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海歸故事|北汽新能源電池系統安全及熱管理工程師王詩濤 夢想在北汽新能源綻放

“我是1990年出生的,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還是一個新人。

”與王詩濤初一見面,他就非常謙虛地表示自己還是一名職場新人。或許正是因為年輕,與王詩濤的接觸,完全顛覆了以往記者心中對工程師的傳統印象。記者看到的王詩濤充滿了時尚氣息:文藝范兒圓形眼鏡,白襯衣搭配剪裁考究的格子褲。很難

想像這樣一位時尚的年輕人為何選擇了讓人感覺有些枯燥乏味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對此,王詩濤卻從年輕人的角度給出了一個讓記者頗為折服的答案。

■最初的抉擇

“我與新能源汽車之間的淵源還得從一篇介紹中國電動汽車要彎道超車的文章說起。”說起為何從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轉到新能源汽車領域時,王詩濤給記者講述了他和新能源汽車的最初結緣:2011年,當時還在東南大學讀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本科的王詩濤,無意中讀了一篇關於中國電動汽車要彎道超車的文章,這篇文章對他的觸動非常大,

讓他明顯地感受到了中國汽車業即將變革的氣息。

雖然當時的王詩濤對新能源汽車還是一知半解,但他卻嗅到了產業發展的趨勢,認為新能源汽車將是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

“正好2012年學校有一個出國交換專案,當時有幾個國家可選,這其中,德國烏爾姆大學有一個燃料電池和鋰電池技術方向。這對我來說正好是一個轉戰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契機,

於是我決定申報這個專案。”王詩濤告訴記者,2012年,他進入德國烏爾姆大學進修燃料電池和鋰電池技術專業,交換滿一年後,為了能夠繼續在這一專業深入學習,他申請留在烏爾姆大學攻讀完該專業的碩士學位。

“烏爾姆大學與很多大型企業都有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合作研究,所以我在那裡有很多、很好的深入實踐的機會。”王詩濤說,烏爾姆大學與戴姆勒、大眾等企業都有相關燃料電池和鋰電池的合作項目,

給了他很多去這些大企業實習的機會。但在與這些企業的接觸中也讓他發現,雖然這些大企業在進行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研發,但這些項目只是出於集團戰略性發展需要,政府提供的支援很少,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也不高。

而此時他將視角轉移到中國時,卻發現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並且中國一些大城市的發展也迫切需要新能源汽車的推廣。

基於這些,王詩濤將事業的目標鎖定在了中國,也是在這時,北汽新能源為他提供了一次新的機會。

■夢想落地生根

2015年3月,北汽新能源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行了一場海外招聘會,王詩濤也趕到了招聘會現場,並與北汽新能源招聘人員做了一次溝通。對於這次談話,無論是北汽新能源方面還是王詩濤本人都非常滿意,也基本達成了合作意向。但對於自己是否應該在這個時候回國,還要不要繼續留在德國進一步深造的問題,王詩濤還非常猶豫。

“回到學校,我就和教授進行了討論,教授給了我非常中肯的建議,他認為雖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潮流還充滿了變數,但這確實是一個開拓的好時機。他建議我回國加入真正的行業發展實踐中,如果以後發現瓶頸需要進一步突破時,再進修也不遲。”教授的一番話打消了王詩濤的疑慮。隨後在烏爾姆大學的IOK研究機構的6個月實習期滿後,王詩濤毅然回國,加入了北汽新能源的電動汽車研發隊伍。

談起回國加入北汽新能源後的工作經歷,王詩濤的言語中充滿了激情,每一句話都洋溢著對新能源汽車以及公司的熱愛:“我回國時,公司還處於創業期,給了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很多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創意和想法,並且公司的團隊建設和構成、開發理念等,我都非常認可。”

