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好的芒果,切開全爛了!根本原因還在於它!

近日有芒果種植戶諮詢芒果果肉變黑腐爛問題,他們說別人告訴他們這是蟲害,可是找不到蟲孔,於是一直半信半疑。

農戶家芒果內部腐爛症狀圖

芒妹子也好奇,看了照片,發現他們都被忽悠了,這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叫做海綿狀組織病,是果實內部腐爛病類別之一。

外表皮無特別症狀

切開果實內部症狀明顯

芒果果實內部腐爛一般性出現在生長期果實和采後果實後熟階段。有些果皮外部還是好好的,但是切開後,果肉變黑,有的腐爛、空心等等。總結一下,果實內部腐爛又能具體分為下列4種情況。

果實內部腐爛病的4種類型

✔ 海綿狀組織病:果肉軟化、變色,

果肉呈鬆散的海綿狀,靠果皮有一層黑色的分界線,隨果實進一步成熟,內部果肉逐漸變黑腐爛。

海綿狀組織病

✔ 軟鼻子病:幼果發病後,自果柄脫落,嚴重時全樹幼果全部掉落,切開幼果果皮後,果肉和胚組織變黑,嚴重時產生黑色的膿液。

成熟的果肉一般果鼻部位發病嚴重,果肉黑腐或果核變黑腐爛,最後形成軟化狀。

✔ 心腐病:果實種子周圍的果肉先軟化濕腐,而近果實表面的果肉卻表現正常。

✔ 空心病:近成熟的果實內部出現空心現場,空心周圍組織褐化,其他果肉正常。

發生規律

目前,

國內外對該病害的引起原因尚未清楚。但可以肯定,這個病害與病原體侵染無關,誘發因素首先是樹體營養不平衡,氮、磷過多,鈣、鎂、鉀和微量元素鋅、硼、錳等不足。該病的發生還與溫度、光照、降水及土壤條件有關,開花坐果期,果實成熟期溫度低、雨水多,光照不足等等。

芒果內部果實腐爛病程度與各因素的關係

▶ 土壤pH值越低,發病越重。

▶ 沿海或沿江邊果園發病較重。

▶ 果實采後受太陽長時間直曬的發病重。

▶ 果園相對濕度高發病較重。

▶ 果實較大的芒果品種發病較重,最嚴重的是金煌芒,其次是凱特。

▶ 葉片鈣含量低的酸性土和沙土較容易發病。

▶ 果實中低鈣、高鉀、高氮,發病率越高。

▶ 採收時果實成熟度越高,海綿狀組織病發病越高。

軟鼻子病

防治方法

把握總原則:維持葉片的氮含量<1.2%,鈣的含量≥2.5%,可使發病率最小化。每年的根際土壤施用石灰,在葉片中噴施鈣肥均有助於降低此病的發病率。

具體措施

(1) 使用優良的砧木,尤其對鈣吸收能力強的砧木。

(2)雙調雙補。“雙調”是指對樹體長勢和產量進行調節(上調),對土壤進行養護調理(下調);“雙補”是指根據植物需鈣的規律對樹體噴施可溶性鈣肥補鈣(上補),樹下根據土壤的狀況補鈣(下補)。

“上調”是保留合理的營養枝和結果枝,控制產量,適時套袋,不以犧牲果實品質為原則下在果實綠熟階段及時採收果實。

“下調”是指使土壤疏鬆、通透性好,pH值控制在5.6-7.2,要增施有機肥,施用高鈣低氮複合肥,同時注意保持各種中微量元素的均衡。

“上補”是指抓住芒果樹需鈣高峰期,花後35天內補充2-3次,採收前20-30天補充1次;

“下補”則需要添加土壤調理劑和微生物製劑。

(3)加強果園管理。在成熟階段,避免過量的水灌溉;夏季高溫時,實施樹盤地面覆蓋,降低土壤溫度,減輕土壤水分蒸騰,從而減少樹體鈣流失。印度芒果果園通過植被覆蓋或者地膜覆蓋對該病害發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軟鼻子病

防治方法

把握總原則:維持葉片的氮含量<1.2%,鈣的含量≥2.5%,可使發病率最小化。每年的根際土壤施用石灰,在葉片中噴施鈣肥均有助於降低此病的發病率。

具體措施

(1) 使用優良的砧木,尤其對鈣吸收能力強的砧木。

(2)雙調雙補。“雙調”是指對樹體長勢和產量進行調節(上調),對土壤進行養護調理(下調);“雙補”是指根據植物需鈣的規律對樹體噴施可溶性鈣肥補鈣(上補),樹下根據土壤的狀況補鈣(下補)。

“上調”是保留合理的營養枝和結果枝,控制產量,適時套袋,不以犧牲果實品質為原則下在果實綠熟階段及時採收果實。

“下調”是指使土壤疏鬆、通透性好,pH值控制在5.6-7.2,要增施有機肥,施用高鈣低氮複合肥,同時注意保持各種中微量元素的均衡。

“上補”是指抓住芒果樹需鈣高峰期,花後35天內補充2-3次,採收前20-30天補充1次;

“下補”則需要添加土壤調理劑和微生物製劑。

(3)加強果園管理。在成熟階段,避免過量的水灌溉;夏季高溫時,實施樹盤地面覆蓋,降低土壤溫度,減輕土壤水分蒸騰,從而減少樹體鈣流失。印度芒果果園通過植被覆蓋或者地膜覆蓋對該病害發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