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郁達夫丨一場風花雪月,終不敵俗世煙火

- 玖願 -

365天,我們每天都在禮贊生命

致 獨一無二的你

17

9月

星期日

曾因酒醉鞭名馬

生怕情多累美人

——郁達夫

他浪漫、孩子氣,

緋聞纏身,

以前只知道他是作家,

原來他卻如此“鬱不羈”,

他是郁達夫。

郁達夫

1896.12.7-1945.9.17

中國現代作家、革命烈士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郁達夫無疑是最富爭議性的人物之一。

他是《沉淪》中的頹唐作家,

更是感情氾濫的名城浪子。

他身為創造社鉅子、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重要開拓者和新文學的重要奠基者,卻同時又是文壇的最大“異類”;他談了“現代文學史上最知名的婚戀故事”,卻以最不堪的方式結束。

而在他的諸多傳奇中,以他的自敘傳小說和眾多風流韻事最為世人所知。

郁達夫年少成名,25歲那年就以一部《沉淪》踏上五四新文學的舞臺且震驚一時,其作品雖然在文壇廣受推崇,且他在此後的一系列小說塑造的“零餘者”形象也早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形象。

縱觀郁達夫的一生,“愛情和友情始終是他生活和創作的著力點,

靈魂的重要依託”。

少年時與趙蓮仙、倩兒等新潮少女的熱戀,促使其寫下數百篇華美詩歌;

日本留學時與“隆兒”、“梅兒”的愛情糾葛則成就《沉淪》;

與髮妻孫荃的不幸婚姻生活,促成《茫茫夜》、《蔦蘿行》;

與“海棠”、“銀弟”等底層女性纏綿悱惻之餘作成《秋柳》、《街燈》;

與王映霞的愛恨情仇促成了《屐痕處處》《閒書》《遲桂花》等佳作誕生,更有《毀家詩紀》這一驚天動地之作。

郁達夫和王映霞

郁達夫與王英霞的愛情舉世皆知,最熾烈卻沒能相守一生。

01.一見傾心

1927年,郁達夫的繆斯女神出現在他的生命中,這個女子也在郁達夫以後的生活裡帶來了數不盡的悲歡離合。

1927年1月14日,寓居上海的郁達夫偶遇了自己在日留學時的好友孫百剛,

得知其居住在法租界尚賢坊後約定改日登門拜訪。

第二日一早,他便欣然前往好友家。一路上寒風凜冽,但他並不覺得冷,因為身上穿了遠在北平的老婆孫荃寄來的皮袍子。還未進門,他就“百剛!百剛”地喊,一進門他便見到了老同學和孫夫人,還有一位年輕漂亮的小姐。

孫百剛介紹道:“這位是王映霞王小姐,是杭州學者王二南先生的外孫女。我們從溫州一起逃難到上海來的。”在看到王映霞的一刹那,郁達夫枯死的心臟就再一次復活了。

那天,王映霞穿了一件織錦旗袍,曲線玲瓏,一雙大眼睛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一張略大而帶有嫵媚曲線的嘴唇,更給人以輕鬆愉快的印象。

面對著這樣一位女子,郁達夫的一池春水攪亂了。初次見面,郁達夫那文人專屬的衝動與激情就一波波襲來,竟對王映霞說:“我覺得從前在什麼地方見過王小姐,好生眼熟。”

王映霞未接腔,孫太太打圓場:“也許是在杭州什麼地方碰到過吧。”聊了聊才知道,王映霞曾就讀於杭州女子師範學校,是出名的校花,還被評選為“杭州第一美女”。

在好友孫百剛的介紹下,王映霞才得知此人竟是文壇上聲譽頗高的郁達夫。她自己也喜歡看郁達夫的作品,癡迷於他的成名作《沉淪》,面對自己的偶像,積蓄太久的感想不知從何說起,二人很快便熟絡地交談起來。

首次見面相談甚歡,王映霞在當天的日記中這樣寫道:

“他身材並不高大,乍一看有一些瀟灑的風度。一件灰色布面的羊皮袍子,襯上了一雙白絲襪子和黑直貢呢鞋子。從留得較長而略向後倒的頭髮看上去,大約總也因過分的忙碌而好久未剪了,他前額開闊,配上一副小眼鏡,顴骨以下,顯得格外瘦削。”

當日回到家中,郁達夫也在日記中寫道:

“我的心被映霞攪亂了,南風大,天氣卻溫和,月明風暖,我真想煞了映霞,不知她是否也在想我,此事當竭力進行,求得和她做一個永久的朋友。”

