下地雖貧

東漢時期已住人

宋代山腰窯場大

坯房住屋兩相鄰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一哲四弄

巷中測字隱高神

道士靈姑樂比鄰

莫說他們無信仰

自食其力未求人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二薛家塢

隋唐薛氏有先民

曾出尚書第一人

借問薛公何處在

閻羅殿裡正稱臣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三瑞州弄

瑞州會館今安在

書院多年已不開

欲問筠陽為何處

誰人馬上會答來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四板坊弄

徐家故地在南昌

古鎮明初做板坊

為了木材生意好

抹黑趕早奔他鄉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五樟樹弄

明代弄東有大樟

樹前一廟總朝陽

如今舊事皆難覓

試問曾經在哪方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六草鞋弄

只要用心慢慢撐

草鞋買賣也謀生

一枝獨秀風光好

不怕搶來不怕爭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七鐵匠弄

宋時有個姓張人

打起鐵來很認真

莫看天天流血汗

生活過得也如春

景德鎮老弄堂之八十八老門頭

弄口曾經老柵門

當年璀璨向誰詢

宛陵書院今難覓

唯見人民廠近鄰

景德鎮老弄堂之八十九通津橋

元朝立巷叫通津

溪水入江自此奔

河畔雜閑誰敢坐

碼頭盡是老湘人

景德鎮老弄堂之九十更生弄

元朝巷內一監生

八鬥才高譽滿城

莫道閑來簷下坐

亂飛燕雀不敢驚

景德鎮老弄堂之九十一再勝弄

清代弄中財神廟

功名利祿盼高照

從來富貴靠才能

跪地拜天真玩笑

不懼江河水浪淘

下弄西接江畔路

當年會館已雲消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六彭家弄

唐末許多彭姓來

宋時瓷業已花開

坯房到處人興旺

住戶居民一排排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七水府弄

昌江浪打兩堤邊

水府廟興一弄前

菩薩本為粗木做

何來神性佑安全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八畢家上弄

畢家上弄源于宋

兩戶人家筆業紅

生意興隆通四海

一時茂盛傲群雄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九畢家下弄

清朝瓷業許多行

釘釘雨靴也一方

菩薩令公無事事

奉新會館坐深堂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詹家弄

柴窯砌砌保吃穿

唐代首推當姓詹

宋末元初成鬧市

洪都書院也情牽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一福壽弄

此弄原型似壽房

棺材生意也曾忙

為圖吉利將名改

福壽之稱更久長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二五龍橋

五龍山上月當空

一曲流溪繞碧叢

庵裡和尚行善事

石橋修得萬年榮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三程家上巷

程氏興村早在秦

宋時此巷已聞名

祠堂戲院隨風逝

多少流光總駐停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四迎瑞弄

元末雖然弄已生

清清冷冷少行人

當年住戶今何在

迎瑞門庭把貌更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五程家下巷

會館臨江如過客

章山書院也雲煙

今時八小芬芳湧

勝過瓷坊數十間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六鄭家窪

今朝喜看鄭家窪

爽爽清清不是誇

又亂又髒難覓見

家家戶戶樂如花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七許家弄

清代康熙某一年

許家大舉向南遷

曾經庵裡青蓮坐

不是仙來也似仙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八醬油弄

醬油弄裡醬油行

數百年來醬溢香

此刻重游談舊事

幾人還憶賣油郎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九犁頭嘴

宋時已有犁頭嘴

東靠蔡家街末尾

西望五龍橋的頭

轉彎又羨江家美

景德鎮古弄之三十蔡家街

清末浮梁蔡姓來

沿途一路把門開

辛勤耕作成街市

百世流通總不衰

景德鎮古弄之三十一羅漢肚

古鎮幽尋羅漢肚

蓮花嶺北半邊塢

唐朝盛世移居來

一住千年幾百戶

景德鎮古弄之三十二木魚墩

偶然憶起木魚墩

多少遊人印象深

唯我重游新世界

一時尤顯格外親

景德鎮古弄堂之卅三蘇家畈

蘇家畈上碧雲天

一片蛙聲鬧雨田

