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保險真的有用嗎?真的可以讓農村光伏電站高枕無憂?

保險,買與不買,對於很多人都很糾結!假若信其言選擇買,真的出現風險,可以高枕無憂?假若不買出了風險這損失誰來買單?

這是當下農村光伏電站用戶所糾結的問題。

關注過農村光伏電站商機的朋友一定有這樣覺察,

建設個電站投資模式和買車、買房竟然有這異曲同工之妙,可以零首付、可以分期付款、可以企業擔保、可以貸款免息......不禁感歎:光伏電站正在悄然成為農村一種投資新模式。

新的模式

隨著越來越多農村用戶,

或拿著銀行的貸款,或拿著企業的擔保,或自己投資,在自家建了各種規模不等的光伏電站,期待著像一些企業所說的那樣“坐享其成”、“躺著賺錢”,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我們時常看到,某電站被颱風連根拔起,組件、支架散落一地,畫面委實慘不忍睹;某電站建于河邊一場洪水過境,留下一片廢墟;某扶貧電站,因為廠家設備問題,發電量大打折扣,與預期收益,

有著天壤之別;某農村電站,由於施工沒有做好防護,結果被雷電盯上,電站、房屋幾近被毀,用戶欲哭無淚。

光伏電站保險

光伏電站常年置於戶外,設計、設備選擇、安裝施工,千頭萬緒,上面的這些問題不是必然事件,但誰也不敢斷言這樣的事情永遠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一旦發生冤大頭無疑是老百姓!我想誰也不想為此損失買單,那麼這就成為問題中的問題,問題之中的難題!

光伏電站被曬東西

那麼到底誰來為用戶電站損失買單?是保險?還是企業?還是地方?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來說一說,關於光伏方面的保險。

隨著光伏市場的日趨成熟,為光伏買單的保險也越來越多,當然這些保險多於企業綁定,通俗來講只有你用了我的東西,我才為你買單。

第一種保險類型,企業為收益人。

農村光伏電站

第二種保險類型:終端受益型。

其實終端受益型,

就是使用者受益型,和車保類似。這裡就需要企業為使用者買單,通常表現形式為:企業根據終端使用者實際應用場景及需求而特殊定制的分散式光伏專屬保險,這種專屬的保險等同於設備廠家的質保,如元件10年,逆變器5年的標準質保,對於用戶來說專屬保險是對於廠家標準質保的補充,為何說補充呢?

保障光伏電站發電量

廠家質保的是產品品質本身出現問題,而一般終端受益型的保險,保的是對原廠質保之外不可抗力導致的一切附帶意外損失,如因為地震、颱風、暴雨、冰雹、洪水等意外狀況給用戶造成的損失。這份損失對於用戶來說會很大,所以當下有些大型企業為了拓展市場需要,更好的為客戶提供服務,把這塊放在保險範圍之內;另外一些系統公司對使用者所安裝電站進行整體保險,筆者瞭解到有的企業給用戶提供3年的免費保險,3年過後用戶可以自主選擇是否投保,當然這裡就需要一定的資金。

這幾種是當下的主流模式,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實踐,效果怎麼樣我們仍會繼續關注。這裡筆者要說的是對於農村光伏電站保險這件事,有人質疑,有人認同,但凡事情要兩面看,隨著農村電站越來越多,魚龍混雜地產品也開始充斥著農村市場,為了保證用戶的利益,企業為用戶電站安全穩定買單,實屬良心之舉。但是反過來看,羊毛出在羊身上,與其為未來電站穩定買單,不如企業把產品品質做好,把電站設計安裝好,把那份風險置於千里之外,那不是更好?

保障光伏電站發電量

廠家質保的是產品品質本身出現問題,而一般終端受益型的保險,保的是對原廠質保之外不可抗力導致的一切附帶意外損失,如因為地震、颱風、暴雨、冰雹、洪水等意外狀況給用戶造成的損失。這份損失對於用戶來說會很大,所以當下有些大型企業為了拓展市場需要,更好的為客戶提供服務,把這塊放在保險範圍之內;另外一些系統公司對使用者所安裝電站進行整體保險,筆者瞭解到有的企業給用戶提供3年的免費保險,3年過後用戶可以自主選擇是否投保,當然這裡就需要一定的資金。

這幾種是當下的主流模式,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實踐,效果怎麼樣我們仍會繼續關注。這裡筆者要說的是對於農村光伏電站保險這件事,有人質疑,有人認同,但凡事情要兩面看,隨著農村電站越來越多,魚龍混雜地產品也開始充斥著農村市場,為了保證用戶的利益,企業為用戶電站安全穩定買單,實屬良心之舉。但是反過來看,羊毛出在羊身上,與其為未來電站穩定買單,不如企業把產品品質做好,把電站設計安裝好,把那份風險置於千里之外,那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