王詩濤在北汽新能源的第一份工作是電池系統的熱管理,解決的是在改裝車有限的空間內把電池模組排布優化,在相對封閉的系統裡,保證熱量的均勻和電芯壽命的一致性。談及此處,王詩濤著重強調,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大障礙在於,基於傳統燃油車改裝電動汽車時配置電池組的難度。同時他也表示,等到自主全新設計的電動汽車推出後,電池的熱管理問題將會在很大程度上被克服。

2017年初,王詩濤從熱模擬逐漸轉向電池系統安全設計,開始了電池包安全輔助設施的研發工作,同年,他也自薦成為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馬庫斯·哈夫克邁爾的技術助理。這次變化對王詩濤來說是一次更深入瞭解電動汽車的機會,他表示,雖然轉變帶來不小的壓力,但壓力也會帶來更大的動力。

■對電動汽車獨到的認知

在北汽新能源工作近2年的時間,讓王詩濤對電動汽車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果說一開始向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轉移只是出於他的夢想,那麼經過在北汽新能源深入的實踐後,他已經堅定了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而戰的決心。

“對於中國電動汽車要彎道超車的論述,現在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他們認為以我國目前的技術水準要實現彎道超車是不現實的,但我認為這個命題如果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是完全可行的。”王詩濤給記者分析道,超車有兩種概念,一方面是技術上的超越,另一種是引導市場和技術為自己服務。在技術方面,目前我國純電動汽車在基礎材料方面確實存在發展瓶頸,但從市場培育角度來說,發展電動汽車可以讓我們抓住市場的先機,主動引導先進技術進入中國,這種方式也會促進材料技術的提升。

王詩濤表示,我國政府和企業在純電動汽車方面,下了大力氣去培養市場、推進市場的發展,為的就是在技術方面有話語權,然後根據市場需求去不斷地調整和推進產業發展,這反過來也將促進技術的進步,對基礎工業、基礎化學和基礎材料都有提升作用。

■關於未來

“我們既是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對於消費者對電動車汽車的眾多顧慮,王詩濤表示,公司在產品開發之初就將消費者的關注點作為考慮的關鍵。他指出,現在新能源汽車的欠缺點主要在材料和機械集成方面,其中,機械集成是國內很多電池企業都忽視的問題,往往化學體系提升了,但集成到模組時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當前國內電池生產企業要快速提升機械集成能力,而這也正是北汽新能源選擇供應商時強調的重點。

王詩濤同時也表示,這種機械集成能力不只體現在電池生產領域,對於整車生產企業而言也同樣如此。隨著跨國汽車品牌後期逐步進駐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只有用最優的集成,發揮最大的效率,把自己的DNA注入汽車之中,才能推出真正的國民車,給消費者以最好的用車感受。

“北汽新能源的電池產業當前正處於革新、轉型的狀態,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談及電動汽車的未來,王詩濤自信滿滿地介紹起北汽新能源的發展。他告訴記者,公司的新平臺很快就會推出,新產品也將進入市場,屆時他們對電動汽車的電池系統設計就有了主導權,電池溫度管理、安全性能方面的問題因此可以迎刃而解。而在其與整車的匹配集成方面也將有進一步的突破。

畢業2年多的時間,王詩濤的事業和所在公司的發展都進入上升期,此時的他是否還會有進一步深造的打算?對於這個問題,王詩濤表示,當下還是要從企業的角度深入瞭解市場需求,關注應用科學,瞭解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待到公司和行業發展都進入新的階段,需要應對新的問題時,他才會選擇去深造,而這些新問題也將是他下一步深造的方向。

但對於自己是否應該在這個時候回國,還要不要繼續留在德國進一步深造的問題,王詩濤還非常猶豫。

“回到學校,我就和教授進行了討論,教授給了我非常中肯的建議,他認為雖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潮流還充滿了變數,但這確實是一個開拓的好時機。他建議我回國加入真正的行業發展實踐中,如果以後發現瓶頸需要進一步突破時,再進修也不遲。”教授的一番話打消了王詩濤的疑慮。隨後在烏爾姆大學的IOK研究機構的6個月實習期滿後,王詩濤毅然回國,加入了北汽新能源的電動汽車研發隊伍。