偶有遊人尋棧宿

廣陽公所正炊煙

景德鎮古弄堂之卅四江家塢

江家塢裡慶新春

三十晚間罕夜行

除卻風雲為過客

左鄰右舍滿堂親

景德鎮古弄堂之卅五大小蘇家弄

大小蘇家兩弄連

和和睦睦一門歡

雖然樹大常分杈

協力同心解萬難

景德鎮古弄堂之卅六新老當鋪弄

元代中期當鋪興

財源廣進在於耕

你來我往爭相比

君子愛財各有經

景德鎮古弄堂之卅七東司嶺

東司嶺乃都司嶺

清代乾隆命此景

一晃廠西多少年

唯餘山色戀雲影

景德鎮古弄堂之卅八小南門

明代中期路必經

禦瓷方可渡邊停

山西會館今何在

贛劇京腔夢裡尋

景德鎮古弄堂卅九之葡萄架

風起一笑

傳說宋代一賢才

趕考進京等信來

欲報佳音尋住處

葡萄架下正門開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新安巷

明代徽商業已昌

新安書院遠名揚

如今偶憶昔時景

幾許遊人淚有殤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一百花圖

宋有文王八卦圖

牌坊聳立鎮邪汙

南山多少妖魔鬼

到此誰能不被誅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二百花弄

莫看寒門四壁清

明朝此弄子頻生

多兒縱使難如願

前僕後來不絕耕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三溝沿上

元朝古鎮也輝煌

郊外溝沿起院牆

弄裡青石鋪路面

潺流一股暗通江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四朱氏弄

元朝朱氏把夫喪

努力更生獨自強

貞女如今雖作古

名留青史有餘芳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五青石街

青石板路出心裁

唐宋那年正鬧街

此刻重尋昨日夢

太多舊事已塵埃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六半邊街

唐宋時期街已鬧

明朝某日人失笑

半邊街道入昌江

後世誰知舊時貌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七劉家碼頭

劉家碼頭半邊街

滾滾財源岸上來

除運四方高嶺土

其它便是老窯柴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八大鏡頭

八字門東大井頭

一汪井水特清幽

只因別處同名忌

終是還稱大鏡頭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十九油行弄

明末弋陽邵志明

二人兄弟苦經營

油坊開得風聲起

全靠善良好品行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沈家祠

沈家建祠在明初

獨佔鰲頭望四圖

三姓蘭朱還有李

當年自歎總不如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一櫪木嶺

遙思昨日太平軍

大馬嶺前演練勤

櫪木槽兒今不見

曇花何處再風雲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二藍家祠

宋朝名將道藍魁

文治武功千古垂

天光雲彩雖消逝

策馬揚鞭有一回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三晏公廟

石隸山前晏公廟

浮梁烈女恨元朝

為思亡父傾家產

樟樹旁邊幾夜熬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四韋陀橋

宋代遺存石板橋

明朝始叫韋陀橋

如今橋廟都消隱

只剩殘溪望遠桃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五上陳家弄

傳言古鎮在明朝

陳氏家族已富豪

生意遠播通四海

謙虛謹慎不招搖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六徐家街

徐人東晉已經商

一代尤超一代強

此戶不言承諾許

誰家還敢亂稱王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七上江家弄

宋末江家族已興

輝煌騰達在明清

莫瞧璀璨風雲去

此地依然百業崢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八裡市渡

宋朝始有李施渡

出自巾幗一婦儒

多少男兒當愧疚

枉稱豪傑大丈夫

景德鎮古弄堂之五十九上姚家弄

宋代姚家米店開

祥雲瑞彩八方來

精誠所至通天地

不用投機苦斂財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上黃家弄

清末安徽黃姓來

三毛獨把院門開

祠堂建築雖花力

只願兒孫出棟才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一茶園塘

宋代窯前一口塘

槎柴無數等人扛

瓷坊生意成和敗

且看居民忙不忙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二求知弄(1)