第二天,郁達夫便前往孫家邀請王映霞外出遊玩,從天韻樓到豫豐泰酒館,二人吃吃喝喝,談笑風生,一點也不冷場。

後來,郁達夫幾乎天天往孫家跑,起初還為約會製造理由,後來實在無話可說,索性就站在門口高聲朗吟道:“出門無知友,動即到君家。”

郁達夫毫不避諱,對好友說明了自己對王映霞的愛意,可他們卻不贊成他的這份感情。

02.窮追不捨

局外人很快看到這場感情的不現實性,但是郁達夫全然不顧孫百剛的好言相勸,並放出話來:“讓事實來證明一切吧!這一次是我生命的冒險,同時也是我生命的昇華!”依然對王映霞窮追不捨。

在孫百剛的干涉下,王映霞只好回到杭州老家,與郁達夫斷了聯繫。這期間,郁達夫也有些自責,每當想到遠在北平的妻子孫荃心中也很不是滋味,在日記中,他這樣寫道:“心裡只在想法子,如何報答我的女人,我可愛又可憐的女奴隸。”

然而,詩人的理智終究是敵不過激情的,郁達夫竟跑去杭州找她,在雪中一站便是兩個鐘頭。王映霞強硬而冷酷的回避給了郁達夫沉重的打擊,他開始了一段酗酒的頹廢生活。

1月28日郁達夫給王映霞的一封信使她觸動很大。其中有一句話這樣寫道:

“人生只有一次婚姻,結婚與愛情,有微妙的關係,你但須想想當你結婚年餘之後,就不得不日日做家庭主婦,或抱了小孩,袒胸哺乳等情形,我想你必能決定你現在所走的路。你情願做一個家庭的奴隸嗎?你還是情願做一個自由的女王?你的生活,盡可以獨立,你的自由,絕不可以就這樣輕輕地拋棄。”

這是一封充滿煽動力的情書,更是一份勇敢的愛的宣言。

2月9日,郁達夫給王映霞寫了一封更直白的信,轟轟烈烈的愛情宣言讓王映霞無處可躲:

“不消說這一次我見到了你,是很熱烈的愛你的。正因為我很熱烈的愛你,所以一時一刻都不願意離開你。又因為我很熱烈的愛你,所以我可以丟生命,丟家庭,丟名譽,以及一切社會上的地位和金錢。所以由我來講,現在我最重視的,是熱烈的愛,是盲目的愛,是可以犧牲一切,朝不能待夕的愛。”

王映霞被感動了。在短暫的回避之後,他們終於不顧一切地走在了一起,過年之後,王映霞重返上海。

在王映霞哭哭啼啼地催促下,愛昏了頭的郁達夫放下了對結髮妻子僅存的顧憐,於1927年徹底拋棄了妻子。

1928年春天,文學才子郁達夫和“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在西子湖畔舉行了婚禮,新房設在金剛寺的王家。

著名詩人柳亞子以“富春江上神仙侶”來形容二人婚後的甜蜜之況。

03.愛情敵不過生活的摩擦

婚後的郁達夫身體較弱,還有輕微的肺病現象。為了照顧丈夫,王映霞每日用雞湯、甲魚、老鴨幫他調理。

雖然王映霞年紀輕輕,卻將郁達夫的生活照管得極為細緻,郁達夫的版稅及稿費收入,也管理得井然有序。

可漸漸地,二人的生活起了摩擦。首先是郁達夫的才子習氣,“頭髮不梳、胡髭不刮、衣服不換、皮鞋不擦”,每次都要王映霞催促到劍拔弩張的地步郁達夫才去打理。其次是郁達夫好酒,常常喝得爛醉如泥,醉臥馬路。

王映霞也多次勸他少喝一點,但郁達夫卻耍起了小孩脾氣。有一年,郁達夫因為喝酒問題和王映霞大鬧,一氣之下還離家出走,獨自喝得酩酊大醉,睡在黃浦江碼頭上,身上的錢財全被小偷摸走。

望著這樣的丈夫,王映霞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開始思考為了這樣一個任性的男人,耗費青春究竟值不值得。

04.關係破裂

他們之間感情的破口被現實一點點撕扯變大。

1936年1月15日,郁達夫受邀去福建教書。於是,王映霞與浙江省教育廳長許紹棣發生了曖昧的關係。

消息很快便傳到了郁達夫的耳中。起初他還不願相信,直到王映霞和許紹棣之間的情書傳到他手上時,他才當著好朋友大喊大叫:“萬萬想不到她會這樣不要臉!”