談起回國加入北汽新能源後的工作經歷,王詩濤的言語中充滿了激情,每一句話都洋溢著對新能源汽車以及公司的熱愛:“我回國時,公司還處於創業期,給了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很多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創意和想法,並且公司的團隊建設和構成、開發理念等,我都非常認可。”

王詩濤在北汽新能源的第一份工作是電池系統的熱管理,解決的是在改裝車有限的空間內把電池模組排布優化,在相對封閉的系統裡,保證熱量的均勻和電芯壽命的一致性。談及此處,王詩濤著重強調,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大障礙在於,基於傳統燃油車改裝電動汽車時配置電池組的難度。同時他也表示,等到自主全新設計的電動汽車推出後,電池的熱管理問題將會在很大程度上被克服。

2017年初,王詩濤從熱模擬逐漸轉向電池系統安全設計,開始了電池包安全輔助設施的研發工作,同年,他也自薦成為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馬庫斯·哈夫克邁爾的技術助理。這次變化對王詩濤來說是一次更深入瞭解電動汽車的機會,他表示,雖然轉變帶來不小的壓力,但壓力也會帶來更大的動力。

■對電動汽車獨到的認知

在北汽新能源工作近2年的時間,讓王詩濤對電動汽車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果說一開始向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轉移只是出於他的夢想,那麼經過在北汽新能源深入的實踐後,他已經堅定了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而戰的決心。

“對於中國電動汽車要彎道超車的論述,現在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他們認為以我國目前的技術水準要實現彎道超車是不現實的,但我認為這個命題如果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是完全可行的。”王詩濤給記者分析道,超車有兩種概念,一方面是技術上的超越,另一種是引導市場和技術為自己服務。在技術方面,目前我國純電動汽車在基礎材料方面確實存在發展瓶頸,但從市場培育角度來說,發展電動汽車可以讓我們抓住市場的先機,主動引導先進技術進入中國,這種方式也會促進材料技術的提升。

王詩濤表示,我國政府和企業在純電動汽車方面,下了大力氣去培養市場、推進市場的發展,為的就是在技術方面有話語權,然後根據市場需求去不斷地調整和推進產業發展,這反過來也將促進技術的進步,對基礎工業、基礎化學和基礎材料都有提升作用。

■關於未來

“我們既是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對於消費者對電動車汽車的眾多顧慮,王詩濤表示,公司在產品開發之初就將消費者的關注點作為考慮的關鍵。他指出,現在新能源汽車的欠缺點主要在材料和機械集成方面,其中,機械集成是國內很多電池企業都忽視的問題,往往化學體系提升了,但集成到模組時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當前國內電池生產企業要快速提升機械集成能力,而這也正是北汽新能源選擇供應商時強調的重點。

王詩濤同時也表示,這種機械集成能力不只體現在電池生產領域,對於整車生產企業而言也同樣如此。隨著跨國汽車品牌後期逐步進駐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只有用最優的集成,發揮最大的效率,把自己的DNA注入汽車之中,才能推出真正的國民車,給消費者以最好的用車感受。

“北汽新能源的電池產業當前正處於革新、轉型的狀態,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談及電動汽車的未來,王詩濤自信滿滿地介紹起北汽新能源的發展。他告訴記者,公司的新平臺很快就會推出,新產品也將進入市場,屆時他們對電動汽車的電池系統設計就有了主導權,電池溫度管理、安全性能方面的問題因此可以迎刃而解。而在其與整車的匹配集成方面也將有進一步的突破。

畢業2年多的時間,王詩濤的事業和所在公司的發展都進入上升期,此時的他是否還會有進一步深造的打算?對於這個問題,王詩濤表示,當下還是要從企業的角度深入瞭解市場需求,關注應用科學,瞭解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待到公司和行業發展都進入新的階段,需要應對新的問題時,他才會選擇去深造,而這些新問題也將是他下一步深造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