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蘇第9大城市,中國三線城市:泰州

泰州夜景

泰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

是承南啟北的水陸要津,為蘇中門戶,自古有“水陸要津,咽喉據郡”之稱。2016年GDP為4101.78億人民幣,人口為508萬,是上海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泰州市域面積5793平方千米,其中市轄區面積1566.53平方千米。

泰州夜景

風景名勝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江蘇中部、江淮之間,景區規劃總面積26平方公里,截止2014年對遊客開放的景區面積為7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優越,生物類型多樣,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丹頂鶴、麋鹿,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白天鵝、白枕鶴、白鷳等。

鳳城河風景區

鳳城河風景區

鳳城河風景區四面環水,因水成趣,將江南水鄉的特色展現的淋漓盡致。鳳城河畔,“江淮第一樓”望海樓與其特有的戲曲更顯城市的文化底蘊。景區以望海樓為中心,四面輻射,桃園、老街交相呼應。望海樓始建于宋代,無數文人騷客為其留下了珍貴的墨寶。

梅蘭芳公園

梅蘭芳公園

梅蘭芳公園中有“四絕”最值得一看。梅亭為園中一絕;二絕為梅蘭芳大型半身漢白玉雕像;陳列廳外水池中間的梅蘭芳,在《太真外傳》中飾演的楊太真大型漢白玉的藝術形象亦稱得上第三絕;第四絕則為一座巨型石碑,

上書趙朴初先生來泰時所作《踏莎行》詞一首。

光孝律寺

光孝律寺

“江淮名刹”光孝律寺始建於東晉義熙年間,原名萬壽寺,後因南宋高宗趙構為超度徽、欽二帝亡靈,詔令該寺擺設道場,敕令改稱“報恩光孝寺”。乾隆年間,又改稱“報恩光孝律寺”。該寺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最盛時期容納常住僧人千余人。

原名萬壽寺,後因南宋高宗趙構為超度徽、欽二帝亡靈,詔令該寺擺設道場,敕令改稱“報恩光孝寺”。乾隆年間,又改稱“報恩光孝律寺”。該寺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最盛時期容納常住僧人千余人。