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仲量聯行《2016年Top50租戶》發佈 辦公市場大有可為

全球領先的房地產專業服務和投資管理公司仲量聯行聯合成都市樓宇經濟促進會發佈了最新《2016年Top50租戶 - 成都甲級辦公樓市場研究》報告,通過對成都甲級辦公樓市場的監測和研究,

揭示了成都辦公樓市場的動態和最新趨勢。2016年對成都甲級辦公樓市場而言是“去庫存”之年,整體市場的空置情況有明顯改善。從2015年開始,仲量聯行即全面啟動對成都甲級辦公樓市場Top50租戶的研究並且堅持每年年初發佈該系列報告。在仲量聯行發佈的Top50首份報告中,曾預言了成都辦公樓市場將出現更多的企業升級和搬遷,同時辦公樓業主也將借機提供更優惠的租賃條件以吸納這些需求,
而這些預言在2016年也都得到了市場的一一印證。

成都市商務委樓宇經濟處副處長 吳科宇

仲量聯行成都董事總經理謝淩表示:“房地產市場研究堪稱仲量聯行的眾多核心競爭力之一。我們不僅擔當觀察者的角色,還對市場最新動態進行分析。

未來,我們將繼續致力於為城市發展做出貢獻:包括每年更新Top50榜單,以及追蹤大型租戶的動向等。借此,我們希望這些研究成果能夠為政府、投資機構、開發商及租戶帶來有價值的資訊,説明各個群體準確地瞭解隱藏在現象背後的故事”。

仲量聯行成都董事總經理 謝淩(Shelly Xie)

報告根據對市場的監測和研究,總結了2016年成都甲級辦公樓市場的一些特點:

更多大面積租賃成交抬高Top50租戶門檻

在市場空置率高企及大量新增供應專案持續落成的環境之下,業主在2016年紛紛提供更優惠的租賃條件。受此影響,2016年成都甲級辦公樓市場出現多宗大面積租賃成交,進而抬高Top50租戶門檻,並拉高這些租戶的平均租賃面積。

在2016年Top50租戶中,最小租用面積約2,285平方米,同比上升10.9%;平均租賃面積約5,200平方米,同比上升11.5%。

服務式辦公室/聯合辦公室行業、銀行/金融服務業、高科技等行業快速擴張

2016年新入選Top50的租戶共16個,其中來自銀行/金融服務業、高科技行業及服務式辦公室/聯合辦公室的數量分別為5個、4個及2個。高科技和服務式辦公室/聯合辦公室租戶的租賃面積分別同比增長118.5%和12.8%。從保險業來看, Top50租戶總租賃面積同比增長12.4%。

南部新區優質辦公樓市場快速發展

2016年,南部新區Top50租戶總租賃面積約7.4萬平方米,同比上升25.4%。而這些租戶占全市Top50租戶總租賃面積的27.7%,較2015年提升2.6個百分點。2015年,南部新區僅中海國際中心有Top50租戶。而在2016年,銀泰中心、通威國際中心的租戶亦成功躋身Top50租戶榜單。

優質辦公樓與大型租戶相得益彰

由成都市樓宇經濟促進會評定的超甲級辦公樓專案在軟體、硬體等方面均領先於一般辦公樓項目,2016年這些項目的入駐率、租金、對大型租戶吸引力等方面表現持續突出。例如,於2015年底交付的銀泰中心已吸引多家Top50租戶入駐,而中海國際中心的Top50租戶數量仍位居榜首。另一方面,由於這些大型租戶大多為各自領域的領頭企業,亦有助於優化專案租戶結構。此外,這些租戶有助於吸引同行業或上下游企業入駐,對提升入駐率有積極作用。

日益完善的軌道交通影響企業選址要求

由於地鐵能有效地解決路面交通擁擠、限號、停車位緊張、時間成本等諸多問題,成都高收入白領對地鐵作為通勤工具的接受度日益提高。這一現象與倫敦、紐約、香港等國際城市及國內一線城市發展過程相似。2015年末,成都地鐵四號線的開通使得位於城東片區的華潤大廈的交通通達性增強。2016年華潤大廈Top50租戶數量顯著增長,或受益于地鐵的開通。隨著地鐵網路的進一步完善,地鐵出行對於通勤時間成本的貢獻將日益凸顯,企業租戶將愈加青睞“地鐵物業”。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線上物業平臺高級經理 翁建府(Mark Weng)

同時,該報告也參考了很多其他城市的發展路線,對成都辦公樓市場的主要趨勢做出以下展望:

(一)成都將呈現多中心發展

大型城市一般呈現多核心的發展模式,以此制約城市經濟發展的失衡。而土地供應、交通、教育、就業等的壓力亦是推動城市發展新區的重要動力。所以,城市商圈的多核心發展模式有助於城市商業氛圍的均衡和成熟,例如香港以中環、灣仔、尖沙咀、香港島東和九龍東幾大片區為多核心發展,而上海則以浦西和浦東兩大片區為雙核心發展。

目前成都市中心仍是現代服務業最集中的商務區。而近年來,成都南部新區因政策優惠、產業聚集等吸引不少企業落戶,數年間已成功吸納多家大型國內銀行總部、國營企業入駐等。未來,城南片區將發展成為以政府以及大型國內企業為核心的經濟活動圈。雖然目前城南的快速發展仍難以弱化市中心的諸多優勢,如高度集中的現代服務業、齊全的商業配套、較高交通可達性、擁有經營管理經驗豐富的開發商所打造的優質辦公樓專案等。但縱觀全市,市中心和南部新區目前聚集的高經濟附加值企業在數量和品質上獨佔鰲頭,由此反映出成都的高端產業正呈現雙核心發展勢頭。