廟供觀音在弄東

往來香客總匆匆

一心只為求兒至

任爾邪方通不通

(2)

青陽會館今何在

米店豬行已不開

此弄原為求子弄

遊人多少識由來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三旗杆弄

李施渡口一旗杆

無語江邊多少年

笑看花明還柳暗

唯余碧水未長眠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四玉字巷

宋時有巷形如玉

一直三橫弄相聚

古鎮奇葩總是多

不來景德難相遇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五篾絲弄

霍姓宋時做篾絲

一家獨秀正逢時

勤勞致富雖難得

溫飽問題可把持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六童家柵門

童家落戶在元朝

弄口柵門特別牢

北面緊鄰求子弄

西邊有座觀音橋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七太平巷

太平巷乃平安巷

三角坦挨巷口旁

昔日名稱荒廢掉

無非只是盼和祥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八十八拐

十八拐連聖節巷

轉彎抹角難相望

明時此地人雖多

攘攘熙熙卻通暢

景德鎮古弄堂之六十九下姚家弄

明朝姚姓已從商

米店門開實在忙

莫看經營雖累苦

平平淡淡卻安康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石獅埠

元末商埠賣瓷獅

海北天南獨一枝

昔日門樓難覓得

空余雅興擺身姿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一上當鋪弄

明初此地當鋪開

一樣興榮聚有財

人善人逢接地氣

天長日久喜無災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二龍船弄

宋初已有五王廟

菩薩華光佑火燒

更是神龍常擺尾

年年正月鬧元宵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三朝陽巷

話說民國有姓張

曾經富賈在浮梁

偶來景德興房產

專豎門樓只向陽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四侯家弄

元代相傳有姓侯

一方獨霸總為頭

光陰荏苒風雲轉

幾許春光永駐留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五低頭弄

撫台大院弄低頭

陳氏當年何等牛

自打門坊拆去後

再談昨日已含羞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六羅家坦

羅家大院門前坦

南北朝時人跡罕

宋代柴行生意興

明清依舊盆箱滿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七掃帚弄

莫看微微條帚弄

也成生計把人供

許多百姓求存難

以此持家代耕種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八安全弄

安全弄裡不安全

元代火燒太可憐

直到明清成鬧市

瓷行興旺譜新篇

景德鎮古弄堂之七十九吳家祠堂

元朝吳氏建祠堂

古鎮當年第一強

欲問吳家來哪裡

其實故地在浮梁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雷鋒寺

雷鋒寺下地雖貧

東漢時期已住人

宋代山腰窯場大

坯房住屋兩相鄰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一哲四弄

巷中測字隱高神

道士靈姑樂比鄰

莫說他們無信仰

自食其力未求人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二薛家塢

隋唐薛氏有先民

曾出尚書第一人

借問薛公何處在

閻羅殿裡正稱臣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三瑞州弄

瑞州會館今安在

書院多年已不開

欲問筠陽為何處

誰人馬上會答來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四板坊弄

徐家故地在南昌

古鎮明初做板坊

為了木材生意好

抹黑趕早奔他鄉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五樟樹弄

明代弄東有大樟

樹前一廟總朝陽

如今舊事皆難覓

試問曾經在哪方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六草鞋弄

只要用心慢慢撐

草鞋買賣也謀生

一枝獨秀風光好

不怕搶來不怕爭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十七鐵匠弄

宋時有個姓張人

打起鐵來很認真

莫看天天流血汗

生活過得也如春

景德鎮老弄堂之八十八老門頭

弄口曾經老柵門

當年璀璨向誰詢

宛陵書院今難覓

唯見人民廠近鄰

景德鎮老弄堂之八十九通津橋

元朝立巷叫通津

溪水入江自此奔

河畔雜閑誰敢坐

碼頭盡是老湘人

景德鎮老弄堂之九十更生弄

元朝巷內一監生

八鬥才高譽滿城

莫道閑來簷下坐

亂飛燕雀不敢驚

景德鎮老弄堂之九十一再勝弄

清代弄中財神廟

功名利祿盼高照

從來富貴靠才能

跪地拜天真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