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法媒記者探訪雄安新區:中國要把這裡建成夢幻之城

法國《回聲報》9月14日刊登了該報記者弗雷德里克·舍費爾探訪建設中的“雄安新區”的感受。全文摘要如下:

文章稱,時間在這裡似乎停滯了。自從明朝以來的500年裡,橋西村的歲月都在白洋澱(北京西南150公里左右)中靜靜地流淌過去了。

要抵達這個村子,要通過一條穿行在沼澤、麥田和玉米地中間的小路。北京城裡的人很喜歡這裡,一到週末就來這兒觀賞荷花、品嘗湖魚。

今年4月1日,這裡突然被新聞“頭條”從睡夢中叫醒。中國決定在這裡建一個可以與上海和深圳媲美的新都市!“雄安新區”占地面積將超過2000平方公里,是巴黎面積的20倍、紐約的3倍!

文章稱,雄安新區規劃承載了眾多目標:首先是疏解擁有2300萬人口的首都北京的壓力,

這一城市已經面臨空氣污染、房價高企、交通擁堵以及資源枯竭等壓力。長期致力於中國城市研究的城市學家、紐約大學教授阿蘭·貝爾托指出:“北京在向郊區擴展並且已修到了六環。這種圍繞市中心擴展的模式現在很難控制住。”

中國政府於是決定,將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轉移到雄安新區。一些國有企業、文化機構、大學及很多國有部門都將走上南下之路。

文章稱,但是中國的目標是建一座“開放、創新”的城市樣板,其範本是從40年前的漁村變成如今大都市的深圳,以及在老上海對面建立的浦東新區。重點將放在“環保、提高百姓生活”上,建造一座“中國新城市化”的試點型都市。

“這個地區就像一張白紙,人口密度小、發展水準低且擴展空間大,集聚了很多啟動一個如此高要求專案的基礎條件。

”上海市前市長徐匡迪說。他被看做浦東新區的重要推手,如今領導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

文章稱,一切都待建。鋼鐵、銅、鋁、水泥等的需求將十分巨大。經濟學家們開始憧憬未來以評估由此帶來的機會。花旗銀行預計頭五年的投資將達到650億歐元(1歐元約合7.8元人民幣——本網注)。摩根士丹利則稱,這座將容納700萬人的大都市,未來10年的最大投資可能達到3000億歐元。

然而,一切都要等到雄安切切實實地破土而出。文章稱,這不是北京希望推動的首個“人造”都市專案。中國目前有19個國家級“新區”,但是真正改變地區格局的新區很少。長江商學院教授許成鋼說:“政府想讓雄安新區走深圳或浦東的路子,因為這兩個項目獲得了成功,但是差異比共性要多得多。”

很多經濟學家贊同上述觀點。深圳曾被當作對國際投資敞開大門的試點,

當時為了吸引私人企業進行了雄心勃勃的經濟和金融改革。同時一切都由當地政府主導。雄安新區則是由中央政府提出,要讓北京的國有企業搬過去,通過大型基建專案促進華北地區的經濟增長。

文章稱,工地很大,挑戰很多。但是中國已證明它知道如何搞好大型基建項目。尤其是雄安新區與其他城市大不相同。

貝爾托在為世界銀行工作時,曾聽取了中國政府向其介紹將珠江三角洲一個漁村變成一個200萬人口都市的計畫。他承認當時覺得好笑。如今,有1200萬人生活在深圳,這裡變成了中國技術的櫥窗。貝爾托從中總結了一個教訓:“只要你拿不出反證,就得把中國人的話當回事。”

資料圖:這是鳥瞰雄安新區安新縣境內的白洋澱澱區內的村莊。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他承認當時覺得好笑。如今,有1200萬人生活在深圳,這裡變成了中國技術的櫥窗。貝爾托從中總結了一個教訓:“只要你拿不出反證,就得把中國人的話當回事。”

資料圖:這是鳥瞰雄安新區安新縣境內的白洋澱澱區內的村莊。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