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我們求職時,哪些人在跟我們競爭?

當我們投遞簡歷、面試之時,會有三類人在跟我們競爭,不一定形成完全的競爭,但一起求職是肯定的。

最大的競爭者

我們先來看下職場中的跳槽者,這部分人大多數是在職狀態。


上圖,是我們針對職場人士,做的一次跳槽意向調查,不考慮“伺機而動”的職場人,大致有1/4的在職人士(26%)正在跳槽。不深究具體範圍和數字,這就是求職市場中的第一類人,也是我們能夠碰到的主要求職人群。

全國企業全部在崗職工,我們取一個最保守的估計,

4億人,則他們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常年大概有1億人,處於在職跳槽狀態。我們求職的第一大競爭群體,就是他們。

最年輕的競爭者

第二類人員,自然是應屆生,他們是即將進入職場的新人。儘管沒有工作經驗,但是很多單位尤其是大公司,都歡喜招應屆生。

我們看下圖應屆生畢業人數,2017年有795萬進入社會,這是巨大的就業人群,如果包括大學以下學歷的畢業生、未就業的往屆生、海龜生。總的來說,這個群體每年大致有1500萬進入求職事情,是跟我們一起找工作的競爭者。

第三類求職者

求職市場上的第三類人員,包括貿然裸辭的人、短期失業的人、被裁員工、創業失敗重新求職的人、全職太太重返職場,等等,此類求職者我們稱之為“非在職人員”。

我們保守估算下,總人口14億中適齡勞動力人口有一半,這7億人按照官方經常公佈的“失業率3-5%”的最低比例來計,7億的3%,失業後求職的大概2千萬人。

所以,當我們求職時,要知道跟我們競爭的有三類人:上億的在職跳槽人員、1500萬上下的應屆生,

以及大約2000萬非在職人員。

這麼多人一起競爭,而新增工作崗位是有限的。所以,一份簡歷投出去杳無音信,這是大概率事件;並且,一個職位有成百上千個人投遞,也是情理之中。

求職,我們得做好充足的準備,第一步是從瞭解競爭對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