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日科技:科學家用DNA造納米機器人,特斯拉電動卡車下月發佈!

1、科學家用DNA造納米機器人,可做人體內的搬運工

科學家們已經建造並測試了一種行走機器人,它能夠撿取並攜帶小到裸眼無法看到的微小物體。這種機器人是由DNA建造的,DNA分子負責攜帶著所有活體生物的遺傳指令。

未來類似的納米機器人可能用於在分子水準裝配新的化學物質和材料,或者用於建造超小的電子回路,而且也可以用於在血管中傳遞藥物。

2、特斯拉電動卡車下月正式發佈

據國外媒體報導,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宣佈將於今年10月下旬向市場推出首款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電動卡車,

公司或將涉足商業運輸業務。公司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特斯拉半掛車”暫定於10月26日在特斯拉總部加州霍桑市(Hawthorne)進行揭幕儀式並開展首次試乘試駕。

3、AI程式可以將普通照片轉換為3D臉部建模

據外媒報導,來自諾丁漢大學和金斯頓大學的AI專家們設計了一種新方法,通過該方法可以使用機器學習將臉部的二維圖像轉換為3D臉部建模。

研究人員通過輸入有關人臉的大量資料來訓練神經網路來執行任務。神經網路可以根據此前部分被遮擋的照片猜出可能的臉部模樣。

4、高通CEO:5G手機將于2019年成為關鍵市場主流

高通執行長Steven Mollenkopf近日表示,符合下一代移動標準的首批5G手機將在2019年登陸美國和幾個亞洲國家的大眾市場,這比多數預期提前了一年。消費者和企業需求的增長倒逼業界提速,

把網路和設備升級時間目標,由之前的2020年提前。

5、中國學者探明塑膠製品原料雙酚A引起的腦損傷機制

雙酚A是一種廣泛用於生產食物包裝盒、自來水管道等塑膠製品的化工原料,會誘導神經系統相關的學習和記憶障礙。合肥工業大學胡繁副教授課題組近期通過實驗,探明了雙酚A干擾大腦功能的神經生理機制,為臨床評測和防治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突破口。

6、戴姆勒投資StoreDot 推動電池快充技術研發

據外媒報導,戴姆勒卡車投資了以色列電池技術初創企業StoreDot公司,後者致力於研發電動車的電池快充技術,使其充電時間(約5分鐘)與內燃機車的加油時間相差無幾。StoreDot公司於今年初引入了一款電池樣品,能夠在5分鐘內為電動車充滿電,使其續航里程數達到300英里以上。StoreDot將採用部分資金致力於研發電池,相較于延長續航里程數,

該公司將重心放在優化充電時間上。

7、空客首次為A350系列飛機安裝3D列印鈦支架

空客(Airbus)又取得了一個突破性的3D列印進展:首次將一個3D列印鈦支架成功安裝到系列生產A350 XWB飛機上。零件本身是一個用鈦製成的支架,它被安裝到飛機外掛架(有效連接機翼和發動機的那個部分)上。雖然這個3D列印鈦件很小,但卻在外掛架結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8、豐田本田殼牌在美聯合佈局氫燃料補給站

據外媒報導,日系兩大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和本田汽車與殼牌石油有限公司將在北加利佛尼亞州安裝七處氫燃料補給站。七處補給站將被安排在殼牌商店的“戰略位置”。其中,三處在三藩市,伯克利、薩克拉門托、柑橘高地(加利福尼亞州)和核桃溪市(加利福尼亞州)各一處。

9、Facebook擬在加拿大建第四個AI實驗室

新浪財經援引外媒報導稱,Facebook日前宣佈,計畫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開設其第四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Facebook挖來了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副教授Joelle Pineau來領導該實驗室。

10、馬自達擬2030年代初全面電動化

日本共同社報導稱,馬自達汽車公司計畫到2030年代初為所有車型推出電動版本(含混合動力版),加入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全球車企行列。目前,馬自達尚未推出任何純電動車型。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rkmid

雖然這個3D列印鈦件很小,但卻在外掛架結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8、豐田本田殼牌在美聯合佈局氫燃料補給站

據外媒報導,日系兩大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和本田汽車與殼牌石油有限公司將在北加利佛尼亞州安裝七處氫燃料補給站。七處補給站將被安排在殼牌商店的“戰略位置”。其中,三處在三藩市,伯克利、薩克拉門托、柑橘高地(加利福尼亞州)和核桃溪市(加利福尼亞州)各一處。

9、Facebook擬在加拿大建第四個AI實驗室

新浪財經援引外媒報導稱,Facebook日前宣佈,計畫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開設其第四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Facebook挖來了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副教授Joelle Pineau來領導該實驗室。

10、馬自達擬2030年代初全面電動化

日本共同社報導稱,馬自達汽車公司計畫到2030年代初為所有車型推出電動版本(含混合動力版),加入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全球車企行列。目前,馬自達尚未推出任何純電動車型。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rk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