最後郁達夫找到了妻子,讓她在自己和許紹棣之間作出選擇。然而,許紹棣卻在關鍵時候退縮了,王映霞只好選擇郁達夫,跟他去南洋。

經過朋友的努力撮合,王映霞和郁達夫算是勉強複合,但彼此心中留下的傷口還未等痊癒,卻又迎來致命一擊。

1939年,郁達夫將妻子“背負偷☆禁☆情”的種種事態公開發表在《大風旬刊》上。

王映霞也立即寫給郁達夫一封長信,信中寫道:“為了孩子,為了12年前的諾言,為了不願使你聲名狼藉,才勉強維持這個家的殘局,把你的一切醜行都淹沒下去,然而你卻是一個欺善怕惡、得寸進尺的人,在忍無可忍的狀況下,只好把你那顆蒙了人皮的獸心揭穿了。”至此二人關係完全破裂,王映霞和郁達夫開始分居。

1940年3月,王映霞和郁達夫的婚姻走到了盡頭,這對曾經被豔羨的神仙眷侶最終勞燕分飛。

與王映霞分開後的郁達夫卻在南洋與日本侵略軍展開生與死的搏鬥,他一方面擔任著令人唾棄的日軍翻譯職務,一方面又利用職務之便,暗中救助、保護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難友、愛國僑領和當地居民。

1945年9月17日,郁達夫在真實身份被日軍識破後慘遭殺害,享年49歲。

我們今天看郁達夫,除了他的浪漫而坎坷的人生讓人唏噓外,他的文字仍給我們美的真的和善的享受,他的個性之獨立、思想之自由,仍是我們的高標。

”在看到王映霞的一刹那,郁達夫枯死的心臟就再一次復活了。

那天,王映霞穿了一件織錦旗袍,曲線玲瓏,一雙大眼睛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一張略大而帶有嫵媚曲線的嘴唇,更給人以輕鬆愉快的印象。

面對著這樣一位女子,郁達夫的一池春水攪亂了。初次見面,郁達夫那文人專屬的衝動與激情就一波波襲來,竟對王映霞說:“我覺得從前在什麼地方見過王小姐,好生眼熟。”

王映霞未接腔,孫太太打圓場:“也許是在杭州什麼地方碰到過吧。”聊了聊才知道,王映霞曾就讀於杭州女子師範學校,是出名的校花,還被評選為“杭州第一美女”。

在好友孫百剛的介紹下,王映霞才得知此人竟是文壇上聲譽頗高的郁達夫。她自己也喜歡看郁達夫的作品,癡迷於他的成名作《沉淪》,面對自己的偶像,積蓄太久的感想不知從何說起,二人很快便熟絡地交談起來。

首次見面相談甚歡,王映霞在當天的日記中這樣寫道:

“他身材並不高大,乍一看有一些瀟灑的風度。一件灰色布面的羊皮袍子,襯上了一雙白絲襪子和黑直貢呢鞋子。從留得較長而略向後倒的頭髮看上去,大約總也因過分的忙碌而好久未剪了,他前額開闊,配上一副小眼鏡,顴骨以下,顯得格外瘦削。”

當日回到家中,郁達夫也在日記中寫道:

“我的心被映霞攪亂了,南風大,天氣卻溫和,月明風暖,我真想煞了映霞,不知她是否也在想我,此事當竭力進行,求得和她做一個永久的朋友。”

第二天,郁達夫便前往孫家邀請王映霞外出遊玩,從天韻樓到豫豐泰酒館,二人吃吃喝喝,談笑風生,一點也不冷場。

後來,郁達夫幾乎天天往孫家跑,起初還為約會製造理由,後來實在無話可說,索性就站在門口高聲朗吟道:“出門無知友,動即到君家。”

郁達夫毫不避諱,對好友說明了自己對王映霞的愛意,可他們卻不贊成他的這份感情。

02.窮追不捨

局外人很快看到這場感情的不現實性,但是郁達夫全然不顧孫百剛的好言相勸,並放出話來:“讓事實來證明一切吧!這一次是我生命的冒險,同時也是我生命的昇華!”依然對王映霞窮追不捨。

在孫百剛的干涉下,王映霞只好回到杭州老家,與郁達夫斷了聯繫。這期間,郁達夫也有些自責,每當想到遠在北平的妻子孫荃心中也很不是滋味,在日記中,他這樣寫道:“心裡只在想法子,如何報答我的女人,我可愛又可憐的女奴隸。”

然而,詩人的理智終究是敵不過激情的,郁達夫竟跑去杭州找她,在雪中一站便是兩個鐘頭。王映霞強硬而冷酷的回避給了郁達夫沉重的打擊,他開始了一段酗酒的頹廢生活。

1月28日郁達夫給王映霞的一封信使她觸動很大。其中有一句話這樣寫道:

“人生只有一次婚姻,結婚與愛情,有微妙的關係,你但須想想當你結婚年餘之後,就不得不日日做家庭主婦,或抱了小孩,袒胸哺乳等情形,我想你必能決定你現在所走的路。你情願做一個家庭的奴隸嗎?你還是情願做一個自由的女王?你的生活,盡可以獨立,你的自由,絕不可以就這樣輕輕地拋棄。”

這是一封充滿煽動力的情書,更是一份勇敢的愛的宣言。

2月9日,郁達夫給王映霞寫了一封更直白的信,轟轟烈烈的愛情宣言讓王映霞無處可躲:

“不消說這一次我見到了你,是很熱烈的愛你的。正因為我很熱烈的愛你,所以一時一刻都不願意離開你。又因為我很熱烈的愛你,所以我可以丟生命,丟家庭,丟名譽,以及一切社會上的地位和金錢。所以由我來講,現在我最重視的,是熱烈的愛,是盲目的愛,是可以犧牲一切,朝不能待夕的愛。”

王映霞被感動了。在短暫的回避之後,他們終於不顧一切地走在了一起,過年之後,王映霞重返上海。

在王映霞哭哭啼啼地催促下,愛昏了頭的郁達夫放下了對結髮妻子僅存的顧憐,於1927年徹底拋棄了妻子。

1928年春天,文學才子郁達夫和“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在西子湖畔舉行了婚禮,新房設在金剛寺的王家。

著名詩人柳亞子以“富春江上神仙侶”來形容二人婚後的甜蜜之況。

03.愛情敵不過生活的摩擦

婚後的郁達夫身體較弱,還有輕微的肺病現象。為了照顧丈夫,王映霞每日用雞湯、甲魚、老鴨幫他調理。

雖然王映霞年紀輕輕,卻將郁達夫的生活照管得極為細緻,郁達夫的版稅及稿費收入,也管理得井然有序。

可漸漸地,二人的生活起了摩擦。首先是郁達夫的才子習氣,“頭髮不梳、胡髭不刮、衣服不換、皮鞋不擦”,每次都要王映霞催促到劍拔弩張的地步郁達夫才去打理。其次是郁達夫好酒,常常喝得爛醉如泥,醉臥馬路。

王映霞也多次勸他少喝一點,但郁達夫卻耍起了小孩脾氣。有一年,郁達夫因為喝酒問題和王映霞大鬧,一氣之下還離家出走,獨自喝得酩酊大醉,睡在黃浦江碼頭上,身上的錢財全被小偷摸走。

望著這樣的丈夫,王映霞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開始思考為了這樣一個任性的男人,耗費青春究竟值不值得。

04.關係破裂

他們之間感情的破口被現實一點點撕扯變大。

1936年1月15日,郁達夫受邀去福建教書。於是,王映霞與浙江省教育廳長許紹棣發生了曖昧的關係。

消息很快便傳到了郁達夫的耳中。起初他還不願相信,直到王映霞和許紹棣之間的情書傳到他手上時,他才當著好朋友大喊大叫:“萬萬想不到她會這樣不要臉!”

最後郁達夫找到了妻子,讓她在自己和許紹棣之間作出選擇。然而,許紹棣卻在關鍵時候退縮了,王映霞只好選擇郁達夫,跟他去南洋。

經過朋友的努力撮合,王映霞和郁達夫算是勉強複合,但彼此心中留下的傷口還未等痊癒,卻又迎來致命一擊。

1939年,郁達夫將妻子“背負偷☆禁☆情”的種種事態公開發表在《大風旬刊》上。

王映霞也立即寫給郁達夫一封長信,信中寫道:“為了孩子,為了12年前的諾言,為了不願使你聲名狼藉,才勉強維持這個家的殘局,把你的一切醜行都淹沒下去,然而你卻是一個欺善怕惡、得寸進尺的人,在忍無可忍的狀況下,只好把你那顆蒙了人皮的獸心揭穿了。”至此二人關係完全破裂,王映霞和郁達夫開始分居。

1940年3月,王映霞和郁達夫的婚姻走到了盡頭,這對曾經被豔羨的神仙眷侶最終勞燕分飛。

與王映霞分開後的郁達夫卻在南洋與日本侵略軍展開生與死的搏鬥,他一方面擔任著令人唾棄的日軍翻譯職務,一方面又利用職務之便,暗中救助、保護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難友、愛國僑領和當地居民。

1945年9月17日,郁達夫在真實身份被日軍識破後慘遭殺害,享年49歲。

我們今天看郁達夫,除了他的浪漫而坎坷的人生讓人唏噓外,他的文字仍給我們美的真的和善的享受,他的個性之獨立、思想之自由,仍是我們的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