(二)辦公樓市場需求多元化

隨著2016年租賃市場氛圍的改善,企業擴充、升級辦公環境、新成立企業以及跨區搬遷等需求紛紛湧現。2017年,成都辦公樓市場的兩大重點發展區域——市中心和南部新區或呈現以下特點。

就市中心而言,受益於商業聚集度高、配套成熟等優勢,市中心對包括外資在內的企業繼續保持較高吸引力。產業對生產地點的慣性會成為市中心甲級辦公樓的支撐,故大型企業搬遷至市中心以外的可能性較小。2017年,地理位置優越的領地中心、西部國際金融中心等項目將交付,交付後將為客戶提供更多選擇。而新設立、來自於老舊物業升級及大型企業擴張的需求將保持旺盛。

就南部新區而言,受益於辦公樓性價比較高、政策優惠等優勢,部分中小型國內企業或考慮從市內的非甲級辦公樓搬遷至南部新區的甲級辦公樓,升級其辦公環境。實力雄厚的大型國內企業青睞如成都銀泰中心以及中海國際中心等單一業權的甲級辦公樓專案,而外資外包服務企業及高科技公司或更青睞如阿裡中心和騰訊大廈等高品質產業園。

此外,在城市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市中心土地資源較為缺乏,而新區的土地以及物業供應較多,故南部新區可供大宗投資的機會更多。受益於此,南部新區辦公樓市場在2016年已錄得多宗整棟成交,買家均為看好天府新區未來發展的大型國內企業,仲量聯行認為2017年大宗投資市場或將持續活躍。

2016年這些項目的入駐率、租金、對大型租戶吸引力等方面表現持續突出。例如,於2015年底交付的銀泰中心已吸引多家Top50租戶入駐,而中海國際中心的Top50租戶數量仍位居榜首。另一方面,由於這些大型租戶大多為各自領域的領頭企業,亦有助於優化專案租戶結構。此外,這些租戶有助於吸引同行業或上下游企業入駐,對提升入駐率有積極作用。

日益完善的軌道交通影響企業選址要求

由於地鐵能有效地解決路面交通擁擠、限號、停車位緊張、時間成本等諸多問題,成都高收入白領對地鐵作為通勤工具的接受度日益提高。這一現象與倫敦、紐約、香港等國際城市及國內一線城市發展過程相似。2015年末,成都地鐵四號線的開通使得位於城東片區的華潤大廈的交通通達性增強。2016年華潤大廈Top50租戶數量顯著增長,或受益于地鐵的開通。隨著地鐵網路的進一步完善,地鐵出行對於通勤時間成本的貢獻將日益凸顯,企業租戶將愈加青睞“地鐵物業”。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線上物業平臺高級經理 翁建府(Mark Weng)

同時,該報告也參考了很多其他城市的發展路線,對成都辦公樓市場的主要趨勢做出以下展望:

(一)成都將呈現多中心發展

大型城市一般呈現多核心的發展模式,以此制約城市經濟發展的失衡。而土地供應、交通、教育、就業等的壓力亦是推動城市發展新區的重要動力。所以,城市商圈的多核心發展模式有助於城市商業氛圍的均衡和成熟,例如香港以中環、灣仔、尖沙咀、香港島東和九龍東幾大片區為多核心發展,而上海則以浦西和浦東兩大片區為雙核心發展。

目前成都市中心仍是現代服務業最集中的商務區。而近年來,成都南部新區因政策優惠、產業聚集等吸引不少企業落戶,數年間已成功吸納多家大型國內銀行總部、國營企業入駐等。未來,城南片區將發展成為以政府以及大型國內企業為核心的經濟活動圈。雖然目前城南的快速發展仍難以弱化市中心的諸多優勢,如高度集中的現代服務業、齊全的商業配套、較高交通可達性、擁有經營管理經驗豐富的開發商所打造的優質辦公樓專案等。但縱觀全市,市中心和南部新區目前聚集的高經濟附加值企業在數量和品質上獨佔鰲頭,由此反映出成都的高端產業正呈現雙核心發展勢頭。

(二)辦公樓市場需求多元化

隨著2016年租賃市場氛圍的改善,企業擴充、升級辦公環境、新成立企業以及跨區搬遷等需求紛紛湧現。2017年,成都辦公樓市場的兩大重點發展區域——市中心和南部新區或呈現以下特點。

就市中心而言,受益於商業聚集度高、配套成熟等優勢,市中心對包括外資在內的企業繼續保持較高吸引力。產業對生產地點的慣性會成為市中心甲級辦公樓的支撐,故大型企業搬遷至市中心以外的可能性較小。2017年,地理位置優越的領地中心、西部國際金融中心等項目將交付,交付後將為客戶提供更多選擇。而新設立、來自於老舊物業升級及大型企業擴張的需求將保持旺盛。

就南部新區而言,受益於辦公樓性價比較高、政策優惠等優勢,部分中小型國內企業或考慮從市內的非甲級辦公樓搬遷至南部新區的甲級辦公樓,升級其辦公環境。實力雄厚的大型國內企業青睞如成都銀泰中心以及中海國際中心等單一業權的甲級辦公樓專案,而外資外包服務企業及高科技公司或更青睞如阿裡中心和騰訊大廈等高品質產業園。

此外,在城市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市中心土地資源較為缺乏,而新區的土地以及物業供應較多,故南部新區可供大宗投資的機會更多。受益於此,南部新區辦公樓市場在2016年已錄得多宗整棟成交,買家均為看好天府新區未來發展的大型國內企業,仲量聯行認為2017年大宗投資市場或將持續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